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房车回大唐-第2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奘道:“贫僧在西域抄写了许多真经带回来,贫僧打算将其译成汉文,同时,贫僧也会根据此次西域之行的见闻,著书一本,名为《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李浩知道,这是一本非常有历史价值的书,当初吴承恩写西游记的时候,就将《大唐西域记》看了很多遍,女儿国的故事看来也是根据《大唐西域记》中的东西女国改编的。
至于译经,那可是一个很繁重的活,国内经书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不同版本,一是因为翻译者外语不过关,二是因为翻译者佛法修为不够精深,想要原原本本地将佛经本意翻译过来,必须既精通外语,又精痛佛法,这样的要求是非常高,所以玄奘很有可能只能一人译经,没有个三五年是很难完成任务的。
在历史上,玄奘不是一个人译经的,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和尚帮他一起翻译经书和著《大唐西域记》,那个和尚就是辩机,历史上跟高阳公主私通的那个,不过现在高阳公主都嫁到吐蕃去了,辩机应该不会跟高阳私通了,他也可以安安心心做他的和尚了。
想到这里,李浩便道:“玄奘法师,我在长安的时候听说金城坊会昌寺有一个僧人叫做辩机,他不仅精通多国语言,而且学识过人,佛法精深,或许能帮助大师翻译经书和著《大唐西域记》。”
玄奘闻言合十感谢道:“如此当真多谢李将军了。”
“不客气,不客气。”李浩微笑摆手道,“玄奘法师打算何时回中原,若是不着急的话,不如和我一起回去。”
玄奘法师闻言反问:“李将军打算何时回去呢?”
李浩闻言尴尬道:“这个我也不知道,一切得看吐蕃的动作,还要等候皇上的圣旨,我才能回去。”
玄奘法师沉默了许久,问道:“李将军,是不是……要打仗了?”
李浩咂吧了一下嘴,道:“还不确定,此次吐蕃派出十万大军直压吐谷浑边境,很显然是冲着我们大唐来的,如果吐蕃一意孤行,那一战是在所难免的。”
玄奘法师闻言一黯,合十念叨:“阿弥陀佛,希望吐蕃国王能以天下苍生为念,发慈悲之心,让三国百姓都能避过这场浩劫。”
李浩闻言一阵苦笑,不得不感叹玄奘法师的天真,吐蕃和大唐之间,最终都是会有一战的,就算现在不发生,那也是迟早的事。
而玄奘法师此刻也在心中暗自打定主意,有机会的话他一定要去一趟吐蕃,弘扬佛法,尽力缓和吐蕃与大唐之间的关系,以免两国百姓惨遭涂炭。
在战争的事情上,李浩和玄奘法师的观点自然而然就出现了分歧,话不投机半句多,于是他们的聊天到此为止,李浩留玄奘法师在军营中住了一宿,隔日一早便送他离开。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等待吐蕃那边的动静,等待长安那边的消息,等待的日子很枯燥,很乏味,但李浩却过得很充实,因为他有压力,来自那神秘宿敌的压力,所以他们每日勤奋练武,不仅如此,他现在还开始学习马战枪法和射箭,这些都是行军打仗必会的技能,他如今已经走上了武将的道路,对于这些基本功还是必须要掌握的,否则难以服众。
或许李浩天生就有练武的天赋,他不论是武功还是骑射都进步得很快,而且他力气巨大,连两石强弓都嫌轻,于是他召来工匠,让他们想办法给自己打造一副铁胎弓,铁胎弓的力道太强,一般情况下是没人能拉得开的,而且李浩要打造的是长弓,也就是说,弓臂较长,威力将会更大。
军队中的制式弓一般是一石力,弓箭的一石力是指把弓挂在墙上,然后在弓弦上挂重物,直至将弓完全拉满为止。
不过,古人很奇怪,一石米粮为100斤,而用来计量弓力时,一石却只有40公斤,换算成古代的斤,那就只有50斤,有点奇葩,不过这些不是重点。
一石弓的杀伤力射程为60米,这里说的是平射,如果是抛射,那么射程能达到200米到300米,如果再加上城墙高度,最远可达400米。
李浩想要打造的铁胎弓,弓臂比制式弓的弓臂长出40厘米,反正他身高比一般人高出不少,胳膊也长,而且力气也大,拉满应该没问题,现在他就期待这铁胎强弓的威力。
一个多月后,军中工匠头子王五亲自带着一柄大号强弓来到李浩牙帐外求见,李浩赶忙接见,看到王五手中的大弓,赶忙激动地拿在手中,入手就觉这弓很沉,起码二十斤重,而且弓臂很粗,弓弦也很粗,不用试都能感觉到其巨大的威力。
李浩手持铁胎弓迫不及待地来到靶场,扯了一根羽箭想要试射,却发现箭矢太短,弓才拉到一大半,箭矢就不够长了。
李浩也只能这样将就着试,对着箭靶,松开弓弦,嗡地一声响,耳鼓震颤,这弓的声音是真大,然后只见羽箭飞射,“啪”地一声,70米开外的靶子竟被羽箭射穿,不过……箭矢未能命中靶心。
李浩顿时皱眉,转头对王五道:“这铁胎弓虽好,但不能配这种普通箭矢,这些箭矢太小,弓都不能拉满,而且由于射速太快,这些箭矢太轻,容易打飘,根本射不准。”
王五赶忙颔首道:“是,将军,卑职知道该怎么做了。”
于是王五急匆匆地离开了,带着工匠们忙活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王五带着一群工匠抬着一大捆箭矢又来见李浩了,这次他们带来的箭矢很明显比制式箭矢大了一号,长度似乎超过一米了,而且箭竿很粗,箭头和尾羽也比较大。
李浩拿了一支特制箭矢在手中,明显感觉比一般箭矢重了不少,然后他便带着弓箭再次来到靶场,站在百米外支出,弯弓搭箭,将巨大的铁胎弓拉成满月,右手一松,“嗡”地一声巨响,众人只觉耳鼓发麻,“啪”地一声轻响传来,百米外的箭靶中心直接被箭矢击穿。
李浩很开心,兴奋地望着手中的弓,喃喃道:“好霸道的弓,必须取个名字,嗯……此弓以钢铁为弓胎,就叫铁背弓吧!”
381章:松赞干布的妥协()
李浩一语说罢,忽然豪情陡起,大声喝令道:“陈松!牵我马来!”
陈松赶忙一阵风也似地离去,没过多久,将狮子骢牵了过来,李浩背起易一壶箭,持弓飞身上马,左手一拽缰绳,右腿轻踢马腹,狮子骢立刻撒腿奔跑起来,李浩从箭壶中抽出一根特制箭矢,快速挽弓射出,“啪”地一声,一支箭靶中心被洞穿,刚射出一支箭,李浩又奇快无比地抽出第二根箭矢,再次弯弓搭箭,又是一声响,第二个箭靶也被击穿,狮子骢往前奔,李浩不断地射击,动作如行云流水,而那一排箭靶却遭了殃。
李浩连射七箭,连续洞穿七只箭靶的中心,靶场的士兵们瞧得目瞪口呆,愣了片刻后纷纷鼓掌欢呼起来,为李浩喝彩,骑射能达到这般高超的水准,真的没几个人能做到,单是李浩这一手精湛的箭技,已经让他们心服口服了。
李浩勒缰下马,大步来到王五等工匠面前,开怀道:“各位辛苦了,传本将领,所有参与铸此弓箭的工匠们,赏钱十贯!”
“多谢将军!”众工匠闻言纷纷欢喜施礼。
李浩将弓递还给他们,道:“你们去帮本将军称一下这铁背弓,到底是几石力,回去之后,本将军要做一张更好的送给薛仁贵,毕竟现在旅军在外,材料短缺,能做到这样已是极限了。”
众工匠闻言皆是一惊,没想到李浩这么贪心,这张弓已经如此强了,他竟还不满足,还要更好的,而且他们乃是专业造弓弩的匠师,又有谁造弓弩能比得上他们呢,其实他们不知道,李浩府上藏着一大批工匠,只要材料齐全,别说是造弓了,就算是造弩造炮都不在话下。
王五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抱着铁背弓就去称力了,李浩也骑马返回牙帐,没过多久,王五他们就将弓送了过来,并告诉李浩,这铁背弓的张力为三石七斗,李浩点了点头,将铁背弓收下,松开弦挂了起来。
与此同时,吐蕃逻些城中,大唐使者已经带着国书面见了松赞干布,李世民在国书中言辞狠厉地质问松赞干布,忽然调动十万大军意欲何为,并威胁他,若是想要打仗,大唐奉陪,大唐打仗从来就没怕过谁,只不过希望吐蕃能比上一次多点能耐,在吐蕃克星李浩的手底下多撑上几个月,言语之中颇有嘲讽之意。
吐蕃不及大唐强盛,而且松赞干布还是李世民的女婿,李世民摆出如此高的姿态发国书训斥松赞干布,合情合理,可把松赞干布气得不清。
但松赞干布很能隐忍,强忍着怒火听大唐使者念完了国书,退朝之后,松赞干布召来葛尔东赞议事。
殿中,松赞干布满面怒容,颇有气急败坏之意,问向葛尔东赞:“大相,此次攻打大唐的计划,你有几分胜算?”
葛尔东赞摇头叹道:“倘若硬攻,连一分胜算都没有。”
“什么!”松赞干布闻言瞪眼惊叫,刚想质问他,既然没有胜算,为何还要提出如此作战计划,可他转念又想起,当初葛尔东赞劝过自己,说贸然攻打大唐,几乎没有胜算,但当时自己正在气头上,不听劝,一定要他给出一个作战计划,葛尔东赞才无奈提出这条作战计划的。
松赞干布渐渐冷静了下来,有点气馁道:“大唐……当真已如此强盛了吗?”
“赞普。”葛尔东赞缓缓道,“大唐强盛只是其一,李浩此子领军乃是其二,因为迎娶高阳公主,我吐蕃损费颇巨,此乃其三,所以眼下我们应该休养生息,谋而后动,不宜贸然进攻大唐。”
松赞干布将他的话回味了一番,蹙眉问:“那个李浩……当真如此厉害吗?”
葛尔东赞面色一肃,道:“臣并未见识过李浩的军事才能,不过臣与李浩较量过计谋与智慧,这一方面,臣一直未逢敌手,唯独输给了他,李浩……是个奇才。”
松赞干布闻言暗暗震惊,他太了解葛尔东赞了,吐蕃第一智者,眼界何等之高,从来没有人能入他法眼,然而现在葛尔东赞却对李浩作出如此高的评价,可想而知这李浩该有多厉害,松赞干布不甘心道:“他才二十出头啊,怎会如此厉害呢?”
“奇就奇在这里了。”葛尔东赞叹道,“此子才二十出头的年纪,城府之深,智谋之高,已罕有人敌,几近妖孽。”
松赞干布皱眉怒道:“难道有他在,咱们就不能动大唐吗?那本赞普这辈子都无法报仇了吗!”
松赞干布所说的报仇,自然是指戴绿帽子的仇,而葛尔东赞却理解为报兵败之仇,所以没有多想,道:“赞普不必心焦,李浩此子虽然现在如日中天,但汉人有句话说得好,物极必反,大唐朝堂的水很深,李浩毕竟太年轻了,如此年轻之人,在大唐朝堂上爬这么高,正应了一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对付唐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窝里斗。”
“对!”松赞干布闻言双眼一亮,兴奋道,“唐人喜欢争名夺利,最喜欢内斗,不过……”
松赞干布忽然又皱眉道:“如果李浩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力压群臣,那该如何是好?”
葛尔东赞道:“那他就完了,大唐皇帝是何等人杰,岂能容一个小子爬那么高,自然会打压他,以防功高震主,况且,就算李浩能顺风顺水一路攀升,臣已经想好了后手。”
松赞干布忙问:“大相想好了什么后手?”
葛尔东赞道:“赞普,咱们可以休养几年,这几年内不可妄动干戈,同时暗中谴使赴西突厥,东吐谷浑,回纥,薛延陀,对于这些国家,或威逼,或利诱,或联姻,让他们与我吐蕃合作,找到适宜时机,一起对大唐发难,届时就算李浩有三头六臂也是无力回天。”
松赞干布郁闷道:“如此说来,本赞普只能暂且忍下这口气,先徐图发展了?”
“正是。”葛尔东赞行了一个很正式的礼,希望松赞干布这次能听自己的。
松赞干布蹙眉想了很久,最终无奈叹息一声,点头道:“好吧,就听大相之言,暂且不动干戈,等待良机。”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松赞干布的心中十分屈辱,自己身为堂堂吐蕃之主,被大唐的公主戴了绿帽子,然而自己却还要选择暂且隐忍,国力悬殊只是其中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那个吐蕃克星李浩,都是因为李浩,他才要忍受这样的屈辱的。
这时,葛尔东赞忽然又道:“赞普,待打发了大唐使者之后,臣请求彻查一下甲木萨王后带来的那群唐人,臣怀疑,唐皇在那群人中安插了暗探,所以这次我们的行动计划被唐皇提前得知。”
松赞干布闻言双眼陡睁,咬牙切齿道:“查,大相尽管查,倘若查不出,就将那些唐人全部杀光!本赞普最恨唐人!”
葛尔东赞闻言一阵懵逼,他感觉松赞干布最近怪怪的,忽然对唐人极度仇恨,以前他可不是这样的,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然而他不敢胡乱猜测,松赞干布若是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情,他肯定不能多问,这是禁忌。
葛尔东赞只能道:“大唐带来的那群匠师对我吐蕃发展国力有帮助,臣不愿乱杀,赞普放心,臣会尽力找出暗探的。”
松赞干布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了,点头轻嗯了一声,没有多说什么。
葛尔东赞道:“赞普若无其他事情,臣先告退了。”
“下去吧。”松赞干布点头。
葛尔东赞退出大殿,松赞干布忽然面露狞色,咬牙狠声道:“大唐!大唐!我一定要灭了大唐!杀了李世民……还有那个李浩!”
隔日一早,松赞干布再次接见大唐使者,此刻的他面带微笑,风轻云淡,丝毫不见昨天的愤怒与狰狞,原来松赞干布也是个好演员,演技丝毫不弱于李世民,松赞干布向大唐使者解释,他们大军调动,其实不是要打仗,而是为了军师演习操练,没想到引起了这么大的误会,他已经下令调兵回来了,让大唐皇帝不要担心……
大唐使者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睁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