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村孩子在三国 >

第29部分

农村孩子在三国-第29部分

小说: 农村孩子在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65章 为了亲人而战() 
一大早,韩落就把韩馥,丁原,刘虞的人集合起来训话。

    三方军队是叛军,而且是勾结外族,侵犯自己的父老乡亲。有些士兵的家人甚至死在了这场人祸之中,可是这些士兵又有什么办法呢?只是人微言轻的大头兵,稍有不慎,就有杀身之祸。

    韩落站在点将台上,环视台下三万士兵,虽万人也,但韩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一点也不虚,反而是底下的士兵们不敢正视韩落的目光,一个个的低下了头。

    韩落开口道:“将士们,本郡问大家一个问题,我等当兵打仗,为了什么?”众人心有余悸,没人回答。

    韩落握紧拳头,瞪大了眼睛,怒吼道:“我来告诉大家本郡为的是什么!本郡有自己的家人,有自己的臣民,本郡就是为了他们不受欺凌,能过上安定的日子。可是前几日,本郡听说因为鲜卑入关,几十万同胞饱受苦难。我韩落恨啊!我恨那些为了个人利益,不顾百姓生死的狗官。我恨我韩落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我的同胞。我更恨我韩落居然没有识破豺狼的真面目。”韩落说着红了眼眶,底下的将士们也是跟着一阵抹眼泪。

    韩落平复了一下情绪,接着又讲:“我知道,诸位将士必定有人的家乡是在边地,必然有亲人受其苦难。如果有,没关系,在这里说与本郡听。”

    韩落话音刚落,一个年轻的士兵扔掉手里的兵器,哇哇大哭:“小人为丁原卖命五年了,没回过一次家。上次家中来信,自己那可怜的老父亲,就因为走路走慢了,被鲜卑人杀害了。可恨那该死的丁原,为了一己之私,祸害穷苦的百姓。我等是背信弃义的叛军,若是郡守大人要杀小人,小人没有怨言。小人仍希望郡守大人给小人一个机会,多杀几个鲜卑人,为我的老父报仇雪恨。”

    一个士兵开始,其他的人再也控制不住了。整个校场里,出现了哭天喊地的嚎啕声。将领们怎么安抚也没有用,还想着怎么反叛韩落,这下白扯了,谁还会跟着自己打仗。这些将领大部分都是士族,普通老百姓死再多,这些人也不在乎,反正他们的家人都在高门大院,城墙深厚的城池里,安全的很。

    韩落怒气冲冲的继续讲:“不争气的东西!哭什么哭?鲜卑人杀我同胞,你们没有手脚,不能拿上兵器去报仇?丁建阳,韩馥,刘虞坑害尔等,尔等能不能拿起兵器去反抗。有本郡撑腰,你们怕什么?”

    众士兵一阵惊愕:郡守大人不杀我等?我等不是叛军吗?这是什么情况?

    韩落拔出了腰间的长剑大喊:“将士们,我等当兵吃粮为了保家卫国。但最根本的理由就是,保护我们的亲人。将士们,拿起手中的武器,跟随我一起驱除鞑虏,为亲人而战,好不好?”

    三万将士,不知道谁第一声喊:为亲人而战,之后便连绵不绝。一声声的呐喊声冲破云霄,这三万士兵本来是丁,韩,刘三人送来的差等兵,但现在这些士兵有了自己的军魂:为亲人而战。士气高涨,战意高昂,纵然比不上禁军,一般的边军还是比得上的。

    韩落看了看台下的士兵,很是满意,还差最后一步了。韩落大声道:“众将士,以后就听我韩落之命,跟着我韩落打仗好不好?我不能保证,大家都能活下来。但是我可以保证,凡是打仗必然是为了家国天下,为了我们自己的亲人。若不幸殉难,韩落帮众将士养活家人。”

    战场上响起一阵阵的呐喊声:“为大人而战”“为国家而战”“为亲人而战”。至此,韩落完成了对丁原,刘虞,韩馥士兵的收编,韩落的军事力量变的空前的强大,放眼天下诸侯,也只有西凉的董卓能比,不过董卓有兵无粮,不能长久。后世的董卓手握几十万西凉军,却打不出虎牢关的真正原因就是没有粮食养活士兵。

    收编了士兵,下一步就是清洗军队里的高层将领。丁原的部队有吕布这个自带干粮的内奸岳父在,自是不必多此一举。韩馥的将领潘凤,刘虞的将领阎柔都是重点清理的对象。对于二人的去留,韩落很是苦恼。此二人长期经营军中势力,若是直接除掉,这投降的士兵必定减少三分之一的战斗力。若是不除掉,那就是在自己的军队里,装了一个定时炸弹,也很头疼。

    韩落把二人叫到帐里饮酒,二人也自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甚是忐忑。

    韩落首先开口道:“二位在军中影响力颇为不凡,这让落颇为烦恼。不知二位有什么好办法,能为落解忧呢?”

    潘凤大大咧咧的道:“凤一介粗人,蒙韩州牧抬举,才有今日的地位。凤可死,却不能叛主。”

    阎柔也道:“刘皇叔于柔有知遇之恩,柔不忍背叛。若是可以,请给柔一个痛快。”

    韩落呵呵一笑,拍了下二人的肩膀:“落平生最恨背主之人,落佩服二位的为人,落却是不忍杀害二位的。只是落想问问二位,那漫山遍野的鲜卑铁骑和人间地狱般的并州大地,二位就没有一点恻隐之心吗?”

    潘凤低下了头,虎目含泪:“凤也是穷苦人家出身,自然知道民间疾苦,只是凤只是一介武夫,州牧那里是说不上话的。凤在此向韩郡守赔罪了。”

    阎柔也拱手道:“柔乃是乌桓人和汉人结合的后代,自小被汉人鄙夷,被乌桓人嫌弃。然柔心中没有怨愤,柔只想边地太平,让世间少些冤魂。皇叔讲,大人乃是乱国之人,柔方从之。”

    韩落举起了一杯酒:“二位与落治民的方针所见略同也。这样吧,二位先生且安心在落这里住下,待得诸事皆毕,落自会放二位回去,可好?”

    二人身在屋檐下,也没有办法,只得从命。至此,韩落彻底的解决了内部的隐患,开始着力开展外部事宜。

第66章 一守一攻,灭蛮胡于太行() 
结束了潘、阎两人的宴会。马不停蹄的回到大帐中开始了又一波的会议。

    众人已经讨论了一阵了,看见韩落来了,都起身问好。

    韩落摆了摆手道:“你们继续,我听着就好了。”

    田丰指着地图上的雁门关道:“此处是鲜卑人回大漠的必经之路,丰建议精兵固守,切断其退路。让这批进犯我汉家的蛮胡葬身关内。”众将一阵点头附和。

    徐庶指着太行山黑山军的驻地:“鲜卑人绕道太行,必然要先打掉黑山军,才敢攻我军腹地。丁原,韩馥,刘虞三家必然是等鲜卑人的结果才敢动手,若是轲比能失手,丁原几人必定落井下石。可怜的轲比能以为自己是得了便宜,却不知,此仗无论胜败,都必然死于汉人之手。”

    韩落摇了摇头:“落却不是这么认为的,轲比能此人原本只是一个牧民的孩子,起于微末之中。我等千万不要小觑此人,况且还有窦家的后人从旁协助,此战只怕是迷雾重重啊!”

    高顺是最前线的将军,分析了一下敌我情况:“丁原部边军五万,战力十分强大。刘虞部乌桓突骑两万,步兵三万,战力也是边军中的佼佼者。韩馥部军队六万,战斗力只能算是郡军一流。顺率一万无当飞军,可破之。轲比能部骑兵八万。北平公孙瓒,兖州刘岱,西凉的董卓都有调兵谴将的动作。我部当下军队三万,收降军三万,其中吕布部和上谷突骑战力强大,值得倚重。大本营尚有大军四万,固守腹地。相比之下,我军劣势非常明显。”

    韩落清了清嗓子道:“丁原乃是我军的心腹大患,刘虞部虽然兵力众多,但其麾下没有带兵的将领,五千士兵扼守太行,便可拒之。韩馥只是一个墙头草,只会在边境上咋咋乎乎,不敢打进我军腹地。刘岱,公孙瓒,董卓之流,想必是受了陛下的许诺,给我军制造点压力罢了,不必理会。当下重中之重是如何击破轲比能部。”

    管亥嚷嚷道:“我早就说了收服黄巾军,二弟你就是不听俺老管的,现在好了,咋整?”

    大帐里的人都是一阵偷笑,韩猛附在管亥的耳旁,一阵耳语:其实大兄早就收服了黄巾军,只是瞒了很多人罢了。

    管亥一阵羞愧,韩落只好不逗他了:“大哥,这黑山军我早就着手收服了。只是这件事情,不能让太多人知道,大哥可不要怪愚弟啊。愚弟不是故意的。”

    管亥挠了挠后脑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俺老管是个粗人,藏不住话,有些事情不知道反而少些苦恼。”

    韩落于是道:“我命令赵云部袭取雁门关,量力而行,另命徐庶带精兵五千支援赵云部,汝等二人必须守住雁门关一个月的时间,为主力部队歼灭轲比能部争取时间。期间关外的鲜卑人必然抢关,汝二人可以搜寻附近的平民一起守关。若有罪责,由落一人承担。我命令,吕布部率精兵一万,赴虎啸坡阻击丁原部。管亥率本部人马扼守太行,阻刘虞部与太行山外,田丰随行,遇事必须与田丰商量,才可行事。韩猛率飞虎军三千驻马高邑,不必理会韩馥的挑衅,只管保护地方安宁。若是韩馥不顾一切进攻,可放弃防守,攻入魏郡境内,其兵自退。”

    轲比能的大营里,轲比能和窦能相对而坐,旁边还有一个精壮老者。

    轲比能首先开口道:“师傅,此来中原想必是无功而返了,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韩子厚居然有抗衡整个河北的实力。本王失算也。”

    旗墨一转眼珠道:“也不能说是白来,这十万部众都是先王的嫡系。死在汉地,更有利于我王的统治。只是乌桓人那边还要多多提防,万一封闭了赫连山口,我等难回大漠。我军内部恐怕也会发生内乱,影响我王的统治。”

    轲比能点了点头:“只是帐外的那些汉人怎么办呢?杀了还是放了。”

    窦能眼睛精光一闪道:“我王,这几个汉人是断然不能杀的。杀之,逞一时之快。若不杀,以后对我王入主河北大有好处。”

    轲比能思量了一会,点了点头:“好,一切照计划进行。让魏攸去说服黑山军投降官军,我等大军压境,制造压力。若是黑山军能破,韩子厚必亡,这样我等也能得到雁门,五原两郡。为我军打开通往河北的门户。”

    轲比能话音刚落,一个小兵进来报告:“大王,魏攸大人被黄巾军斩杀了。还带了一句话给大王。”

    轲比能震怒道:“说!”

    小兵吱吱呜呜的不敢说,他知道自己只要说出来这句话肯定性命不保,轲比能性情暴躁,杀人如麻,在大漠里有杀神之说,鲜卑人就是生活在轲比能铁腕的统治之下。

    见小兵磨磨唧唧的,轲比能顿时没了耐心,拔出腰间的弯刀怒喝道:“还不快说?再不说,我就砍了你,再回去大漠砍了你的家人。”

    小兵吓的瑟瑟发抖,颤声道:“大王仁德,不要为难我等家人。黄巾贼说,若是大王滚回大漠便罢,若不然这太行山就是大王的埋骨之地。”

    小兵还没说完,轲比能就一刀砍掉了他的脑袋:“不过一贼寇耳,仗着韩子厚的威风,居然小瞧我等。告诉手下的二郎们,杀,给我杀光,不管老弱病残,一律杀光。”

    旗墨本身就与汉人有深仇大恨,自然是不阻拦。窦能的祖先毕竟为了这汉家的江山付出了几代人的心血,有些不忍,想要阻止。话还没有出口,轲比能就摆了摆手。窦能只好作罢,他和轲比能相伴久也,知道轲比能此时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若不是记着往日的情分,现在必然会杀了窦能。

    黄巾的阵营里却是响起了一片争执:“大头领,那韩子厚就要垮台了,我们还要为他卖命吗?”

    张燕一脚把眭固踹倒在地,怒骂道:“眭兔子,你还有没有一点良心?你自己的亲娘都要饿死了,是谁救的我们?是韩子厚省了自己的口粮,养活的我等。于生身父母有何区别?现在居然有这反叛之心?来人,把这小子给我关起来,等韩郡守的处置。”

第67章 战斗从无名老者开始() 
黑山军的驻地里,鲜卑人以流寇作战的方式,无情的杀戮着黄巾军的民众。黑山军为了养活更多人,在太行山上开辟了太多的种植点,很多人多少远离主力部队所在。近两年有韩落守卫着太行山的门户,黑山军的众人已经度过了将近两年的太平日子,只是首领无能,众人只能是勉强温饱。

    一百个鲜卑骑兵在追逐着近八百汉人,汉人中也不乏勇者欲要组织反击,但都被鲜卑人敏锐的击杀了。汉人之中只有少数的几个年轻汉子在携家带口奔逃着。可是在这宽阔无比的大道上,又有谁能跑过骏马呢?最终这些人要么死在骑兵的刀箭之下,要么死在奔跑中的踩踏中,要么力竭而死。

    一位老者气喘吁吁的跑动着,心脏实在是受不了了,停下了歇息。五岁的孙子拉着爷爷的手痛哭:“爷爷别停下来,快跑吧。孙儿不要爷爷死。”话还没有说完,一支利箭插进了孩童的胸口,当胸而入。血液顺着孩子的嘴角流了出来,虽然也知道再也不会醒来了,看着爷爷仍然带着微笑。

    老者一把把孩子抱在怀里,哭喊道:“狗娃!狗娃!”鲜卑人的骑兵经过此地只是呵呵一笑:“这个老家伙也没有几两肉,估计也活不了多久了,就让野狼晚上吃了他,也是一件美事。”

    鲜卑人一阵哄笑,却不知开启他们死亡之门的就是这位老人。老人原本是给大户人家养马的,黄巾之乱被携裹到这太行山,儿子,儿媳都死在了迁徙之中。好不容易等到了韩落,才让这对孤苦伶仃的祖孙俩活了下来。现在孙子也死了,老者万念俱灰。眼睛里一片血红:都是这些可恶的鲜卑人,我要为我的孩子报仇。

    老人瞅见鲜卑人的两匹马快要凑到了一起,老人疯狂的冲上去抱住一匹马,又用牙齿咬住了另一匹马的前蹄。两匹马同时惊起,其中一匹踩在了老者的腰下,应声而断。人的意志力是无比顽强的,骨头断了,筋还连着,老者就是不放手。两骏马从来没遇到这种状况,人立而起,旁边的鲜卑人担心会砸到自己,迅速出刀杀死了那两匹马。两匹马应声而倒,马的主人也被压在了马下,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