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开着房车回大唐 >

第444部分

开着房车回大唐-第444部分

小说: 开着房车回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杨藩,只怕以后对大唐极为不利。

    然而樊梨花就算知道这些,也是无能为力,她虽然是行军大总管,但却不能胡来,主动对别国开战的话,需要皇帝的批准,不是她想打谁就能打谁的,况且,以她现在的兵力,想要攻打阿拉伯帝国,绝对不可能。

    送走大宛国主,樊梨花取出军事地图看了起来,她盯着地图看了许久,仰头长叹:“难怪出征前李浩就告诉我,此次西征,到达大宛便可,不可再继续往前,西北方向是波斯,东北方向是阿拉伯帝国,我已无疆可拓,没想到区区数年,西突厥就被阿拉伯帝国侵吞了近千里的国土,还好,从安西都护府到这里,差不多也有七千里了,也算是完成了我的承诺。”

    感叹完后,樊梨花立刻开始写战报,战报内容很简单,奏请李世民在大宛设安息火寻二州,西迁安西都护府至安息州,并往安西都护府加派兵力,力守边塞,西突厥大将杨藩投靠阿拉伯帝国,可见阿拉伯帝国颇有野心,恐要对大唐不利。

    写完战报后,樊梨花派快马送出,然后便叮嘱范水:“范水,明日一早,带两万精兵,带上石碑,随我去边塞立碑。”

    范水闻言浑身一震,激动得无以复加,终于要到这一刻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身为武将,最大的荣耀便是为国开疆拓土,樊梨花征灭西突厥,为大唐拓土七千里,立碑边境,威慑外邦,这样的大事,怎能不振奋人心,绝对会青史流传,就像当年李广“饮马酒泉,封狼居胥”一样。

    隔日一早,樊梨花带着两万大军轻装出发,下午时分,来到西方百里之外的茫茫荒原上,在前面带路的大宛使臣忽然对樊梨花道:“樊大总管,到了。”

    樊梨花让大军停下,转头问他:“这里就是大唐与波斯还有阿拉伯的边境了?”

    “是的,樊大总管。”大宛使臣颔首道,“这里就是大唐帝国,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三国边界。”

    樊梨花抬目四望一番,这里茫茫一片,可见远处群山,却不见任何鲜明标志,也不知道是怎么定义国界的,按照地图所示,差不多也就是这里了,她下马向前了一会儿,猛然用力一跺脚,在地上留下一个脚印,然后高声道:“在这里,立碑!”

    “是!”后方上百人兴奋高呼,十几人拿着铁锹过来掘土,其余人则开始搬石碑,此刻石碑被黑布包裹着上半段,将所有碑文都挡住,只从下半段看的话,像是个大石块。

    大宛使臣不太明白,走到樊梨花面前行礼问:“樊大总管,您这是做什么?”

    “立碑。”樊梨花缓缓道,“大唐琼南王听说过吗?”

    “听过,听过!”大宛使臣闻言睁大了眼睛,声音也提高了,赞道,“琼南王是大唐的奇人,和樊大总管一样,是战无不胜的大将军!”

    樊梨花负手傲然道:“大唐贞观十七年,那时候的琼南王还只是蓝田侯,一人领四万大军,击破数倍兵力的七国联军,反败为胜,创造战史神话,后又驱逐西突厥千里之遥,于西突厥疆土之上立下石碑,碑文曰:大唐国境界碑,此界以东,皆为唐土,尔等外邦,不可轻犯,若仰中华之文明,可虔心来朝,敢图大唐分毫寸土,必灭其族,有犯我大唐天威者,虽远必诛!大唐贞观十七年,李诗狂立碑于此,警醒万邦。”

    大宛使臣闻言浑身剧震,扑通一声便跪倒在地,虔诚高呼:“我宁远国对大唐万世忠臣,不敢有违,大唐昌盛,万世不竭!”

    樊梨花转头看了他一眼,缓缓道:“宁远国,不复存在了,你以后说话可得小心点,我大唐……不容国中有国,此事本总管也与你们国主说过。”

    “是,小人知罪!小人知罪!”这大宛使臣没想到马屁拍在马腿上,吓得额头冷汗直冒,还好樊梨花没有跟他计较。

    过了许久,石碑立好,樊梨花亲自上前揭开黑布,黑布随风飘走,露出碑文,只见李浩的碑文之旁,多了一行字,内容是:大唐贞观二十四年,樊梨花击破西突厥,拓土七千里,移碑与此,借李诗狂之言,警醒万邦!

664章:怼长孙无忌() 
    樊梨花在大唐国界之处立下界碑之时,长安这边正在进行小朝会。

    昨天是个好日子,昨日上午,狄仁杰带着太原王氏的人和大量钱财回到长安,王维泰去李浩的银行贷款,得知银行的利息制度加了限额,把他气得半死,即便如此,他还是要贷款,不贷款不行啊,没钱交罚款啊。

    昨日下午李世民收到樊梨花大破西突厥王庭的战报,这可把他开心坏了,嘴都快笑裂开了,他让许廉当殿诵读樊梨花的战报,大家一起开心开心。

    樊梨花击破西突厥王庭,这确实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然而众臣却开心不起来,为啥,因为长孙无忌已经告诉他们了,樊梨花和李浩是一伙的,薛仁贵和厉害是一伙的,狄仁杰和李浩也是一伙的,他们全被李浩骗了,被利用了。

    这个消息一说出来,把群臣打击得近乎崩溃,褚遂良听到长孙无忌的话后,竟当场气得晕倒,已经躺在床上很久了,至今还未痊愈,所以今天两仪殿上看不到褚遂良的身影。

    樊梨花立下如此赫赫战功,直追李靖当年,而且这一仗打得极为漂亮,还缴获了两百多万贯的金银珠宝,人家打仗是越打越穷,而大唐简直是越打越有钱啊。

    李世民也不急着封赏樊梨花,因为樊梨花战报中说她要继续向西征讨,为大唐开拓疆土,李世民决定等樊梨花开拓疆土回来,再好好封赏。

    接下来,李世民便和众臣商议,樊梨花西拓疆土,为了保西方边境安稳,极有可能要将安西都护府西迁,而且还要增派兵,西突厥可是丝绸之路要道,如今好不容易掌握在了自己手里,李世民岂能不重视,一定要好好地守住。

    商议最后决定,西突厥王庭改名为汀州,安西都护府暂且西迁至汀州,另外向安西都护府增兵两万。

    议完这件事,又开始讨论一件大事,就是关于南诏使者在大唐被毒杀的事,虽然找出了幕后真凶,而且也施以了惩罚,但对于南诏那边,必须有个交代,想必南诏使者团已经派人回去告诉细奴逻了。

    对于这件事,他们君臣的意见倒是很统一,赔钱,赠送大批物资粮食以及精美的瓷器布帛给南诏,外加金银珠宝,折合钱十万贯,另外,派人带五千精兵护送盛国兰回南诏,毕竟这么多的物资,而南诏使者团的护卫只有三百多人,在关中倒是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一旦入了巴蜀地带,那里强人横行,江湖势力林立,有点危险。

    定下了这些,李世民还宣召盛国兰觐见,将赔偿的事情告诉盛国兰,表达大唐的诚意。

    盛国兰并不在乎这些,她的哥哥死都死了,难道还能复活不成,她也并未怪大唐,说实在的,她其实还是蛮喜欢大唐的,她所认识的唐人,对她都很好,比如说狄仁杰,狄仁杰的家人,还有那个琼南王,对她也很客气,当她和狄仁杰从太原回来的时候,李浩亲自出城迎接他们,而且狄仁杰似乎与他关系很好,在她看来,狄仁杰是好人,那么他的朋友也一定是好人。

    李世民所提的赔偿,盛国兰全部接受,并向李世民行跪拜之礼,感念皇恩,李世民很开心,当即便道:“盛国兰,为表朕的诚意,朕派大唐最厉害的将军送你回南诏。”

    “大唐最厉害的将军?”盛国兰闻言下意识地看向狄仁杰,可能是情人眼底出西施吧,盛国兰喜欢狄仁杰,便认为狄仁杰什么都好,是天底下最厉害的男人,大唐最厉害的将军,肯定也是狄仁杰。

    然而狄仁杰却转头看向李浩,而且满殿大臣全部望着李浩,盛国兰见状也不得不转头望向李浩,心中不忿:“他就是大唐最厉害的将军?瘦瘦弱弱的,拿个破羽毛扇子,穿的像个读书的,也就是身材高了点,哪儿厉害了,肯定打不过狄仁杰。”

    李浩此刻很尴尬,因为他不想接这个差事,拼命朝李世民使眼神,意思很明白:“臣做不到啊!”

    “诗狂,这次你别想偷懒。”狄仁杰斜了李浩一眼,道,“你瞧瞧盛国兰,才十六七岁的年纪,便从南诏来到长安,千里迢迢,跋山涉水,殊为不易啊,你身为堂堂男子汉,去一趟南诏又怎么了,难道你忍心看这么一个瘦弱的女娃儿带如此多的金银财宝回南诏?”

    李浩很想大叫一声:“我忍心啊,有什么不忍心的?”

    然而他不敢那样说,不然非得被李世民指着鼻子骂,于是他只能拱手行礼,不情不愿道:“臣遵旨——”声音拖得老长,生怕李世民看不出来他的不开心。

    “哼,这惫懒货。”李世民看他那死相,没好气地笑骂一声。

    这时,盛国兰忽然道:“皇上,能让狄仁杰送我回去吗?”

    “大胆!”于志宁闻言忽然瞪眼呵斥,“在皇上面前,居然敢自称我!”

    李世民摆手道:“没事没事,于爱卿莫要小题大做,盛国兰是南诏人,不懂我大唐礼数,朕岂能与她计较?”

    盛国兰见李世民如此大度,心中暗喜,再次请求道:“皇上,能让狄仁杰送送臣回南诏吗?”

    她也不知道该自称什么,她看李浩刚才自称臣了,于是便有样学样,她是南诏王的女儿,算是南诏公主,南诏已经献上国书称臣,南诏王都向李世民称臣了,她自称臣,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狄仁杰啊”李世民转头看了狄仁杰一眼,随即笑呵呵道,“盛国兰,你有所不知,狄仁杰不是将军,他不能带兵的。”

    盛国兰眨巴着大眼问:“皇上你是天下之主,说话比天神还管用,你封他做将军,他不就可以带兵了吗?”

    这句话恰到好处地拍了一把李世民的马屁,把李世民拍得飘飘然,李世民笑呵呵地伸手连点盛国兰:“你啊你,果然是小女娃儿,童言无忌啊。”

    李世民认为她在胡说,但李浩却上心了,他不想去南诏,那地方穷山恶水的,鬼才想去呢,何不趁机把这个担子撂给狄仁杰呢,于是他赶忙道:“皇上,狄仁杰破获大案,尚未封赏,皇上趁此机会封狄仁杰一个将军散衔也是极好的。”

    “嗯?”李世民转头望向李浩,看他那一本正经的模样,他差点就以为李浩的提议是大公无私了,李浩心里的那点小九九,岂能瞒过他。

    “诗狂,你莫要胡闹。”李世民板起了脸,李浩只能缩了缩脑袋,退回队列中。

    盛国兰却道:“皇上,狄仁杰的功劳不够封将军吗?”

    “这个”李世民闻言有点为难,他在想如何向这个对大唐朝事一窍不通的蛮夷女孩解释大唐封赏的事。

    这时,李绩看到李浩朝他使眼色,李绩立刻会意,赶忙出列道:“皇上,其实若是封狄仁杰一个武散衔,也未尝不可,毕竟只是散衔。”

    李绩很少在殿上说话,但他只要发言,李世民每次都会认真听,而且会认真考虑他的话,物以稀为贵,原来说话也是这个道理。

    李绩都发话了,李世民便认真考虑起来,封个散衔似乎确实没什么关系,于是他便道:“既然如此,那么咱们现在便先商议一下狄仁杰的封赏吧。”

    这时,孙伏伽忽然出列道:“陛下,臣年纪大了,腿脚越发不利索,想告老还乡,臣观狄仁杰少年有为,屡破奇案,当是大唐栋梁之才,臣想让狄仁杰接替大理寺卿之位。”

    众人闻言尽都惊讶不已,这孙伏伽,六十岁还没到呢,就想告老还乡,请辞就请辞吧,还让狄仁杰接替大理寺卿的位置,这怎么行,自从新吏治整改后,大理寺的权力增大了不是一点点,对大唐所有官员有监察之权,任你再大再牛逼的官,只要你犯错了,大理寺都敢拿你,牛不牛逼。

    最重要的是,狄仁杰特么的是李浩的人,光是这一点,他们就不能答应,孙伏伽话音刚落,长孙无忌就高声反对:“陛下,臣以为不妥,狄仁杰才弱冠之年,当上大理寺少卿已是皇恩浩荡格外提拔了,岂能再任大理寺卿如此重职,臣以为让孙寺卿再劳苦数年,方为上佳。”

    李世民闻言刚想点头,这时,盛国兰忽然懵懂问道:“皇上,大唐封官是看年纪的吗?好奇怪呀,我臣的父王任命官职都是看那个人有没有本事,厉害不厉害。”

    盛国兰果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番简单无比的话狠狠地抽了长孙无忌一个大耳光,也让后面准备附议的众臣闭上了嘴,因为她说的在理啊,什么理,任人唯贤的道理。

    长孙无忌被盛国兰这句话气得满脸通红,他转头怒视盛国兰,高声道:“我大唐君臣朝议国事,你一个化外夷民有何资格妄论!”

    李浩闻言剑眉一竖,昂首大声喝问:“长孙大人,她没有资格,那本王有吗?”

    统统闪开!李浩要装逼啦!

665章:朝臣分流() 
    长孙无忌闻言扭头看向李浩,脸色不大好看,李浩这个时候跑出来说这句话,很明显是要为难自己,他微蹙双眉,摊手问道:“琼南王似乎有高论?”

    “高论谈不上。”李浩踏前一步,与长孙无忌并排站列,声音洪亮道,“盛国兰年纪虽小,也不通我大唐礼数,但她方才说的那番话,却极是在理,尚书咸有一德有云,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长孙大人和在场诸位都是满腹经纶的学者,此番道理,难道还要一个小姑娘来教不成!”

    李浩这句话将长孙无忌怼得面红耳赤,然而长孙无忌无言以对,没办法,道理不在他那边,毕竟看岁数和论资历这种事情,是他们官员间约定俗成的规矩,这个规矩本身就没什么道理可言,只不过是他们的私心在作怪,当年李浩年轻时,被他们如此打压,没有人为李浩撑腰,李浩硬是用滔天的功劳一步一步爬上来了,现在不同了,李浩已经登上了峰顶,俯瞰群臣,他力挺狄仁杰,谁还能用这个完全没有道理的借口来打压狄仁杰,就算是长孙无忌,也没有用,一句话,他们不占理。

    李浩一番话怼了长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