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开着房车回大唐 >

第134部分

开着房车回大唐-第134部分

小说: 开着房车回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他便说道:“这东西叫做轰天雷,威力极大,是我睡觉做梦的时候,一位老神仙在梦中传授于我的,你们定要守口如瓶,千万不可透露出去。”

    “是!”所有特种兵齐声领命,神色肃穆无比。

    李浩又道:“方才我已经展示了一遍使用方法,非常简单,用火点燃引线,然后丢出去,接着就会爆炸,能将周围的人炸死炸伤,最重要的是这种东西能有效制造混乱,在战争中使用,颇具奇效。”

    众人纷纷点头,一个才十五岁的年轻特种兵忽然很好奇地问:“主人,如果点燃引线后不丢出去会怎样?”

    李浩挑眉道:“那样你会被炸得连骨头渣都不会剩下。”

    那特种兵闻言吃了一惊,缩了缩脑袋,暗觉恐怖。

    接下来,李浩带着他们回到城中,自己回到内院亲自装填火药,很快,八十多个炸弹就制造成功了,说实话,八十个太少了,倘若是八百个,估计还能有点用,八十个真的很难逆转战局,顶多只能出其不意地震慑一下敌人,拖延一点时间。

    又过了七天,李元忠和王元泰再次来找李浩,又献上了一些雄黄和硝石,这次找到的材料更少,雄黄只有十斤,硝石只有五十多斤,李浩无奈长叹,让他们也别找了,这些天里,这二人确实太累了,他也不忍心再折腾他们,况且雄黄和硝石在庭州这种边陲之地实在太少了。

    李浩打发他们二人回去休息,自己则将这些硫磺和硝石加工,继续造火药,然后做成轰天雷,现在已经有一百零八个轰天雷了,很吉利的数字。

    接下来李浩便开始花心思琢磨,怎样利用这些轰天雷,才能制造神奇效果。

    经过百姓们的齐心合力,城墙终于修葺成功,现在的城墙高六米多,加高七尺后,感觉果然就不一样了。

    城墙修葺好,本来是件值得开心的事,然而秦渭却告诉他,州仓中的五百石粮食现在三百石了,这群百姓太能吃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干那种重体力活,消耗非常大,吃得自然就多,百姓们连工钱都不要,难道李浩还能让人家饿肚子干活不成。

    又是为粮食的事情烦恼,李浩感觉头都快炸了,就在他心烦意乱的时候,王元泰忽然进来,拱手道:“大人,刺史府外刚才来了一个自称叫做范水的人,让卑职将这封信呈递于大人。”

    “范水?”李浩愣了片刻,随即想到了那个美貌而又强大的西突厥女汉子小迪,赶忙起身接过信,撕开信封,迫不及待地看起来。

    信纸上只有一行字:“高昌向西突厥借兵五万,尊驾自求多福,从此两不相欠。…小迪。”

    李浩顿时僵在了那里,目光呆滞,嘴巴微张,信纸从手中掉落都未察觉,跟中邪了似的。

    “大人?怎么了?”王元泰满心好奇地问,他很想上去拿起信纸看看,却又不敢。

    李浩仿若丢了魂一般,跌坐在椅子上,半晌才喃喃道:“高昌向西突厥借了五万兵马,庭州……危亦。”

195章:唐魂() 
“什么!五万兵马?”王元泰闻言失声惊叫,三两步上前拿起案上的信纸看了看,果然如此,他也变得跟丢了魂似的,身子踉跄,还好及时扶住了书案,没有跌倒。

    过了许久,王元泰一脸哀色地望向李浩,问:“大人,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李浩终于回转过神来了,涩声苦笑:“五万兵马,便是站着不动让我们杀,也能将我们累死。”

    王元泰见一向足智多谋的李浩都这样说了,顿时绝望无比,眼圈竟已开始泛红。

    李浩强自镇定,虽然他被敌人的数量给吓到了,但他随即便意识到,现在不是气馁的时候,没有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知道结果如何,他是庭州的主心骨,所有人都可以慌乱,唯独他不可以。

    李浩用力拍打自己的脸,不断低声提醒自己:“不能慌,我不能慌,我是庭州刺史,庭州两万百姓都需要我保护,我千万不能自乱阵脚……”

    王元泰稍稍镇定了一下心神,问道:“大人,要不要叫其他人来一起商议如何拒敌?”

    “嗯。”李浩停止拍脸,点头道,“速速去传唤彭海,李元忠,陆云,金立,三个护卫队长,对了,将朱自谦老先生也请过来。”

    “是!”王元泰领命退下,奔跑离去。

    三个特战队队长是最先进来的,因为他们就守在刺史府外面,听说李浩传唤,立刻就来了。

    李浩也不多说废话,直接将案上纸条递给他们,让他们自己看,三人看后均都大吃一惊,震惊良久,飞鹰问道:“主人,咱们该怎么办?”

    李浩故作淡定地说:“等其他人来了一起商议。”

    猎豹犹豫了一下,说道:“主人,趁着其他人还没来,我想问问,那轰天雷,是否能帮忙拒敌?”

    李浩摇头:“太少了,现在只有一百零八个轰天雷,实在太少了,对方拥有五万人马,外加高昌本身的人马,那就是六七万,就算有一千个轰天雷,也难改变战局。”

    飞鹰想了想,问:“主人,咱们是否可以用轰天雷震慑他们,拖延时间,轰天雷跟天降神雷差不多,咱们可以假装是天降雷劫,惩治他们,他们若是被震慑住,我们或许可以拖延到援兵到来。”

    “天降雷劫?”李浩闻言蹙眉沉吟起来,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就在李浩沉思的时候,陆云进来了,他见李浩在想事情,没敢打扰,飞鹰将纸条递给陆云,陆云接过看了一眼,顿时浑身一震,想要说话,又怕打扰李浩,硬是忍住没出声。

    接着李元忠彭海金立还有朱宿老他们也进来了,每个人看到纸条后的表情都震惊无比,然而他们都跟商量好了似的,全都没有打扰李浩,就站在那里静静地等着。

    过了许久,李浩似乎做出了什么决定,然后回转过神,见大家都到了,摊手道:“各位都来啦,请坐。”

    众人纷纷入座,李浩拿起案上信纸问了问:“这封信,各位都看过了吧?”

    众人点头,李浩放下信纸,长声叹道:“高昌此次竟向西突厥借兵五万,看来对庭州是势在必得,各位有何看法,尽抒己见。”

    主宿老率先拱手问:“李大人,不知这封信是何人送来,消息是否可靠。”

    朱宿老并未见过小迪,所以才有此一问,其实王元泰心中也是这么想,这就是侥幸心理。

    李浩缓缓道:“传递消息之人,是我赴任路上认识的一个西突厥人,我与她有救命之恩,她以此消息为回报,所以才有两不相欠这一说。”

    朱宿老闻言凝重点头,既然是报救命大恩,那么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

    众人沉默了片刻,李元忠拱手道:“大人,还是弃城吧,皇上若是降罪于你,我和彭将军会竭力替你说情的,毕竟对方可是五万多大军啊。”

    “弃城?李浩五指轻敲桌面,缓缓问,“满城百姓怎么办,你认为带着两万多百姓,能逃出多远,逃去哪里?”

    李元忠闻言一滞,是啊,庭州孤立疆外,距离最近的便是西州,然而就算是西州,也在四百多里开外,而且还隔着一道天山,倘若高昌趁机追击,他们简直就如羔羊一般任其宰割了。

    陆云蹙眉沉声道:“那便只能奋死一战了。”

    李浩没有多说什么,转头问向朱宿老:“朱宿老,经过上一次高昌来犯后,百姓们对于战事如何看待?”

    朱宿老闻言起身,很郑重地朝李浩行了个礼,道:“大人,上次一役,百姓颇受鼓舞,皆都称颂大人智勇双全。”

    “好。”李浩点头道,“朱宿老,还要麻烦你一件事,高昌即将再次来犯,而且此次兵力在五万以上,本官会将贴告示公告全城,希望你能安抚百姓情绪。”

    朱宿老拱手道:“大人放心,我大唐子民,从来不惧外族,倘若高昌当真来犯,庭州两万百姓将誓死支持大人。”

    李浩闻言心头一暖,起身朝他一礼,激动道:“有朱宿老这句话,胜过千军万马,麻烦朱宿老了。”

    朱宿老还礼:“保家卫国,乃老朽毕生所愿。”

    李浩复又坐下,缓缓道:“李元忠曾说过,从庭州发军事文书前往长安需要一个月,而从长安派兵来援最快需要两个多月,一个月前,本官已经发出奏折前往长安,倘若不出意外,咱们的援军应该只需两个多月便到了。”

    彭海闻言点头道:“敌人虽然多,但我们拒城而守,想要撑上两个多月,也不是不可能,即便咱们尽都战死,只要能护住全城百姓,便也死得其所。”

    “好一个死得其所!”李浩闻言拍掌赞道,“本官希望所有人都该有彭将军这番气概,各位放心,本官待会便再写奏折,派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让他们再加派援军。”

    有李浩这句话,所有人躁动的心都稍稍平缓了些,陆云这时皱眉提醒道:“少爷,其实咱们不仅要面对五万大军,最重要的是咱们没有粮了。”

    一听到粮食的问题,李浩不禁缓缓皱眉,是啊,粮食一直是困扰他心头的大问题,庭州产粮能力非常弱,大部分粮食都是靠引进,现在他们困守孤城,哪里还能引进粮食。

    这时朱宿老也提醒道:“大人,经历了冬夏两季,许多百姓家中已然断粮,隆昌粮铺也在前日歇业,如今高昌来犯在即,断粮的百姓们也借不到粮,对此颇有微词。”

    “百姓也断粮了。”李浩一阵失神,然后转头问彭海,“彭海,卫府还有多少粮?”

    彭海回道:“回大人,还有两百二十石。”

    “只剩这么点了。”李浩两条眉毛拧成麻花,“两百二十石,只够卫府士卒们吃上二十天了,玉米还需一个半月才能成熟,明显是赶不上了。”

    朱宿老这时忽然道:“大人,老朽以为,非常之时就得用非常之法,大人可执行均粮之法,让富户家中献出粮食,交由刺史府,然后由刺史府平均发放给全城百姓。”

    一旁的金立闻言疑惑问:“那些富户岂能心甘情愿献出粮食?”

    朱宿老缓缓道:“此乃生死存亡之秋,就算他们留着粮食,其他人饿死,无人守城,最后还是难逃一死,高昌行事向来狠辣,若是得到庭州,又岂会留大唐子民活口?这就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李浩闻言点头赞同道:“朱宿老所言甚是,只要我们将这道理告知所有大户,想必他们会配合我们的。”

    朱宿老又道:“大人,有家商户不需跟他讲道理。”

    “哦?”李浩细细一想,似乎知道了是谁,便问道,“宿老说得是曾经依附曹田的林大户吧。”

    朱宿老点头道:“此人毫无气节,竟依附曹田这叛国恶贼,想必也不是什么好人。”

    李浩摆手道:“宿老莫要急躁,城中但凡与曹田有过交集之人,本官都派人彻查过,这林大户虽然曾依附曹田,但也只是为了生存,做生意还是很本分的,顶多说他没有什么气节,却不是什么坏人。”

    朱宿老闻言无奈点头:“大人既然已有主意,那便罢了。”

    李浩当即开始草拟均粮制公文和告示,递与王元泰,道:“王元泰,公文张贴于告示墙,从明日起,你带javascript:着朱宿老走访各家大户,让他们将家中余粮交纳给刺史府,待此间战事结束,本官会请奏朝廷,为其封赏。”

    “是!”王元泰上前接过公文和告示,模样庄重无比。

    商讨好了拒敌和粮食的问题,李浩又下达了一道命令,拆除西城废弃房舍,准备礌石滚木,尽数搬上城墙,拆除后的荒地,尽快开垦成田地,栽种玉米。

    这次会议一直进行到半夜子时方散,隔日一早,众人纷纷开始忙碌,王元泰和朱宿老负责说服那些大户交粮,彭海负责拆房搬运礌石滚木,李元忠则带着府兵们开地种玉米,飞鹰负责招募和训练府兵,虽然现在府兵已经达到三千人,但如此危机时刻,兵力当然越多越好,至于朝廷的限兵制度,只能先搁置一边了。

    到了这种危机时刻,大唐百姓们的血性都被激发出来了,大户们全都自觉交纳粮食,十四岁以上的男儿们纷纷踊跃参军。接到这些汇报,李浩内心激动无比,他很庆幸,自己穿越到了大唐,大唐子民们有血性,有自己的民族尊严,中华民族的儿女们岂能任人宰割,就算兵力如天地般悬殊,他们也要血战到底,直至一兵一卒,这就是民族精神,唐人称之为唐魂!

196章:神剑御雷真诀() 
这段时间,李浩也在做着自己的准备,他去城中一家裁缝铺做了一件道袍,这是他亲自设计的道袍,跟这个时代的道袍不大一样,有点像是未来世界动漫游戏里那种帅气的道袍,然后他跟陆云借来七星宝剑,每天都在院子中慢悠悠地舞剑,踩踏着一些奇怪的步伐,感觉像是跳大神,却又比跳大神帅。七星宝剑已经被接好,不得不说,秦铁匠父子的手艺的确非常高明,这宝剑被接得毫无瑕疵,根本看不出来曾经断过。

    七日之后,从交河城出发的六万大军已到庭州城外三十里处,而且带了云梯冲车等攻城辎重,可以看出来,此次高昌对庭州是势在必得。

    而就在这一天,李浩的八百里加急战事奏折终于送达长安,经兵部呈递太极宫。

    然而此时此刻,我们伟大的天可汗陛下正在阴山大草原上跟薛延陀交战,怎么可能看到李浩的加急奏报。

    在太极宫看李浩加急战报的是太子李承乾,因为李世民临出征前指定让太子李承乾暂理朝政,长孙无忌协理朝政,正好可以借此机会锻炼一下李承乾,毕竟是将来要接自己皇位的人,提前实习一下总是好的,况且有长孙无忌在旁协理辅佐,相信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然而李世民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李浩,李浩和李承乾算是仇敌,撕破脸的那种,一看到李浩的奏折,李承乾直接揭开灯罩,放在灯上点燃,焚毁,焚烧的时候还一脸狰狞笑意,口中得意低语:“想要求援,哼哼,想得美,最好让高昌攻破庭州,你就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