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争宋 >

第160部分

争宋-第160部分

小说: 争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王旁大笑起来:“兄长你把我比做那屈原,难道要我投江不成?”

    “你要投江了,那端午节我们改吃火锅纪念你!”

    “这个可不能往江里扔,污染环境还是换点别的吧”

    兄弟二人说笑着回到府上,赵伯听说王旁兄弟回来。赶紧迎了出来:“两位公子回来了,老爷正在前厅呢。”

    “好,赵伯,我们这就去。”元泽跟赵伯说道。

    “等等老爷这会有客人,是咱们县上的朱县令”

    好啊,这个朱县令来的可真是时候,他要不来,王旁还想看看这是个什么样的官,怎么把县治理成这个样子?听赵伯这么说,王旁说道:“他来的正好!不用通禀了,我们直接去。”

    赵伯见王旁这么说,也不好阻拦,这个二公子和大公子性格可不一样!大公子处处谨慎,知书达理。若是老爷有客人,向来不打扰。而这二公子可就不一样,论官职曾经比老爷还好高了,听说做事也一样是出人意表。更何况老爷对二公子做事也从不阻拦,再细想两位公子若是刚刚在府上,或者老爷也会带着一起见县令,所以赵伯也只好听之任之,看着王旁兄弟二人一起朝厅堂走去。

    王旁二人走近了厅堂,听到里面传来说话的声音,听声音房间里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父亲王安石,另外一个不用说肯定就是这个朱县令。

    朱县令刚刚进的府宅,在厅堂等着王安石来了,分宾主落座王安石问道;县令有什么事。

    朱县令微微欠起点身子,陪着笑:“王公如今闲居临川,此乃我临川之幸,在下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来打扰是有事相商。”

    当官不打笑脸人,朱县令说的客气,王安石点点头:“有什么事县令请直说。”

    “我听说贵府的二位公子回来了?咱大宋的役法王公您是知道的,大公子是贡生,自然可以免役。这二公子听说没有蒙荫,现在也不是命官,更没有功名,您看”县官犹豫着,满脸的难色。

    王旁和元泽在门外听的真真的,王旁心里这个气啊,好啊!这派差役的活竟然派到自己头上来了!

第248章 不公平职役() 
兄弟二人推开门:“孩儿拜见父亲大人!”

    王安石见两个孩子回来了,心里高兴:“好,来我给你们引荐一下,这位是咱们县的县令;这两个便是犬子!”

    县令本来还端着架子,坐在那纹丝不动等着两位公子见礼,可一抬眼看这两个人,心里咯噔一下,元泽倒还好说,有个学子的样子,他旁边这个年纪虽然也是二十岁,但是一脸的冷峻,站那拜也不拜眼睛逼视着自己,口中说道:“谁让你坐这的,给我起来!”

    县令犹豫都没犹豫,噌的站了起来:“二位公子好!”

    王安石刚刚还觉得,这王旁也忒愣了些,眼瞅着县令从椅子上蹦起来,也不由得想笑,但毕竟他要沉稳的多,示意三人落座。

    “朱县令,这位就是我二儿子王旁小字若无,你刚刚所说,你自己同他说就是了。”王安石还是很了解自己儿子,眼看王旁进来的阵势就不对,想必已经听到了刚才朱县令的话,心想有胆的你就自己跟我儿子说,王旁也必定有对答。

    别看刚才朱县令振振有词,现在当着王旁的面,他还真有点心虚。

    “是,是,是这样的,二公子,这个,那个”朱县令也没想到,王旁竟然这么的霸气,本来憋好了一肚子的话,什么服役是大宋国本,服役人人有责的,可刚才被王旁这么一咋呼,一下子都说不出来了,只好用求助的目光看了王安石。

    “你别看我爹,有什么事你跟我说!”王旁坐到县令的对面,上下摆了摆手,示意县令坐下说话。

    本来这手势是安抚的意思,毕竟当着老爹的面,自己也不能太招摇,哪知道这县令误会了,以为王旁在叫他过去,于是紧张的走到王旁面前,拱手作揖说道:“我来是麻烦二公子,有点县上的差事,要二公子帮忙办理。”

    “哦?什么事?你说说我听听”虽然王旁已经猜到县令要找他办什么,不过拿他开心一下也没什么。

    “这个呢,咱们役法有规定,到了年龄可服劳役,在下认为以二公子的身份,当然不能干那些粗重的活。”

    王旁点点头:“县太爷想的真周到啊?!那你说说我能做什么?”

    朱县令看王旁点头,心里也没刚才那么紧张了,接着陪着笑脸说道:“服役呢,还有职役,这些呢就是做些上差,做些官府里面的事,我听说二公子也曾在京城做过事,这些还是比较适合二公子的。”

    王旁又点点头:“县太爷真是太体贴了,您到说说,这差役都做什么?”

    元泽看王旁那装模作样的架势,想起刚才路上见到的事,心想这兄弟不定怎么琢磨这县令了,于是偷偷的笑了笑,抬头看王安石正皱着眉头看着,于是悄悄走到父亲身边,低声三言两语将路上陈员外的事告诉王安石,王安石一边听一边捋着胡子点着头。

    朱县令没有注意元泽和王安石,这会儿他见王旁面色缓和多了,心里也嘀咕,好歹自己也是一县的县令,王旁不过是辞官的小儿,想必刚才是因为不认识自己才那么吼,现在应该是知道自己的来意了。于是挺直了腰板站在王旁面前:“这差役的事再好做不过了,只是收收县里的杂税,比如榷盐,酒税,茶利,商税等项。咱们县一向无刁民,想必这事是最好做不过的。”

    朱县令说这话虽然昧着良心,但却说的面不改色。王旁要是在街上没见到陈员外的经历也就罢了,如今好歹也是了解这么多。敢情这县令折腾完一个陈员外,又折腾自己来了。

    元泽在一盘听着直皱眉头,王安石小声说道:“没事,你兄弟有曾相委托,那也算差事,难道这朱县令敢和宰相为难不成?”元泽点点头,父子二人等着王旁一口回绝朱县令也就算了。

    哪知道王旁呵呵笑了笑,抬着头看着朱县令:“这么好办的差事啊?!县令真是太抬爱在下了,行了这事我接了。”

    县令一听乐坏了,总算找到个替罪羊,这小子看着挺精明的,其实也不过如此,他咧着嘴乐着:“那好,那好,那我就此告辞。”

    “慢着!”王旁不紧不慢的说道:“我接这事没问题,不过县令得告诉我这税要收多少,都收什么税。还要让我看看以往的例子,要不我做这事也没个执行标准。”

    小样儿,你接这事就好办,到时收不上来就拿你试问。想这王安石家也是大户,肯定碍着面子也得像那陈员外一样填上亏空。

    朱县令心里这么想,脸上却不露声色:“好啊,那就请二公子明天到县衙来一趟,具体如何办差自会有人指点。”

    王旁笑着:“好,好,明天您在县衙等我。”

    朱县令转身向王安石说道:“王公真是教子有方,这二公子如此明事理,在下这就告辞。”

    王安石说了一声“送客”便有家丁将朱县令送出府。出了王安石府,朱县令可高兴了,美滋滋的到酒楼去找他的柳姑娘喝花酒去了。

    朱县令高高兴来到酒楼,却见酒楼门口几个看场的大汉,有的鼻青脸肿,有的垂头丧气,张三从台阶上跑了下来:“县太爷,您可来了,我们掌柜的正等您呢。”

    “你们这是?”

    “唉,您别问了,今天来了个愣头青的小子捣乱。来来来,您里面请。”张三说着,低头哈腰的将朱县令请到楼上。

    当着掌柜和县令的面,张三就将今天陈员外催账,王旁打人的事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自然是陈员外多么蛮横,说什么不怕有县令给掌柜撑腰的话,还叫来人把哥几个打了,陈员外还扬言要和县令好好的算算账。

    朱县令哪里听得这样的话,气的本来就没几根的胡子都快立起来了,他一拍桌子:“陈跛子好大的胆,你们去把他给我带来。”

    几个大汉得了县令的指示,心想这下可以好好出口气了,抄起木棍家伙就奔着陈员外家去了,来到陈员外府上,竟见府门紧闭,一把横锁锁住大门,看样子陈员外没在家。

    “嘿,这陈跛子哪去了?”张三喝问着被他们惊动的街坊。

    邻里街坊都认识这县城中的几个混混,见他们鼻青脸肿的样子,想笑确又不敢,刚想关门闭户躲着这几个人,看张三问道忙说:“不知道,刚看陈员外拿了个布包出去了。”

    “这小子不会是跑了吧?走,去城门问问。”

    几个大汉分头向东南西北四城城门而去,城门守门的士卒自然也认得他们,听说他们找陈员外,仔细想了想都摇摇头,没人看见陈员外出城啊?

    张三几个兴冲冲而去,回来有点扫兴,于是留下一个人在陈员外家门口等着,只要他没出城就好办了。早晚他得回家吧!

    话说来也巧,朱县令从王安石府上出来去酒楼,陈员外正是去了盐步岭。

    陈员外回到家思前想后,自己无端受人钱财无以为报,看这年轻人一脸的正义,想到自己父亲留下的那些东西,这东西当宝贝似的放了这么多年,但放在自己手中也是废物一样,不如就送给这个年轻人吧。于是取出个匣子,打开匣子里面装着几册书,书并不旧都是当年生父手抄下来的。自己反复研读,虽说看明白里面一些精妙,也试着按照书上说的做了点实践,但这书上所说的东西若是做出来,动静太大了。

    陈员外想想自己现在的处境,留着这书也没什么大用,刚才那位帮自己的公子,他旁边的人也说了他姓王,住在盐步岭上。如今住在盐步岭上有一家姓王的大户,户主叫王安石,字介甫,虽然没见过面,却也听说做过官,人也是学识出众。看来这个年轻人是这王介甫的公子,虽然自己高攀不起那王介甫,但是谢谢王旁总是应该的。

    也幸好他有这个念头,带着东西去了盐步岭,否则要是让张三等人堵上,无论如何也得先挨上一顿打。

    不说县令如何在酒楼骂张三,挨了打都不知道谁打的;也不说陈员外如何抱着父亲留下的这几册手抄纠结;朱县令从王安石府上走了之后,王旁父子三人总算有时间能够坐下来说说话。

    元泽有些埋怨的说道:“兄弟你真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咱爹都说了,你直接告诉那朱县令,你现在办着曾相派的差不就得了。况且咱们也都知道,这差事可不是什么好差。”

    王安石摇摇头:“元泽不要责怪你兄弟,我想他必定有他的想法,若无,你不妨和爹说说。”

    元泽听父亲这么说,心想兄弟这倔脾气有时候拧起来,还真像他们的爹爹王安石,便也不多说话看着王旁。

    王旁收起刚才对朱县令似笑非笑的表情,转为恭敬的对王安石说道:“爹,孩儿正想了解一下这税和差役之说,而且这县里还有人依仗权势偷税漏税,最后这些亏空还摊到了老实人身上,要是让他们得逞就太便宜这些人了,这差我是接定了!”

第249章 父亲的支持() 
王安石两个儿子,长子王雱,小字元泽;次子王旁,小字若无。尽管两个儿子名字同音、生辰相同,但却性格迥异,两个人际遇也大不相同。长子元泽自小聪明伶俐,才高志远,就连诗词也颇有王安石风范。次子王旁自小愚钝痴呆,长到十三四岁还不曾说话,人说贵人语迟用在王旁身上竟是一点不假。王旁竟一鸣惊人,获得仁宗皇上的欣赏,年纪轻轻就飞黄腾达,还经常做出非同寻常人的举动。

    就拿朱县令找人服差役这事来说,元泽和王旁都清楚,这里面有猫儿腻,但两个人做法确是大不相同。这事儿如果元泽遇到,必定说清楚自己不去做这个差事的原因,客客气气的送走朱县令,元泽向来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就躲着走;可偏偏这事让王旁遇到,王旁做事却是他不犯人就已经不错了,更何况别人犯了他?!

    一听说王旁接了这差役,元泽的眼睛瞪的老大的,兄弟这是怎么了?难道街上看到陈员外的处境不足引以为戒吗?别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事,王旁却一头扎进去。他略带嗔怪的向王旁说道:“你答应的倒是痛快,明天你去了县衙,想反悔可都来不及了啊。”

    王旁侧着头,似笑非笑的看着站在父亲身边的元泽:“为什么要反悔呢?!这差事挺好,咱们都知道那酒楼是仗着县令撑腰,一直避税,这里肯定是给了县令不少的好处。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县里有没有交上去那么多税?为何有这么大的空间?二是这县令到底收了多少好处?昨天是陈员外,今天是我,明天这差事就不定派在谁身上,正好借这个机会教训教训他们,省的总是让老实人吃亏。”

    元泽无奈的摇摇头,他这兄弟要想做什么,谁也拦不住:“你总是一堆的道理,我不跟你争辩,反正就一天时间,明天你去县衙之前要是想不出个好办法,接了这差我可没时间陪你街上去挨家挨户收税去。”说完,他看了一眼身边的父亲。

    王安石这会儿听着这两个孩子的对话,看着眼前这两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儿,虽然见两个人意见不同,但话语中无不透露着元泽对王旁的关心。他们二人感情这么好,将来不论谁能有发展,另外一个定能成为得力的助手。而这兄弟两个人,王旁的机智果断似乎更胜元泽一筹,而且这孩子还颇有几分正气。看到王旁的举动,不由勾起了王安石的一些往事:王安石的父亲王益在任期间,不肯催逼贫民的赋税,并揭穿自己顶头上司同当地豪门勾结的事情,结果却遭到这些家伙的排挤而被调往他处,可王益每到一处仍坚持这么做。王安石幼年一直跟随王益,这些事给王安石的触动很大。

    元泽本来还指望着父亲能发话,让自己的兄弟不要莽撞,他却哪知道王安石此刻已经心潮澎湃,见父亲若有所思脸庞微微发红,王元泽还以为父亲生气了,转身到父亲面前恭敬的对王安石说道:“爹爹若是不想若无做这事,不如我去找县令,直接告诉他我弟弟答应了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