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开着房车回大唐 >

第70部分

开着房车回大唐-第70部分

小说: 开着房车回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辞别了众位大佬后,李浩和陆云去了西市的太白楼,因为他跟杜洪约好了,在太白楼会面。

    到太白楼的时候,杜洪已经到了好一会儿了,连饭桌都准备好了。

    李浩让陆云和杜洪坐下陪自己一起吃饭,然后聊起了买房之事,杜洪一一道来,刚才他已去牙行看了一遍,看中了两家门面,一时间无法定夺,想要李浩亲自去看看。

    李浩点头答允,吃过午饭休息了一会儿,就和他一起去看店面。

    两家店面都不错,大小适中,分上下两层,有一间店就在朱雀大街,李浩开心坏了,这可是权贵一条街啊,离太极宫也不远,李浩果断选择了这家店,然后便回家画装修图纸去了。

    十天之后,店面装修完成,李浩将所有的镜子和玻璃制品全都引进店内,开张,店名就叫奇宝斋,这家店由他的便宜岳父图老爹负责,里面所有东西的价格都由李浩所定,明码标价,贵得吓人。

    一面巴掌大小的镜子,99贯,即使是最小的镜子也卖49贯,最大的镜子,998贯,至于其他的一些玻璃酒杯,玻璃装饰瓶,价格也是不菲,普通的圆形玻璃酒杯199贯一只,方形玻璃杯299贯一只,高脚杯399贯一只。

    所有顾客进来后一看到如此精美的玻璃制品和镜子都叹为观止,看到价格后也纷纷倒吸凉气。

    虽然玻璃制品的价格吓退了一大批客人,然而大唐有钱人还是很多的,特别是长安,简直就是权贵集中营,时不时地就有客人看上一个镜子或者一个玻璃杯什么的,先交上十几贯的定金,然后就回家去取钱了。

    虽然是第一天开业,不过李浩并没有出面,他一直在对面的茶楼二楼喝茶,隔着窗户看着自己的店,等到晚上快打烊了,才来店里,让老丈人打烊,然后开始数钱。

    钱太多,已经堆成小山,有铜钱也有银子,甚至还有金饼,花了小半个时辰才清点完毕,总共进账六千五百贯,听到这个数字,众人并不惊讶,因为看到那小山一样的金银时,他们已经震惊得麻木了。

    六千五百贯,用日进斗金来形容都不为过,李浩有点担心了,虽说这是长安,天子脚下,可特么这么来钱的生意,肯定会有人眼红的,他有点后悔,不该自己单独做这个生意的,虽然很赚,但这钱似乎拿得有点不安稳。

    他想了许久,最终下定决心,得拉一个重量级的合作伙伴,这世上最厉害的人是谁,那肯定是李世民,嗯,这次就去跟李世民合作一把吧,没人愿意跟钱过不去。

    于是,李浩大半夜来到太极宫外,请求面圣。

    李世民在甘露殿外批阅了一天奏章,终于可以歇一会儿,开始吃晚饭了,忽然有金吾卫来报,李浩请求面圣。

    李世民想都不想:“宣!”

    李浩在金吾卫的带领下来到甘露殿外,略整衣冠,进了殿,发现李世民正在龙案上吃晚饭,赶忙跪礼:“微臣冒昧求见,打扰陛下进膳,微臣有罪。”

    “诗狂平身。”李世民心情不错,等李浩站起来后,问,“诗狂,用过晚饭了吗?”

    李浩老实回答:“尚未用餐。”

    “来人!”李世民高声道,“给李浩备餐,与朕进膳!”

    李浩闻言一惊,和李世民一起吃饭,这可是莫大殊荣啊,非亲信之人无此资格,李浩赶忙道:“陛下隆恩,微臣……受宠若惊。”

    李世民笑眯眯道:“吃个饭而已,慌什么,入座吧。”

    “遵旨。”李浩拱手入座,不一会儿,饭菜就上来了。

    一个四样菜,卤水鸭,水煮青菜,清炒豆芽菜,西红柿蛋汤,目测这西红柿蛋汤是抄袭太白楼的,不过卖相似乎有点差呀。

    看着案上的四样菜,李浩心中暗叹:“李世民呀李世民,你杀死自己两个兄弟,削尖了脑门坐上皇位,为的就是每天批阅小山一样的奏章和吃这些玩意?你这不是自找不痛快嘛。”

    当然,这些话他可不敢说出来,不然李世民肯定会喊金吾卫进来将他乱刀分尸,毕竟玄武门事变是他的逆鳞,任何人都不敢在他面前提起,包括魏征和长孙无忌。

    李世民见李浩望着饭菜发愣,淡笑道:“诗狂你有大唐食神之称,朕的菜肴或许难入你眼,便将就着吃吧。”

    “微臣不敢。”李浩赶忙恭谦道,“陛下就算赐泔水,微臣也定会吃得一滴不剩。”

    “你这马屁精。”李世民笑骂一声,道,“有道是食不言寝不语,有什么话,吃完再说。”

    “是。”李浩拿起筷子就开始吃,饭菜有点多,但李浩大话都说出去了,硬是把所有饭菜全部吃光。

    李世民胃口似乎不佳,一碗米饭都没吃完,他见李浩碗碟一片干净,不禁笑道:“你还真吃的一点都不剩啊。”

    李浩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微臣不敢浪费粮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世民闻言轻吟,点头道,“好,说得好,这是你新写的诗句?”

    李浩一阵尴尬,随口一说,没想到就扯出了诗句,既然李世民问了,他也只能点头:“回陛下,是的。”

    李世民道:“全诗是什么,念来给朕听听。”

    “遵旨。”李浩缓缓起身,开始吟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世民听完龙颜大悦,击节赞道:“好,好诗,那些文人就应该多作一些这样的诗,对了,这首诗是何名目?”

    李浩回道:“回陛下,此诗名为《悯农》,乃微臣见田间老农劳作时有感而作。”

    “你这首诗作的好!作得极好!”李世民起身走下宝座,来到李浩面前,道:“大唐以农为本,农事便是我大唐最大的事,然而那些王孙贵胄身在金屋之中便忘了民间疾苦,朕常感痛心,诗狂,这首诗送给朕如何?”

103章:和李世民合作() 
“啊?”李浩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赶忙拜道,“陛下赏识,是微臣荣耀。”

    李世民开心道:“朕要将这首诗刻字题匾,挂于南书房,让众皇子每日诵读三遍,以牢记农事艰辛,不再浪费粮食。”

    李浩眉毛抽了抽:你自己碗里的饭还没吃完呢,就想着教育儿子了,你真行,你可知道,你挂上我的诗,我一下就把所有皇子都得罪了,他们估计以后看到我就牙痒痒吧。

    当然,这只是李浩的心里话,他可不敢说出来,不然李世民肯定削死他。

    李世民又轻吟了一遍《悯农》,准备返身回宝座,边走边问:“对了,诗狂,你如此晚了还来见朕,所为何事?”

    见他终于肯说正事了,李浩一阵激动,赶忙道:“启禀陛下,微臣是来给陛下送钱的。”

    “哦?送钱?”李世民刚准备回宝座上,闻言忽然停下,转身挑眉望着李浩,那表情仿佛在说,“小子,今天出门忘吃药了吧?”

    李浩看到他这副表情,顿时很不爽,不爽也没办法,只能干笑道:“陛下,微臣给陛下带来一宗大买卖,年入百万贯,陛下要不要?”

    “百万贯!”李世民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赶忙凑上前问,“你此言当真?”

    李浩恭敬道:“微臣不敢欺君,这宗生意,微臣今天也是第一天做,一天就赚了六千多贯。”

    “嘶——”李世民再次倒吸一口气,狐疑地望着他,“你到底做了什么生意,这么赚钱?”

    李浩道:“不瞒陛下,其实也就是卖东西,微臣卖的东西,陛下也见过,就是前段日子微臣送给陛下的玻璃镜子。”

    李世民闻言顿时恍然,玻璃镜子他见过,初见之时确实震惊无比,李浩送了好几面给他,他自己留了一面最大的,其他的都收入府库,等待以后赏赐给后宫妃嫔。

    若说做玻璃镜生意,李世民觉得肯定很赚钱,因为这是稀罕玩意啊,但他没想到这么赚钱,想了片刻,他狐疑地看向李浩:“既然这玻璃镜如此赚钱,你怎么舍得来与朕分享?”

    李浩尴尬一笑,道:“陛下,有道是楚人无罪,怀璧其罪,浩自知能力微薄,虽有点小聪明,却无甚根基,这生意宛若宝藏,浩若一人独享,势必有人眼红,难以持久的。”

    李世民闻言连连点头,禁不住赞道:“你小子虽然年纪不大,做起事来却一步三算,确有过人之处。”

    “多谢陛下谬赞。”李浩微笑拱手。

    李世民忽然又道:“不过!朕听说你跟卢国公府还有赵国公府都有生意合作,为何不再寻一个你的好叔伯,一起合作,这样你也多个靠山了。”

    李世民这句话很危险,听起来有点像是说李浩拉朋结党,其实他也就是试探一下李浩而已,李浩自然听得出来,恭敬回答:“回陛下,这么大的生意,普天之下除了陛下,没人能够掌控,况且,小子一心只想挣钱,叔伯们的与小子关系再好,那也是泾渭分明,没钱免谈。”

    “你这混账。”李世民闻言笑骂了一句,返身回到宝座上坐下,摊手道,“说说吧,你要跟朕如何合作?又如何分利?”

    李浩赶忙道:“回陛下,这个微臣早已想好,微臣负责制作和售卖,陛下负责派人保护微臣的店铺产业,并派遣一位账房前去管账,所得钱财,五五分成,”

    “哦?”李世民挑眉道,“这么简单便能年获百万贯,朕可占了大便宜了。”

    李浩道:“非也,陛下,长安虽大,然则富人有限,若将此生意禁锢在长安一隅,年利不会超过七十万贯。”

    李世民闻言捋了捋龙须,皱眉问:“那如何才能年获百万?”

    李浩忽然肃容,道:“遣商队,赴西域。”

    李世民闻言双眼眯了眯,忽然皱起了眉,李浩这句话说到了他心里烦躁的地方,这个烦躁跟高昌有关,高昌地处大唐西北边陲(今新疆),正好在丝绸之路上,高昌国君贪得无厌,向过往商队收取高额关税,近乎抢劫,众多商队不堪其扰,往往来回一趟生意只能赚取微薄之利,若运气不好,遇上恶劣天气或者沙漠强盗,连小命也会丢掉。

    商人图利,没有了利益,还怎么经商,于是便有商队避开高昌,偷渡沙漠,虽然危险了一点,却也省下巨额的买路钱。

    然而这些商队十之八九都死在了大漠中,尸体被饿狼吭食,财物被掠夺一空,其中便有很多大唐的商队。

    此事传回长安,李世民起初并未在意,以为是沙漠劫匪所为,然而听得多了,他便起疑了,就算沙漠环境恶劣,劫匪强盗多,那也不可能十去九不回啊,英明神武的天可汗立刻便猜到极有可能是高昌搞得鬼,于是便派人远赴西州打探,没想到还真被他猜着了。

    得到密探的奏报后,李世民很生气,恨不得立刻派兵去攻打高昌,然而他忍住了,为啥,因为高昌实在太远了,而且那里周围都是荒漠,行军困难,若是派兵前去攻打,刚刚有点起色的大唐又要捉襟见肘了,如果这个时候再来点天灾的话,李世民估计又要失眠了。

    高昌就像一块牛皮癣,生生切断了大唐与西域之间的丝绸之路,现在的汉胡商队连以前的一半都不到,李世民为此没少烦心。

    高昌的事情李浩并不知晓,他忽然看到李世民皱眉,心中一咯噔,心想此事难道还有什么难处,果然,过了片刻,李世民悠悠道:“遣商队赴西域之事暂且不急,先将长安的生意做好吧。”

    李浩本想问他原因,但还是忍住了,皇帝的事,作为臣子的少打听,少赚点就少赚点吧,于是他只能颔首领命:“是。”

    李浩从太极宫出来的时候,已过了宵禁时辰,李世民特地派金吾卫护送他去太白楼休息。

    隔日一早,李浩被敲门声吵醒,只听门外陆云喊叫:“少爷,宫里来人了。”

    李浩一咕噜坐起来,虽然被吵了好觉,但他这次一点都不生气,跟赚钱有关的事,他怎么会生气呢,赶忙起来穿衣洗漱。

    李浩洗漱完毕后在陆云的带领下充充来到一楼大厅,只见许廉正坐在那里喝茶,李浩赶忙上前拱手笑道:“许公公,早。”

    许廉也起身拱手:“李县男早。”

    “请坐,请坐。”二人互请,然后坐下。

    李浩坐下后也来不及喝茶,便问:“许公公,陛下派你来所为何事呀?”

    “自然是生意上的事了。”许廉笑眯眯地朝门外指了指,问,“三十个右武卫,日夜轮流替你看店,满意不。”

    李浩探出脑袋朝门外看了看,果然看到三十个身穿甲胄的武士整齐地站成三排,好不威风,吓得客人们都不敢进店来了。

    李浩满意点头,微笑道:“满意,陛下行事,我怎敢不满意。”

    “陛下行事自然是滴水不漏的。”许廉笑眯眯地又从袖间取出一支长长的紫檀木匣,推到李浩门前。

    “这是?”李浩有点茫然。

    “打开看看。”

    李浩依言打开,似乎是一块明黄色的布,这种颜色只有皇家的人才能用,平民用了会被砍头。

    李浩将这块布打开,顿时一惊,这竟是一张旗幌,以金龙为底纹,正反面都秀着偌大的“李”字,至于这个李是李浩的李还是李世民的李,没人知道,也没人敢问。

    “许公公!这……”李浩震惊得有点无言,瞪大眼懵逼地望着许廉。

    许廉笑眯眯道:“你不是要找陛下做靠山么,既然陛下既然已经点头,便不能小气,这可比金字招牌管用多了,有了这张旗,是个人都知道,你的那间店,有一半是陛下的,就算没这三十个右武卫,也没人敢动。”

    李浩激动得直搓手:“对对对,不过右武卫还是要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

    “哎哟,那可难了。”许廉闻言忽然露出一副为难之色,“咱家临行前,陛下交代了,这两样,你只能选一个。”

    “啥玩意?”李浩猛然瞪眼,“闹了半天……二选一啊!”

    许廉就望着他笑笑,没有说话。

    李浩不开心,很不开心,李世民好歹也是大唐皇帝,恁地小气,怀着郁闷的心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