昏君来救国-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意是他想的,目的是胜一场,鼓舞一下士气。自从杀了杨坚和司马消难,周营一直有一种奇怪的气氛,所有人都忠于职守,但所有人又没有斗志。
这让宇文邕很苦恼,不就是杀了两个人嘛,多大的事情。作为皇帝,赏与罚不就是他的权柄的两端吗?
他感觉到军营的这种气氛,有些不安,想来想去,就想了这么一个主意。
这个戚将军,勇冠三军,勇猛无敌,他是十分看好这种斗将的。
等到侍卫前来禀报,前军已经回营时,他看看侍卫的脸色就知道了结果,不由有些失望,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
他回想起以前征伐河东时,比现在危险万分,但都凭借勇气与运气,快速的瓦解了齐人精锐大军,夺得河东之地,像是晋阳、并州、洛州等形胜之地,一一落入大周版图。
今日,携战胜之威,挥军东征,却像是一脚踩入了泥淖,进不得也退不得,难道齐国会死灰复燃?
宇文邕想不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正在宇文邕烦恼的时候,王宜拨开门帘走入大帐,对宇文邕道:“臣王宜拜见皇上。”
宇文邕抬起头,问道:“王爱卿,你找朕有何事?”
王宜笑着说:“我来是告诉皇上一个好消息的。”
宇文邕刚刚烦恼不已,听到有好消息,就疑惑的问:“王爱卿,是何好消息?”
王宜没有直接回答,看到宇文邕脸色不好,明白是怎么回事,就问宇文邕:“皇上可是为斗将之事烦恼?”
“是啊,朕本来想以此提升一下士气的,没想到弄巧成拙。”宇文邕懊恼的垂下头去。
“皇上勿忧,这斗将毕竟不是正道,我大周的优势是兵多将广,而非一将之勇猛。一个人再能打,打得过一百个人吗?”
“王爱卿所言有理,朕是自己没想明白。”
王宜一笑,道:“这就是臣今日要禀报皇上的好消息。”
“王爱卿快说。”宇文邕心情好了一些,催促道。
“臣要说的是我军的土袋子已经准备了三万个,经臣测算,足以填平一百步的壕沟。现在,只等皇上一声令下,我大军一起出动,顷刻间就能填平壕沟,杀入齐营。”
这果然是一个好消息,困扰宇文邕多日的壕沟问题,解决有望,战胜齐军的希望浮现在宇文邕眼前。
“好,朕让爱卿去督办此事,几日之间就大有所成,朕甚为欣慰。待拿下邺城,朕再论功行赏,爱卿功不可没啊。”
王宜躬身谢恩:“谢皇上。”
“传旨,明日五更造饭,饭后全军出动,与齐军决一死战。”
宇文邕杀气腾腾的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而齐营的高伟一无所知。
现在齐营里面,一片欢腾。
高伟让大胜归来的张茂披红挂彩,巡游大营,接受将士们的欢呼声,他坐在大营里面听到外面的喧嚷声,高兴得不得了,仿佛是自己在巡游,接受人们的欢呼与敬仰。
段德举进来,和高伟闲聊了一会防守的事情,他也没有掌握到情报,只是泛泛而谈了一番。
这个时候,孟冲带着敌后游击队的四十来人已经来到了大营,高伟接见他们之后,让段德举给他们装备和补给,休息之后,然后派遣他们绕过山岭,潜入敌后。
段德举见了孟冲和惠清之后,对他们一行人都赞不绝口,“皇上,这些人啊都是人才啊,臣怎么就没有遇到呢?皇上这就是出去烧一个香,就收服了这么多人,臣真是羡慕不来啊。”
高伟也感慨自己运气好,颇为自得,“段将军不必羡慕朕,猛将发于行伍,只要有心,定能觅得良才。”
段德举果断的拍上一记马屁:“皇上所言高明,臣受教了。”
傍晚的时候,孟冲求见,高伟就让他进来。
孟冲进入大帐,朝高伟抱拳说:“皇上,臣有事禀报皇上。”
高伟笑眯眯的看着孟冲,问道:“孟爱卿啊,你有事就说吧。对了,这里还习惯吗?吃得还饱吗?”
孟冲道:“谢皇上关心,臣还习惯,吃得也好。”
“那就好,在这里休息几天,养足精神,再去执行任务。”
“皇上,臣不只是臣,敌后游击队的全部人,都想立刻去执行任务,现在天黑,正好可以趁着夜幕,偷偷的绕过去,请皇上恩准。”
高伟吃了一惊,“你们现在就去?不是才到大营吗?休息休息吧。”
孟冲拒绝了高伟的好意,“皇上,臣等看到周人都打到这里啦,这也吃不香,睡不着,特别是惠清,要不是臣压着他,他就要闯到皇上这里来了。所以,皇上,还是恩准臣等所请。”
高伟琢磨了一下,别人这么热情,还是不要消磨了,就点点头:“那好,朕准了。”
孟冲大喜,向高伟道谢:“臣谢皇上恩准,臣这就去知会他们,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高伟笑着,让孟冲离开。
敌后游击队离开的时候,高伟特地前来送行,看着一张张坚毅而自信的脸庞,高伟有些感动。
他们面对的任务无比艰巨,面对的敌人无比凶恶,但他们勇敢请战,枕戈待旦,都是大齐的好将士。
“诸位,此去艰险万分,多加保重。”
敌后游击队的四十来人个个穿着黑衣,外罩皮甲,携带刀枪剑戟等武器,排成两行,打着火把,站得笔直。
孟冲代表他们向皇帝辞行:“皇上,臣等去了。”
高伟点点头,目送他们立刻,几颗泪珠不知不觉涌上眼眶。
第146章 浴血(三)()
天边晦暗,几个瞭望台上的齐军士兵缩成一团,抱着长枪。
这天气实在太冷了,他们想睡,却怎么也睡不着。
“团子,你说这战打完了,你还想回寺里吗?”
一个满脸胡渣的老兵问对面的那个小名叫团子的年轻士兵。
团子咽了咽口水,哆嗦的说:“我想回寺里,我们寺虽然小一点,香火也不是很旺,但我喜欢清静一点,每天种种菜,念念经,多安逸啊。”
老兵觉得团子没有志气,“你这孩子,这外面的世界多热闹啊,年纪轻轻的就想躲到寺里混日子。”
“我喜欢啊。”
团子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错,“再说了,外面打打杀杀,我是看不下去了。要不是听说周人灭佛,我担心佛祖遭难,我才不来当兵呢。”
老兵也感慨的说:“是啊,要不是这周人放着安生的日子不过,非要来咱们大齐,我也就可以老婆孩子热炕头,种种地,跟村里人唠唠嗑,日子也挺好的。这一切啊,都怪这些贪心不足的周人。”
团子就好奇的问老兵:“听说高祖的时候,我们大齐打得周人屁滚尿流,不敢过黄河,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出生,是不是真的呀?”
老兵睁大饱经沧桑的老眼,忘了一眼黑乎乎的周营,“别说高祖时,就是文宣皇帝时,那也是我们大齐压着周人打,那时候,都是打的顺风战。就拿我说,也占了不少便宜,搜周人的尸体,搜出的钱财都装不下啦,所以就回去买了几亩地,盖了三间房子,娶了媳妇,生了两个娃。这么一说,都快二十年了,哎。”
老兵一声长长的叹息,让团子也感到疑惑,就问老兵:“那怎么着现在就反过来了呢?周人都快杀到邺城城下了。”
“这事,说不得,我们还不是不要说了,免得惹祸上身。”
老兵不愿意谈论,团子也只好闭口不言了。
这时天边露出了鱼肚白,远处的周营更加清晰了。
团子把头快缩进了脖子,还是感觉冷,朝周营望了望,他年轻,视力好,看到周营里面有动静,一下子紧张起来。
“大叔,你看周人这是在做什么?怎么都一团团的聚在一起?”
老兵闻言大惊,他经验丰富,当即举目望去,可惜他看不太清楚,就问团子:“快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团子再仔细查看了一番,告诉老兵:“我看到周人聚成一团一团的,好多啊,都看不到边了。”
老兵一听,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立刻对团子说,“你赶紧去报告队主,周人要大举进攻了。”
团子也慌了,答应一声,站起来,抱着长枪,急急忙忙的爬下瞭望台,往队主的帐篷跑去。
队主还没有起来,被团子吵醒,有些不悦的问:“你这么慌慌张张的,要是没有重要的事情,老子就扒了你的皮。”
团子就把事情一汇报,队主也感觉时态严重,立刻披甲跟着团子去瞭望台确认一番。
确认之后,队主立刻命令全队戒备,自己去报告给段德举。
高伟很很快接到消息,顾不上吃早餐,带着侍卫就来到营门口查看敌情。
他看到周军已经出营了,一队一队,络绎不绝,都身着黑衣黑甲,像是无数的黑蚂蚁铺满了整个山谷。
段德举来到高伟身边,报告道:“皇上,这次看来,宇文邕是下了狠心,要全力进攻了。”
高伟先是很紧张,不过现在反而松弛下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选择了离开邺城,前来狙击周军,那么这一战是避免不了的,该来的总会来,现在就是这个时候了。
“段将军,你负责指挥,务必将周军隔绝在壕沟之外。”
高伟给了段德举一个很重的任务,人嘛,需要一点压力才能激发血性。
段德举也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怎样一个局面,但还是慨然接下这个任务:“臣遵旨。”
苍凉的号角响起,齐军士兵鱼贯进入自己的位置,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的洗礼。
宇文邕带着文武大臣,骑着马,打着天子旌旗,在周军队列中缓缓出了大营,往对面的齐军大营而去。
“皇上,我军已经准备妥当,就等皇上下令了。”侯莫陈琼上前禀报。
宇文邕微微点点头,扫视了一眼,看到周军阵型都已经列好,一队一队,密不透风,再看对面的齐营,也是号角连声,显然也准备好了。
血战,浴血之战,不知道多少人命将填进去,成就自己统一北方的霸业。
他不是不怜惜士卒们的性命,但他更认为,灭了齐国,一统北方,就不会再有战争了,就不会有人再丢掉性命了,长痛不如短痛。
清晨的微风轻轻抚过,让他身后的旗子微微抖动。
古老的山谷,已经从沉睡中苏醒,这里将铭刻一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传奇战事。
宇文邕目光变得坚毅起来,一股雄迈之气在腹脏间腾起,该是给这段延续了几十年的东西争霸画上一个休止符的时候了。
他拔出配剑,缓缓举过头顶,一缕刚刚跃过地平线上的金色阳光照射在冰冷透亮的剑刃上,反射出灿烂的光芒。
“攻!”
宇文邕猛的一劈剑,划出一道金色的光路。
军卒们立刻擂响震天的战鼓,咚咚咚,远近都回响这激越的鼓声。
随着一队队军官们的施号发令,周军一个个方阵开始行动了,他们人手一袋土,迈着整齐的步伐往壕沟前进,沉闷的脚步声如同心脏的跳动声,传到前方齐军士兵的耳中。
两翼的周军骑兵呼啸着驱马上前,奔腾在冬日的山谷间,等到临近齐营,他们拿出弓箭,弯弓放出一支支箭簇,飞蝗一般飞向木栅栏之后的齐军士兵。
这些骑兵并不停留,放箭之后就沿着壕沟左右移动,寻找机会射击齐军,为步兵填平壕沟做掩护。
木栅栏后面的齐军弓箭手不甘示弱,也纷纷以飞箭回敬这些嚣张的周军骑兵。
不少倒霉的周军骑兵就中箭落马,被后续而至的骑兵毫不留情的踏成肉泥。
这里没有怜悯,只有冷酷的杀戮,杀了对手,让自己活下来就是最大的目标,无人例外。
第147章 浴血(四)()
宇文宪被宇文邕赶回长安闭门思过,赵王宇文招就成了周军中硕果仅存的王爷了。
他今天带着自己的步兵,人人扛着装土的袋子,嘿哟嘿哟的往壕沟走去。
“快点,这么慢,你是去送死的吗?真是笨蛋。”
宇文招看到几个年纪大的士兵跑得很慢,不由动怒了,只差抽上几鞭子。
在宇文招的怒骂下,这些士兵不得不咬紧牙关,狠命的往前跑,只有跑得快一些,留给齐军弓箭手射击的时间就少一些,那么自己活命的机会就大一些。
道理谁都懂,但是背着土袋子跑步,想快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他们还要拿着武器,不然万一填平了,总不会空着手与齐人士兵战斗吧?
齐军弓箭手迎来了一个最好的收割人命的机会,眼前的这些密密麻麻的周军士兵,速度不快,很好瞄准,杀多少人,只是取决于他们能拉开多少次弓,射出多少支箭。
团子并不是弓箭手,他此刻待在一个弓箭手旁边,帮忙从身旁的箭支堆里拿起一支支箭递给弓箭手。
那个弓箭手也有些年纪了,快四十岁了,经验很老到,像是猎人射野鸡一般,一箭就是一个,一射就是一个准,被射中的周军士兵惨叫一声松开手,顾不得土袋子了,只是用手捂住透甲而入的箭支,弄得满手是血。
团子很羡慕,弓箭手这样轻松的就杀死了可恶的周人,要是换了自己,还得拿着长枪和周人一枪一枪的亡命搏杀,躺下的是谁,还不知道。
他很羡慕弓箭手这个行当,就趁着弓箭手歇息的时候,问那个老到的弓箭手:“大叔,你能教我射箭吗?”
弓箭手大叔转头看了一眼团子,见他稚气未脱,就哈哈一笑:“你真的想学射箭?”
团子赶紧点点头,生怕弓箭手大叔不教他:“嗯,我想学的。”
“那你能吃苦吗?”
“能。”
弓箭手大叔没有说什么,伸出自己的右手,摊在团子的眼前,“看看,你想这样?”
团子一瞧,看到弓箭手大叔的右手手指因为常年拉弓射箭,伤痕累累,比左手的手指粗壮了许多。
这两手的手指都不一样大了,团子有些犹豫,要不要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