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奇幻人生-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非紧要关头,孙策就敢立下军令状,也足见其自信程度。
话不多说,两支奇兵出了岳阳山脚下大营,逐渐消失在了漫漫夜色中。
与此同时的,还有两事。
一是马超得到军令,也自豫章郡中出发,携带精锐步骑万人,也在向荆南四郡进发,荆南四郡此时就暴露在刀锋之下。
还有一事,刘磐复而率兵,自江陵中出兵,一步一脚印,正试探性地向外界摸索过来。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刘磐也是摸索,毕竟荆州突逢大变,人心惶惶,再也经不起战败了,州陵之中有太史慈据万人为守,边上还有李通的五千兵马守乌林,以为犄角,刘磐一时半会也攻不破。
退一步说,还有扬州水军驻守赤壁,以为接应。
再退一步说,岳阳山下还有大军接应。
真可谓固若金汤!
刘磐既动,阚泽献计曰:以庐江兵马调动为虚招,惊扰刘磐,敌军丧胆,必然自行退却。
林凡遂用其计!
第362章 李严现身()
徐州之战正在如火如荼地打着,荆南这边也动了手。
历史上对于李严的评价是很高的,这个评价来源于两个人,一是刘备,二是诸葛亮。
刘备入蜀之后,制定蜀科,这制定的人共有五个,李严赫赫在其中,剩下的都有谁?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都是著名人士。李严能入其中,足见其文武双全。
最后更是被刘备当做托孤大臣来看,与诸葛亮同等级别,确实能让人称赞一句了不得。
还有诸葛亮,当时的蜀汉正遭受了陆逊之败,诸葛亮却说李严能与陆逊相抵,此时的陆逊,威风凛凛,这评价不可谓不高。
也许在历史上,李严被评价很高,但真正看他的一生过往,只是一个酱油货色罢了,实在是辜负这评价,他的存在几乎就是为了成就诸葛亮的威名。
究其自身,还真是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也就是在犍为太守任职上表现过出色的治理地方水平罢了。
李严先在荆州为臣,曹操打来,荆州抵抗不住,李严就跑了,跑到蜀中;在蜀中为臣,刘备又入蜀,刘璋让李严领兵抵抗,也抵抗不住,索性投降刘备了。
虽然大的功绩没有,但从一些小的战绩来看,李严还是有些本事的。刘备与诸葛亮识人之明,也绝不会差。
说到底,李严给人的感觉高不成,低不就,还是被这累身的名声拖累的。
诸葛亮与李严争权,最后以李严败的彻底告终。然而历史往往都是由胜利者所书写,对于失败者,人们会绞尽脑汁找出许多论点,断言这个人必然失败的结局。
是好是坏,不在局中无法评价,林凡也是如此。
因此,林凡对于这李严充满了好奇,心里每个底,也无法评价。具体种种,还是得见了面才知道。
李严身出东汉望族南阳李氏,南阳李氏也是享有清名,世家大族,逐渐累积成为了一种政治资本,在士林中也享有一定声望。
李严作为南阳李氏的子弟,自身亦是才能非凡。投效到刘表帐下后,就在各处郡县中任职。
说来李严的治理地方的水平真不差,政绩绝对不差。
现如今,李严正任长沙郡安城县令一职。
李严也果然是厉害,前方传来孙策领兵来袭的消息后,李严就通过自己的关系,招募乡勇,同时游说豪强私兵,连带着安城县中原有的县兵,不到一日之内就聚集了一千兵马,用以防守安城。
孙策尚未打过来,整个安城却已经被李严经营成了铜墙铁壁。只见城墙上滚石、滚木、火油、箭矢堆积如山,旌旗遮天蔽日。
虽然李严心中有预感,这些东西并不能抵抗多久,毕竟兵少,但有所准备总比毫无准备的好。
正在安城之上计点着一切,孙策就带兵马杀来了,领兵叫阵,李严不应。
今日天色已晚,孙策就依山靠水下寨,当天晚上暗暗派人防备敌军劫寨。一夜无事,第二日天刚刚亮,孙策就率领大军继续杀奔安城。
李严早就广派斥候前去侦查扬州军动向,得知孙策兵临城下以后,就地扎营,急忙来到城墙上面督促士卒们紧守城池。
一时不下也有不同处理方式,毕竟安城县兵少,孙策一来可以绕过安城直奔后方城池,二来便是这稳扎稳打,一城一城地打下来。
如今便是后者了,李严赶紧派人向后方长沙郡守府求援。
“踏踏踏!”
人马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三千兵马造成的声势也绝对不小了,如今又是冬末转春的季节,也是清爽,轻快用兵,不见人马嘶鸣,只剩下大地上扬起的矮矮尘土,彰显着战争的即将来临。
待大军来到城池不远的位置以后,孙策轻踢马腹上前喊话:“吾此次领兵攻入荆南,不愿做多杀戮,长沙郡本是我父旧土,可有人识得我父孙破虏?”
孙坚鼎鼎大名,旁人如何不识?等孙策把话说完,满城将校都面露迟疑之色,毕竟孙破虏威名消散不过三年的功夫,余威尚在。城池上些许胆大的小兵,已经跃跃欲试撺起来观望外边孙策了。
李严看着满城的兵卒,连连苦笑,本就是县兵而已,离这正规军相差甚远,更何况这兵无战心,这安城恐怕不好守。
决不能让孙策继续说了,李严朗声打断了孙策,道:“孙破虏早已身死道消,何必再言。今日只有扬州军与荆州军之别,再无其他。”
李严也是聪明,紧紧掐住这大方向,只要这大方向不失,孙策饶是有三寸不烂之舌都说不回来。
孙策有三寸不烂之舌吗?料想是没有的,然而三寸不烂之心还是有的,这心,却是战心。
见废话不成,孙策率兵卒攻城,围三缺一,三千兵马正好分为三处方向,各自一千人,也无战势,也无阵法,只是架着攻城设备就往前冲。
孙策亲冒箭矢,冲在最前面,麾下兵卒受到刺激,越发用力,不一会便冲上了城池。
李严手上多是些县兵,还有些新招募来的新兵,配备都不齐,更别说战阵了,相互之间配合也少,劣势之下完全乱了。
李严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倒也平定了少许动乱,可他手下兵马只有不到一千,分到四处城池之后更是捉襟见肘,根本抵挡不住孙策的带兵冲击。
孙策见到前方这将就是刚才城池上答话之人,料想也是有些身份的,上了城池就一心追着李严杀来。
李严倒也厉害,自持勇力与孙策上前厮杀,两人都是用枪好手,你来我往,斗了四十回合不分胜负。
只是四十回合一过,李严越打越心惊,面前这孙策果然厉害,有其父之名,李严已经知道了自己敌不过孙策。
斗将分不了胜负,但其他兵卒已经胜负明显,战了两个时辰的安城县,如今已经城门大开,再无臂垒,劣势更加大了,安城县原本兵马退入城中,只待被围剿。
此时不走就走不了了,李严心生退意,虚晃一枪,就欲离去,可他的武艺终究是低了孙策一筹,如今更是胆怯,被孙策识得他心中变化,挺抢追击,将李严逼到角落,层层堵截,再也跑不了了。
“荆南已然大乱,将军何不早降!”
第363章 张羡与恒阶()
安城兵败,大势已去,李严被逼到角落,面前是比他武艺高强的孙策,就连孙策麾下士卒都比他的多,突围不成,这可如何是好?
“荆南已然大乱,将军何不速降!”
听了孙策的招降之语,李严也不是不惜命之人,心里也没为刘表死战之心,命令部下放下兵器投降,他自己嘴上却是嘴硬。
“哼!降也不是降于你,等你家主公来了再说!”
管他李严是投降给谁,只要不反抗了就是好事,将李严关押下去,好酒好肉招待,再留下副将领五百兵马驻扎此地,出榜安民,一面给后方林凡发信,让林凡派遣属吏来收。
一切典当完了之后,孙策却一刻都不想耽搁了,继续带兵前行,目的明确,那便是长沙郡最后的一处大城,也是治所所在,临湘城。
一路行来,只见长沙郡布防严谨,营寨之内旌旗飘扬,喊杀之声震动天地。
孙策一路行来,却越来越谨慎,脸色越来越沉重。
邓当不明所以,看了孙策愈发沉重的脸色,也是心中一紧,不由地出言急问孙策道:“将军,可是出了什么问题?”
孙策回过神来,也不知该怎么向邓当解释,指了指周围所见,道:“据斥候来报,长沙郡中防备妥当,各处关隘一丝不差,我等马上就要到临湘了,我感觉怪异,心有不安。”
“这。。。”
邓当不明其中道理,也听不出来孙策是何意思,怎么对方布防严密点就怪异了?只能无奈说道:“布防妥当,说明长沙郡守也有些本事,仅此而已,又怎会有差?”
孙策摇摇头:“邓副将,你不明白长沙郡中形势,故而不懂,这长沙郡中防备太过了,因此才显得怪异。”
邓当急问孙策何因。
“荆州也绝非铁板一块,刘表据荆州不到五年时间,虽从者无数,然不从者也不在少数。就说这长沙郡之中,长沙太守张羡,素来便与刘表为恶,其性情倔强,政见与刘表不和。如今荆南少兵,料想张羡也绝无为刘表拼死之心,故而有此诧异。”
孙策顿了顿,给他人思考时间,接着又说道:“再者说了,家父经营长沙多年,也有恩德布下,郡中属官当识我孙家之名,正会如此如临大敌,实在不该。。。。。思前想后也想不出他因,故而觉得诡异。”
原来是这么个道理,众人明白是明白了,但也没法替孙策分忧。孙策都想不明白,他们能懂什么?
。。。。。。。。。。。。。
临湘城中,张羡本来就是个仪表堂堂之人,乃是个诗书传家的文人,如今也是身穿白袍战甲,不见了昔日的文人模样,改为将军打扮。
不得不说,张羡这幅卖相也是极好,只是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收拢兵马,依险布防。
他张羡年岁不小,自然认识孙坚,甚至受过孙坚恩惠,只是与孙家少将军孙策不熟罢了,在他的心目中,刀兵相向是他的本意?还是他的害怕?不得而知。
又或是下意识的反应罢了,有病吗来攻,张羡自然也不会眼睁睁看着,这路打着孙家旗号的扬州军,杀向极度空虚的长沙郡来。
前方几个县都战没了,消息早就传来,张羡也在思考着自己的身后之路,何去何从。
突然醒悟过来,向身旁一个将校问道:“可曾探听到孙策动向?”
那个将校答道:“孙策正在率军赶来临湘,恐怕明日。。。。或者不到明日就能赶到。”
情形越来越差,好似都没有给自己留思考的时间了。张羡不由心中一沉,暗暗想到:“自己到底该不该与扬州军为敌?自己素来与刘表不和,再与扬州军为敌,岂不是无立锥之地。”
想到这,张羡也是一阵烦躁,刘表也没什么值得自己效忠的,难道自己非要死在这长沙郡中才算完吗?
只为了那可怜的忠义之名。。。。。。
正想着,外边有仆人来报,说桓阶求见。
桓阶乃是有贤名之人,闻名于乡里,张羡不敢大意,急忙令人请桓阶进府一叙。
也可介绍桓阶一番,他本就是长沙临湘人士。先为郡中功曹,太守孙坚举为孝廉,两人可谓有一段香火之情,后来朝廷任命他做尚书郎,也算不错。
后来桓阶因父亲去世返乡奔丧,正赶上孙坚在攻打刘表时战死。桓阶为人忠义,想着报恩,于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求见刘表,请求为孙坚送丧,这才索回孙坚尸体。
后来天下大乱,恒阶无处可去,就返回了临湘老家,一方面避乱,一方面精修学问,这也是张羡不敢怠慢的原因了。
说起张羡与恒阶两人,还有一段故事。
建安五年,曹操与表绍正在官渡相持不下,刘表带领荆州的人马全力接应袁绍。桓阶见到这种情况,就劝说太守张羡归降曹操,张羡本就与刘表不合,听了恒阶的话,也决定就这么干了,并且张羡在荆南四郡中都做过太守,留有威严在,直接率荆南四郡归曹,把长沙和周围三郡的人马都动员起来对抗刘表,又派出使者前去谒见曹操,算是彻底与刘表闹翻,成为刘表后方的制约。
至于曹操?曹操当时忙着官渡,还真没心思管张羡,虽然心里高兴,但也没办法出兵接管荆南四郡,两人就此错过了。
张羡与刘表杀伐了一段时间,曹军一直未能南下,而刘表却加紧攻击张羡,张羡最终病死,荆南归于刘表手中,再辗转归于刘备手中。
张羡没得善终,恒阶却有。再之后的时间段,曹操平定荆州,感念桓阶曾游说张羡投曹,起命恒阶当丞相主薄、赵郡太守。
最后一发不可收拾,曹操封公建国时期,桓阶任虎贲中郎将、侍中。曹丕继位后,桓阶任尚书令、侍中,封高乡亭侯,被曹丕视为寄命之臣。
两人都不是正儿八经的刘表属下,甚至刘表征召恒阶做从事祭酒,还打算把他妻子的妹妹蔡氏嫁给恒阶。桓阶也推说自己已有了老婆,拒不接受。
荆南将乱,张羡左右不定,心中没个注意,听了恒阶到来,既有前文说的尊敬之意,也有举棋不定,想要询问之意。
第364章 恒阶说降张羡()
恒阶既来,张羡迎进厅中,直接问恒阶道:“伯绪先生为何来?”
张羡直接,恒阶更直接,道:“为郡守大人解惑而来。”
张羡装作洒然一笑,道:“我有何惑,需要伯绪先生来解答?”
张羡不愿明说,恒阶也不急,笑着道:“郡守大人不久之后有大祸临头,故而举棋不定,尚不自知?”
“我却不知祸从何来?”张羡明知故问道。
“郡守大人不愿承认?”恒阶笑一句,“林扬州果然卢公高徒,使的这等好计!先与豫州军马夹击荆北,致使刘荆州不得不将兵马调动,以此布防荆北。然而如此一来,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