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开着房车回大唐 >

第295部分

开着房车回大唐-第295部分

小说: 开着房车回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宫本和服部财大气粗,他们觉得这次的东西绝对赚到了,九万石粮食显然是吃不完的,吃不完可以卖嘛,大唐的大米,在倭国零售的话,价格绝对会更高,还可以回点本呢。

    陆云又和他们商议了一会儿,决定明日开始交易,由于东西太多,估计交易时间会有点长,一两天估计是和无法完成的。

    今晚,李浩他们又在客栈住,李浩和陆云住一个房间,对于今天的收获,李浩十分满意,坐在桌边道:“陆云,下一次来倭国,我就不跟着来了,你也必须培养一个负责人出来,毕竟流求需要你坐镇。”

    陆云坐在他对面,点头道:“你说得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我瞧山猫那小子不错,很机灵,下次再带他走一趟,以后就让他单独来倭国。”

    “我看行。”李浩同意,然后道,“下次来倭国,准备两千柄太刀,六千柄大太刀。”

    “大太刀?”陆云不解地问,“何为大太刀?”

    “就是比太刀大一号的太刀呗,长约五尺,这种太刀更加适合打仗。”李浩笑道,“当然啦,价格也要定高一点,就七十两吧。”

    陆云坏笑问:“你卖这么多刀给倭国,恐怕没安什么好心吧。”

    “对他们能安什么好心。”李浩挑眉淡然道,“我就是要让他们内乱,人是有欲望的,倭国人更是白眼狼,你别看宫本小次郎和服部平川看似效忠皇极天皇,他们若当真效忠,皇极天皇为何要对他们使用离间计,他们从我们这里购得粮食和兵器后,野心自然膨胀,造反那是迟早的事。”

    陆云好奇地问:“其实我一直有个疑惑,为何你如此讨厌倭国人呢?”

    李浩闻言忽然双眉一皱,脸色变得深沉无比,陆云还是第一次看到李浩露出如此表情,一时间有点惊讶。

    李浩沉默了片刻,忽然语带悲怆道:“那是透彻骨髓的民族之恨,身为中华儿女,就算粉身碎骨都不能忘却。”

    他想到上学时,历史书上记录的那一段辛酸的历史,他不知道三十万人被屠杀是个什么样的场景,但他去过南京的那个纪念馆,瞻仰过万人坑,还有历史书上黑白照片的插图,以及发生在南京街头的杀人比赛,中华儿女在这个卑劣民族的刀下宛若猪狗被屠杀……一想到这里,李浩的眼圈开始发红,泪光在眼眶中晃动。

    陆云惊呆了,他不懂李浩在说什么,哪里来的民族之恨,为何要恨倭国,可看李浩这副模样,绝对不是装出来的。

    陆云刚想说话,忽然感觉屋顶有异响,李浩似乎还在他之前发现,已经收起悲痛心情,朝他使了个眼神。

    虽然大家配合多年,但陆云真的没瞧懂李浩这个眼神的意思,接着,只听李浩大声说道:“路先生,您刚才说皇极天皇是在故意离间宫本和服部两大家族?”

    这下陆云会意了,赶忙配合道:“嗯,没错,这是皇极天皇的计谋。”

    李浩问:“这是为什么呢?”他说话时,眼睛一直朝着屋顶看。

    陆云道:“为了巩固她的政权,毕竟宫本和服部两大家族势力不容小觑,一旦让他们联合,力量将会更大,会对皇极天皇的政权造成不小的威胁,所以皇极天皇先下手为强,将一个银矿赏赐给他们两个家族,银矿可是好东西,两个家族有了利益纠葛,必然会为银矿的分利而产生分歧,这样,两家就有了嫌隙,若是矛盾激化的话,两家还有可能打起来,到时候皇极天皇坐山观虎斗,完全可以坐收渔人之利。”

    “哦——原来如此!”李浩故作恍然,大声道,“没想到这皇极天皇心思如此歹毒啊,我瞧宫本和服部两家的家主都挺好呢。”

    “谁说不是呢。”陆云道,“这两个都是当世人杰,他们若是联合起来,再加上我们以后出售给他们的物资,想要推翻皇极天皇都不在话下,可惜啊……唉……为了区区一个银矿,原本关系很好的两个家族竟闹成了这样。”

    屋顶又是一阵轻微异响,李浩忽然得意一笑,道:“好了,人走了。”

    陆云挑眉笑问:“我刚才演得怎么样?”

    李浩竖起大拇指:“很不错,下一届影帝就是你了。”

    陆云笑呵呵道:“我现在很期待,宫本和服部听完咱们的话后,会是怎么样的反应?”

    “还能怎么样。”李浩倒了一杯茶,笑嘻嘻道,“肯定是联合起来造反啊,我估计啊,明天他们还会找你谈话,让你以后多送点战事物资,因为他们现在迫切想要造反。”

    陆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咂嘴道:“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很期待明天他们来找我了。”

    果然不出李浩所料,隔日一大早,宫本小次郎和服部平川二人就来拜访陆云,在房中坐下后,宫本小次郎连茶都顾不上喝,直接开门见山道:“路桑,你以后多久会来一次我们这里?”

    陆云装作很随意的模样回答道:“大概一年内来个一两次吧。”

    “好。”宫本小次郎道,“路桑,下次你过来的时候,带十万石粮食过来,还有三万柄太刀。”

    陆云闻言故作惊讶道:“三万柄太刀啊!那可是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啊!”

    “银子!不是问题!”服部平川摆手道,“我们需要大量的太刀,顺便,我们想问一下,你们的太刀,能不能做得大一点?”

    陆云一听这话,顿时乐了,李浩昨晚才说让他准备大太刀呢,于是他赶忙道:“可以,我们可以打造五尺长的大太刀,不过……价钱要贵一些,七十两一柄。”

    服部平川闻言开心道:“那下次你就带三万柄大太刀来。”

    陆云道:“可以,不过三万柄大太刀,那就是两百一十万两白银了。”

    “钱!不是问题!”宫本小次郎把刚才服部平川的话重复了一遍,看来他们这次是铁了心的想要造反了,而且似乎很迫切,跟李浩预想的完全一模一样,可见他们昨晚的相声说得不错。

    陆云道:“好,既然你们有钱,我也不能不赚,我会满足你们的所有要求,请问你们还有其他的要求吗?”

    “有!”服部平川道,“请你不要跟扶桑的官府或者天皇的人交易,就算交易,也请不要将太刀卖给他们。”

    陆云闻言笑起来,道:“你们放心,走私兵器可是犯法的,若是让我们大唐的官府知道,我会没命的,怎么敢卖兵器给你们扶桑的官府?我疯了吗?”

    “哟西!”服部平川闻言露出笑容,道,“路桑,你!是个好人!”

    “过奖了,过奖了。”陆云赶忙嘿笑抱拳,道,“好啦,时候不早了,咱们这就赶紧去码头交易吧,那么多粮食,只怕一两天可交易不完。”

    “好!”宫本和服部同时起身,宫本道,“路桑你先回码头,我们马上就到。”

    陆云他们匆匆赶回码头,然后开始往岸上搬运粮食和太刀,特别是粮食,九万石粮食可不是那么容易搬的,而且码头太小,只能一艘船一艘船地搬,没个两三天还真的无法卸完。

    很快,服部家族和宫本家族的人来了,带了好多辆驴车,每一辆驴车上都装着麻袋,很明显,里面装的都是白银。

    接下来便开始交易了,由于粮食太多,只能抽检,十中抽二,而李浩他们点钱却是每袋必查,而且是全部倒出来仔细检查,李浩对于这些倭国人可没有多高的信任。

    看到陆云他们居然检查的如此仔细,服部和宫本赶忙暗中使眼色,偷偷把近十车白银运走,然后又运了十车白银过来,看来那些白银都是做过手脚的,李浩权当没看见,以免破坏了关系,毕竟以后还要贸易呢。

    交易进行了整整三天,钱货两清,李浩的船上装着九十多万两白银返航,这次当真是满载而归,不仅如此,他还在倭国埋下了祸患的种子,这种子会快速萌芽,要不了一两年,倭国就会大乱。

434章:茶楼听风() 
回来的时候,由于顺风顺水,行得很快,仅一个多月便到了流求海峡,李浩心血来潮,想回大唐看看,于是他让陆云他们先回流求,自己则带人开着起点号,去了泉州。

    李浩乔装打扮了一番,在长乐港登岸,和朱瑞环还有陈松骑马赶往泉州的长乐郡城。

    岭南道基本可以分为两部分,以广州为界,广州以西,是岭南道比较繁华的区域,这边的州郡有将近三十个,而广州以东,也就是未来世界的福建,这边是岭南道人口比较稀松的区域,不怎么繁华,只有四个州郡,在这是个州郡中,泉州就是其中之一,而泉州又是这四个州郡中最繁华的一个,因为泉州有海港。

    虽然现在海上的国际贸易还没开始,但海上的国内贸易还是存在的,所以泉州港(也称长乐港)每天船只的吞吐量尚可,这也是造就泉州繁华的重要原因。

    长乐郡城靠近泉州城,相距不过二十多里,但长乐郡城是经略守捉使治,而且是郡城,比较小,有点混乱,但却是相当繁华,就因为它紧靠海港。

    李浩他们一路骑马从海港到长乐城,终于见识到真正的海港城是何繁华模样了,这还是未掀起大航海时代的海港呀,要是国际海上贸易盛行的话,这些海港城的繁华程度简直不敢想象。

    一想到以后流求和琼南的海港也会如此繁华,李浩就渐感激动,怀着这样激动的心情,李浩他们下马走进了城中。

    城中人来人往,虽然还未达到摩肩接踵的程度,却也差不远了,不过此处当真是三教九流各种人物都有,堪称鱼龙混杂,但李浩却很喜欢这种氛围,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

    转眼就到中午了,这边的酒楼和客栈居然到处都客满,连个吃饭的地方都没有,还好李浩他们自带了干粮,于是便找了一家茶馆坐下,三人围着桌子就着茶水啃干粮。

    朱瑞环不开心,边啃干粮边嘟哝:“早知道就不跟老大出来玩儿了,连个午饭都没地方吃,还要在茶楼里吃干粮,想想就憋屈。”

    李浩朝他翻了个白眼:“干粮还塞不上你的嘴,以后你就在家看家吧,别跟我出来了。”

    朱瑞环闻言吓得赶忙道歉:“哎哟,老大,我错了,我嘴贱,你知道的……”

    “停!噤声。”李浩忽然抬手止住他,同时侧耳细听。

    朱瑞环赶忙闭嘴,只听见邻桌那三个人在谈论一件事,而且是大事,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了。

    “你说这次皇上御驾亲征高句丽,能不能打的下来?”

    “那还用说?咱们大唐兵强马壮,天下无敌,而且皇上这次御驾亲征,高句丽弹丸小国,还不是手到擒来!”

    “哈哈,说得是,听说这次皇上带了十五万大军呀,十五万呢,吓都能吓死高句丽了……”

    李浩听着邻桌之人的谈论,缓缓蹙起眉,历史上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的事情他是知道的,虽然大胜而回,但却没能灭了高句丽,如此泱泱大国,而且兵锋强盛,发动灭国之战,然而却未能达到灭国的目的,就算是大胜而归,对于他来说,也算是一种失败,因为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十五万大军出动,所费粮草弥巨,耗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未能成功,不算失败算什么,杀再多的敌人有何用。

    听着这群人的议论,李浩不禁唏嘘暗叹,要是他和薛仁贵还在朝中,莫说是一个高句丽,就算是三个高句丽,他也能将其灭了,可惜啊……现在他连到泉州来游玩一下都不敢暴露身份。

    正当李浩慨叹之时,呼听“啪”地一声响,吓了李浩一大跳,李浩转头一看,只见一个老者站在大厅中心,正手持一块惊木,怕打桌子,然后扬声道:“列位,又见面了!”

    “哈哈,又见面了,马先生。”

    众茶客纷纷欢笑应着,似乎与这位马先生颇熟,李浩也看出来了,这马先生应该是茶馆里的说书人,他来这个世界后还没怎么听人说过评书,顿时来了兴趣,一直盯着马先生看。

    马先生手拈黑须,中气十足道:“今日,老夫继续讲琼南王誓守庭州!”

    “好!好!”众人闻言纷纷欢叫鼓掌。

    李浩一阵懵逼,琼南王?说的可不就是自己么,怎么自己还成了说书人口中的人物了?

    其实这很正常,古人娱乐项目少,说书是一个非常大众化而又很有意思的娱乐项目,而说书人说故事,必须有主角,这些主角要么是杜撰的,要么就是根据真实英雄人物改编的,杜撰的难度比较大,所以大多情况下,说书人说的英雄人物,都是根据真实人物改编的,而李浩作为大唐新崛起的少年英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获得了军神的称号,所有事迹颇具传奇色彩,所以他的故事颇受说书人的喜爱,百姓们也爱听,现在的李浩——很红。

    就在李浩惊愣之际,说书人又重重拍了一下惊木,开始讲起来:“话说高昌从西突厥借来了十万大军……”

    陈松闻言惊讶地望向李浩,低声问:“不是五万吗,怎么变成十万了?”

    “是呀。”朱瑞环也疑惑道,“我当时就在庭州,确实是五万啊,这说书的不识数?”

    李浩摆手道:“艺术嘛,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要淡定,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听他怎么扯。”

    说书人抑扬顿挫地讲道:“高昌主帅在城下叫唤,城头之上何人?且听琼南后李诗狂高声答道:‘吾乃大唐琼南王李浩李诗狂是也!尔等贼子,竟敢犯我唐土,还不速速退去,如若不然,休怪本王神戟无情!’……”

    陈松再次惊愣地望向李浩,问:“你那时候好像还没封王吧?”

    “是呀是呀。”朱瑞环附和。

    “是封王,不是封王八。”李浩出言矫正,然后一脸贱笑道:“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听他继续扯,我就喜欢听他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显然,他对说书人无限抬高自己很满意,感觉自己的形象无限高大,啊,自己都崇拜自己了。

    但李浩听着听着,有点听不下去了,这说书人居然说自己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豹头环眼……这特么说的是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