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争宋 >

第104部分

争宋-第104部分

小说: 争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

    劾里钵心中感动王旁的善解人意:“谢谢兄弟,我也没想到,这几年我完颜部落可以有此发展,眼下父亲年事已高,我也该回来为族人做些事情。”

    王旁听劾里钵的话,心中更有判断,耶律洪基并非完全无为,就拿完颜部落来说,如果不是这几年种植五谷,学烧炭炼铁先进技术,努力发展。恐怕还是劾里钵刚刚离开时候,那个靠打渔和部落争斗生存的底层部落。

    王旁点点头:“应该的,我们明日动身回宋国!”

    两个人都开始想着后面该怎么做,忽然听到账外有人来报,“皇上有急事,召见王侍郎,请王侍郎速速赶往斡鲁朵。”

第160章 哀仁宗驾崩() 
这么晚了,耶律洪基有什么事,这么急着召见王旁。王旁知道斡鲁朵是辽国皇上起居的毡帐,这样的召见应该是纯私人的见面,虽然今天对耶律洪基稍有好感,但这么奇怪的行为还是让人生疑。

    劾里钵也觉得事情比较突然,他对王旁说道:“我陪兄弟一起去。”

    王旁摆摆手:“不用,辽皇这么私密的召见,应该是有急事。况且我是宋国的使者,他不会加害。”他口中说着,在袍下掖好了鱼肠剑,以应对不测。王旁整理好衣服,这才走出账外,跟着来传旨的那名辽国的宫人,朝耶律洪基所在的斡鲁朵走去。

    王旁并不知道耶律洪基的斡鲁朵在哪里,跟着那个宫人在间隙点着篝火的行帐中穿行。营帐的卫兵无处不在,各自严密观察着周围的动静。这种没有城郭的行宫,每个侍卫都是高度警惕的。

    宫人走在前面,回头看了一眼王旁说到:“前面是皇太叔的营帐,过了那几座就到了,王侍郎请跟我来。”

    刚刚走过皇太叔耶律宗元的营帐,从对面走来几人,一个女人的声音传来,喝住的宫人问道:“对面什么人,见到本宫还不让路。”

    这个女人声音很年轻,语气却十分骄横,宫人和王旁借着身边的篝火,抬头看是名娇艳的女子,宫人急忙说到:“宫人不知道燕王妃在此,多有冒犯!”说着急忙示意王旁让出道路。

    女人带着随从走到他们面前,不屑的看了一眼宫人,又看了一眼王旁,她的目光忽然停在王旁的脸庞之上。契丹人尚武粗狂,威猛但少有英俊,王旁长得阳刚却不失五官俊美。这个被称做燕王妃的女子不由得看的愣神。

    她指着王旁问宫人:“此人是谁?你带他去哪里?”

    宫人急忙回话到:“皇上有命,急招宋国大使王侍郎到斡鲁朵。”

    女人听罢,围着王旁上下看这几圈,咯咯的笑了起来:“我说这人怎么长的这么俊俏,要不是宋国的使者,就让你送到我那去好了。”说着她用媚人的眼神看着王旁问道:“王侍郎?这么年轻就做到了侍郎职务,还代表宋国来我辽国,你今年几岁了?宋国有什么亲友?”

    王旁纵是知道契丹女豪放,但也没见过如此之举,他着眼前这个女人,她头发梳理下垂,前额部分齐眉剪平,其余部分齐耳剪齐,头上带着精致的发冠,发冠略似菩萨冠之花瓣形饰。女人的五官长得十分俏丽,但是神情却是轻浮。

    “这位是?”王旁向身边的宫人问道。

    宫人赶紧告诉王旁:“这是皇太叔的夫人,燕王妃!”

    王旁见这个燕王妃举止,不想和她耽误时间废话:“多谢燕王妃夸奖,在下已过弱冠之年,宋国自是有父母妻子在,现在我要去见皇上,请燕王妃让路。”

    宫人拿眼瞄了王旁一眼,谁都知道这个燕王妃一向以娇艳自恃,而且举止放荡是出了名的。见王旁竟然不为所动,还真有点担心这个燕王妃会发飙。

    燕王妃一笑:“那好,你先去,等你见过皇上,我请你品尝我们辽国的特色酒如何?”她说着,身体向王旁凑了过来,悄悄的伸出手臂,去挽王旁的胳膊。

    王旁立刻想到西夏的梁珞瑶,梁珞瑶也是不守妇道之人,但是多少还有几分矜持;这位燕王妃竟连矜持都不知。王旁掸开她的手臂说到:“在下对酒没什么兴趣,燕王妃还是请回吧,告辞!”说完给了宫人一个眼色,二人继续向斡鲁朵走去。

    身后传来燕王妃的声音:“呸,什么东西!”王旁装作没听见,却听另外一个声音从侧面传来,音色温和婉转:“燕王妃身为贵妇,不可如此!”

    王旁不由得停下脚步,回头看果然是从他们侧面走出几个人,刚刚来到篝火附近。燕王妃急忙低头行礼,眼睛却偷瞄这王旁。

    说话的人看着王旁微微一笑:“这位使者,皇上在帐中等候,请速去帐中。”说罢他看着燕王妃说到:“外面寒凉,妹妹赶紧回皇太叔帐中去吧。”

    王旁边走边问同行的宫人:“刚说话的那个是谁啊?”他心中好奇,辽国怎么会有这么稳重清秀的女子,宫人回答到:“耽误这么半天,着急赶路刚刚没来得及忘了让你见礼,那是皇后萧氏,小字观音。是已故的枢密使萧惠的女儿。”

    王旁闻听轻轻的嗯了一声,不由的想到那个“十艳词”的传说,日后这温婉娴熟的才女竟被陷害,死于耶律洪基之命,心中顿生怜香惜玉之心。

    再走不多远便来到了耶律洪基起居的大帐,宫人通禀过后,王旁跟着宫人走进大帐。耶律洪基端坐在大帐的御座上,他闭着眼睛,眉头皱着。听到王旁进来的声音,他睁开双眼,眼睛红红的。

    看到王旁进来,耶律洪基站起身来紧走了几步,走到王旁面前,拉着王旁的手。鼻子一酸,眼泪竟然掉了下来。

    这下让王旁有点吃惊,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是耶律洪基这样的大汉,又是辽国的皇上。这里面莫非有什么隐情?

    “辽皇,何时让您如此悲痛?”王旁急忙问道。

    耶律洪基心中难过,他哽咽的说到:“想我辽国与宋国,四十二年未见兵戈,曾去宋国之时,仁宗皇上对我以礼相待,而今,他竟弃两国之盟而去,我刚刚收到快报!宋国仁宗皇上驾崩了。”

    这话就像一个炸雷,在王旁头上炸开,王旁顿时感觉头脑一片空白,他一时间怔住了。他竟不顾的对面是辽国的皇上,瞪大了眼睛问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耶律洪基摇摇头,他自幼崇尚汉人文化,在他的心目中仁宗皇上就是他偶像,宋国太平,边境和睦。他满面愧疚,心情沮丧的说道:“宋国仁宗皇上驾崩了,连宋国的仁宗皇上都驾崩了,这天下还有什么意思。”

    “皇上”王旁轻轻的说了这两个字,他的眼眶一热,两行热泪留了下来。这是王旁自从穿越到宋朝以来,第一次落泪。他的脑海不停的闪现,初见仁宗时候那个慈祥的皇上,半眯着眼睛似笑非笑的看着满朝的文武;那个爱护自己怕自己像恩师狄青一样,招人嫉妒处处维护自己的皇上;那个垂拱殿中两鬓斑白,身着旧衣服的朴素的长者;那个爱护众生,宁可以银两维护边境百姓和平的仁宗。

    大帐之内传来唏嘘之声,不光是耶律洪基泪流满面,宫人侍从也都落下了眼泪。王旁一时语噎,竟不知道从何说起。

    耶律洪基请王旁落座,他面带沉痛的说道:“明日我会宣布举国治丧,并派人尽快送王侍郎回宋国。”

    王旁知道人死不能复生,天下有几人能像自己,死了还能重活一回。况且这也是天命,就是皇上也难逃,历史不会因为仁宗驾崩也停留,该继续的还得继续。

    他擦了擦眼泪,声音还有些哽咽:“多谢辽皇,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难得辽皇念我主旧情,在下回宋国之后,一定鼎力奉劝新主,继续宋辽友好盟约。”这的确是王旁的心声,尤其他见耶律洪基并非虚伪,而是动了真情。

    耶律洪基一叹气:“天下知我者莫非仁宗皇上,我早知道仁宗会派你前来,前段时间仁宗还给我一封国信,信中述说王侍郎出使西夏尽力为商的大义。我怕今后再无人能懂,我耶律洪基居于此位的所做所为了。”说着竟是呜呜的痛苦。

    王旁见耶律洪基竟然比自己哭的还伤心,有心劝解,此刻自己也是心存哀痛,不如就让他哭痛快了。

    耶律洪基摆手示意帐中的人全部退下,那些宫人和侍从看自己皇上哭的伤心,擦着眼泪退了出去。

    王旁见耶律洪基有话对自己说,强忍着心中难过,他对耶律洪基说到:“辽皇保重龙体”说着也说不下去。

    耶律洪基止住痛哭:“王侍郎,今日我就与你这宋国人说一说,我当仁宗皇上如兄长,只有我们哥俩才明白,守住祖上的基业让天下太平之不易。檀渊之盟,有人骂仁宗皇上懦弱,但我们清楚燕云十六州无数铁骑踏过就会毁了一切。仁宗皇上的岁赐只是形式,多少人骂我祖上,再进一步踏平中原偏偏看中蝇头小利。两代人蒙受这样的压力,全是看着黎明苍生之分啊!”

    耶律洪基这番话,像把重锤敲在王旁心里,不在其位不知其甘苦。此刻王旁明白,耶律洪基为何如此悲痛,天下之大知己难求,士为知己者死,能得到一知己宁愿忍受骂名肝脑涂地。这个耶律洪基果然不似王旁道听途说了解的耶律洪基。难道他不知道自己,就要身陷危难?难道他不知道外界对他那样的评价?难道他不知道他敬重的皇太叔就要谋反?

第161章 有家不能回() 
只有男人才能懂得这种失去知己之痛,只有当权者才能明白这种层次的较量,就像诸葛亮哭周瑜,都是发自肺腑,那是一种敬重。

    终于耶律洪基忍住了悲伤,他目光无神长叹了一口气:“世人笑我无为,重用奸臣。我登基八年试图谋新政,可知江山不易,一些大臣以功臣自居,若是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又要动兵戈。非是我软弱,而是这江山基业,百姓安宁实属不易。”

    王旁作为几百年后的人,自然明白耶律洪基的意思。历史一向如此,释兵权杀功臣多半都会落得骂名,而有些人的确仗着开国有功骄横跋扈,重新又做起了当初他们想推翻的政权中那些不义之事。这些人有的为了权,有的为了钱。完全忘记开国的初衷,最后变成了狂征暴敛的吸血鬼。

    王旁低吟片刻,若有所思的问道:“所以辽上才尽量不动武力,而希望和平解决高丽和倭奴之战。”

    耶律洪基看着王旁,这个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年轻人,他能得到仁宗的信任和喜爱,相信他也能明白自己的心意。毕竟耶律洪基的处境和仁宗登基之后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在和平时期登基,祖上留下的江山和百废待兴的基业。和平是多么不容易和重要。

    他唯独不知道他那件心事,也许王旁能明白:“皇太叔手握重兵,占据有利地势,若我命他发兵支援高丽,他必定认为我是有意将他支走。我若从其他陪都调兵经过东京,就会给皇太叔起兵的理由。支援不支援高丽,不是旁人所见那么简单。”

    王旁不得不承认,他从来没有站在耶律洪基的角度,考虑辽国是否发兵支援高丽:“王某惭愧,竟没想到辽皇所虑如此。”

    耶律洪基摇摇头:“嗳,王侍郎不必如此!天下没有几人能了解,仁宗皇上与我的用心。”他说着眼圈又是微红。

    王旁见话已至此,不由感叹到:“我宋国地处中原有几千年的文明史,百姓深受佛道儒等文化浸染,若非外族入侵或者当权者十分昏庸,一般都会遵守天地人君臣之道。倒是辽,夏地处荒凉,多以游牧为主,天生好战。领土又十分广阔,治理起来比较难,想要和平似乎更加难。”

    耶律洪基抬眼看着王旁,王旁的这番话正说中要害,心中不由感叹,难怪仁宗皇上对王旁宠信有加,这王旁果然能懂的帝王之心。刚刚还是他想与王旁倾述,现在他迫切的想和王旁交流:“王侍郎所说极是,我也有此想法,想当年自先皇起就推崇佛教,希望感化民心。这毕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王旁听到耶律洪基这么说,忽然想到那天王寺,寺中镇寺之宝正是自己要寻找的那块可以越今的白石,不如趁此机会试探一下白石的下落:“辽皇,我也曾听说辽国先皇崇信佛教,有件事不知当问不当问?”

    耶律洪基此刻已经对王旁没有戒心,大大方方的说到:“有事你尽管问,今日你我就言无不尽。”

    王旁见耶律洪基这么说,于是问道:“既然辽皇知道皇太叔之心,我也听说当年先皇在天王寺与皇叔赌输城池的传闻。不知道可有此事?抑或因此皇太叔会心怀不满。”

    耶律洪基苦笑了一下:“我曾听先皇说过此事,正因为如此到我登基之前,一直没加封太子,而是以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在我先父的灵前继位。王侍郎,你可知道这赌城和先皇食言的真正原因吗?”

    这事王旁怎么知道?王旁看着耶律洪基,仔细的听着。

    耶律洪基说道:“当年先皇是故意的,否则何必以城池为赌注。”

    这倒是有些蹊跷,哪有皇帝故意输掉城池的,王旁微微皱了下眉头。耶律洪基微微一笑:“我父皇在位时候,当时太后萧耨斤摄政,密谋立皇太叔为帝。此事由皇太叔告诉父皇,让父皇加以小心。后来在檀渊之盟前与宋国开战之时,皇太叔和耶律乙辛都是功臣。天王寺的赌博输城池,父皇是故意而为。有一名大臣安排的嫔妃扮道姑,这个大臣是谁父皇没有告诉我,但父皇以此维护并告诫那人,天下只要是明君,均可坐到皇上之位。”

    王旁若有所悟:“原来是这样,看来世上之事,都不能完全相信所看到的。”

    耶律洪基嗯了一声:“看的只是表面,无法看到人心所想,更无法看到后世评断。”

    这话正对王旁想问,他问道:“先皇已留给辽皇一颗爱民之心,若是再留给您一件能看后世评断的宝,辽皇的心愿也就完满了。”说完他不动声色的观察着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似乎想起点什么:“先皇还真给我留下一件宝。”

    王旁:“哦?可和我们在说的佛道儒之教有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