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开着房车回大唐 >

第291部分

开着房车回大唐-第291部分

小说: 开着房车回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浩打趣道:“你再不出来的话,我还以为你被萨伊卡暗害了呢。”

    “王爷,您可别说了……”

    看着李国成那满脸委屈的模样,李浩讶问:“怎么啦,难不成她下面带刺?”

    李国成摇了摇头,竖起两只巴掌道:“十次!十次啊!”

    李浩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上下打量了一番李国成,瞪眼惊呼:“果然是李猛士,十次你还能走着出来,佩服!”他说着还向李国成抱了抱拳。

    “王爷您别逗属下了……”李国成哭丧着一张脸,道,“她说啦,无论如何也要让她尽快怀上,今晚还要继续……”他说到最后,竟然已带哭腔。

    李浩闻言咋了咋舌,拍了拍他肩膀,满面沉重道:“你节哀,你若是因公殉职,本王会追封你为烈士的。”说到最后,他硬是没憋住,笑场了,李国成都快哭了,他还笑,这很不厚道。

    李国成着急道:“王爷你莫取笑属下了,你帮帮属下。”

    “怎么帮你?”李浩挑眉问,“要不……本王帮你分担一下,娶了钟闵?”

    “当属下什么都没说。”李国成忽然扭头就走。

    “切,有异性没人性。”李浩撇了撇嘴,转身离开。

    趁着自己还在梓留部落,李浩和萨伊卡商量了一下对付土著顽固派的战术,并叮嘱她,先让李国成歇几天,毕竟接下来还要让他带兵去攻敌呢。

    萨伊卡点头同意了,今晚果然让李国成歇息了一夜。

    隔日,李浩带李国成回琼州,然后拨了三千新练的部曲,带上自己筹备的兵甲,运往梓留部落。

    三天之后,一切准备就绪,梓留部落趁夜连袭三个部落,将三个部落连根拔起,掠夺了大量物资俘虏回到梓留部落,然后她又趁热打铁,两天的时间,将剩下的所有顽固派部落一顿清扫,只三天时间,琼南土著的格局瞬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萨伊卡的动作让其他的部落首领们震惊了,那些首领立刻秘密商议,该怎么办,有人提议,必须讨伐萨伊卡,毕竟他们都是同胞,虽然各个部落之间以前偶有摩擦,但这种直接灭顶之事,是很少发生的,而且萨伊卡一下就将十个部落全都灭了,这对他们来说可不是好事,待梓留部落完全吸收了这些部落的人口和物资后,那么就没人能撼动梓留部落了,各个部落之间的平衡将会被打破。

    那些部落的首领都是一些鼠目寸光之辈,虽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可是啊,人心不齐,想要结成联盟,出兵讨伐萨伊卡,却又发生了很大的意见分歧,有人惧怕大唐,毕竟他们知道,萨伊卡之所以这么做,是有李浩撑腰的,而且个个首领都想做盟主,彼此谁也不服谁,连续好几次议事,大家都不欢而散,折腾的十几天都没能商议出什么结果来。

    而仅仅十几天的时间,萨伊卡已经将其他部落的俘虏全部吸收了,所有的俘虏都已经在梓留部落安顿下来,并愿意成为梓留部落的人,为什么会这么快,因为这些天,萨伊卡对这些俘虏恩威并施,让他们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让他们享受大唐送来的物资,腐化他们,磨灭他们心中反抗的意识,而且萨伊卡承诺,只要他们愿意成为梓留部落的人,将归还他们原有的所有物资,如若不然,全都贬为奴隶,包括他们的后代都是奴隶,八辈子不得翻身。

    软刀子割肉才最可怕,萨伊卡正是用了这一招,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吸收了十个部落的力量,如今,梓留部落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八万,兵力近三万,其他的部落傻眼了,这个时候想要再联盟去对付她,可就难了,不打个两败俱伤是绝对不可能分出胜负的,而且萨伊卡的身后还有一个琼南王和大唐官府,现在那些首领好后悔,怎么之前就相信了萨伊卡和琼南王呢。

    后悔也来不及了,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上了李浩的当,李浩在来琼南后就制定了对付土著的战略,战略名称叫做“以夷治夷”,用土著来对付土著,这一招是最省力也最有效的,但却非常冒险,万一培养出一个白眼狼出来,到时候倒霉的是李浩自己。

    李浩却不怕,首先他有十足的把握能对付这群土著,其次他也仔细观察过这个萨伊卡,虽然聪明、有手段、还有野心,但她对大唐一直保持着敬畏的态度,反叛的可能性极小,况且,李浩也早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不怕她反叛,她若敢反,李浩只能灭了她,重新选个土著代表了。

    接下来,李浩和崔鹏联名发公文告示各个部落首领,定萨伊卡为琼南土著众部落大首领,所有琼南土著部落都必须听其号令,否则便是与大唐为敌,将有灭顶之灾。

    哈伊达部落首领脾气比较爆,接到公文后竟然当众撕毁了公文,并将大唐派去的几个信使全部杀了,第二天一大早,众土著民发现哈伊达部落的首领和他的两个儿子横死于部落之中,哈伊达部落的土著民都惊呆了,没过多久,萨伊卡就带领兵马来到哈伊达部落,废话不多说,要么臣服,要么死。

    毫无意外,哈伊达部落的土著民都选择了臣服,这个消息在部落之中快速传播,众部落首领均都吓坏了,赶紧派信使互相报信,准备集合商议对策,然而他们派去的信使一个都没能回来,最后在半途上发现了他们的尸体。

    有三个胆小的土著首领知道大势已去,不降的话估计活不了多久了,便主动来向萨伊卡投诚,有人带了头,其他的各个部落首领也纷纷效仿,只一个多月的时间,整个琼南土著四十多个部落消失了,只剩下一个梓留部落,萨伊卡果然按照李浩的要求,统一了琼南土著。

    李浩和萨伊卡再次见面,二人相谈甚欢,都表示愿意将当初的承诺执行下去,李浩决定实现承诺,让崔鹏发奏章去长安,为萨伊卡请封安南土司称号,而萨伊卡也表示世世代代都愿向大唐臣服,岁岁朝贡。

428章:坑倭国() 
贞观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李世民收到了崔鹏的奏疏,崔鹏的奏疏很简单,说他按照李浩的计策,用以蛮夷治蛮夷之法,让蛮夷首领萨伊卡统一了琼南土著,从此琼南便可以安稳发展了,想请李世民封萨伊卡为安南土司。

    李世民看完这个奏章后,心中百味杂陈,为何,因为他发现,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琼南土著从大唐立国到现在一直是琼南发展的最大阻力,也是最头疼的问题,几十年了也无法解决,李浩才过去不到半年,立刻就解决了,这就是能力。

    然而李世民觉得可惜,心里很不是滋味,李浩这么一个能力超凡的旷世之才居然欺骗了他,他对李浩失望透顶,他已经决定,让李浩老死于琼南,终生都不复用,所以李浩在琼南立下再大的功劳,赏赐照给,就是不让他回长安。

    李世民召集几个重要大臣,一起商议此事,众臣也是颇为唏嘘,为李浩的能力而默默感叹,心中所想大概和李世民差不多,李浩的能力,有目共睹,但大家都很有默契,没有一个人说出来。

    最后,君臣达成共识,封萨伊卡为琼南安南土司,并派宣旨队伍前去琼南宣旨。

    在这几个月间,李浩招募了上千工匠,大兴土木,建自己的新王府,王府就在舍城水边上,背后就是大山,是个依山傍水的好环境,如果只是建王府,那还算不上大兴土木,李浩还占据了他王府后面的那座大山,在此建造一个超大型避暑山庄,毕竟琼南夏天很热,建个避暑山庄很有必要,他准备给这个避暑山庄取名为卧龙山庄,他这是自比诸葛亮呢,不要脸。

    其实建造山庄和王府只不过是个铺垫,是个幌子,他的目的,是要将琼南的工匠全部收入囊中,然后建造船厂,扩建海港,还有冶金厂。

    贞观水稻成熟了,当琼南百姓和土著民收割之后,他们被贞观水稻的产量给惊呆了,贞观水稻到了琼南之后,由于土壤和气候的原因,亩产居然达到了800斤以上,唐朝的800斤啊,那么就是未来世界的1300斤的样子,他们能不震惊吗。

    今年的琼南丰收了,最激动的不是百姓,是崔鹏,他们琼南终于可以自给自足了,再也不用向朝廷要粮了,不仅如此,而且从明年开始,琼南的水稻将会再也吃不完,有可能多到发霉,因为贞观水稻不仅产量高,而且生长速度也奇快,比正常水稻的生长周期短了十几天到二十天,一年种三季绝对毫无压力,琼南的冬天温度还是蛮高的,连霜冻都不会出现,更别说是下雪了。

    目前的琼南是一派蓬勃发展的姿态,所有琼南百姓都欢欢喜喜地过了个开心年,就连土著那边也开始学习唐人的习俗,他们也过年。

    过完年后,李浩收到陆云的飞鸽传书,流求那边收到了金立送来的金银珠宝,不过暂时可能还用不着,而且金银珠宝毕竟不是钱,不能直接使用,另外流求船厂已经造出了十艘盖伦船,每一艘船上都配备有重型床弩,就目前来说,绝对是世界上最牛逼的船了,他们那边五千玄甲军正在训练之中,不过由于加了海战训练,所以进度有点慢,预计还要再等半年才能练成,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李浩要求的冶金厂,冶金厂已经开始建造,只不过鲁直他们没造过这玩意,所以不太敢轻易尝试,想请李浩去指导。

    正好,李浩的避暑山庄和王府都建成了,琼南这边没什么事了,李浩去找到崔鹏,让他行个方便,自己要出一趟海。

    严格意义来说,崔鹏对李浩是有监督权的,毕竟被下令之官后的郡王没有皇命是不可以离开封地的,否则视为大逆,而崔鹏身为崖州都督,琼南的最高政权官,自然要监督李浩。

    然而现在的崔鹏早已不是以前的崔鹏,他让李浩放心出海,而且一路给他开绿灯,李浩乔装打扮了一番后,就带着众人开着那艘盖伦船出发了。

    盖伦船速度比较快,而且是冬天,海上风浪少,一路疾驰,未曾停靠,十天便到了流求。

    上岸后,李浩惊呆了,海港建成了,好大,基本就是一个海港城,而且望港城也扩建了一番,在城中可以看到很多穿着唐人服侍的流求土著,他们虽然有自己的自治区,但他们来给唐人打工,这不矛盾。

    有了大量的土著人加入,望港城立刻就繁华了起来,而且现在大唐的货币已经开始在流求流通,陆云给土著工人开的工资还是不错的,土著人拿到工资就喜欢买买买,唐人的东西他们都喜欢,食物好吃,日常用品好用,他们没理由不买,就这样,流求的经济就活起来了。

    接下来,李浩去造船厂参观那些新造的盖伦船,当他来到造船厂的时候,看到湖面上那一艘艘巨大的帆船,内心那个激动啊,虽然只有十艘,但已经很壮观了,非常壮观,这些盖伦船有大有小,最大的一艘长度近六十米,目测排水量估计能达到1000吨,这艘船是注定要成为主船的,李浩登上这艘最大的盖伦船参观,只见前甲板上有五台巨大的床弩,比当初他在蓝田建造的那些床弩要大上许多,光是弩矢就有胳膊粗,这玩意的破坏力那是没话说的。

    接下来,就是谈冶金厂的事情了,其实中国古代的冶金炼铁技术是领先世界的,至少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最牛逼的了,李浩也听匠师们讲解过,对唐朝眼下的冶金技术有所了解,李浩提供他们的冶金技术,并没有一位地用未来世界的冶金方法,因为眼下还没有那样的条件,只不过在古代冶金技术的某些环节上做调整,增加钢铁的出产量,提供钢铁的质量。

    而李浩所提供的,就是高炉炼铁和炼钢这两大重要的冶金技术,其中炼钢比较简单,高炉炼铁是最麻烦的,就算是建造简易的小高炉,那也不能乱来,一出错那可是会死人的,而且不是死一个两个那么简单,所以必须慎重。

    李浩和所有工匠每天开会商议讨论,然后才开始建造,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建成了一个高炉,这个高炉就建在一个山脚下,山脚下有个山洞,高炉一半处于山洞中,从山洞上方就可以往高炉中添加炼铁原料,更加省时省力。

    大量的赤铁矿和煤炭焦炭等原料都已准备完毕,即将开始第一次炼铁,炼铁是重中之重,炼钢的话李浩还是很有把握的。

    这次开炉动用了上百工匠和两百多土著工人,四吨赤铁矿和大量原料被加入高炉之中,吹热风,熔炼。

    李浩一直在山上看着,心中格外紧张,炼铁这样的重工业,他之前从未接触过,可以说难度非常高,虽然他搜集了很多资料,并做了很长时间的研究,可心中还是十分忐忑,钢铁,对任何时代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资源,西方的工业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进行,其基础就是因为炼铁和炼钢技术的提高。

    “出铁了!”下午时分,伴随着一个匠师的高呼,高炉底部出铁口打开,炽热的铁水直往外泄,流入早已准备好的铁包之中,由于是试验炼铁,所以铁水的量不多,只有大概两吨的样子,然后只见绞轴转动,铁链拉动铁包车,铁包车在铁轨上行走,朝炼钢的方向开去。

    “成功了!”李浩双拳紧握,兴奋自语,炼铁成功了,炼钢自然也不在话下,他转头朝鲁直道,“鲁直,本王需要你大量打制一种刀。”

    鲁直道:“钢铁方面,小人也不是太懂,这需要问钢铁匠师总管王成。”

    “那你通知一下王成。”李浩道,“让他忙完这边的事后,去城守府找本王,本王先回去了。”

    “是!恭送王爷!”

    李浩回到城守府后,来到书房取出铅笔和纸,在纸上开始画图,他画的是一种刀,这种刀与唐刀有点相似,不过却又不同,唐刀是直的,而他画的这柄刀是有弧度的,没错,他画的是太刀,也就是未来世界人们常说的日本武士刀。

    傍晚十分,钢铁匠师总管王成来了,在书房门外求见,李浩让他进来。

    王成行礼之后,李浩起身走上前微笑道:“王匠师辛苦了,炼钢进度如何?”

    王成满面兴奋道:“回王爷,一切顺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