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之勋戚崛起 >

第102部分

大明之勋戚崛起-第102部分

小说: 大明之勋戚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咱们功勋武将将周边各国都打服了,文臣如何有精力治世!”

    张延龄听牟斌的口气就听得出来,牟斌对文官满满的全都是恨意。牟斌继续往下说,一直说到正统十四年的土木堡之变。

    大明正统十四年瓦剌太师也先以大明减少赏赐为由,挥师十万直扑大同,威胁京师。一直以为太祖、成祖皇帝为榜样的英宗皇帝下旨御驾亲征。

    可是由于是起仓促,虽然集结了以京师三大营为主的近二十万军队,却没能集结到足够用的粮草。但是军情似火,英宗皇帝带着缺少粮草的大军就匆匆北上迎敌了,而将筹集粮草的重任交给了异母弟弟副业监国的郕王朱祁钰和时任兵部左侍郎的于谦。

    可是,不知何种原因,粮草总也不见送到。英宗皇帝带着大军来到大同城外,守城的明军却不放英宗带领的军队入城,理由是怕瓦剌骑兵乘机杀入城中。

    而走到大同城下的明军主力已然粮草不足,无奈之下英宗只好下令班师回京。同时为了解决粮草的问题,准备前去离大同不远的蔚州采办粮草,可是令明军没有想到的是,蔚州突降大雨,将蔚州准备好的粮草全部打湿无法就食。

    英宗皇帝无奈之下只好转道怀来,却没成想怀来城借口城小,不许英宗及朝中众臣入城。

    于是,明军大营只好驻扎在离怀来城不远的土木堡。

    是夜,正当英宗皇帝带着众文臣武将在中军大帐中开会探讨下一步该如何行动的时候,也先大军突然出现。由于领兵大将全都在英宗大帐中开会,群龙无首的明军瞬间被击溃。而本来负责指挥明军反击的王振,突然被从属于锦衣卫大汉将军的樊忠一锤打死,最终导致明军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

    在英宗大帐中开会的大小文臣武将,几乎全都被突然而来的瓦剌大军杀死,而英宗皇帝也做了瓦剌人的俘虏。土木堡一役,历经大明六朝的功勋集团几乎团灭,除了少数留守京师的勋爵,仅剩由于年幼才留在京师的勋贵少年。

    当也先带着英宗皇帝来到京师城下的时候,原监国的郕王朱祁钰尽然在兵部左侍郎于谦的支持下,跳过了太子朱见深,一跃成为了紫禁城的主人,大明王朝的新皇帝!

    城外的英宗皇帝一切都明白了,为什么粮草会缺失?为什么粮草总也送不到亲征大营?为什么大同府跟怀来县的文臣感不让大明的皇帝入城?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场阴谋,甚至连瓦剌南下恐怕也是一场阴谋,幕后的黑手就是郕王朱祁钰和在城头跟瓦剌太师也先唇枪舌战的新任内阁首辅于谦。

    牟斌恨恨的说道:“土木堡之变就是江浙乱臣贼子的一场阴谋!”

    “土木堡之战的失败,几乎全歼了大明立国以来所有在职的勋贵军官,而且还全歼了忠于英宗皇帝的文官势力,而这些文官势力大都是北方藉官员,属于江浙藉的官员一个也没有!”

    “不会吧?”

    张延龄对牟斌话不置可否。

    “我说的全都是实情,当年土木堡一役战死官员名单全都在宫中,所有人的官阶籍贯全都记录的清清楚楚,土木堡之变就是江浙士人策划的一场阴谋,而被誉为京师保卫战的英雄,土木堡之役后力挽狂澜的于谦就是江浙士人的贼首!”

    牟斌的话简直让张延龄三观尽毁,这后世写在史书上的民族英雄其实是个阴谋家?

    张延龄虽然没有全信牟斌的话,但是后世《明史》中那些漏洞百出的记载,也实在是让后世的人也不敢完全相信。

    在后世人眼里,《明史》就是一个谎言集成的大筛子,看看写《明史》那群人,一群一点节操都没有的贰臣,就知道他们为了美化自己,会多么的贬低整个大明王朝了。

    (其实最后这一段就是作者自己的明史观,一家之言。大家当小说看就好了,我又不是姓查的那个伪历史家。)

第二百零八章 听牟指挥使讲历史(下)()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大明之勋戚崛起最新章节!

    牟指挥一番有关“土木堡之战”的言论让张延龄简直是三观尽毁。

    而且牟斌对乘乱登上帝位的郕王朱祁钰也是满满的不屑。

    牟斌再次喝了一杯酒水,然后啧啧嘴继续说道:“代宗皇帝即位之后,由于得位不正,不得不加倍宠信于谦等江浙士人官员,将原本属于世袭勋爵任职的京师三大营,分为五个团营,两年后更是增设为十个团营,而且十个团营中属于勋爵武将的只有三个,其余的则有文臣系统的官员来担任。代宗皇帝此举大大的削弱了京师勋爵的力量,引来以武清伯石亨为代表的世袭武将的不满,最终在景泰八年发动夺门之变,拥戴被软禁的太上皇原英宗皇帝复位。英宗皇帝一复位,就立马下召将于谦等乱臣贼子抓入天牢,实在是大快人心呐!”

    张延龄倒是对英宗下旨抓捕于谦等人没有那么激动,低声的喃喃自语:“不过,又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轮回罢了。”

    “不,不一样的。”

    牟斌显然是已经有些醉酒了,但还是认真的否定着张延龄的看法。

    牟斌瞪着眼睛向张延龄问道:“你知道,当代宗皇帝得知宫中发生政变的时候,问身旁贴身太监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吗?”

    听到牟斌的问话,张延龄也很是好奇,于是开口问道:“第一句话说的是什么?”

    “代宗皇帝当时听到发生政变的时候,惊慌的问身边的太监:是于谦想要做皇帝吗?后来听贴身太监说是英宗皇帝复位了,代宗皇帝高兴的连说了三个好,开口对左右说:原来是大哥啊,是大哥当皇帝就好。然后便又安安稳稳的盖上被子睡觉了。”

    牟斌说完笑的眼泪都差一点下来,“哈哈,当年于谦能扶代宗皇帝上位,当然也能自己当皇帝。景泰四年代宗皇帝唯一的皇子朱见济在宫中病没,代宗就怀疑是于谦暗中下的手。而且于谦为首辅的时候完全架空了代宗皇帝,全国大小事宜全都通过内阁来处理。代宗皇帝庙号为代宗:可不仅仅说是代替了英宗皇帝登上皇位,其中还暗指皇位其实是被于谦代理的。”

    听到牟指挥使的解释,张延龄再次感到大明文官的“霸道”,以臣子之名,代行天子之事,最后在后世还落了个忠臣之名,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在牟斌的口里,以武清侯石亨为首的勋贵武将扶英宗复位,其实就是功勋武将对文臣的一次反抗。可是令石亨等人没有想到的是,再次荣登大宝的英宗并没有如从前一样信任功勋贵族,反而大肆起用李贤、王翱等北方文臣来压制江浙士人,让江浙士人三十年不得入阁。

    同时英宗皇帝还将扶他上位的石亨等人全都处死,毕竟是有过“造反”前科的人,已经不值得信任了。自此功勋武将几乎完全退出大明的朝堂,世袭爵位的各家勋爵为了自保,也只好放任子弟自流,从此在想要崛起也几乎是不可能了,一群纨绔子弟怎么可能当的起大任。大明的文官终于击败了他们曾经的对手功勋集团,开始独霸朝堂。

    天顺之后就到了成化年间。牟斌就是在成化十九年秋加入的锦衣卫,因而牟斌对成化年间的事情甚是清楚。

    牟斌回忆道:“先帝并不能算得上是一个好皇帝,但是先帝宠爱的万娘娘却是一位了不起的娘娘!”

    这是张延龄回到这个时代后,第二次听到有人夸赞在后世被列为恶妇的万贞儿,成化年间的唯一的皇贵妃万贵妃,而上一个称赞万贵妃的是如今前去西北监军的汪直汪太监!

    只听牟斌说道:“先帝时期,江浙的士人被压制在二品以下,勋贵也暂时退出了朝堂,为了对抗一家独大的文臣,先帝提拔了以尚铭、汪直等人为首的大太监来对抗文官。解散了被江浙文官把持的团营,重设京师三大营。而且由于少了那群以挖大明墙角为已任的江浙乱臣,先帝设立了税监、矿监来增加国库的收入,还设置皇庄来充实皇家内库,使整个大明出现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可惜,江浙乱臣贼心不死,暗藏人手于宫中挑拨后宫,令先帝继位八年都无子嗣。还暗藏当今陛下于宫中,以图威胁先帝,还好万娘娘贤惠,暗中遣心腹太监汪直救当今陛下于乱臣之手。可惜,江浙士人还是暗中在宫中、三大营以及锦衣卫卫中安排了密探,从而威胁当今陛下的成长,直到当今陛下隆登大位,反而让江浙文官士子卷土重来,占了朝堂大多重要职位。”

    听到牟斌的说法,张延龄才恍然感到,内阁三大学士,尽然有有江浙文官充在其中,只是张延龄不明白,皇帝二姐夫为什么还会任命他,要是真的互相为敌,抄家灭族不就好了么?

    牟斌仿佛看出张延龄内心中的疑惑似,解释道:“如今整个大明上下全都充斥着江浙文官,他们同其他地方的文臣即斗争又合作,一同压制代表皇家的锦衣卫、东厂,同时将世袭的武将压制的低文臣一头,还把控了武举人的考核,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落地秀才也能成为武举人,然后被他们安插在大明各地卫所。陛下根本无法用雷霆手段将他们一举****浙士人集团已经散入了大明各处了,牵一发而动全身。”

    牟斌无奈的说道:“首辅刘大人,在江浙那群贼子的蛊惑下,尽然威逼陛下在早朝之后开设午朝。呵呵,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何曾听说过午朝,不过是威逼陛下的手段罢了。现如今,世袭勋贵大多缩头甘做乌龟,我锦衣卫跟东厂被渗透压制,因此陛下才大封皇戚为爵,以图靠皇戚来增加皇权。可惜,大多皇戚享受着勋爵的好处,却不愿替陛下出力,甚至还暗中跟江浙贼子勾结,为贼子们张目。”

    听牟斌说道这里,张延龄才发现,皇帝二姐夫四年前册封的皇戚,现在似乎只有自己跟大哥有实职。

    “张小贤弟,现如今你明白你的处境了吧,你就是江浙乱臣的眼中钉,肉中刺呐!”

    听着牟斌无奈的语气,张延龄终于明白了,牟斌讲了这么多的原因。于是,张延龄试探的问道:“难道,处处找我麻烦的幕后黑手就是江浙乱臣中的人。”

    “没错,”

    牟斌肯定道:“不过,据老哥探寻的结果是,江浙那群乱臣贼子恐怕是把你当做向皇帝陛下示威的棋子。”

    张延龄没想到自己在幕后黑手眼里只是一个棋子而已,而且反过来看,皇帝二姐夫不也同样把自己当做试探对手的棋子吗?

    一时间,张延龄的心情非常非常的不爽起来,没有人喜欢做别人手里的棋子,即使是皇帝二姐夫也不行!

第二百零九章 小小去哪里了?()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大明之勋戚崛起最新章节!

    当张延龄弄明白是谁在幕后对自己屡次出手之后,心情顿时变得很是不美丽。

    张延龄心情不美丽,不单单是因为幕后黑手的势力太过于庞大,还有皇帝二姐夫把自己当成手中的棋子,也让张延龄内心里感到很是不爽。

    张延龄看到牟斌已然开始趴在餐桌上打起了呼噜,便起身向尚未喝醉的牟琬告辞离去。

    张延龄没有看到的是,当牟琬送他离开牟府会客厅的时候,一直在酒桌上趴着打呼噜的牟指挥使,便从桌子上爬了起来,那身影坐的直直的,一点也没有醉酒的样子。

    送张延龄离开牟府的牟琬一回到会客厅,就看到大哥端坐在客厅的主位上,不由的关心道:“大哥你没事儿吧?”

    “没事儿!这么点酒,我还能在喝三倍!”

    看着大哥那精光毕露的眼神,牟琬就知道大哥说的是真话,原来大哥刚才完全是故意装作醉酒。

    牟琬略感不满的问道:“大哥,你刚才是在装醉?”

    “嗯!”牟斌点点头算是做了回应。

    “大哥,延龄又不是外人,你又何必装醉骗他呢?”

    牟琬对大哥的做法有一些不满,对于作为跟他一起在贺县经历过生死的张延龄,牟琬把两人之间的友情还是看得很重的。而且因为自己被大哥留在锦衣卫任职,而导致自己不能跟张延龄一同前往宁夏镇。这让牟琬觉得对不住张延龄,结果又看到大哥故意装醉欺骗张延龄,心里顿时感到更加对不起张延龄。

    牟斌也曾年青过,听到小弟口气中对自己的不满,就知道是因为何种原因,但是他也有不得不故意装醉得原因。

    “小琬,从小大哥就宠你跟你二姐,结果你二姐却跟人珠胎暗结,丢光可我们牟家的脸,你也不懂事的离家出走,还跑到广西那么远的地方。”

    牟琬没料到,大哥不但没有给自己解释刚刚装醉的原因,反而先数落了自己一顿。

    只听大哥继续说道:“小琬,如今你也二十岁了,有些事情不能那么任性,大哥给你找了一个贤良淑德好生养的女子做妻子,下个月初一你准备准备就前去迎亲吧。”

    牟斌的话让牟琬就是一懵,自己马上就要结婚了,自己怎么不知道,什么时候进行的纳采,问名、纳吉、纳证、请期的,自己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就到了迎亲娶妻的地步了?

    “大哥,我一一”

    牟琬一头雾水的想要跟大哥询问一下,可是没想到刚一开口,却被大哥牟斌给打断:“事情已经定了,女方家是徐国公家的旁支,婚事就这么定了,你回去准备吧,不要到时候丢了我牟家的脸面。”

    听到大哥不容质疑的话语,牟琬知道多说无用,只好点头答应了下来。至于说反抗大哥给定的婚事?牟琬根本就没有那么想过。

    这个年代,婚姻嫁娶讲究的就是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牟琬打小就没有父母,全都靠大哥牟斌养大,长兄如父,别说大哥给牟琬定了一门亲事,就是牟斌一棒子将他腿打拆,都符合这个时代的礼教。

    看着弟弟牟琬一脸无奈的退了出去,牟斌不禁暗乐:傻小子,你还嫩了点。自己弟弟被自己突然的“婚事袭击”,已然忘了前来询问自己故意装醉的事情了。

    弟弟还是有一些稚嫩,被自己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