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幻两晋 >

第23部分

梦幻两晋-第23部分

小说: 梦幻两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再是两臂在身前同时逆时针方向旋转,左手绕环较右手大些,同时要注意腰胯、尾骶部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久而久之,过渡到以腰胯、尾骶部的旋转带动两臂的旋转。

    卫阶又看了看支遁大师的注释:“心静体松,姿态舒展,要体现出鹿的探身,仰脖,缩颈,奔跑,回首等神态。

    卫阶一边在脑海中模拟出这些动作,一边体会着支遁大师所说的心静体松的状态,今天早上练习了几遍鹤戏,虽然有点吃力,但是卫阶隐约间觉得还是有点效果,呼吸似乎舒畅了一些,这让他很是欣慰,对于学习五禽戏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刘穆之和小松二人直到卫阶都准备睡了才回来,今日秦淮楼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也没有因为司马元显昨日前来闹事受到影响,一如既往的门庭若市,生意兴隆。

    “濛濛小姐托我向你问好!”刘穆之看着已经准备上床就寝的卫阶,颇有深意地说到。

    “嗯,明日也代我向她问好!”

    卫阶的淡然让刘穆之有点不太适应,似乎和谢安决裂后,卫阶变得有点消沉起来,隐忍和消沉可是两码子事,刘穆之一心想要做一番大事,实现自己的价值,若是时机不宜,暂时隐忍他还能接受,若是就此消沉,不再作为,那是他接受不了的。

    “叔宝打算修养多久?”

    “看情况吧,也许是一个月,也许是一年,也有可能一直到安公归天!”

    刘穆之的心思卫阶很清楚,历史上的刘穆之并不是眼前这样沉不住气的一个人,这说明什么?说明他还不合格,还需要打磨!当然,打磨也是需要方法的。

    “明天若是秦淮楼无事的话,你去趟卫家军的军营,邀请刘牢之,刘裕他们来别苑做客,就说答谢他们秦淮楼相助之恩!”

第四十一章:埋笔军中() 
翌日清晨,卫阶依旧早起,练习华佗五禽戏,刘穆之难得地在卫阶起床没多久后便也起身,简单洗漱后于卫阶打声招呼便匆忙独自出门,卫阶知道他是着急去军营,也不点破,由他去了。

    对于刘牢之等人是否有暇前来别苑做客,卫阶也心中无底,只是着小松小娥备好酒菜,做足了事前准备,晌午时分,刘穆之便和刘牢之刘裕等人来到了别苑。

    刘牢之等人还是第一次来这个别苑,对于别苑的清幽环境格外的羡慕赞叹,卫阶心中好奇,前日在秦淮楼虽未爆发冲突,但毕竟也是擅离军营,算是违反军规了,这几人怎么还会如此轻松。

    “前日之事,未曾给几位将军带来麻烦?”

    小院中,各人随意坐下闲聊,除了刘牢之刘裕外,魏永之也来了,还有一个只有十五六岁左右,卫阶从未见过的少年郎也在其中。

    “呵呵,没啥大事,只要司马道子父子不借机刁难,旁人不会说什么,现如今安公旧事重提,要在建康城推行之前桓温实施过的土断政策,他父子二人正忙着在朝堂之上和安公斗法呢!”

    西晋末,北方人民大量南流,东晋建立后,政府设立了许多侨州、侨郡、侨县予以安置。他们只在这种侨立的地方机构登记,称为侨人。侨人的户籍称为白籍,不算正式户籍,入白籍者不负担国家调役。

    土断的目的就是要整理户籍,调整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以现居地为准,来给所有人编定户籍,主要针对的乔寓士族,对于健康本地的高门大阀也有一定影响。

    乌衣巷的谢家,王家,都是乔寓士族,谢安此举在其他乔寓士族看来,就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自然会遭到反对。

    卫阶微微点头,估摸着建康城内要乱一阵子了,谢安应该有一段时间顾不上自己了,当下心中宽慰,微笑看着一直站在刘牢之身后的少年郎问到:“这位躲在刘将军身后,有点害羞的小哥是谁啊?”

    刘牢之哈哈大笑一声,将少年从身后拽出,推到卫阶面前,嘴中说到:“这是我的外甥何无忌,日前才从老家过来寻我,无忌自幼习武,兼习兵法韬略,是个人才,只是还需要锻炼一番!”

    “何无忌!”

    这个少年看上去虽然羞涩了点,却是一脸正气,再过几年,只怕也会是不可多得的良将,只是卫阶对这个名字陌生之余,对他的身份有点不太感冒。

    刘牢之的亲外甥,刘牢之总有一天会和刘裕站在对立面上的,这个何无忌只怕不会站在刘裕这一边的吧,口中却不吝赞美之词。

    “果然是一表人才,颇有几分刘将军的风范!”

    这边卫阶和刘牢之在寒暄,那边刘裕魏永之则和刘穆之在另一边闲聊,只是刘裕话少,基本都是刘穆之在那唾沫横飞,偶尔魏永之会陪着说上几句。

    卫阶看在眼里,心中好笑,现在对着人家一阵唾沫横飞,以后只怕要俯首帖耳了!

    “夫人不在家中?”刘牢之看了看内堂方向,问起了王氏。

    “娘亲这几日感染了风寒,不便出来见客,刘将军见谅了!”卫阶知道,他的父亲卫恒在卫家军中名望甚高,连带着母亲王氏也备受尊重。

    “夫人无碍吧?”刘牢之一脸关切,嘴中愤愤不已。

    “没曾想两位老将军去世后,夫人和二公子会沦落自此,大公子所作所为,卫家军上下都看不过眼呢!”

    “没啥大碍,休息几天便好了,现在也挺好,远离了卫家,也就远离了朝堂,远离了纷争!”卫阶摇头说到。

    “对了将军,如今你是卫家军的最高统帅,灵魂人物,不知接下来可有什么打算?朝廷对卫家军以后如何安置?”

    “我爷爷临终时有过遗言,卫家军是不能落入司马道子父子手中的!”

    “这是自然!”说到司马道子父子,刘牢之难以抑制的一脸不屑。

    “牢之正有一事要请教二公子!”

    “北府兵大统领谢玄不日就要从京口返回建康,想来安公有意要将卫将军纳入北府兵的建制之中,不知二公子以为此举可行否?”

    卫阶闻言陷入沉思,这是他预料之中的事,换作以前,他是非常乐意将卫将军编入北府兵的,但是如今谢安对他的顾忌日深,卫家军可以说是他最大的凭恃,就这样交到谢安谢玄手中,只怕于他的将来会很不利。

    “若真能编入北府兵是件好事,相信日后在北府军中,卫家军在刘将军的统领下,会有一番惊天动地的作为!”

    “只是卫阶有个建议,若是安公真的有次提议,刘将军不妨和安公还有谢大统领提议,卫家军虽然编入北府兵中,但是还是由刘将军你来统帅,一切军务还是你说了算,与北府兵原本的阵营独立开来!”

    “我这么说,你明白吗?”

    刘牢之有点愕然地看向卫阶,这其实和他心中的想法不谋而合,他自己也是个有野心的人,并不想轻易把军权交出去,只是他心中清楚,目前他是没有那个能力和朝堂上的那些大佬对抗的,如果最终结果真的如卫阶所说,编入北府兵,有了谢家和北府兵做靠山,又能将军权握在手中,那就完美了!

    “卫家军是卫家几代人的心血,牢之也不想就此将它交到外人手中,二公子的提议正是牢之所想,如此牢之会尽力的!”

    卫阶知道刘牢之不会拒绝自己的提议,北府兵中现在自谢玄而下,就是他的嫡系何谦,卫家军编入北府兵后,刘牢之自然有办法取得谢玄的信任和赏识,最终会在北府兵内形成两大派系,而终有一天,刘牢之在北府兵中的声望,也将超过何谦,成为谢玄之下第一人!

    最重要的事情定下来后,小娥的酒菜也准备好了,众人也不推辞,留下来尽情地喝酒畅谈,刘裕从始至终都很少开口,卫阶也没有刻意地找刘裕说话,如今的刘裕,还没有到发光发热的时候,这个时候低调,反而是最好的掩饰和保护。

    酒足饭饱之后,刘牢之一行人告辞离开,此一别,若是卫家军最终编入北府兵,只怕不日就要拔营前往京口,再想见面的话就没那么容易了。

    “刘裕将军遇事冷静,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好好提拔运用,将来会是将军有力的臂膀!”别苑门口,卫阶和刘牢之退后少许,卫阶站在刘牢之的角度巧妙地替刘裕说了几句好话。

    “确是个人才,就是性子有点耿直,不够圆滑,是个能做事的人!刘牢之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刘裕,笑着说到。

    “将军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人吗?”卫阶大含深意地看了刘牢之一眼,轻声说到。

    “哈哈!”大笑声中,刘牢之领着一干人等,上马绝尘而去。

    “建康城内的酒是不是比京口的要香甜?”

    回到院子里后,小娥已经将酒席撤走,去伺候王氏用膳去了,卫阶看着醉眼迷离的刘穆之,笑着问到。

    “没喝醉吧?没喝醉说点正事,你觉得刘牢之此人如何?”

    “刘牢之?”刘穆之斜眼看着卫阶,说话间有点不屑。

    “有治军之才,却无大将之风,纵然能有番作为却也有限!”

    “此人刚愎自用,有才智却无城府,喜怒易行于色,若非如今乱世,身处军中,也难有今时今日的地位!”

    卫阶微微点头,刘穆之看人还是很准的,刘牢之确就是这样的人,一句话言之,智商有,情商却有欠费之嫌,这也决定了他以后的高度。

    “那这些人中,就没有你道和能看上眼的?”

第四十二章:军中隐龙() 
“那这些人中,就没有你道和能看上眼的?”

    卫阶看似漫不经心的发问,却是在进一步考察刘穆之的眼光,看看初次相遇,刘穆之和刘裕之间有没有擦出一点火花!

    “乱世人心浮,军中隐龙现!”

    刘穆之没有回答,反而站起身来,像是想起了什么,两眼发亮,径自吟唱起来。

    卫阶心有所感,微微一笑,知道这是刘穆之看出了刘裕的不凡之处,同时心中不禁冒出一个疑问:“刘穆之都能看出刘裕的不凡之处,称之为军中隐龙,谢安没道理看不出,何以谢安没有针对刘裕,而单单针对自己这个手无缚鸡之力之人?”

    “叔宝啊叔宝,穆之今日终于明白,你并非真龙,真龙另有其人,而你将会是幕后的推手,为真龙造势之人!”

    仿佛一下子酒醒,刘穆之一脸热切地看着卫阶,有点急促地说到:“我终于明白我此次来建康的意义,就是为了遇到他!”

    “叔宝,我要去报名卫家军!”

    “你冷静点!”卫阶看着有点迫不及待的刘穆之,皱眉说到。

    “你说刘牢之喜怒易行于色,非做大事之人,你看看你自己现在的样子,和他有什么区别?”

    “当然有区别,刘牢之一心要做台前之人,而我的目标,则是做一个幕后的无名英雄!”刘穆之显然不愿把他和刘牢之相提并论,有点不悦地说到。

    “你相信我吗?”卫阶看进刘穆之的眼里,他没想到刘穆之如此的沉不住气,太过于急躁了。

    “你现在去找他,只会害了他!”

    刘穆之闻言愕然,稍微冷静了一点,重新坐了下去,沉思片刻后微微点头后又摇头说到:“我明白叔宝担心什么,我知道该怎么做,我会帮他分析形势,做好每一个决策!”

    “那道和你告诉我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你怎么取得他的信任?你知道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卫阶一脸三个提问像是三盆冷水一样劈头盖脸地泼在刘穆之的头上,顿时让他哑口无言,沉默下去。

    “他现在还只是个种子,他首先需要的是一块好的土壤,之后才是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你明白吗?北府兵就是他最好的土壤,道和你稍安勿躁,你的作用是在他长成一颗参天大树后替他修枝剪叶,翻土除虫,你明白吗?”

    “我要冷静一下!”刘穆之一脸沮丧,丢下一句话后便回了自己的房间。

    卫阶不知道以前在刘穆之身上都发生了什么,以至于在见到刘裕后如此的沉不住气,刘穆之表面上看似没有反对他的提议,但是心中的不忿和不服气却被卫阶看在眼中,一定要想办法让刘穆之打消这个念头,不然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偷偷跑去军营找刘裕了。

    自己的提议被卫阶否决后,刘穆之变得沉默了不少,秦淮楼也懒得去了,卫阶每天就在别苑之中练习五禽戏,他则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里,不知在想些什么。

    建康城内高门大阀,乔寓士族的怨气却因为谢安的土断政策变得与日俱增,就在矛盾激化,来到爆发的边缘的时候,北府兵大统领,谢玄回来了,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北府兵一万精锐。

    谢玄的身影一出现在朝堂之上,顿时让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闭嘴噤声,就连司马道子父子这几日变得无比膨胀的气势也弱了几分,土断之政,也因此变成了势在必行之事。

    “大伯,今日您过于操劳了!”看着一脸疲惫,脸色极差的谢安,谢玄不由得心中一紧,忧心忡忡地说到。

    “不妨事,只要土断得以施行,老夫也算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朝廷了!”谢安摆了摆手,示意谢玄坐下。

    “这次回来,你把卫家军也带离建康,编入北府兵,卫家军留在建康城内,始终不妥!”

    “知道了大伯!”谢玄顿首,对于谢安,他从来都是言听计从!

    “老夫年事已高,大部分精力都需放在朝堂之上,很多事已经有心无力,回京口后,你的首要任务是将北府兵操练好,随时应对前秦大军南下,再则需密切留意荆州方向的动态,适时军演,给予荆州军一些压力!”

    “建康城内交给老夫,城外的事就由你来操心吧!”

    说完这些,谢安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欲言又止,最终摇了摇头,没再说话,示意谢玄回房休息。

    谢安的决定很快便变成了朝廷的旨意,传达到了军中,刘牢之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乌衣巷拜访谢安,只是谢安已经休息,只是见到了谢玄,刘牢之在一番慷慨激昂地表完忠心后,委婉地表达了要继续统领卫家军的意愿。

    谢玄对于刘牢之的能力大为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