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天下-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虎早就已经被吓瘫了,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已经死了的陈林生怎么会凭空出现,感觉这一定是对方的鬼魂来找自己索命,根本就无暇考虑对方为何会纠结地契的问题,慌乱的说道:“地契是王知县找的我,他们不想让张佑的造船厂开起来,故意找了个由头让我挑动乡亲们闹事儿,说闹的越厉害越好,多死些人最好,那样一来,张佑吃不了兜着走,造船厂也就开不起来了。”
“他们是谁?”问话的却不是那老者,而是换成了张佑。
“他们是……”陈虎冲口而出,话未说完,忽听有人猛的叫了一声,循声望去,徐斌状似癫狂的大叫着“有鬼啊,有鬼啊……”向帐篷外冲去,他脑子突然清醒了一些:“就是王知县,他妒忌张佑年少有为……”
张佑暗道一声糟糕,叫了一声老陈,提醒老者问话。
老者知趣,阴声道:“不可能,‘他们’到底是谁?不说现在我就掐死你!”
“掐死就掐死吧,反正我也不想活了,总不能说瞎话吧?”陈虎破罐子破摔似的是说道,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徐斌的反应点醒了他,都说世间有鬼,可谁都没见过,不会是张佑编着法子来诈自己吧?抱着这个念头他仔细的看了看“陈连生”,模样倒是没错,不过声音却越听越不像,不可能人死之后连声音都变了吧?
他心里打鼓,愈发懊悔起刚才所说的话来。
张佑十分遗憾,从陈虎的回答当中,他已经听出对方已经起了疑心,估计是不可能交代出真正的幕后主使了,不过想一想,就算他真的招认出自己所希望听到的答案又如何呢?其实用屁*股都能猜出来,幕后者不出徐阶张四维等人,只凭一个小地主的供词肯定拿他们没办法,反倒多添麻烦。
心情释然下来,他冲“陈连生”摆了摆手:“算了老钱,不必再问了,有他刚才那番话,已经足够了,赶紧去把你的面具摘了吧,没见徐大人都被吓坏了嘛……老徐,口供都记下来了吧?让陈虎签字画押吧。陈虎,这么多大人都听着呢,现在你不能再狡辩了吧?”
不留行客一直坐在角落里记录,闻言拿了记好的白纸上前,陈虎长叹一声,冲张佑竖了竖大拇指,签字画押,嘴里不停:“张大人好样的,栽到你手里我服,就只一样,你从哪儿找来的适才那位高人,刚刚听你说他带了面具,是他做的么?太厉害了,跟我三叔一模一样。”
他自知必死,反倒放松了下来,自称都改了。
张佑心说从你三叔脸上揭下来的,能不一样么?嘴里却道:“告诉你也无妨,那是我府里的管家,早年曾拜高师,最擅乔装打扮,不过饶是如此,也用了好几天才把面具做出来……说到这儿了,诸位大人,这几天多有得罪,在这儿我给诸位赔不是啦!”
说着话他拱手团团作揖,显得十分的诚恳。
官员当中其实多半数都知道整个事件的内幕,耳听得陈虎关键时刻改口,而张佑显然已经不想再深究下去,已然是暗吁了一口长气,此刻闻听张佑道歉,急忙还礼。
陈虎被押了下去,那一刻,魏允祯面无表情,腮帮子却微微的鼓了起来,牙齿咬的咯吱吱直响。
他知道,这一关又被张佑轻松的迈过去了,用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这让他有些无奈,更多的却是痛恨——多次败在一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手上,对于心高气傲的他来说,绝对是此生最大的耻辱。
有人带头夸了张佑一句手段高明,这算起了个头,一众官员争先恐后的夸赞起张佑,一副生恐好坏都被别人说尽的模样。
杨巍和王遴面面相觑,相对苦笑,颇为默契的转身向门外走去,招呼都没跟张佑打一声——今夜面子算是丢尽了,学那些官员一样,转而恭维张佑?这种事看着就够恶心的了,他俩可做不出来。
紧接着,魏允祯也转身离去。
三人离开的背影张佑瞧的清楚,猜出对方心思,并未多言,而是转而对那些翻脸比翻书还快的官员们笑道:“好了好了,诸位大人可别再夸我了,还是赶紧找找徐大人吧,他被吓的不轻,别出什么事儿……哦对了,说到这儿了,王华肯定是不能再留任了,知县的位置却不好悬着,正好诸位大人们都在场,我想推荐一个人选,还请大人们斟酌一下看能不能用?”
第五百七十九章 耐人寻味()
“不知道大人心目种属意的人选是哪位啊?”徐登瀛最先问道,说着一笑,又道:“能被大人看上可是天大的造化,不知谁这么幸运啊?”
这马屁拍的……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其实不能怪众人变脸太快,有句话叫无欲则刚,还有一个词儿叫做贼心虚,杨巍和王遴为什么敢转身就走?他们怎么不走呢?想清楚这个问题,大家态度的转变就容易理解了。
除非马上给王华和陈虎来个斩立决,否则的话,众人是没法彻底放下心来的。
人在心虚的时候,往往都会通过这种刻意讨好的方法来为自己安心,所以无需诟病,这本就是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老徐,咱俩可是一个衙门的,你怎么也拿我开起涮来了?”张佑笑着道,接着神色一正:“其实也不是外人,正是我五弟允修,他虽未经科举,不过职位已经是尚宝司少卿了,如今造船厂选在了崇明县,具体事务大多由他负责,暂代一下知县的位置,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吧?”
“原来是五少爷啊,正所谓内举不避亲,大人大公无私,下官佩服。”徐登瀛又拍了一记马屁,转而望向王承勋,笑着道:“不过就是个七品知县,伯爵爷就能打主意了,对吧?”
别看张佑嘴里说着暂代,真要让张允修当上崇明知县,求个朝廷正式的任命还不简单?如此一来,再想打造船厂的主意可就困难的多了。
王承勋满心的不情愿,脸上却堆满了笑:“好说好说,回头跟吏部商量一下……”
“新建伯不会是搪塞小弟吧?”张佑笑眯眯的打断了王承勋,悠悠说道:“也罢,那就等审过王华之后再说吧,反正也不是着急的事儿。”
这是公然要挟啊!
王承勋暗暗叫苦,赔笑道:“确实不是着急的事儿,不过大人刚才说的也没错儿,国不可一日无主,落到一县之地也是如此,这样吧,就让五少爷暂时行使知县之权,等咱们回了南京跟吏部报备一声,想来也没有多大问题。”说着一顿,又追加了一句:“大不了我多担点干系也就是了。”
“如此,小弟可就代表允修先谢谢伯爵爷了……诸位大人,让允修暂代知县没问题吧?”
“没问题没问题,正所谓英雄出少年,五少爷年少高才,只做个知县还有点屈才呢。”
“就是就是,确实有点儿屈才了。”
“下官相信,在五少爷的治理下,崇明县很快就会大变模样,成为一个路不拾遗的首善之地。”
……
一场异常凶险的民变终于在一众官员绞尽脑汁的恭维当中落下了帷幕,原本徐阶想要张佑折戟崇明,最终却赔了夫人又折兵,再次以失败收场。
这已经是两人第二次较量了,头一次辽东事变,张佑略施小计,利用朱翊钧的好面子心理,不但救下了戚继光,甚至还将他运作到了杭州做总兵,可谓大获全胜。
这一次,徐阶原本以为万无一失的计策从张佑出现在崇明县那一刻开始就遇到了挫折,最后虽然官民通力配合,仍旧无法挽回失败的下场,不但损失了忠心的手下,还被张佑生生从手里抢走了崇明县的控制权——即使最终张允修无法成为正式的崇明知县,一直极度渴望插手海外贸易的朱翊钧也肯定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断然不会再将崇明知县的任命权交给江南。
第一次争斗只涉高层,百姓所知不多,第二次却因为匪夷所思的审案手段被众多百姓亲耳旁听而散播甚广,最后甚至还登上了《江南日报》和《明报》两份报纸的头条,张佑的名气再次被推到了顶峰,原本铁板一块的江南外表风平浪静,底下却涌现了无数的暗涌。
正月十一,京城终于传来的对陈虎和王华的最终审判:罪大恶极,其心可诛,斩立决!经过上次柳传芳被判斩立决之事,众人对此宣判已经不再感到惊异,斩首那天,除了陈家镇的村民悉数到场之外,真正赶去看热闹的人并不算太多。
当然了,与宣判一同到来的还有张允修出任崇明知县的正式任命,另外,还有兵部的一纸公文:崇明县建卫,原宁波卫指挥使赵永杰改任崇明卫指挥使,允许其带走五百宁波卫军士,其余缺额由当地及其周边募集。所留宁波卫指挥使一职,由南京吏部兵部会同杭州总兵戚继光共同推荐。
这一道命令表面上看着简单,却隐藏着很多深意在内,耐人寻味。
首先说崇明建卫,不过就是个小小的县城,抗倭时都没建卫,如今四海呈平,建的哪家子卫?
其次,是“其余缺额由当地及其周边募集”这句话,虽然没有明说,却透露出要在崇明卫实行募兵制的意图,而这种军事方面的变革,一直是戚继光引文官集团不满的重要原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道命令是以兵部的名义下发的,而非圣旨,说明什么?说明兵部已经完全被朱翊钧掌控在手中了。
说明他已经彻底摆脱了张居正柄国的影响,表现出了超越先祖的卓绝政治手段。
不管江南官员愿不愿意承认,远在京师的那个众人眼中的愣头青皇帝,已经羽翼渐丰了。
随之而来,面对他最信任的年轻臣子,大家该何去何从便成了每一位江南官员富绅们共同开始慎重考虑的问题。
身处风口浪尖的张佑却无暇理会这一切,他甚至根本就没有等到朝廷的这些政令,因为早在正月初十,他便已经带着李妍兰琪二女,在不留行客,刘向东和陈顺的护卫下出发去往了苏州,一路同行的,尚有一位金发碧眼的美女,正是玛丽。
钱倭瓜已经回了京师,不过家里来信,李海龙已经出发,估计用不了两天也就到了。
听兰琪说,李老实他们贪污修路银子的事情果然被张佑料中了,张佳琳没给他们留客气的,直接抓进大牢关了好多天,再放出来后,已经老实多了,再未结队去京师打过秋风。倒是李海龙回家之后,领着父母特意去府里探望,带了不少平谷的特产,显然这几个月张佑没白调*教。
“那孩子其实本性不坏,不过是被惯坏了吧……玛丽,你选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啊?进入苏州走的工夫可不短了,怎么还没到啊?”初春的微风已经有了些许的暖意,坐在马车车辕上,张佑陪众人闲扯了半天,忍不住望向另外一辆车辕上的玛丽。
第五百八十章 发情的老鼠()
“不远,就在前边儿太仓,那里靠近长江,正好可以走水路从徽州府运石灰石过来,造好水泥之后,又能直接上船,运往崇明。”
玛丽四处转了一个多月,过年都没回南京,前两天回去说找好了建造水泥厂的地方,却不说具体,直到现在,总算不卖关子了。
马车是夜氏车行提供的,马匹年前就已经到了南京,先期先造了几百辆马车,只在金陵附近州府运行,由于要价便宜,方便快捷,生意还不错。
张佑作为夜氏车行的大东家,用几辆马车当然没有问题。
“太仓啊,眼光还不错嘛。”张佑赞了一句,身为总掌南方锦衣卫事务的指挥使,这段时间他除了去各州府处理大明银号分号招标事务之外,大多数时间都用来恶补各方面的知识,不仅各地官员花名册了然于胸,就连地理税收人文都情况也有了些大致的了解。
“我就觉得你肯定会满意的。”玛丽喜滋滋的说道,不知道是张佑身份地位的原因还是太有学问,她虽然比张佑年长不少,每次面对他时,却总觉得自己是个小孩子,被他夸上一句,比当初玛丽女王夸赞还让她开心。
对于一个有些熟@女@控的人来说,张佑免不得对玛丽这个充满着异域风情的成熟美女有些幻想,不过二人聚少离多,加之张佑自觉已经欠下了不少情债,这才一直控制着自己没有招惹她。
虽说如此,见对方十分欣喜的模样,他其实也挺开心,不过也有点儿心虚,忍不住回头向车厢内张望了一眼,见李妍和兰琪正在小声的说着什么,并未留意自己,这才踏实了下来。
玛丽找的地方是就在长江南岸,上边布满了干枯的野草,据她说已经打听过了,去年这边遭了水灾,洪水半夜而至,地主家就住江边,尚在沉睡,便连人带房葬身了鱼腹,数百亩良田顿时成了无主之物,引来了数不清的觊觎。
对于张佑来说,这当然不是问题,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情罢——有权不用枉做官,来到大明近一年了,他早就已经习惯了这个社会,他倒是想消灭土地兼并,不过,今天他弄来这近百亩良田分给附近百姓,等不到明天天亮,就得有数不清弹劾他的奏章飞往京城。
没错,他是被人冠以离经叛道的评价,但他心里有数,有些东西,目前来说是他绝对不能去触碰的,比如皇权,不但不能碰,还得拼命维护。
分发土地,收买民心,你想干什么?一顶“不臣之心”的大帽子扣下来,朱翊钧虽然未必会因此处理他,从此离心却是肯定的了。
周遭转了一圈儿之后张佑十分满意,却并未亲自去太仓州府衙门,而是派陈顺拿着自己的腰牌过去递话——平易近人也得分对象,官员如女人,远之虽怨,近之则不逊。多摆摆架子,他们反倒愈发的恭敬。
这可不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而是朋友们总是在他耳朵边上磨叨,潜移默化之下,不知不觉做出来的改变。
太仓本来不过就是个靠海的小渔村,人烟稀少,户不满百,春秋时属吴地,秦属会稽郡,汉为吴郡娄县惠安乡。三国吴于此建仓屯粮,渐次发展。元代于刘家港开创漕粮海运后,遂日益繁盛,成为万家之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