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开着房车回大唐 >

第149部分

开着房车回大唐-第149部分

小说: 开着房车回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浩刚入明德门不远,便听到前方蹄声雷动,又是一批羽林卫快速而来,领头的还是上次宣旨的那个中年宦官,中年宦官见面也不废话,直接高呼:“柳谷道行军大总管,庭州刺史,庭州折冲都尉,蓝田县男李浩接旨!”

    四周行人商贾俱都跪倒,李浩下马接旨,中年宦官朗声道:“传陛下旨意,柳谷道行军大总管,庭州刺史,庭州折冲都尉,蓝田县男李浩英雄少年,谈笑破交河,奇技灭高昌,不负朕望,功比开疆,特赐宫婢一名,服侍起居。”

    李浩眉头狂跳,赐宫女是几个意思,果然是送完衣服送坐骑,送完坐骑送女人,而且全都是李世民用过的,自己是收破烂的吗?

    他心中虽然这么想,但脸上却未表露分毫,赶忙谢恩接旨,中年宦官满面微笑道:“李大人,宫婢会有专人送至你府上,你先请继续往前,前方还有陛下的赏赐在等着你。”

    “多谢。”李浩拱了拱手,返身上马,带着众人继续往前。

    过了许久,终于到达承天门前,在这里,他遇到了侯君集还有薛万钧,大家怎么说也一起打过仗,就算故意疏远,也不能装做完全不认识,彼此点点头,便当是打招呼了。

    就在这时,承天门打开,又是一队羽林卫从承天门奔出,为首的正是许廉,许廉手持圣旨,来到近前便扬声道:“圣旨到!蓝田县男李浩接旨!”

    在场所有人全部跪倒,李浩高声迎旨。

    许廉展开圣旨朗声念道:“敕曰:朝廷待士之恩,莫重于褒锡;人子报亲之至,莫切于显扬。高昌西域弹丸小邦,疆不逾千里,民不盈十万,受大唐深恩至隆而不思其报,屡犯商队,截断丝路,复犯上国天颜,袭扰庭州。今蓝田县男,庭州刺史,庭州折冲都尉李浩者,文武全才,定庭州民生,抗胡马铁骑,携四千残众,战七万胡夷,克守庭州,血战三月有余,寸步未退;英雄少年,当至如斯,此功不赏,复赏何人,特进李浩蓝田县侯爵,实食邑五百户,赐黄金三百两,丝帛三百匹,其妻李图氏加封五品诰命,司令有司,备礼册命,钦哉!”

    圣旨念罢,李浩一阵懵逼,这圣旨有点拗口,说实话,从第一句他就没听懂,后面更别提了,他转头眨巴了一下眼,望着陆云,陆云摇了摇头,意思很明显:“别看我,你书读的比我多。”

    李浩又转头看向左边的李元忠,李元忠一脸苦逼,意思也很明显:“看我干啥,我是武将来的。”

    “李侯爷。”许廉笑眯眯地道,“怎么还不来接旨呀?”

    “侯爷?我封侯了?”李浩赶忙开心地谢恩,接过圣旨,笑嘻嘻地问,“许公公,我封侯了?”

    “封侯了。”许廉满面微笑地点头,“不仅如此,皇上还加封了你夫人为五品诰命。”

    “啊,皇恩浩荡啊。”李浩很夸张地朝太极宫方向拱了拱手,表现得非常激动,其实内心暗暗腹诽,“灭国军功耶,才赏个侯爷,小气,还天可汗呢,哼,嫌弃……”

    许廉见他脸色不对,问道:“李侯爷是否对陛下的赏赐不满?”

    “没有啊!”李浩睁大眼,一脸无辜,“陛下皇恩浩荡,我都快感激涕零了。”

    “那为何李侯爷一脸嫌弃之色呢?”

    “有吗?不可能,你看错了……嗯,肯定看错了。”李浩赶忙摸自己的脸,试图不让许廉再找到一丝痕迹。

    许廉摆手道:“李侯爷,莫要耽搁了,陛下着急见你,你速去甘露殿面圣吧。”

    “哦,好。”李浩整束铠甲和帽冠,朝承天门走去。

    还未进承天门,就听到后方许廉高声喊:“左屯卫大将军薛万钧接旨!”

    看来又要封赏薛万钧了。

    承天甬道下,有个小宦官专门在此等候李浩,然后领着李浩去甘露殿,来到甘露殿外,宦官上前禀报,然后回来道:“李侯爷,陛下宣见。”

    李浩肃然抬脚上石阶,进入甘露殿大门,甫一入殿,便见殿中摆了一座大圆台,仿若戏台,台子周围站了许多妙丽怜人,不过这些怜人是女扮男装,尽都穿着铠甲,拿着道具刀枪,李浩见状愣住,什么情况?刀斧手?李世民要害我?

    这时,李世民的声音忽然传来:“李浩先莫行礼,入座,陪朕欣赏这秦王破阵乐。”

    李浩闻言顿时凛然,没想到自己能有幸陪李世民一起观看秦王破阵舞曲,这可是莫大荣焉,赶忙入座。

    秦王破阵乐是中国唐朝宫廷乐舞。最著名的歌舞大曲之一。最初用于宴享,后用于祭祀,属武舞(与文舞相对)类。是大唐鼎盛时期的象征,气势不凡。秦王自然是指李世民了。

    说实话,陪李世民一起观看这秦王破阵舞曲,算是所有赏赐中最大的赏赐了,至今为止,还从未听说过有人得过如此殊荣。

    “咚咚咚……”一阵鼓声响起,由缓转疾,最后密如雨点,阵阵敲击心头,所有舞者随乐而起,因为是武舞,道具刀枪划动,演绎出瑰丽之彩,配合丝弦管竹之乐,柔美之中透着肃杀之气,明明是中华正音,却又透着一丝西域龟兹风情,暗寓大唐疆土万里幅员,即便是西域之地,也在大唐掌控之中。

    乐声时急时缓,扣人心门,舞者时柔时刚,灵动飘逸,赏心悦目,李浩悄然斜目,发现宝座上的李世民正闭目侧头,身子跟着音乐缓缓晃动,很有节奏,满面享受之颜,似是全身心地沉浸于破阵乐之中,李浩也有样学样,闭目聆听,忽然发现闭上眼睛后,竟似有另一副天地,他仿佛再次置身于庭州城墙之上,力战高昌大军,浑身浴血,战火熊熊。

    丝竹之音宛若裂帛,震人心头,李浩的脑海之中顿时出现无数敌人,朝他冲杀,他的身前站着忠贞烈血的大唐勇士,身后则是迎风振动的大唐红旗,敌人宛若潮水奔涌而来,尽都死于唐刀之下,即便战士们不断倒下,他们也寸步不退,战至惨烈之处,所有勇士一起浴血高吼:“长枪永守大唐魂!”

    乐止,李浩脑中的画面也因此而停滞,缓缓消失,睁开眼,李世民也在同时睁眼,怜人们悄然退下,甘露殿只剩他们君臣二人。

    李浩起身,走到殿中向李世民行礼:“微臣李浩,拜见吾皇天可汗,愿吾皇千秋万载,一统天下。”

    李世民闻言浑身一震,他清晰记得,初次听到这句话时,是贞观八年,那时李浩才十四岁,而如今,李浩已经是二十岁的翩翩少年,并且立下赫赫战功,而身为天可汗的他,除了脸上的皱纹变多了,鬓角的头发也白了,天下无敌的天可汗也不是无敌的,至少他敌不过岁月的侵蚀。

    望着年轻的李浩穿着自己当年穿过的装束,李世民仿佛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那时候的自己也跟现在的李浩一样,青春鼎盛,少年英雄,满心都是荡平天下之志,而如今,他老了,而且已是孤家寡人,长孙皇后死后,他连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了。

    李浩抬头看到李世民表情很复杂,也很精彩,心头一紧,倘若世间有个人能让他猜不透,那就是李世民,千古一帝的心思真的太难猜了,不过他还是暗暗提醒自己,千万要小心,虽然自己立了大功,但千万别把自己太当回事,李世民的脾气似乎不算太好。

    “诗狂,起来。”他这一声说的很是温和,也很随意,即便是对自己的儿子们,他似乎也没这么随和过。

    “多谢陛下。”李浩缓缓起身,满身铠甲发出咔咔的摩擦之声。

    “你穿上这身装束……很好。”李世民其实是想说“很有朕当年风范”,但想到那样恐怕会吓坏李浩,便改了口。

    “多谢陛下赏赐的这身装束,微臣很喜欢。”

    李世民闻言悠悠叹道:“朕的东西自然是天底下最好的,谁人不喜欢。”

    李浩闻言心头一震,这话他真不知道怎么接了,难道李世民是在暗示什么,他的东西确实是天底下最好的,比如——大唐万里江山。

216章:君臣夜话() 
李世民看到李浩的窘状,似乎也意识自己的话有点过头了,赶忙岔开话题:“诗狂,两年未见,你长高了,今年应该二十了吧。”

    李浩低头拱手:“回陛下,微臣今年刚好弱冠之年。”

    “一眨眼,你都二十岁了。”李世民起身走下宝座,踱至李浩身前,唏嘘叹道,“朕依稀记得,你第一次见朕的时候,才十四岁,那时候的你……看上去便像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

    李浩没有说话,李世民负手踱步,继续道:“当时在太极殿上,你还放了一个屁,很响的屁,大唐立国以来,从来没人敢在太极殿上放屁,便是朕,有屁也得憋着。”

    李浩闻言故作惶恐之色,颔首道:“微臣罪该万死。”

    “你若该死,那天底下还有几人配活着。”李世民笑呵呵道,“你那个屁放得好啊,放得相当好……”

    李浩眉毛抽了抽,这话听着像骂人。

    李世民双眉轻舞,悠悠道:“当时朕与魏征于廷上对叱,互不相让,正是你的一个屁,缓和了气氛,化解了朕和魏征的矛盾。”

    “微臣惶恐。”他口中说着惶恐,心中却冷哼,“对叱?呵呵,你真含蓄,你们那是撕逼,是互相伤害好不好。”

    “不必惶恐。”李世民心情很不错,伸手轻轻拍了拍李浩的肩膀,道,“诗狂,你很好。”

    李浩听得一头雾水,只能拱手道:“多谢陛下谬赞。”

    “这哪里是什么谬赞。”李世民挑眉道,“率四千之众,力抗高昌和西突厥的七万大军,放眼天下,有几人能够做到?”

    李浩肃然道:“此乃运气使然,加上庭州军民万众一心。”

    “好一个万众一心。”李世民长声叹道,“诗狂啊,天幸你生在了大唐,成了朕的爱卿,倘若你生在吐蕃,朕只怕会很头疼。”

    “陛下放心。”李浩肃然道,“微臣生是大唐人,死是大唐魂。”

    “你果然长大了。”李世民若有深意地望着李浩,“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混账少年了。”

    李浩闻言一凛,犹豫了片刻,缓缓道:“陛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微臣依旧还是以前的那个惫懒贪财的混账,只不过,现在不是少年了。”

    李世民闻言愣了愣,随即仰头哈哈大笑起来,用手指连点李浩:“你啊你……好好的英雄少年不做,为何非要做混账。”

    李浩干笑道:“陛下,没有人生来便是英雄,也没有人生来便是混账,微臣虽然胸有一腔热血,性子却是懒散,倘若大唐需要微臣,微臣自然挥洒热血挺身而上,面对强敌胡虏,寸土必争,但若大唐疆土稳固,百姓安居,那么微臣只想做一个胸无大志的富家翁,过着自己的逍遥日子。”

    李浩闻言久久无语,他完全可以听得出来,这是李浩的真心话,然而却是一碗毒鸡汤,一点都不励志,这哪是一个刚刚立下不世奇功的英雄男儿该说的话,预想中的豪情万丈和热血气概统统没有,只有这一碗毒鸡汤。

    “你啊……”李世民无奈摇头,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之色,摆手道,“不说这些了,陪朕喝两杯。”

    他说罢用力拍了拍手,殿外许廉忽然高呼:“传菜!上酒!”

    两队宫娥踩着碎步袅袅行了进来,前面的两人抬着一张小案,第二人手中捧着软垫,第三人手中捧着酒壶,第四人则端着一大盆红烧肉,第五人,第六人……

    从第四人开始,后面的宫娥每人都端着膳食珍馐,她们进来后设下小案和坐垫,摆上酒食,一半放在李世民的御案上,一半放在小案上。

    李世民回到御案后坐下,摊手道:“诗狂,入座吧。”

    “谢陛下。”李浩谢礼入座。

    李浩刚坐下,李世民便倒了一杯酒,缓缓吟道:“西风烈!把酒青天,望千重云外,应是浩然明月。夜霜寒!笑叹古今,守万里疆者,当属戍边儿郎。”

    他吟完之后笑看李浩,道:“诗狂,这首《西风烈》深沉厚重,气势雄浑而又苍凉,朕初闻之时,便觉肃杀之气甚重,胜千军万马,给朕说说,作此诗时,是何种境况。”

    李浩颔首道:“回陛下,当时逆贼曹田派人劫走隆昌粮铺李掌柜唯一的小儿子,送至北方两百多里外的魔鬼城马贼窝里,以此来要挟李掌柜关门歇业,不售米粮,想要在城中制造恐慌,以此来压制微臣,微臣派二十八部曲奔袭数百里前去马贼巢穴搭救人质,心中担忧他们安危,于北城墙之上眺望北方,等他们归来,其时,西风正烈,微臣随口便吟出了这首诗,其实,这对微臣来说,不只是一首诗,也是微臣当时的心境。”

    “嗯。”李世民点头,“心境既是意境,此诗格律工整而又新奇,朕尤喜最后那句‘笑叹古今,守万里疆者,当属戍边儿郎’,仅为此句,当浮一白!”他说罢端起酒杯,仰头饮下。

    李浩见状也喝了一杯,还好,不是烈酒。

    李世民刚搁下酒杯,便又斟了一杯,手按龙案,再次吟道:“塞外孤城军临鼓,十万胡马尘与土。东风吹醒英雄梦,三千儿郎可破虏。李诗狂,你不愧是李诗狂,要问当今之世,谁还能写出如此气魄的诗,除你李诗狂之外,还有何人?好一首《男儿志》!来!再喝一杯!”

    李浩闻言心中发苦,他正准备吃点菜填填肚子呢,菜都送到嘴边了,又不得不放下筷子,虽然这不是烈酒,但好歹让咱吃口菜呀,空腹喝酒很作死耶。

    李浩又陪着李世民喝了一杯,搁下酒杯时,心想终于可以吃菜了,刚拿起筷子,却见李世民忽然起身,端着酒杯大声吟道:“苍龙号角起风云,烈血儿郎戍孤城。十荡十决戎羌马,长枪永守大唐魂!”

    李浩乖乖地放下了筷子,怨念地望着李世民,心中暗忖:“唉,老子真贱,真的,没事为啥吟那么多诗呢,吃口菜都没得消停。”

    李世民微微闭目,沉浸于诗意之中,仿佛看到了李浩带军戍守孤城时的烈血画面。

    李浩见他闭眼,赶忙趁机操起筷子往嘴里塞食物,你爱念诗就自己慢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