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两晋-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夫正在和小玄讨论这句话适用何处,是男女之间,还是至交好友之间!”
卫阶不由得有点郝然,这句话确是传颂千古,但是却不是他说的,当下笑着说道:“安公和玄帅不是有要事吩咐卫阶吗?怎么变成风雅之事了!”
卫阶实在故作轻松,毫无心理防备得意样子,不管能不能麻痹谢安,他都要如此惺惺作态,实乃无奈之举!
“小玄此次去荆州,认识了一位风雅之人,才德兼备,又擅诗词歌赋,适才和老夫谈起此人,便引出了小阶的这一句精辟之辞!”谢安轻抚胡须,笑着说道。
“额,此人是谁?能的安公玄帅美誉,看来确有过人的才情!”卫阶坐了下来,饶有兴趣地问道。
“此人名叫陶潜,在江州就任祭酒一职!”谢玄笑着说道。
“等王弘去到江州任职后,他会在王弘处领一个建威参军的职位!”
“陶潜?”
卫阶不由得楞了一愣,陶潜不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最终写出桃花源记这首名传千古的诗词的陶渊明吗?
“小阶知道这个人?”卫阶的反应被谢安看在眼里,不由得语带好奇地问道。
“此人在江州一直默默无闻,难道小阶也能知晓?”
“陶潜安公和玄帅也许没有听说,但他的祖上二位一定知之甚详!”无奈之下,卫阶也只能尽量自圆其说了。
“还有他的母亲,想必安公和玄帅也有所耳闻!”
谢玄表情大讶,不可思议地说道:“我与陶潜连续饮酒三日,都未曾听他说过半句自己的出身,何以小阶会知道得如此清楚?愿闻其详!”
谢安也露出注意的神色!
“陶潜的祖上正是我大晋的开国功臣陶侃,而他的母亲,则是名士孟嘉的女儿!”卫阶只能是硬着头皮往下说了。
“想必孟嘉这个人,安公不会不熟悉吧?”
谢安微微点头,说道:“当然,孟嘉可谓是老夫的老对手了,其在晚年的时候依附桓温,没少给桓温出谋划策,桓温当年能威震朝堂,多半功劳都源自这个孟嘉,不曾想陶潜竟然是他的外孙!”
“更让老夫没想到的是,他竟然还是陶公的后人,真是没想到,想来却也并不奇怪,陶公当年就驻守江州荆州!”
连谢安都要尊称一声陶公,陶侃的身份地位可想而知,卫阶自然也知道这个陶侃的来历,谢安表现的如此恭敬合乎他的为人作风。
“只是小阶你是从何得知的?”
第一百九十七章:疑兵之计()
谢玄在江州之时只是偶遇陶潜,并且在卫阶说出陶潜来历之前对他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卫阶应该从未去过江州,却对于陶潜的身份来历知晓得如此清楚,不由得不让谢安谢玄二人惊讶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卫阶顺手拿起茶杯轻抿了一口,这才施施然开口说道:“安公,玄帅,实不相瞒,卫阶年少时虽然一直居于建康城内,未曾远足四游,对于天底下的隐士高人却有着一些了解,陶潜正是其中之一!”
“卫阶曾经拜读过陶潜的一组五言诗词,为他的才情所倾倒,故此特意找人打探了一下他的来历!”
“看来你二人是惺惺相惜啊!”谢玄笑着说道。
卫阶的解释合情合理,谢玄是听之则信,谢安则是挑不出任何毛病,除此之外,二人也想不到其他原因。
“说完陶潜,咱们还是说说正事吧!”谢安接口说道。
“小阶,如今你已是朝廷的卫将军,北府兵的副统领,日后定要尽心尽力协助小玄,统领操练北府兵,我大晋南渡已有些时日,是时候图谋北伐,收复山河了!”
“卫阶从鲲少爷那里得知,前秦大军似有意动,安公何以会这这个时候想要挥师北上?”卫阶不解地问道。
这一次卫阶是真的不明白了,无论谢安最终的目的是什么,目前最好的打算都是励精图治,而不是妄言用兵!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谢安的语气显得很才沉着,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昨日谢琰遣人来报,豫州以北,姚苌部蠢蠢欲动,想必是是那苻坚经过一年的粮草准备,已然有了大举南下的打算,羌族此举意在试探我朝的反应!”
卫阶微微点头,谢安的担忧不无道理,南晋新乱才平,除了荆州军未曾卷入纷争之外,北府兵,雍州军,豫州军等大晋的主要军事力量都先后有过大战,无论是兵员还是粮草,都消耗不小,此时若是前秦大军来犯,势必要荆州军去负担起主要防守职责,只是桓冲桓玄两叔侄未必会如此替朝廷考虑。
如此想来,谢安的北伐应该只是疑兵之计,摆出北伐的姿态以显现出南晋尚有再战之力,一则威慑前秦,不敢妄动,二则也是要分散前秦的注意力!
只是想要北伐,谈何容易,若是北伐只是喊喊口号,最终寸功未立便宣告退军,无疑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之举,届时前秦大军定然会举国南下,再无顾忌!
淝水之战,谢玄虽已八万北府兵,大败苻坚百万大军,然则那是建立在天时地利人和,还有苻坚轻敌,前秦内部不稳所致,这里虽然也有淝水,但是谁知道是否真的就有淝水之战这样的千古一战呢?
“大伯的意思,我们北府兵趁着羌族大军尚未有所行动,主动出击,摆出北伐的姿态,好为我大晋再争取一些时日!”谢玄看了一眼谢安,用手指敲着桌面,沉吟着说道。
卫阶微微点头,说道:“卫阶明白,卫阶只是担心此举过于冒险,若是被苻坚慕容垂等人识破,只怕前秦大军,即日便会南下,届时咱们就得不偿失了!”
“老夫也有这个担心,所以想在你和小玄回京口前,我们三人好好思量讨论一番,看看如何能把这个计划制定得天衣无缝!”谢安点头说到。
“目前我和大伯只有一个最初的方案,那就是小阶你与我回京口之后,大张旗鼓地带着本部大部分人马,去到豫州与谢琰会和,而后找寻机会先重创姚苌的羌族军队,锉一锉他们的锐气!”
谢玄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大伯想看看小阶对这个方案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前秦大晋之间早晚有一战,而这一战,卫阶势必难置身事外,从这一角度看,无论是他,谢安,还是谢玄,除非是有投靠苻坚的打算,否则都是处于同一阵线,卫阶自然是不遗余力地去思量考虑。
“卫阶觉得,如果我们能来个虚实之计,兴许能避免被苻坚等人识破的风险!”卫阶斟酌着说道。
“一方面,我们并不掩饰我大晋各部兵力的劳乏,另一方面我们则是认真准备北伐,并非只是做个姿态,而是实打实地和姚苌打几场硬战!”
“只是这几战一定要赢,最好还能从姚苌手上夺回几座城池,所以这一战,一定要倾尽我北府兵主力精锐,如此一来,既能起到震慑的作用,也能让苻坚知道我们还有一战之力!”
卫阶的计划看上去并无虚实之分,反而招招皆是实招,然而谢安谢玄二人并非等闲之辈,自然明白卫阶此言之中的空虚之处。
卫阶的虚实之计之中,虚处在于心虚,当下形势,南晋各方势力,也许除了自大如桓玄,不惧于前秦大军之外,其他人包括谢玄,卫阶在***心深处都不想与前秦交战,只是单纯的畏惧并不能躲过这场势在必行的决战,为今之计,只能是尽可能地延缓决战的到来!
前秦苻坚并非铁桶一块,慕容垂也好,姚苌也罢,无不是英雄了得之辈如今屈居与苻坚之下,实乃情势所逼,若是苻坚本部力量在与南晋的决战之中遭到损伤,势必再难将与这些拥有雄心壮志的部下维持君臣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慕容垂!
当年王猛在世之时,就曾经力劝苻坚除掉慕容垂,虽未被苻坚采纳,他的心里对于慕容垂的顾忌却从未消失过!
卫阶的这个计策,针对的就是苻坚对其部下的顾忌之心!
“小阶,你这虚实之计,是要置之死地而后生啊!”
谢玄感叹着说道,他也是个擅用奇兵之人,并不排斥兵行险着,只是卫阶的这个计划比之前他和谢安制定的那个还要冒险,等于是把自己所有的弱点都暴露在敌人面前!
“老夫倒觉得小阶此计可行!”谢安抚须轻笑说道。
“别忘了,苻坚的大营之中,还有老夫埋下的棋子!”
第一百九十八章:桓冲死了()
谢安口中的棋子自然指的就是当年镇守襄阳的大将朱序了,一想到朱序,卫阶的心中就五味杂成,当初他还自以为是,想劝说朱序假意投降苻坚,岂知谢安早有安排!
而卫家也是大晋朝的两根顶梁柱也在那一战之中全部倒塌,谢安这一招借刀杀人之计至今让卫阶想起来都觉得毛骨悚然,实在是太完美,太无懈可击了,司马道子父子二人完美背锅!
“如此的话,咱们便来商讨一下这其中的细节!”
卫阶提议,谢安复议加决议,谢玄自然不会再多说什么,当下三人又将其中的细节之处好好讨论了一番,足足讨论了一个时辰,而此时,刘牢之他们也都到了!
“见过安公,见过玄帅!咿,卫将军,何以会来得如此的早?”
卫阶已经和谢安谢玄在会大厅之中等候,这让刘牢之颇感意外,在他想来,他是不折不扣的北府兵第二号人物,完全有实力可以独当一面的鹰扬将军!
刘牢之的敏感卫阶是深有感触的,北伐这么大的事,谢玄谢安没有找刘牢之商量,而是找他卫阶,如果让刘牢之知道实情,想必会心存芥蒂!
卫阶都觉得自己快有点神经质了,他竟然下意识地就觉得这是谢安刻意安排的,意在挑拨他和刘牢之之间的关系!
“呵呵,老夫和小玄有事要和卫将军商量,所以就让他比诸位来得早了一些!”谢安微笑着说道。
而谢玄则是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似在附和着在谢安心中卫阶的与众不同!
刘牢之神情微微一僵之后恢复了正常,笑着说道:“卫将军年少有为,又立下大功,能得安公另眼相看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在老夫眼里,各位都是年少有为,朝廷的栋梁!”谢安此时想要一碗水端平的举动却给人一种欲盖弥彰的感觉!
卫阶最担心的就是刘牢之会心生不忿,进而会对自己生出顾忌之心,毕竟这个刘牢之如今在北府兵之中是个实权派,心胸更是狭窄!
王弘也来了,卫阶原本还担心王弘在面对谢安时会有些不自然,会被谢安看出点什么端倪出来,好在除了王弘之外,像刘裕,檀道济,还有刘穆之等人都颇为拘束,王弘的表现相对他们来说,已经好了很多了!
和谢安同席用膳,岂有不紧张的道理?
宴席之上,谢安谢玄从始至终都是谈笑风生,而刘牢之也显得放任自如,卫阶自不用说,这中间除了王弘之外,就数他来谢府的次数最多,其他人除了饮酒吃菜,几乎就只是在倾听几人闲聊。
好不容易宴席结束,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准备离开的时候,谢安却还有话要说。
“尔等都是我大晋未来的栋梁,明日诸位也都要奔赴各地,各司其职,为朝廷出力,老夫也借这个机会叮嘱大家几句!”
“安公请示下!”众人齐声应诺到。
谢安满意点头,接着说道:“如今我大晋内忧外患,诸位当紧守心中的信念,时刻谨记自己是大晋的臣子,任何时候都要以大晋的利益为重!”
“日前收到消息,前秦大军已经蠢蠢欲动,各位很快就有立功表现的机会,到时候还请诸位不遗余力,为大晋,为皇上,为了全天下的无辜受战火牵连的百姓,尽心尽力!”
“具体的行动方针,诸位回到自己的岗位之后,小玄会各自下达军令,请诸位务必恪尽职守,外御强敌,内防奸贼!”
谢安刚刚说完,谢法亮急匆匆地跑进大厅之中。
“大人,荆州传来消息,桓冲桓将军仙逝了!”
“什么?”
不仅仅是谢安,就连谢玄都是脸色大变,桓冲竟然在这形势紧急的当下死了!
“回大人,据说桓玄已经上奏朝廷,明天大殿之上应该就能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了!”谢法亮恭声说道。
“诸位都回去吧,小阶跟老夫来书房!”
说完之后,谢安谢玄都是一脸凝重地转身朝谢安的书房方向走去。
除了刘牢之略显不情愿之外,其他人都恭敬告辞离开!
“小玄,此前你去荆州,不是与桓冲见过一面吗?”回到书房后,谢安尚未坐下,就急匆匆地问道。
“嗯,当时看他的气色并没有什么不妥,而且他的年纪比谢玄长不了几岁,正当壮年,何以会突然去世?”
谢玄百思不得其解,殷仲堪起兵作乱,他领兵去荆州与殷仲堪对峙之时,桓冲曾经秘密来见过他一次,表达了他始终忠于朝廷的心意,不曾想才过去月余时间,就传来了桓冲过世的消息!
卫阶从未见过谢安如此神色不安,即便是上次桓玄勾结司马道子还有王恭,逼他下野,他也没有露出如此神态,按照烟濛濛时候的说法,谢安当时还是很淡定!
当下卫阶不由得心中一动,这个桓冲很有可能是谢安忠实的拥趸,桓冲的死没那么简单,这中间肯定有事!
果不其然,只听谢安沉声说道:“定是桓玄那个竖子,为了夺得荆州,江陵的军权,谋害了自己的亲叔叔!”
谢玄神情一僵,说道:“果真如此的话,桓玄看来是铁了心要篡晋自立了!”
谢安微微点头,有点疲累地说道:“只怕我们的北伐大计就再难行得通了,真是奸贼误国啊!”
桓冲一死,桓玄顺理成章就继承了桓氏一族军政大权,成为桓氏的决策人,他也就彻底变成了荆州江陵一带的土皇帝,桓玄不比桓冲,自小就继承了他父亲桓温的遗志,想要以桓氏一族取代司马一族,直至问鼎天下!
北府兵想要北伐,前提是南晋的内部不能出乱,桓冲在世,即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