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昏君来救国 >

第80部分

昏君来救国-第80部分

小说: 昏君来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将哭了,他不知道为什么他会成为无力反抗的俘虏,一个月前在并州,还将齐国任城王的兵打得落花流水,那时纵马疆场,恣意杀伐,何其快意,现在却是虎落平阳,忍饥挨饿。

    高伟来了,他从俘虏口中得知达奚震不过百余人了,就带着千余骑兵前来见一见这位名震天下的名将,为这次战役的落幕画上一个休止符。

    高伟在侍卫的簇拥下,出现在阵前,朝达奚震一伙人看了一眼,见这群人现在是在落魄得紧,衣衫甲胄都是尘土,脸色蜡黄,就像是一群穿了甲胄的叫花子一般,实在是可怜。

    高伟拿着扩音器问道:“哪位是达奚震将军?”

    达奚震就推开前面的副将,露出面来,朗声道:“我就是达奚震。”

    高伟看了一眼,名将就是名将,自有一番威严。

    不过,现在是他来主宰这群人的命运了。

    “达将军,放下武器,投降我军,我军会以礼相待,他日重回关中,也是可能的事情。”

    达奚震看高伟甲胄衣着与普通军官不同,就问道:“你是齐主?”

    高伟点点道:“朕乃大齐天子。”

    “齐主招抚,按理我等应该归降,只是这两万余大周将士,不能没有一人尽忠于大周皇帝陛下。我之部众皆可归降,老夫就不必了。请齐主遵守诺言,善待我的部众。”

    高伟道:“朕乃天子,一诺千金,达将军尽可放心。”

    达奚震笑笑,然后严肃的说:“老夫相信。诸位将士,听老夫军令,放下武器,向齐主归降。”

    部将们不愿意,达奚震发怒了,斥责一番,然后叮嘱他们:“他日重返关中,莫忘给老夫烧几炷香。”

    这些人喊着泪答应下来,达奚震突然出人意料的抢过部将拿着手中的长剑,往脖子一抹

    亲卫们和部将傻眼了,去抢下长剑不及,只能抚尸痛哭。

    高伟也黯然叹息一声。

    突然有骑士驰马奔来,大喊:“捷报,捷报!韩擒虎已死,周军解围!”

    高伟吃了一惊,他只是吩咐慕容三藏严守城池,韩擒虎如何也死了?

    投降的达奚震的亲卫和部将们也大惊,这大周连续折了两员大将,难道气运已经转了吗?

第179章 刺虎(一)() 
十天之前,河北通往邺城的大道上面,一骑飞快的奔驰。

    骑马的人是一个灰色紧身装束的青年人,星眉剑目,相貌俊朗,身后背着一把长剑。

    这马奔驰了快半天了,已经很累了,青年看到不远的前面有一处临近路边的村落,还有几个店铺,就夹了夹马肚子,打算到了那里,歇息一会儿,也给马吃点草料,喝点水。

    他胯下的马跟随青年久了,也似乎明白了青年的心意,就奋力扬蹄,朝前奔去。

    来到那处村落,果然看到有村民的开的店子,青年一拉缰绳,让马停下来,然后翻身下马。

    店子里面的伙计听到马蹄声,早就出来迎候,等待生意上门。

    “客官,进店吃点东西吧。”伙计笑脸迎人。

    青年将缰绳一抛,说道:“给马喂点精料。”

    伙计眼疾手快接过缰绳,拖长声音道:“好的”

    青年背了剑,提着包裹大步走进店子,里面吃饭的人都回头看了一眼,但接着继续闲聊。

    掌柜的亲自招呼青年在空桌上坐下,倒了热水,“客官你喝点热茶解解渴。”

    青年喝了一口,四周望了望,都是一些赶路的人在此歇脚。

    青年又点了几样菜和主食,安静的聆听周围人的闲聊。

    “听说周国大军都到邺城城下啦?”

    “是快到了,还没有到呢。”

    “那还不一样,迟早的事情。”

    “别担心,上次宇文宪、宇文招来了,还不是灰溜溜的回去了。”

    “这次我听说不一样,周国的皇帝都带着大军来了”

    “那是西边的,皇上已经带兵御驾亲征,去抵抗了。”

    “那你这么一说,我有点糊涂了,那谁说的,周军都到了邺城了?”

    “那是另外一路大军,主将叫韩擒虎,刚刚拿下我们大齐的洛州。”

    “韩擒虎很厉害吗?洛州这么坚固,都被他拿下了呀。”

    “当然厉害啦,不过邺城更加的坚固,我想应该不会有事吧,我家亲戚还在邺城呢。”

    “但愿吧,我的一笔债还没有收回来,要是起了刀兵,那就麻烦了。”

    青年先是静静的听着,但当听到“韩擒虎”这个名字的时候,眼里喷出了愤怒的光芒,捏着了拳头。

    掌柜的把饭菜端上来,青年匆匆吃完,结完账,就出门骑上自己的马,往邺城方向赶去。

    天色将暮的时候,青年一人一骑已经来到邺城东门。

    这时,城门关闭,已经是进不了城的,只有等待明日日出之后,城门打开了,才能进城。

    不只是青年一个人进不了城,陆陆续续的有人慢了几步就进不了城。

    因为寒夜漫漫,十分难熬,这些经验丰富的旅人都带着帐篷,升起了篝火。

    青年人只有一马一剑而已,坐在地上吃着干粮。

    附近坐在篝火旁煮热食的一个老者看青年人长得和善,又非常的可怜,就站起来过来邀请青年跟他们一起烤火。

    青年也没有扭捏,谢了一声,就跟着老者过去,围着篝火坐下来。

    “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呢?怎么也来邺城呀?现在这里的风声很紧啊。”老者好奇的问道。

    青年人笑笑,“大叔,我叫王瑞,来邺城是找一个人。”

    “这兵荒马乱的,周人差不多就快来了,你早点把事情办完,早点回家去吧。”

    老者好心的劝王瑞。

    “好的,谢谢大叔。”王瑞微笑道。

    正好这时,煮的饭食熟了,老者招呼王瑞跟他分着吃。

    老者煮的饭虽然不是很可口,但这么冷的天气在野外能吃到热食,本来就十分难得,所以王瑞吃得很香。

    吃完之后,王瑞和老者聊了一会天之后,就和衣依偎着马匹睡下了。

    夜风阵阵,他有些难以入眠,可胸腹之间的那股恨意却是越来越浓烈。

    “弟弟,我一定要为你报仇。”

    他所说的弟弟正是在金墉城受伤后被父亲带回河北老家的王祥。

    由于伤重,加上一路的颠簸,王祥的病情回到老家后已经渐渐的加重了。

    王瑞是王祥的堂兄,幼时曾在一起玩耍、读书,王祥随父亲去洛州上任后,基本没有再见面了。

    王家是当地豪强,兄弟很多,做官的人也多,王瑞的父亲就在当地为县丞,他就读些书、练些武艺,四处游历,平日行侠仗义,结交朋友。

    本来很欢喜的去看望王祥,没想到看到的是一个奄奄一息的重病之人。

    王瑞都认不出那个脸色苍白、两眼无采,躺在床上微微翕动着嘴唇的男子就是以前的那个活泼、聪明的王祥!

    “你如何到了这般地步呀?”

    王瑞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拉着王祥的手痛心的问道。

    “我我,瑞兄弟,韩擒虎害害的”

    王瑞顿时怒了,咬牙切齿的说道:“韩擒虎狗贼,我一定要取你性命,替我弟弟报仇。”

    日夜守候在弟弟床边,精心的照料,延请名医,都没有挽回王祥的性命。

    三日前,王祥就病逝,临终前拉着王瑞的手,用虚弱的声音说道:“光复洛州,光复洛州。”

    王瑞含泪点头道:“弟弟,你放心,我一定会替你完成愿望,光复洛州。”

    王祥微微露出一丝笑容,渐渐的闭上眼睛,不再睁开。

    天地同悲,日月落泪,王瑞在王祥灵前发了誓言:取韩擒虎项上人头,祭奠王祥。

    王祥入土为安的第二天清晨,王瑞瞒着父母,取了马匹,往邺城而去,因为他听闻周军韩擒虎率军来邺城了。

    来得好,省的我王瑞去洛州找他。

    想着往事,王瑞渐渐入眠。

    第二天,天蒙蒙亮,宿营的旅人就起身了,收拾一番,来到门口等候城门打开。

    王瑞也起身了,牵着马匹来到城门口,等待入城,他要去找一个人。

    等到城门打开,士兵检查之后,王瑞入城,翻身上马,往城北而去。

    他要找的人是凌江将军夏荣,乃是他的同乡。

    快马加鞭,很快就来到了夏府,王瑞下马,朝门口的家丁喊道:“请去禀报你家夏大人,同乡王瑞求见。”

    家丁是见过王瑞的,以前王瑞来邺城,也曾来过夏府,就说了一声:“王公子稍候,我这就去禀报老爷。”

第180章 刺虎(二)() 
夏荣很快让家丁请王瑞入府,在客厅会见了他。

    夏荣三十多岁的年纪,比王瑞大一些,和王瑞不陌生,相反很熟悉。他喜欢王瑞的性格,两人多年前就一见如故。

    夏荣的父亲跟随高欢起兵,因功封了一个小官,夏荣也跟着父亲在军中混,虽然没有打过几仗,也自知不是那块料,自从封了一个从五品的伏波将军后,就一直在邺城闲居。

    他很满意现在的状况,不用餐风饮露,安安稳稳的在家里歇着,偶尔上上朝,就有俸禄到手,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现在唯一的忧虑是,如果大齐完蛋了,换了大周,这好日子还过不过的下去?

    夏荣在客厅里面一见王瑞,就笑呵呵的打招呼:“王兄,什么风把你吹来啦?”

    但是王瑞却是一脸的严肃,低声道:“我来找夏兄是为了一件事情。”

    夏荣看王瑞的脸色不好,知道不会是什么好事,就收住笑容,“你我是同乡,有事尽管说。”

    王瑞就问道:“现在韩擒虎军到哪里了?”

    夏荣一愣,怎么王瑞一来就打探军情呢?于是就诧异的问:“王兄,你问这事干嘛?放心好了,邺城不会有事,河北也不会有事。”

    “我不是担心这个,是问韩擒虎他到那里了?”

    夏荣就更搞不明白了,王瑞为何执着的追问韩擒虎军的情况,莫非他要从军报国?

    可是不像啊,他家有钱有地有粮,日子快活逍遥,何必要去过那种刀头舔血的生活呢?

    “王兄,你为何问这个事情?”

    王瑞看着夏荣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道:“我要找韩擒虎报仇。”

    夏荣吃了一惊,“找韩擒虎报仇?”

    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韩擒虎是侵犯了大齐,但也只侵犯了洛州,那是黄河的南岸,即使是现在,也还没有到邺城嘛,与河北的王瑞完全没有交集,何来报仇一说?

    但看王瑞的神色,不像是说笑,莫非这其中另有隐情不成?

    于是,夏荣就问:“这里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王瑞也就把王祥的事情说了一遍。

    夏荣听了,点点头道:“这么说来,韩擒虎拿下金墉城,害死了你弟弟,的确是与你有仇。”

    王瑞就问道:“那夏兄可以给我一个准确的讯息吗?”

    夏荣看了看王瑞,如此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要去找一个统兵数万的猛将报仇,怎么看都是去送死的。

    他有些不舍,就劝王瑞:“王兄,报仇肯定是要报的。兄弟不如暂且在我府上住下,我过几天找慕容将军说说,若是韩擒虎来了邺城,保管他有来无回。这样王兄的大仇也就报了。”

    夏荣认为自己的这个安排很妥当,借助齐军,才有希望报仇,一个人去报仇,那是送死,仇报不成,还把命丢了,多可惜啊。

    王瑞自有自己的坚持,“谢谢夏兄如此厚待我,不过,此仇不报,我待不下去,还请夏兄告知。”

    “这是何必呢?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韩擒虎来邺城不过旬日之间的事情。”

    “我意已决,请夏兄勿要再劝了。请夏兄告知韩擒虎目前的位置。”

    夏荣叹息一声,心知王瑞心意已定,就不再劝了,实话告诉王瑞:“据军报,韩擒虎军目前在司州安阳城下。安阳现在被韩擒虎隔绝,不知是否还在我大齐手中。”

    王瑞拱手拜了一拜,“谢夏兄。请夏兄赐我一些干粮,我明日一早就出发。”

    夏荣无奈,劝不住王瑞,就说了几句:“这个好说。王兄此去,务必相机而动,不要鲁莽。事不可为就回邺城来,他日还有机会报仇。”

    谢过夏荣之后,王瑞就在夏府住下来,等待明日前去安阳。

    夏荣临行前赠送王瑞十个私兵,告诉王瑞:“我只能为王兄做到这么多了,多加保重。”

    另外还送了王瑞一份文书,可以免去所遇齐军的盘诘。

    第二日一早,王瑞辞别夏荣,骑上马,出了邺城南门,往安阳而去。

    一路兵荒马乱,所遇的不是乱兵,就是逃离的百姓。

    快近安阳城了,就猝然遇到周军的哨探。

    这些哨探,不过七八人,欺负齐军软弱,驱赶牛羊一样赶着乱兵和百姓四处奔逃,不时杀几个人,增加一下他们的心里压力。

    王瑞见了,怒不可遏,带着那十个夏荣赠送的私兵,冲上去就与周军哨探开干。

    仗着游历天下,见识了各种武艺,王瑞损失几个私兵之后,将这些周军哨探一一杀死。

    长剑染血,王瑞心潮澎湃。这是他第一次真的杀人了,有一就有二,他还要杀掉敌军主将韩擒虎!

    他不是不知道这个难度有多大,他是放不下这份仇恨。

    再往前走,就进入安阳地界了,遇到的周军游骑就更多了。

    王瑞开始小心谨慎起来,白天躲在树林里面休息,夜晚再赶路。

    遇到落单的周军游骑,他毫不犹豫的设置一些圈套,比如绊马索之类的,抓了几个俘虏,审问了一些情报,然后就结束俘虏的性命——他不需要俘虏。

    终于来到了安阳城附近,他看到周军在城下扎了密密麻麻的帐篷,是一个典型的围三缺一的布置,缺的那一个门,就是安阳城的西门。

    到了这里,王瑞不再那么冲动了,开始寻思起自己的复仇计划。

    首先要弄清楚韩擒虎大帐的位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