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开着房车回大唐 >

第409部分

开着房车回大唐-第409部分

小说: 开着房车回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樊梨花犹豫了好一阵,最终点头道:“梨花尊叔父之言。”

    “哈哈。”执失思力开怀一笑,道,“老夫这么大岁数了,还多了一对侄子侄女,心中甚慰,你放心,吐蕃的事,交给老夫,老夫待会便发公文,让青海卫大将军彭海盯紧了边塞,绝不放一个吐蕃兵马过去。”

    “多谢叔父。”樊梨花抱拳相谢,执失思力的一句话,为她解决了很大的麻烦,她只带了六万兵力,以她的本事,打下西突厥应该还是可以的,但想要同时对付西突厥和吐蕃两路人马,她自己都觉得很悬,行军打仗,以稳妥为上,一个不小心就要有成千上万的兵士无故牺牲,最糟糕的还会全军覆没,打仗,容不得半点马虎和侥幸。

    “自己人,莫要谢。”执失思力笑了笑,叮嘱道,“你手上这封信,也要记得销毁。”

    “多谢叔父提醒。”樊梨花当即便取出一盒火柴,擦燃后将信纸连同信封一起烧成灰烬。

    火柴这个东西只有李浩家的商行有售,如今已经在大唐普及,造价低廉,售价也很平民化,深得大唐百姓喜爱,李浩为什么那么有钱,因为他的生意好做啊,东西好卖啊,而且几乎都是垄断行业,能不发财吗。

    看着樊梨花将信件烧为灰烬,执失思力道:“樊将军,其实你和老夫有一点很像,都是从突厥投诚来的大唐,老夫今日倚老卖老,叮嘱你几句。”

    樊梨花赶忙道:“叔父请讲,梨花洗耳恭听。”

    执失思力道:“换成唐人的话来讲,咱们算是半路出家,很难得到信任,你比老夫好一点,起码你是唐人,老夫为大唐征战半生,虽不算劳苦功高,却也不小,但始终未能入大唐的朝堂中心,老夫也不想有什么怨言,能到今天这地步,老夫满足了,只是你还年轻,有大好的未来,如今你找到了琼南王这棵大树,可千万莫要轻易放手。”

    樊梨花闻言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执失思力继续道:“接下来,你要征讨西突厥,那是你曾经效力的故国,老夫也不知道你对西突厥有没有感情,在那边有没有什么故人,但老夫得告诫你,既然选择了大唐,就要把自己当唐人,昔日的恩情,抛至一边,战场之上无父子,就算遇到昔日故人,也不可顾念一丝旧情,否则就算你打了胜仗,朝堂之上也会有人借题发挥,搅弄风云,你一切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你懂老夫的意思吧?”

    樊梨花拱手道:“叔父告诫得是,梨花完全明白,叔父放心,梨花既然选择了大唐,从此以后,梨花便是唐人,战场之上,绝不留情,而且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与我有杀父之仇,梨花立过誓言,定要斩下他的头颅,祭奠父亲在天之灵。”

    “好!那便好!”执失思力开心点头道,“如此一来,老夫便放心了,你是在伏俟城歇息一天还是继续行军?”

    樊梨花道:“行军紧急,不可耽误,梨花不便在此久留,这便要告辞了。”

    “也好。”执失思力起身抱拳道,“老夫也是军旅之人,对行军打仗的规矩还是知道的,那老夫便不多留你了,老夫祝你旗开得胜,奏凯而归!”

    樊梨花起身抱拳:“承叔父吉言,梨花告辞。”

    樊梨花说罢转身离开,执失思力送她至门口,然后返身去办公的地方写公文,派快马将写好的公文送至青海卫交给青海卫大将军彭海。

    其实在樊梨花刚刚带兵离开长安一个月的时候,吐蕃那边已经得到消息了,现在大唐有太多的蛮夷之民,所以也就有了各国的探子,其中自然有吐蕃和西突厥的探子。

    吐蕃收到大唐出兵攻打西突厥的消息后,闹得满朝风雨,噶尔钦陵自然要求出兵支援西突厥,否则一旦西突厥被灭,他们吐蕃就成了孤立之国,从此以后再也找不到这么强大的盟友了,说白了,这就是唇亡齿寒的道理。

    但朝中众贵族和许多大臣反对出兵,因为吐蕃自从噶尔东赞带兵攻打大唐失败后,国力一度衰弱至极点,虽然这几年努力经营,消止干戈,国力大幅恢复,但也只是大致回到以前那状态,现在情况刚刚有所好转,就又要出兵去跟大唐打仗,这些贵族和大臣们自然不同意。

    噶尔钦陵不同于噶尔东赞,他毕竟年轻,还没达到噶尔东赞那样在吐蕃一手遮天的程度,而且松赞干布最近身体很差,抱病在身,虽然松赞干布支持噶尔钦陵的提议,却也是有心无力,几次朝议,都未有结果。

    双方争了二十多天,松赞干布终于病倒,卧床不起,出兵之事,自然也将无限期耽搁下去,噶尔钦陵又急又怒,犹豫了两天后,噶尔钦陵终于一咬牙,决定发动兵变,他这次兵变,并不是要谋朝篡位,而是要为自己争权,同时,他要将那些反对自己的贵族和大臣们全部踩在脚下。

    噶尔钦陵和他父亲噶尔东赞一样,是个一个很有魄力的人,在朝议的大日子,他让左如帅索朗加赞带五万大军渗透逻些城,将那些反对自己的贵族和大臣们家人全部都抓了,同时,他还派兵包围王宫,趁机换掉了王宫守卫。

    那些大臣正在朝议,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朝议开始的时候,噶尔钦陵忽然走到赞普王位前,站在在小王子芒松芒赞身旁,面朝众臣,高声道:“赞普病重,由王子暂理朝政。”

    芒松芒赞才九岁而已,这两年里,噶尔钦陵做芒松芒赞的老师,芒松芒赞对他自然极为信任,当即便高声宣布:“父王病重,暂时无法亲理政务,本王子年幼,对政务尚不熟悉,本王子受父王之命,封噶尔钦陵为吐蕃大论,协助本王子暂理朝政。”

    此言一出,众臣纷纷哗然,立刻就有人高呼:“既然是赞普之命,可有赞普诏书?”

    噶尔钦陵冷笑道:“赞普如今卧病在床,手指尚不能动,如何下诏书,王子是赞普唯一之子,将来要继承赞普之位的,难道还能骗你们不成!”

    “就是!”芒松芒赞高声道,“本王子难道还能骗你们吗!”

    芒松芒赞只是个小孩子,对于满朝大臣,他自然选择相信自己的老师,而且松赞干布虽然卧床,却也叮嘱过他,要多听噶尔钦陵的话,所以他愿意陪着噶尔钦陵一起说谎。

    众臣闻言顿时再次哗然,吐蕃大论之位就是大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现在还多了一个协理朝政之权,如今王子年幼不懂事,那基本就是赞普的权力了,此等大权,就要落入噶尔钦陵之手,他们岂会答应。

    立刻就有人叫嚣:“王子会不会骗我们,我们不管,大论之位,何其重要,就算是赞普未病,要封大论,也得下诏书,何况王子还并不是赞普,岂能一言而诀,我等要求面见赞普!”

    “混账!”噶尔钦陵顿时瞪眼高呼,“松加米玛,你竟敢对王子不敬,你是要造反吗!”

    “臣绝无反意!”那个叫做松加米玛的大臣高声道,“臣只是按章办事,如今赞普病重,大论之位何其重要,即便没有诏书,臣等也要听赞普亲口说出,方能叫百官信服!”

    其他众臣闻言纷纷出列附和,噶尔钦陵闻言顿时双眉倒竖,大喝一声:“来人,松加米玛意图谋反,将其拉下去,推出宫门口斩首示众,其家中老小,一应诛杀!”

    此言一出,群臣阒然震惊,不知道噶尔钦陵这是要闹哪一出,就算是松赞干布在这,也不可能随便罗织一个理由就杀朝中大臣,而且还要杀全家老小,这也太草率了。

    然而下一刻,几个侍卫冲进殿中,就把松加米玛架住,除去他的官服官帽,往外拖去,松加米玛一边挣扎,一边愤怒大叫:“你们吃了熊心豹子胆吗!竟敢如此对我!”

    其他众臣也纷纷气愤大叫,拦住侍卫,不让侍卫出去。

    噶尔钦陵再次大喝一声:“来人!”

    顿时,只见近百侍卫手持刀兵冲了进来,将所有大臣团团围住,众臣顿时吓得不敢动了,松加米玛看得愣住了,他认出来了,这些侍卫根本就不是王宫守卫,他瞪眼激动大喝起来:“噶尔钦陵,你要造反?”

    噶尔钦陵冷哼道:“割下松加米玛的舌头!谁敢阻拦,格杀勿论!”

    只见一个侍卫手持一柄尖刀上前,捏开松加米玛的嘴,不管他如何咆哮挣扎,直接用刀切开松加米玛的嘴,然后割开他的舌头,殿上弄得到处都是血,还有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众臣是又惊又怒,吓得动都不敢动。

    松加米玛的舌头被割下,整张脸全是血,模样狰狞恐怖,他跪在地上,指着噶尔钦陵,发出愤怒的吼叫。

    噶尔钦陵一挥手,侍卫便将他拖了出去,嚎叫之声渐渐远去。

    噶尔钦陵扫视了一眼群臣,傲然问道:“谁还反对?”

    群臣噤若寒蝉,没有一个敢答话。

    噶尔钦陵冷哼道:“你们这帮老东西,永远只会拖本大论的后腿,本大论今日不妨明言,你们的家小,已经被本大论控制起来了,你们胆敢再胡言乱语试试!本大论忠心为国,岂是你们能比拟的,从今往后,本大论和王子的话,不容任何人质疑!否则松加米玛便是你们的下场!”

    芒松芒赞被刚才血腥的画面给吓到了,但现在听到噶尔钦陵的话,顿时安心了,他虽然小,可是他喜欢高高在上的感觉,就像他的父王那样,说什么就是什么,无人质疑,他就喜欢这样,要真说什么权欲,他不懂,毕竟他还没到那年纪。

    接下来,噶尔钦陵大声道:“本大论任职第一事,由左如帅索朗加赞带兵五万,驰援西突厥!”

610章:胡窥青海湾() 
    噶尔钦陵这次发动的兵变非同小可,松加米玛只不过是个导火索而已,虽然噶尔钦陵控制了众贵族和大臣们的家小,但逻些城那么多贵族和大臣,而且其中还有武将,他不可能全都控制住,总有漏网之鱼。

    于是乎,一些贵族联合武将私自调动兵力,与噶尔钦陵的大军在逻些城中发生大战,然而他们兵力有限,很快便被噶尔钦陵扑灭,八千大军全军覆没,不仅如此,所有参战的大臣全部被扣上谋反罪名,在城中闹市口斩首示众,其家人也无一幸免。

    逻些城中血流成河,那些大臣家族庞大,所有大臣的家族成员加起来竟达千人,在城中一齐斩首,何其壮观,城中刽子手只有五十多个,居然不够用,光是砍头就砍了好半天。

    噶尔钦陵的这一番清洗,吐蕃朝堂安静了,再也找不到一丝半点的反对之声,群臣也终于见识了什么叫做虎父无犬子,噶尔东赞当年权倾朝野,如今他的儿子比他更牛逼,两天之后,五万大军在左如帅索朗加赞的带领下行出了逻些城,朝北边而去。

    发出大军之后,噶尔钦陵在朝中大展拳脚,将以前一直受群臣反对的政策一股脑全部实施起来,这是他酝酿已久的强国政策,只不过以前被那些鼠目寸光的大臣们给耽误了而已,现在没人敢阻挠了,他还不趁机实施起来更待何时。

    吐蕃在大唐有暗探,李浩自然也在吐蕃安插了探子,李浩的特种兵中大部分都是异族的孩子培养而成,而且有专门的侦察兵,身为侦察兵,首先就要学会各国语言,还要精通唇语,当噶尔钦陵发动兵变当晚,一只飞鸽就飞出了逻些城。

    半个月后,当索朗加赞带着五万大军来到青海附近时,李浩已经收到了飞鸽传书,李浩在书房中手持纸条,看了片刻后,不禁仰头轻叹:“好一个噶尔钦陵,竟用如此铁腕手段整束吐蕃,这一点,我不如他,我太仁慈了。”

    他揭开灯罩,将纸条焚毁,蹙眉缓缓道:“噶尔钦陵独揽大权后,必定会大力发展吐蕃国力,看来攻打吐蕃之事……宜早不宜迟。”

    这段时间,彭海比平时多派了三倍的斥候巡查整个青海边沿,执失思力下的公文,他不敢轻怠,而且他也知道,这是李浩的意思,他岂敢不当一回事。

    三月初三,一个斥候快马回来向彭海禀报,在扎陵湖畔发现五万吐蕃大军,彭海闻言立刻写信派快马送去伏俟城,向执失思力请求出兵公文。

    快马一来一回两天时间,彭海一直派斥候严密注意吐蕃大军的动向,两天时间,吐蕃大军已经离开扎陵湖,偷偷进入青海地界,往北行去。

    收到公文后,彭海留下一万大军守城,自己带着三万青海卫火速出发,绕道往北,准备阻截吐蕃大军。

    彭海带领的三万青海卫全部都是骑兵,而且是重装骑兵,每一匹战马都是精挑细选的上等好马,李浩当初制定的青海卫训练计划中,就是按照玄甲奇兵的要求训练的,每个人都是配铁盾和长柄陌刀,攻防兼备。

    不过青海卫和玄甲奇兵又有所不同,玄甲奇兵需要进行默契度训练,好组成一个个奇怪的铁甲战阵,但青海卫不需要,李浩对他们的要求就是无敌一般的冲锋,简单粗暴的杀伤力,超凡的单兵作战能力,以及抵御箭雨的能力,青海卫每人所持铁盾是圆盾,直径65厘米,边缘锋利,实在没有兵器的时候,这铁盾也可以杀敌,这样的铁盾不大不小,在马背之上可以灵活运用,在单兵作战能力方面,甚至超过玄甲奇兵。

    圆形铁盾加陌刀的重量是五十斤,所有人穿皮甲,戴铁盔,这样既能保持灵活身手,配合铁盾又能提供强大的防御,就连马匹的头身都套有皮甲,可冒着箭雨冲锋,这样装备精良的一支骑兵,而且经过严酷的训练,早已成为大唐最精锐的一支部队。

    青海卫行军速度非常快,毕竟全是骑兵,七天便来到了昔日的婼羌国境内,以前这里是吐蕃的地盘,但被大唐抢过来了。

    彭海站在山头,用李浩赠予他的简易望远镜四处观察地形,他发现前方的山口倒是挺适合埋伏,不过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埋伏山口的打算。

    虽然这里地形不错,但想来对方主将应该不傻,也看得出来这里是伏击良地,必定有所防范,而且,他所带的三万大军是骑兵,不擅爬山,两旁的山峰太过陡峭,而他们一时间又无礌石滚木等道具,所以不适合在此伏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