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开着房车回大唐 >

第245部分

开着房车回大唐-第245部分

小说: 开着房车回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滚蛋!”李浩没好气道,“睡他的是我,关你屁事,我让你守着侯府你就乖乖守着,你放心,届时我会留下计划书,找薛仁贵接我的班,按照我的计划书走,应该没什么问题。”

    他忽然停下,房中一片沉寂,过了许久,李浩蓦地转头望着陆云,苦着脸道:“要不你去帮我教训你那个师妹一顿吧,我有的时候真的觉得她脑壳有问题耶。”

    陆云:……

358章:侯府喜事多() 
陆云走出房间的时候,已经不再要死要活的了,陈松一脸紧张地望着他,不敢说话。

    陆云狠狠瞪了他一眼,然后上前默默地拔出地上的刀,还回鞘中,转身就走,来到金巧云的房间外。

    金巧云一直坐在房间床上发愣,心情十分复杂,几分欢喜几分忧,一想到自己昨晚和陆云共赴巫山,她就脸颊发烫,从陆云离开到现在,她躲在床上一点都没动,思绪有点混乱。

    “笃笃笃”的敲门声忽然将她惊醒,她赶忙拉了拉被子,惊声问:“谁呀?”

    “是我,陆云。”陆云厚重的声音从屋外传来,“我可以进来吗?”

    “你……你等一下。”金巧云慌忙开始穿衣服,整颗心都拎起来了,陆云刚才离开的时候说过会负责,真不知道他会怎样负责,她的心中既期待又担忧。

    过了许久,金巧云穿好衣服上前缓缓打开房门,看到陆云满面肃然地站在门口,她顿时心头一紧,刚准备说话,就听陆云道:“巧云,嫁给我吧。”

    金巧云吃惊地捂住嘴,难以置信地望着陆云,没想到陆云会亲口对她说出这一句话,她感觉这一切像做梦一样,一时间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嫁给我吧。”陆云再次重复,语气格外柔和。

    金巧云努力平定情绪,转喜为忧,道:“我……只是个寡妇……”

    “我不在乎这些。”陆云直接打断了她的话,继续道,“嫁给我。”这次的语气有点强硬。

    金巧云犹豫了片刻,缓缓摇头:“我都这么大岁数了,晓云都十八了……”

    陆云再次打断他:“我三十五,你三十四,年纪刚刚好。”

    “可是……”金巧云还在犹豫。

    陆云直截了当地问:“你不喜欢我?”

    “不!”金巧云赶忙摇头,随即发现自己太激动了,有点羞,脸臊得通红,随即羞赧点头,“我喜欢你。”

    陆云闻言咧嘴一笑:“那就成了,我就当你答应了,我去告诉侯爷,侯爷说了,咱们的婚事,由他操办。”

    “啊?侯爷操办?”金巧云闻言瞪眼惊问,“侯爷千金之躯,怎么能为我们这点小事劳神……”

    “你放心,侯爷热意着呢,不仅是咱们,侯爷还打算帮晓云找一找有没有合适的婆家,不过侯爷让你先问问晓云,有没有喜欢的人,若是有喜欢的,侯爷会帮忙保婚,侯爷还说了,这段时间,侯府内需要好好热闹热闹。”

    “对啊,晓云也老大不小了。”金巧云闻言开心叹道,“当年我十八岁的时候,晓云都满地跑了,可这孩子却一点不着急,你放心,我待会就去问她,她若没有心仪的,就要劳烦侯爷了。”

    “好。”陆云道,“问出后你可以告诉我,也可以直接告诉侯爷。”

    “嗯。”金巧云点头。

    然后二人都不说话了,就这么互相望着对方,场面有点尴尬。

    过了许久,金巧云问:“你……还有事吗?”

    “没什么。”陆云尴尬地挠了挠头,道,“其实……你挺好看的。”有史以来,陆云第一次脸红,跟猴屁股似的,他说完这句话就逃也似地转身走了。

    金巧云望着陆云远去的背影,心里跟吃了蜜一样甜,一抹红晕渐渐地爬上了双颊。

    现在的史晓云可不是当年的小丫头了,可是十八岁的大姑娘了,她自小便漂亮,长大了更是出落得亭亭玉立,前年的时候,金巧云便找媒婆要替她说媒,可不知为何,那些来见她的媒婆全被她赶跑了,一向文静的史晓云似乎跟媒婆有仇,一见到媒婆就是撵,附近村镇的媒婆都被她得罪光了,可把金巧云给愁坏了。

    今天,金巧云终于知道原因了,她问史晓云心中是否有人的时候,史晓云先开始摇头说没有,到最后,金巧云说侯爷答应要帮她找婆家,她急了,最终松口,承认自己喜欢朱瑞环。

    金巧云闻言颇为惊讶,说实话,金巧云并不太喜欢朱瑞环,因为这小子一身市井气,看上去不太靠谱,而且,朱瑞环比史晓云小一岁呢,大多古代人对结婚男女的年龄还是比较看重的,男人可以比女人大十几岁甚至二十几岁,但女人不宜比男人年龄大,甚至大几个月都认为是不吉利。

    其实吧,这也分人的,有些人就不在乎这些,比如李浩就非常不在乎,女人比男人大又怎么了,况且只是大一岁,真的是小意思啦。

    李浩听说这件事后,一大早就去了特种兵训练基地,特种兵训练基地一直没闲着,每个月都会有一支特战队过来接受特训,以防安逸的生活使他们的本领退化,而朱瑞环则一直在这里训练。

    这几个月里,朱瑞环非常用功,进步也相当大,各种力量速度与轻功训练都没落下,而且还增加了身上铁衣重量,每日还要跟薛仁贵这样的高手过招较量,想不进步都难。

    当李浩跟朱瑞环提出要撮合他和史晓云的时候,朱瑞环开心坏了,他眼光可是很高的,在他看来,侯府之中除了李浩的几个女人之外,就数史晓云能入他法眼了。

    好了,落花有意,流水也有情,这事就这么定下了,接下来,李浩又帮忙撮合林定坤和金珠儿。

    金珠儿见过林定坤,品貌方面都没得挑,所以她含羞点头答应,李浩开心拍手,这下就有三桩喜事了,李浩最后决定,三桩喜事一起办,日子就定在三天后。

    这三天,整个侯府忙疯了,不过每个人都忙得很开心。

    三天后,侯府到处张灯结彩,似乎从未这么热闹过,杜洪派人在侯府外的平岗上搭起一大片雨棚,在雨棚下面,摆了七八十桌流水席,邀请上河村所有村民来吃酒,鸡鸭鱼肉应有尽有,酒水都是仙人酿,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高逼格的酒席了,上河村数百村民全都拖家带口来吃,可热闹了。

    巧的很,今天李治来了,户部的官员也来了,李治是来向李浩报喜的,因为他已经领到自己的王府了,正在修整,过不了多久就能搬进去了,而户部则是来给李浩送房契的,因为李世民赐了一套长安府邸给李浩,李浩一直没去户部领,他们只能送来了。

    于是户部的官员和李治就被李浩留下吃酒,不过他们属于贵客,自然不能在院外吃流水席,院子里还有更高档次的酒席呢。

    李浩顺便请李治做证婚人,为三对新人证婚,李治虽然只是个小屁孩,但他身份尊贵啊,晋王耶,而且还是未来的皇帝,有他证婚,倍觉有面儿,李治欣然答应,给三对新人证婚。

    愉快的一天就这么过去了,这恐怕是蓝田县侯府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天了,比李浩当初结婚的时候还要热闹几分,虽然李浩并未给朝中任何大臣发喜帖,但满长安都知道李浩家大办喜事,最奇特的是居然不是李浩自己办喜事儿,而是给他家的护院办喜事,这在等级森严的古代是相当不可思议的。

    然而朝中众臣也没空理李浩的这点事情,因为现在满朝文武人人自危,万马齐喑,因为李世民正在清理博陵崔氏的余党,朝中所有博陵崔氏的人全部被革职拿入刑部大牢不说,那些跟博陵崔氏交往过密的,或者跟崔氏有过来往的,也一律停职,由大理寺介入调查,不查清楚别想复职,一旦查出什么来,对不起,刑部牢间很多。

    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况且那些人本来屁股就不干净,李世民想弄他们,实在太容易了,朝堂之上经历了一番清洗,瞬间就有将近三十个职位出缺,于是乎就有一批新的官员上任或者升职了。

    李浩虽然足不出户,但对朝中的消息却是了如指掌,而且他还得到一个重要消息,李世民杀人杀得太多,倭国使者看得心惊胆寒,正好他们在大唐学习大唐文化也学得差不多了,已经奏请李世民,准备回国。

    李浩赶紧通知神棍刘,祸害倭国的计划准备启动,神棍刘对于卜卦易理本来就有一些根基,这些年跟着裴渺加以研习,果然小有所成,而且还跟裴渺学了一些天象知识,提前预测风雨已经不在话下。

    半夜时分,李浩悄悄送神棍刘出侯府,有史以来第一次,李浩对神棍刘的态度非常好,居然朝他拱手行礼,肃穆无比道:“老刘,此次你远赴倭岛,责任重大,而且十分危险,委屈你了。”

    神棍刘还是第一次见李浩如此严肃地跟自己说话,而且如此客气,不禁也挺直了身板,道:“侯爷放心,小人前半生坑蒙拐骗,作孽太多,这下半辈子,定要为大唐做些事情,好好积德,您交代的事情,刘某粉身碎骨也不敢忘。”

    李浩从怀中取出一只拳头大的锦囊,随手从地上抓起一撮土,装入锦囊中,递给神棍刘,道:“此次远赴他乡,孤悬海外,你定然思乡心切,这里面装着大唐的泥土,代表着大唐的土地,你若是思乡了,可取出来看看,以解思乡之情。”

    神棍刘双手接过锦囊,神色庄严而肃穆,仿佛接过来的是无价之宝一般。

    李浩接着道:“别小看这一袋泥土,你若是到了倭国水土不服,可以在喝水的时候拈一点点土放在水里,可以缓解水土不服的症状,常言说得好,宁饮家乡一嘬土,不慕他乡万两金,希望你能做到这一点。”

    神棍刘长身一拜,沉声道:“侯爷放心,小人一定谨记您的话,宁饮家乡一嘬土,不慕他乡万两金,另外,小人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359章:李浩得子() 
李浩闻言摊手道:“你有何请求,但说无妨,只要本侯力所能及而且又不违背侠义之道,本侯都会答应你。”

    神棍刘缓缓道:“此次前去倭国,前途未卜,有道是人有旦夕祸福,说不定就回不来了,小人若是殒命倭国,希望侯爷能念在往日的情分上,派人将小人的尸骸给带回来,葬在河北五方观前的一株大柳树下,这也算是落叶归根了。”

    李浩闻言心头一沉,沉默了片刻,缓缓点头道:“好,本侯答应你,不过本侯可不希望你死,你若是死了,谁替本侯办事,这样吧,本侯挑两个护院随你一起前去,对外宣称是你徒弟,顺便保护你周全。”

    他说着转头扫了一眼身后的几个特种兵,最后点名道:“王石,王磊,你们兄弟二人护送刘先生去倭国吧,一定要听刘先生的话,知道吗?”

    “是!”王石和王磊闻言低声领命,不是他们不情愿,而是现在是夜间,不能高声说话,以免引起别人注意。

    神棍刘闻言再次感激地朝李浩一拜,然后带着两个特种兵毅然上马,离开了上河村。

    送走了神棍刘,李浩的心中波澜起伏,难以平静,在他的所有计划中,对付倭国的计划是最让他激动的,这跟历史有关,相信只要是中国人,都会激动的。

    从第二天起,李浩开始画图纸,这次画的是学校建筑工程图,为了这个学校的图纸,李浩可是煞费苦心,采用了现代和唐朝相结合的建筑风格,这样容易让人接受,而且,设施必须完善,他要带来的不仅是未来世界的学识,还有未来世界的学习理念,素质教育,劳逸结合,所以体育项目将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未来世界的教学理念也有许多糟粕,他必须剔除,比如应试教育,比如全面发展。

    李浩不想弄什么应试教育,考试本身只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检查方法,而不是筛选人才的最终方式,他不想教育的结果是为了考试而考试,他要的是真正的人才,所以在他预想中,学校也会有考试,但考试成绩不重要。

    至于全面发展,其实只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已,未来世界的老师总是以水桶短板的道理来教育学生,让学生们不要偏科,李浩则觉得,偏科没关系,偏科的往往出人才,十全十美实在太难了,又不需要考大学,要什么均衡发展,就偏科,挺好,科研人员往往就是那些偏科非常严重的人。

    他已经规划好了,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的学校课程少,没有什么外语课,语文课也只是学习一下文章和诗词,顺便教一教礼仪,这里的礼仪,不是古代那种繁复苛刻的礼制,而是简化后的礼义廉耻,是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是真正的孔子思想精华,而不是被那些腐儒曲解之后的礼教。

    李浩虽然不喜欢古代礼制,却又不希望大唐百姓变得毫无道德,毕竟他从未来世界而来,未来世界虽然破除了古代的封建礼教,却也因此而使得许多国民道德沦丧,用孔子的话说,简直就是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老太太在路上跌倒了没人敢扶,谁扶谁倒霉,这就是中华民族道德衰退的一个典型例子。

    教育事业的计划,是李浩最宏大的计划,也是他最重视的计划,这将会影响中华民族未来的走向,是走上正路还是走上歧途,一切皆看教育,而他李浩,则是那位领路人,所以他要慎而又慎,千万不可将自己的民族引上歧途,否则自己将沦为罪人。

    现在李浩每天都很忙碌,他不仅要练武,还要教课,还要绘制学校图纸,还要写自己的教育计划书,还要修改教科书。

    他教课的时候发现教科书有个很大的弊病,倒不是说教科书有错误,而是不适合这个年代,虽然文字改为了繁体,但教科书里总是出现一些不该属于这个年代的东西,比如公元多少多少年,哪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发现了什么什么定理,包括牛顿,伽利略,笛卡尔,安培,欧姆,爱因斯坦等等,这些人都不该出现在唐朝的教科书上,所以他需要改。

    人在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三月二十五,图兰朵临产了,李浩的第一个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