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风云之秦时雨 >

第50部分

战国风云之秦时雨-第50部分

小说: 战国风云之秦时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演楚环王故事,全然不守诸候之礼,为一国之私利,连封君使臣也敢加害。其视天下诸候为黔首,视列国大夫如猪狗,吞灭六国之心昭然若揭。请大王下令,隆重礼葬平阳,厚封其子嗣。借机通报列国,声讨暴秦,以求合纵。如此一来,赵国之难可得解矣。"

    赵丹闻言一喜,连忙点头同意道:"列国早存共拒暴秦之心,齐楚燕三国之贤能者皆知远交近攻,联横蚕食之祸。只叹齐楚燕三国诸侯畏秦如虎,不敢无故兴兵,唯惧引火烧身。前番平原君出访列国,天下诸侯联合抗秦之势渐成,只欠一点合纵之由。王妹,界时还请你等出面,恭请列国使臣,齐聚邯郸凭吊平阳之丧。"

    赵玉心中一叹,怒火暗升,直为父兄叫屈。她抬头起身,轻声言道:"平阳君父子,常年戍守北疆,子嗣单薄。如今膝下只有一子,年未及冠,况且又无功爵,岂能议封袭爵?只怕不能服众,耽误国家,贻误合纵。只求王兄看在父兄情面之上,令我等妇幼远离邯郸,回乡守丧,苟安于富贵。"

    赵丹面容一僵,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虞信连忙插言道:"平阳君有大功于国,延封袭爵理所应当。如今为暴秦所害,必将引得天下同情。吾想北疆诸位将军必不会反对袭封之事。况且赵高年幼,不必实封军权,大可安享富贵矣。"

    赵玉怒火中烧,直视虞信,连声喝问道:"好一个安享富贵!上卿欲绝忠良之嗣吗?欲让吾等孤儿寡母死无葬身之地吗?"

    虞信面色一红,不敢直视赵姫,只摇头否认道:"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啍哼"赵玉一阵冷笑,又向虞信逼近几步道:"上卿欺我妇人无知吗?自苏秦首倡合纵,张仪应之联横,纵横家玩弄诸侯,操持列国权柄,早为贵族士大夫所恶。列国皆知合则共生,分则共亡于秦的天下局势,平原君出访列国,为何未能达成合纵之议?其又为何广聚门客,隐密潜行,不敢轻车简从?这些年来,列国刺客,秦国黑衣卫士谋杀了多少纵横之士?苏秦如何死的?苏代为何不敢露面?上卿为何不亲自操持合纵之议?欺我妇幼无知吗?恨我等妇幼不死吗?怕是吾父赴秦之初,上卿便有所谋划吧?今日之形势怕是早在上卿意料之中吧?"

    面对赵姫步步紧逼,虞信心下不由一阵慌乱,连连否认,"夫人何出此言。平阳君乃赵国柱石,素为信所敬重,岂敢盼其被害性命于他国。"

    赵玉不理会虞信,只凝视着赵王说道:"王兄。我的父亲,我们平阳一脉,为赵国流了多少血,为王族捐了多少性命,你可记得,这些还不够吗?"

    赵丹双目一红,身体微僵,看着赵玉悲戚之态,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虞信连忙接言:"平阳君为国戍边三十余年,百战匈奴,扩地千里,功在社稷。先王托孤,安定王室,贤名重于列国。诸国公子,能如豹君之功业者,鲜矣;天下士大夫有如豹君之贤德者,吾之未见。为救赵国倾覆之难,以垂幕之年,老迈之躯,忍辱赴秦,真可谓忠直忘死之君子。如今平阳君竟为秦人所害,举国之民莫不悲愤,天下之士无不痛恨。夫人且暂息悲痛之心,大王和吾等必定报此国仇,雪此家恨,绝不会与秦国干休。"

    赵姬轻轻一啍,仍只厉声喝问赵王道:"敢问大王,吾家之血可流得够了吗?如不够,还有孤儿寡嫂和吾母子在,但有所命,莫敢偷生。"

    赵丹心中有愧,不敢直面赵玉,不由后退三步,连忙摆手言道:"王妹何出此言,何出此言啊。"

    赵姫冷笑一声,忍泪言道:"大王,上卿,请看在父兄为国尽忠的功劳上,给平阳一脉留条生路吧。"

    赵丹连忙说道:"王妹放心,孤定会以国礼隆重下葬王叔。平阳君位和王叔的一切权位,均可由高儿继承。王妹有何要求,只管提来,切莫再说什么留条活路的话来。吾赵丹绝非薄情之人,满殿士大夫也都会感念王叔功德,必不与高儿和你母子为难。"

    赵姬轻施一礼,缓缓说道:"吾代家父谢过大王恩义。不过,值此国家危难之际,平阳君位这等国家重臣,绝非我等孤儿寡母之福。只求大王允我等回封地为父兄守丧,做一富家子,延我父兄一条血脉足矣。"

    赵丹急忙止住赵姫道:"不可。王叔有大功于国,岂能令其后人失爵。王妹所求,是致我君臣于不义也,万万不可。"

    虞信也急忙插言道:"平阳君之丧,必定会引起诸国共愤。各国必会遣使臣来赵吊丧。列国使节共聚,合纵却秦正当其时,赵国危难或可一朝而解。平阳君身后哀荣,事关社稷,还请夫人以大局为重。这个时候可非退养安歇之时啊。"

    赵姫怒视虞信,起身喝道:"说的好!以我父兄两条性命,换来诸候合纵,求来列国援军,真是一条好计!上卿言必称社稷,话必提国家,可考虑过我等妇幼之性命嘛?"

    虞信连忙否认道:"大王使平阳君赴秦,只为议和,绝无陷害之心。吾等哪知秦国君臣如此无德,竟敢违备天下礼法,加害使臣?但事己至此,我等更应借机谋划,合纵诸侯,联兵西向,为国雪耻,为平阳君报仇。"

    赵姬怒指虞信喝问道:"上卿怎么就肯定我父兄是秦人所害?我得到的消息是,君父在秦国己与昭王议定和约,功成而返。秦军己于月前停止了进攻,纷纷西撤,而秦军主将白起早己卸任回返咸阳。敢问上卿,秦国有何道理截杀我父兄?"

    "这些消息,夫人从何得知?切莫中了秦人奸计。"

    "呵呵,是吗?怕是上卿需要吾父兄为秦人所害而不顾是非真相吧。"

    "哼。怕是夫人要做秦人妇,心向秦国吧。"

    赵姬闻言大怒,喝骂虞信道:"你这小人,终于说及此事了吗?不错,我确与异人相亲相爱,但绝无判赵之心。"

    "好不知羞的妇人。敢问异人如果心中无鬼,为何逃归秦国?"

    "你等步步逼迫,如非吾父兄看顾,吾一家性命早亡,为何不逃?"

    "你,"

    "好了。不要吵了。"赵丹厉声止住两人,却又不知该如何决断,殿内一时寂静无声。

九十七、浪子回头金不换,赵高立誓报父仇()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战国风云之秦时雨最新章节!

    "王兄。异人确为秦国公子,日前回秦,只因为安国君欲立嫡嗣。如今传来消息,异人更名子楚,拜华阳夫人为嫡母,己得立为秦国太子嗣君。政儿是其长子,吾母子早晚必赴秦国。可这只会有利于赵国。"赵姬打破沉寂,继续向赵丹解释怀疑,唯恐赵丹误会。

    "噢,异人被立为了安国君嫡子吗?这是好事,王妹不必担心,孤相信你,也希望你与异人来日能继承秦国大位。界时还请王妹多多进言,促成秦赵之和。"

    "王兄放心,玉儿得王族爱护良多,岂敢忘恩。还请王兄庇护高儿些许,准其安居封地,避开邯郸是非,以全性命,延续父兄血脉。平阳门下诸将可交由李氏子李牧接掌。"

    赵丹见虞信要出言反对,连忙轻轻摇头阻止,回复赵玉道:"便依王妹所请。王叔葬礼操持和主持合纵之事便全交由平原王叔吧。只是代北诸将追随平阳王叔多年,李氏根基浅薄,又年纪尚青,恐难服众,不若交由平原君统领。"

    虞信心知这是赵王因赵括之故,不敢信用新人,连忙接言道:"平原君还需操持合纵,周旋于列国,一时恐难顾及整束代北诸军。"

    见赵丹略有迟疑,赵玉又进言道:"平原君久居邯郸,与代北诸将并不熟悉,值此国难用兵之时,怕有所阻滞。李牧代君父统军已有时日,防备匈奴并无差池,且多有功勋。临阵换将历为兵家大忌,还望王兄思量。"

    赵丹闻言,想到当初以赵括代廉颇之事,默默点头。他轻轻叹道:"吾亦深悔,不信廉君啊。"

    虞信也适时进言道:"李牧年纪虽轻,却己久历战阵,百战匈奴,有胜无败,绝非赵括可比。廉老将军曾与吾言,天下诸国,后起之秀,李牧必在其间。"

    赵丹沉吟片刻,缓缓点头道:"嗯,上卿及王妹所言,吾己知矣。过几日,寡人会征求相国和上将军等重臣意见,如无反对,等代北诸军南下邯郸,吾会拜李牧为上大夫,任其为下军将,掌控北军。"

    虞信与赵姫心知赵丹自长平之败后便谨慎异常,也不在劝,一齐告退。

    出了大殿,赵姫不理虞信,自顾而去。

    虞信凝望着赵姬远去的身影,轻声自语:"本属是非人,哪无是非事?想要躲开嘛?难啊。"

    ???????????????????????????????????

    赵姬返回平阳候府,沉稳不乱地吩咐府中管事准备丧礼所需诸多事宜。待将诸事安排妥当之后,便与嫂嫂孟氏和赵高兄妹来到家中宗祠正堂。

    四人身着孝服,在家臣引导之下进入宗祠,赵高兄妹双手捧着平阳君父子牌位跪倒在祖先祭台之前,赵姬与孟氏跪于两人身后。平阳赵氏供养的几名家祭巫师上前接过赵豹父子牌位,放上祭台,并在其神位前,各点燃一盏油灯。赵姬四人望着祭台上新增的两块神牌,悲痛失声。接着,在巫师的指引下,焚香磕头,走完了灵牌安放诸多礼仪,便又去到祭台左侧跪坐守灵,等待得知消息的亲友前来拜祭。

    赵姫轻声对孟氏道:"嫂嫂,大王己同意我所请。待父兄安葬之后,你我即刻返回封地守孝,希望能避开邯郸城内诸多纷扰,过几年安生日子。"

    孟氏以衣袖轻拭双眼,点头说道:"全凭妹妹安排。"

    赵高闻言,于一旁紧握双拳,目视平阳君父子神牌,强忍着泪水,顿道高喝一声道:"痛哉!大父!痛哉,父亲!平阳赵氏子高,于祖先神前立誓,必报此仇,必雪此恨。如有所违,天地厌弃。"说完,双手反扣额前,狠狠磕了三个头,伏地大哭。

    他是平阳一脉独子,自幼受宠,没有受过一丁点的苦痛。平阳君父子虽久在边疆,但对他的关爱,世人皆知。赵高好动贪玩,不喜束缚,常捉弄仆婢,甚至顶撞教他文武的教习家令,足足气走了七八位名师。可即便如此,平阳君父子都没有说过他一句狠话,只是软语规劝,拿好话哄他、求他。有时连脾气温婉的孟氏都看不下去,忍不住要责罚他,却反被平阳君父子拦住喝止。更有甚者,有一次赵玉大声喝斥了赵高几句。结果平阳君愣是十余天没给女儿好脸,还找由头骂哭了赵玉几次。等到赵高稍大一些,更是经常纵马于邯郸街市,游荡于歌栏酒肆,无人敢惹。三年前,为争一名歌姬,他将平原君嫡孙赵廷狠揍了一顿,门牙都给打掉了两颗。还没等平原君府找上门来问罪,平阳君却点起上百名门客家将打上门去。如果不是当时赵惠文王及时阻止,两家险些火拼起来,最后硬逼得赵廷反向赵高赔礼。后来赵廷气不过,便令人造谣说赵高是天阉。平阳君知道此事,立即带人杀上平原君府,将平原君打了熊猫眼(当然,那时人们还不知熊猫什么模样),又逼他将赵廷禁足一年。

    想及这些往事,赵高不禁恨海淘天,泪雨倾盆。

    赵姫静静看着赵高,欣慰地点了点头,向父兄神位揖首言道:"高儿长大了,也懂事了。请父兄放心,我和政儿也一定会全力帮助高儿,共报此仇。"说完又转对赵高认真叮嘱道:"男儿大丈夫,当直行于世,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但你年纪尚幼,万不可轻舍己身。记住我的话,想报仇,就要留住自己这条命。想报仇,就要学会隐忍,积攒力量。你大父、父亲,英勇无双,身份高贵,能杀他们的人,会是什么人?会有怎样的权势?你可想过?你只有报仇的决心是远远不够的。"

    赵高冷哼一声,双眼微微一脒,淡淡说道:"姑母放心,赵高明白。能害大父和父亲之人,无非七国之君臣,那些纵横家之流罢了。呵呵,以往那个玩乐厌学的赵高己死了。自今日起,我要束发就学,习权谋,学兵机,将来出将入相,将害我父祖之人,谋我父祖之国,杀光,灭绝。"

    "好。不愧为我赵氏子弟。想我赵氏,几经灭族之难。先祖赵武,藏于妇人胯下,靠家臣换子得生,忍辱于山林,偷生于荒野。孤身入晋,三世而得国,灭绝世仇范氏、中行氏。同为赵氏孤儿,你万不可丢了祖先的脸面。"

    赵高闻言,向赵姬揖手说道:"谢姑母教导。赵高当以先祖赵武为鉴,兴家邦,灭仇敌。"

    孟氏收住眼泪,右手轻拂赵高面颊,感叹道:"你能有此志气,不管成败,君父和夫君己可心慰了。以后家中诸事全由你接掌,切不可堕了你父祖威名。"

    赵高紧闭双唇,重重顿首。

    赵柔也于一旁收泪说道:"柔儿恨为女儿身,不敢说能帮兄长些什么。但父祖之仇,我定会长记于心。"

    孟氏揽过赵柔,轻拂女儿长发,含笑说道:"好,好,都是娘的好孩子。"

    赵姬也伸手抚了抚赵柔,轻轻叹息道:"女儿身又怎样。男儿有男儿报仇的法子,我们女人也有我们的法子。"

九十八、城内城外闻秦讯,一生一死两使臣()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战国风云之秦时雨最新章节!

    冬天清晨的阳光,温暖而不炙热。邯郸西城,如往日一般平静。守门军士也如往日一样,准时打开城门,开始设好路障,查验身牌和行囊,既不特别认真,也没有敷衍其事。进出城门的行人,一边主动配合军士搜检,一边与相熟之人淡论些家长里短。有些经常进出城门的行人还会与搜检的军士打个招呼,互相调笑一番。

    城门刚刚打开,虽然一时有些拥堵,但早己习惯的人们并未着急。这时,只见距城门不远处,一队矮小的黑衣骑士,骑着高头大马,排着整齐的纵队,护卫着两辆华车,沿着官道慢慢行来。接近城门,这队骑士驻马停步,动作整齐划一,寂然无声,只扬起一片人马呼出的薄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