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来救国-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高伟有高兴的问:“各位爱卿,有事就奏。多日朕没有理政,想必事务颇多吧?”
皇上话音一落,地下的官员纷纷抱着厚厚的奏折喧扰起来:“臣有事要奏。”
“臣也有事要奏。”
朝廷一时间就如同喧闹的菜市场一般,吵得高伟头都晕了。
可惜他不能抱怨,因为是他下旨让大臣们奏事的,人家遵旨行事,有什么不对呢?
房彦谦看到形势不对,这么吵下去,一上午也说不了一件事情,就替高伟解围:“诸位大臣,静一静,静一静。”
还好,房彦谦的威望足够,大臣们都给他面子,渐渐的声音小了一些。
房彦谦就高喊道:“上午就先说大事,小事日后再议,先从户部开始吧。”
户部尚书就上奏道:“臣接到济州急报,整个冬天都没有下雨下雪,马上就要春耕了,请求朝廷拨粮救济。还有,冀州刺史奏报,冀州任城王所部缺饷”
高伟不想听了,不是要钱,就是要粮,自己是个摇钱树吗?摇一摇就能生财?
“诸位爱卿,这样吧,都把奏折递上来,朕晚上看,看完了,给你们一个批复。”
这话一说,群臣们纷纷递上奏折,内侍们收个不停,不大一会儿,高伟面前的奏折就堆积如山了。
这事情也太多了吧,高伟有些为难。
高伟想起了以前读过的资料,明朝就是内阁制,小事情都由内阁的大学士们处理,大事才由皇帝决策。
现在什么事情都来找自己,累死也做不完啊。
于是,高伟收下奏折之后,让房彦谦、斛律孝卿、户部尚书、慕容三藏及段德举留下来,然后宣布散朝。
高阿那肱有些失望,这次出征皇上没有带着他,他反而有些庆幸,因为他觉得这一次出征是凶多吉少。
没想到,皇上鸿运当头,没有打败战反而打赢了。
现在,皇上宣布了几个重臣的名字,虽然不知是什么事情,但没有自己的名字,颇感失落。
房彦谦、斛律孝卿、户部尚书、慕容三藏及段德举也有些闹不明白,皇上不议事,把他们留下来做什么。
高伟指着龙案上面堆积如山的奏折对他们说:“诸位爱卿,大家看看,这么多奏折朕处理得过来吗?”
房彦谦等人都点点头,是啊,皇上也不容易啊,虽然就喝得多一点,老婆漂亮了一点,但这业务量不只是多一点。
高伟看到他们有同感,于是说道:“这些事情朕来处理,没有问题,只是朕一个人精力有限,无法及时处理,到时候耽误了政事,让官员百姓怨声载道,就于国家不利了。所以朕决定成立一个机构,叫做内阁,诸位都是内阁的成员,共同协商着处理这些奏折,大家都可以发表看法,如果看法不一致,就都表表态度,斛律爱卿就看看赞同哪一种意见的人多,就采用哪种决策。当然啦,如果实在拿不准,或者是事情太过重大,比如军情,四品以上官吏任免等必须禀报给朕来决策。”
房彦谦等人琢磨了一下皇上的话,很快就明白了,皇上这是给他们放权。
有权力才能做事,而他们几个都是愿意做事的人。
“你们听明白了吗?”高伟问了一句。
房彦谦等人拱手道:“臣等明白了。”
“好,那房爱卿你就拟旨,把内阁的事情公之于众,斛律爱卿年长,就为内阁之首吧,房爱卿次之,李尚书再次之。慕容将军和段将军你们只参与与军情有关的议事。”
“臣等遵旨。”
高伟还把朝堂含光殿旁边的一座偏殿划给房彦谦等人作为常用办公场所,奏折由他们先讨论批改之后,送入内宫,由皇帝盖上玉玺确认,事情就算得出结论了。
圣旨公布之后,朝臣们议论纷纷。
他们都是人精,自然看得出来内阁的权力很大,内心无比抱怨,为什么自己不能名列其中呢?
高阿那肱最为失望,他自认是皇上的心腹,怎么皇上不选用他呢?
过了几天,高伟召见高阿那肱喝酒,高阿那肱毫不避讳的说出自己的不满:“皇上,臣对皇上一向忠心耿耿,为何不让臣也入内阁呢?”
高伟笑笑,心里想,这个高阿那肱真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能入内阁的都是干练之才,做事的人,他自己就是一个草包,心里没有数吗?
但高伟还是给了高阿那肱面子,没有这么说他,而是告诉他:“那爱卿就随朕一起去内阁瞧瞧,爱卿再说说怎么看入阁的事情。”
于是高伟带着高阿那肱来到内阁所在的偏殿,还没有进门,就听到殿内传来争吵声。
“房大人,济州求粮,你怎么能驳回去呢?这岂不是坐视济州饥民死于非命,你这等批复与杀人何异?”
这是斛律孝卿的大嗓门。
接着听到拍桌子的声音,“斛律大人,这济州的折子分明是夸大其词,若是拨粮,反而为天下笑。这么简单的东西,斛律大人没有看出来吗?”
“老夫没有瞧出来。”
“那是你老糊涂啦!”
站着听了一会儿,高阿那肱心里在打鼓,这活自己能干嘛?
要是真的进了内阁,还不是天天被房彦谦和斛律孝卿等人骂个狗血淋头?
高伟回头对高阿那肱一笑,问道:“你还想入内阁吗?”
高阿那肱摇摇头,谄笑道:“还是陪着皇上喝酒,臣比较在行。”
总算有点自知之明了,高伟点点头,“那你就陪着朕去喝酒吧,咱们就不进去了。”
“遵旨。”
两人带着内侍转身离开,去宫内喝酒。
高伟喝着酒很得意,事情都没有耽误,自己也悠哉的喝酒,看来只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就能落得一身轻松。
第193章 组建军校()
麻烦琐碎的政事都交给内阁来处理,高伟舒舒服服的过了几天好日子,整天陪着冯小怜,算是补偿了一下相思债。
不过,他深知现在还不是享乐的时候。
宇文邕吃了大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突厥人会不会渔翁得利也是说不准的事情。
只有手握一支强军,才能毋恃敌之不来,恃吾有以待之。
高伟带着慕容三藏、段德举多次视察新军,看到这支军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及上次与宇文邕军的对抗,以血和意志坚持下来,进步不小,但是问题也不少。
他们只能凭借防御工事和周军对抗,离开防御工事和周军野战,那么结果只有一个:送死。
高伟深感惋惜,自古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如何沦落到不能与敌人刚正面的地步呢?
军队的战斗力来源无非就几个:一是一个特别有效高效的领导机构,俗话说的军官,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将为什么熊熊?不就是没有战斗意志和经验吗?
二是让士兵们知道为何而战。一个没有目标的士兵,只是在军队里面混日子,到打战的时候就明哲保身,或者逃跑,或者投降,指望他去拼命,是缘木求鱼。
三是处事公平,上下有序。军法面前,人人平等,军官犯法,也不能宽宥,只要这样士兵们才能服气。
四是装备精良,后勤充足。没有饭吃,没有好的刀枪,那明摆着和人打战就开局不利。
最后事集体观念。不依赖个人武勇,集体行动一致,以团队的力量战胜敌人。
高伟总结了这些想法,和慕容三藏、段德举讨论了一番,他们都觉得皇上有远见。
于是,高伟就趁势提出自己的设想:趁着目前局势平稳,开办大齐皇家军校,培养一批种子军官。
有了第一批种子军官,组建大齐新军,开枝散叶,让这大齐的军队面貌一新,捍卫大齐。
慕容三藏、段德举自然是同意皇帝的想法,他们也希望手下的军官个个能干,带的兵能打胜战。
经过一番努力之后,在金雀苑新设了大齐皇家军校,费用从商业曹的商税开支,学员从参与与周军作战过的士兵中挑选,要求身体好,略为认识字,实在不行,脑瓜子聪明也行。
这样的条件虽然很苛刻,但数万军中,还是挑出了三百人。
开学之日,高伟以皇帝之尊亲自出席,任命慕容三藏为校长,段德举为副校长。
高台之下,三百名经历过血与火的学员站得整整齐齐,横排竖列,清清爽爽。
高伟目视台下的学员,拿起扩音器开始讲话:“各位学员,你们能站在这里,说明你们是同侪中的佼佼者,是今后我大齐新军的将军们的预备人才。恭喜你们!”
学员们被皇帝陛下画的这个饼给激动坏了。
什么?我以后可以做将军啦,可以光宗耀祖啦?
真是太好了!
一时间万岁喊个不停。
高伟微笑着让他们激动一下,因为接下里就要丑话说字前面了。
“各位学员,大齐皇家军校是培养大齐优秀军官的地方。为什么要培养你们,因为一支强悍的军队才是一个国家坚强柱石,而军人则是这柱石里面的基石,只要为报效国家而以荣的军人,才被称为是真正的军人。自古以来,只要是报效国家的英雄壮举就与军人有着不解之缘,你们听说过韩信吧,听说过李广吧,听说过霍去病吧,他们都是军人。大齐的安危与诸位的命运息息相关,没有强大的大齐,我们就会被周寇欺压,沦为亡国奴。我们誓死不做亡国奴!”
学员们也激动的跟着喊:“誓死不做亡国奴!”
高伟满意的点点头,“你们这样的情怀让朕很感动,誓死不做亡国奴。但是喊喊口号很容易,难的是怎么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这就需要你们多加努力。朕在此,提几点要求。你们必须要严守纪律。遵守学院的远规,执行上级的命令,自觉养成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优良作风。你们必须要坚守气节。英勇顽强,敢打必胜,压倒一切敌人和困难”
高伟照着现代军队的要求,噼里啪啦的提了一大堆要求,让士兵们听了发愣。
但高伟不在意,这才是正常的反应,是人嘛,都怕约束。
只要严格管理,培养他们的习惯,让服从命令变成条件性反射,一切就好了。
“好,下面让慕容将军给大家说明军校的规定。”
这些规定是高伟和慕容三藏、段德举等人商讨过得,让书吏们抄写了三百多份,保证人手一份,让他们熟记,会背,久而久之就能脱口而出了。
军校的课程分为文化和战力两部分,文化部分是要教会学员们看懂文书命令,能识别地图,会绘制简单的地图,这些由高伟指派文官来完成。
高伟空闲时会到军校来,一是加深和学员们的感情,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天子门生”,二是把自己知道的一些现代军事技术和理念讲授给学员们听,启发他们的思维。
战力分为体能、格斗和指挥。体能、格斗是基本功,指挥则是重点。高伟让慕容三藏、段德举亲自传授经验,还找来一些比较知名的将军来授课。
高伟对这些学员们寄予了厚望,难得的平静时刻,不积蓄内劲,如何才能面对必将到来的狂风暴雨的考验呢?
杨天策的商业曹已经在商人们里面发展了大批的线人,还派出了专业的细作,深入四方,络绎不绝的传回来各种情报。一连几个月,局势比较平静,宇文邕回到晋阳,然后返回长安;陈国看到周国退兵,也不再趁火打劫,淮南一线也安静下来。突厥的游骑虽然不时出现,但现在是春季了,还不到秋高马肥的时候,不太需要担心突厥南下。
如此局面,是高伟当上皇帝以来难得的太平日子。他高高在上,看着房彦谦等人忙得昏头转向,大有成就感,人尽其才嘛。
他只希望这样的日子能更长一些,他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第194章 砍刀队()
为了给新军找到最好的装备,高伟带着侍卫来到武器作坊。
郑管事早就得到了内侍的通报,带着一众工匠迎候在门口。
皇上的圣驾来临,郑管事跪下高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伟下了车,让他们都起身,然后让郑管事领着他参观一下作坊。
作坊很大,分为兵器区,甲胄区,弓弩区等等。
弓弩区就是生产弓和弩的。弓弩与弓箭都被手工生产出来,但弓弩与弓箭是有区别的,弓箭分为软弓和硬弓:软弓的射速高,但是威力低,射程短,通常是骑兵使用;硬弓的射速低,但是威力高,射程长,通常是步兵使用。弓箭分为软弓和硬弓:软弓的射速高,但是威力低,射程短,通常是骑兵使用;硬弓的射速低,但是威力高,射程长,通常是步兵使用。
弩有很多优点,如射程更远、准确性高等等,但真正比弓突出的优点,是它发射的延迟性,弩可以想什么时候发射就什么时候发射,弓就不可以。弩手可以上好弦端着弩,仔细慢慢地瞄准,或者听指挥官的命令扣动弩机。
但在大规模交战的战场上,其实准确性已经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火力的连续输出和覆盖的密度,从这个角度看,弓显然大大优于弩。
高伟听到郑管事的介绍,明白了一些冷兵器的常识,也注意到弓箭的生产虽然比较慢,但存货还是很多,足以装备数千弓箭手。
高伟过来参观的时候,工匠们都停下手中的活,有些紧张的躲在郑管事身后,偷偷的观瞻天子仪容。
对于这一点,高伟倒是没有在意,自己长的帅,天底下的人都知道,看看正好加深一下他们的印象。
高伟让郑管事把工匠都召集到一起,发表了一番讲话。
“诸位辛苦啦。你们为大齐的将士制作出了精良的弓弩,让大齐的将士能够在远距离就消灭了敌人,这种杀死敌人、不伤自己的利器,都是你们的功劳。大家没有上战场,但战场上你们并没有缺席,你们也是大齐的功臣。”
工匠们感到得热泪盈眶,从来没有一个皇帝来这里看看,肯定他们的贡献。
在达官贵人眼里,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