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之勋戚崛起 >

第122部分

大明之勋戚崛起-第122部分

小说: 大明之勋戚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将大人并没有因为亲姐姐是当今的皇后娘娘而得到宁夏镇的一点点优待,连吃的粮食都是参将大人亲自掏钱买的……

第二百四十六章 轻而易举的战事() 
    巴鲁自从派出普通牧民前去打探四周明朝的军堡之后,就总是觉得心神不宁,总感觉自己忘了什么事情?可是巴鲁又想不起来。直到第二天有勇士来报,前去打探明军军堡的牧民回来。

    当巴鲁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大帐的时候,却看到一个被人为的削成“人棍”的长生天的子民。

    当巴鲁认出那个“人棍”正是自己派出探查明军军堡的牧民之后,恼怒的喊道:“这是谁干的?!”

    前来汇报的勇士鼓起勇气对巴鲁说道:“首领,这是前去探查横城军堡的老牧民白音。”

    “横城军堡!”

    听到是明军军堡的人杀害的自己手下的牧民,巴鲁终于知道自己在哪里失误了,自己在还没有打探到军堡对牧民态度的时候,不应该同时向周边的九个明朝军堡派出侦查的牧民,自己有一些太心急了。

    巴鲁让亲卫勇士将被可恶的明军削成“人棍”的老白音送归他的亲人,然后让手下的勇士前去明军军堡探查那些派出去的牧民的下落。可惜,很快就从各处传来一连串的坏消息。前去打探明军军堡情况的牧民除了有一个牧民安全的回来以外,其余的牧民不是被杀害就是失踪了。

    得到一通坏消息的巴鲁顿时自责起来,全都是因为自己太过与好大喜功,这才导致了部落牧民的死亡。虽然仅仅只是损失了八名牧民,但是对人数才刚刚达到三千人的巴鲁部落也是个不小的损失,尤其是这一举动降低了巴鲁在部落中的威信。

    正当巴鲁为自己的失误自怨自艾的时候,巴鲁再次得到达延汗的传唤。巴鲁顾不得伤心自己的损失,带上自己的一百亲卫就离开了部落。

    ……

    作为兴武堡柳杨堡第一次军事行动,张延龄最终抽调了四干五百人的士兵。仅留下五百士兵分守兴武堡跟柳杨堡两处。不过,为了一战尽全功,张延龄让部属们带上了所有的火铳,三眼火铳以及迅雷统并带上了三门轻便的虎蹲炮。

    这是张延龄提调西北后的第一战:只准成功不准失败!

    张延龄计划用一夜的急行军抵达巴鲁部落左近,然后稍作休息后,在天色刚泛出第一丝的白光的瞬间发动袭击,一举全歼巴鲁部落。

    为了行动的顺利,张延龄特意找了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并且张延龄还找善长看天相的老者给推算了近几日的天气,无风无雨阳光明媚!

    张延龄在出发的时候带上了投靠而来的铁木尔,虽然张延龄相信铁木尔是真来投靠他们兴武堡的,但是铁木尔还需要一个投名状来肯定他投靠大明的决心。

    弘治九年五月十三,天气清朗月明星稀。

    张延龄所部趁着月色在广漠得大草原中一路北上。虽然早已立夏,但是在夜里行军还是让人感到阵阵的寒意。张延龄所部用出乎铁木尔意料的行军速度抵达了位于巴鲁部落十里外的草原深处。

    张延龄借着月光开始排兵布阵,杨一凡,赵子龙,柳杨堡的蔡八斤各自带人围堵一个方向,听到张延龄这方的炮声为号将巴鲁部落的人往张延龄这边赶。然后在由张延龄利用火器优势全歼或者逼降巴鲁部落。

    张延龄的计划可谓是集合了《孙子兵法》《吴起兵法》《三十六计》……古今中外众多兵法柔和而成的,最符合当今情况的战法。(好吧,是作者那个脑残自己想出来这么奇葩的作战计划的!你们要骂就骂作者)

    张延龄将一切都安排好后只等天亮。很快,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所有的明军骑兵全都抽出自己的兵器,等待着清晨那第一缕的阳光……

    “咚咚咚!”

    张延龄所在本部的三门青铜小炮连续被点燃,然后接到攻击命令赵子龙、杨一凡、蔡八斤三部人马全都冲着巴鲁部落杀了过去。

    清晨天亮的时候是草原上最美的一景,但是随着三声炮响,无数的明军冲进了仍在安静之中的巴鲁部落,许多刚刚睡醒的牧民跟勇士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儿就丢了性命。一个年青的鞑袒勇士还准备拿起弓箭弯刀上马杀敌,但是还没等他坐上马背,就被突然到来的明军一刀砍翻在地;更多年幼或年长的妇孺则趴在地上企求长生天保佑战争赶紧结束……

    一直带着火器大队蹲守在巴鲁部落南边的张延龄,看着零零散散从巴鲁部落里逃出来的鞑袒人,简直欲哭无泪,南边无战事正是张延龄直接指挥的火器大军如今的情形。所有的巴鲁部落的鞑袒人似乎全都被赵子龙丶杨一凡丶蔡八斤给解决了。

    一直到战争结束,张延龄带着的最为强大的中军,除了开战前的三声炮响在没有发出过任何一枝箭羽或一粒铅弹。

    战争结束后,赵子龙、杨一凡、蔡八斤前来汇报全歼巴鲁部落的战果的时候,张延龄的脸色变的铁青,本来计划的好好的战法怎么就不对了呢?张延龄不明白在东西北三个方向都有敌人袭击的时候,鞑袒人为什么不向南突围或者逃生?

    最后还是同为鞑袒人的铁木尔告诉张延龄,在蒙古人的战争中投降并不是可耻的。此次袭击巴鲁部落的时候,作为部落首领的巴鲁并不在部落之中,因而缺少了将领组织的巴鲁部落的勇士们几乎没怎么抵抗就投降了人数众多的明军。至于那些一开始就趴在地上祈求着长生天的老人跟妇孺也全被俘虏了。这就是整个巴鲁部落没有人向南逃跑和突围的原因。

    张延龄所部完全占领巴鲁部落之后,立即吃饭休息,以补充连夜行军带来的疲惫感。按照张延龄原本的计划,占领巴鲁部落之后,需要立即拆除所有的巴鲁部落的大帐,然后牵走所有的牛羊,在绑走所有的俘虏作为战利品带回兴武堡。同时留下大部人马用来迷惑和阻击可能存在的追兵。

    战后之战才是重重之重啊!

第二百四十六章 轻而易举的战事() 
    巴鲁自从派出普通牧民前去打探四周明朝的军堡之后,就总是觉得心神不宁,总感觉自己忘了什么事情?可是巴鲁又想不起来。直到第二天有勇士来报,前去打探明军军堡的牧民回来。

    当巴鲁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大帐的时候,却看到一个被人为的削成“人棍”的长生天的子民。

    当巴鲁认出那个“人棍”正是自己派出探查明军军堡的牧民之后,恼怒的喊道:“这是谁干的?!”

    前来汇报的勇士鼓起勇气对巴鲁说道:“首领,这是前去探查横城军堡的老牧民白音。”

    “横城军堡!”

    听到是明军军堡的人杀害的自己手下的牧民,巴鲁终于知道自己在哪里失误了,自己在还没有打探到军堡对牧民态度的时候,不应该同时向周边的九个明朝军堡派出侦查的牧民,自己有一些太心急了。

    巴鲁让亲卫勇士将被可恶的明军削成“人棍”的老白音送归他的亲人,然后让手下的勇士前去明军军堡探查那些派出去的牧民的下落。可惜,很快就从各处传来一连串的坏消息。前去打探明军军堡情况的牧民除了有一个牧民安全的回来以外,其余的牧民不是被杀害就是失踪了。

    得到一通坏消息的巴鲁顿时自责起来,全都是因为自己太过与好大喜功,这才导致了部落牧民的死亡。虽然仅仅只是损失了八名牧民,但是对人数才刚刚达到三千人的巴鲁部落也是个不小的损失,尤其是这一举动降低了巴鲁在部落中的威信。

    正当巴鲁为自己的失误自怨自艾的时候,巴鲁再次得到达延汗的传唤。巴鲁顾不得伤心自己的损失,带上自己的一百亲卫就离开了部落。

    ……

    作为兴武堡柳杨堡第一次军事行动,张延龄最终抽调了四干五百人的士兵。仅留下五百士兵分守兴武堡跟柳杨堡两处。不过,为了一战尽全功,张延龄让部属们带上了所有的火铳,三眼火铳以及迅雷统并带上了三门轻便的虎蹲炮。

    这是张延龄提调西北后的第一战:只准成功不准失败!

    张延龄计划用一夜的急行军抵达巴鲁部落左近,然后稍作休息后,在天色刚泛出第一丝的白光的瞬间发动袭击,一举全歼巴鲁部落。

    为了行动的顺利,张延龄特意找了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并且张延龄还找善长看天相的老者给推算了近几日的天气,无风无雨阳光明媚!

    张延龄在出发的时候带上了投靠而来的铁木尔,虽然张延龄相信铁木尔是真来投靠他们兴武堡的,但是铁木尔还需要一个投名状来肯定他投靠大明的决心。

    弘治九年五月十三,天气清朗月明星稀。

    张延龄所部趁着月色在广漠得大草原中一路北上。虽然早已立夏,但是在夜里行军还是让人感到阵阵的寒意。张延龄所部用出乎铁木尔意料的行军速度抵达了位于巴鲁部落十里外的草原深处。

    张延龄借着月光开始排兵布阵,杨一凡,赵子龙,柳杨堡的蔡八斤各自带人围堵一个方向,听到张延龄这方的炮声为号将巴鲁部落的人往张延龄这边赶。然后在由张延龄利用火器优势全歼或者逼降巴鲁部落。

    张延龄的计划可谓是集合了《孙子兵法》《吴起兵法》《三十六计》……古今中外众多兵法柔和而成的,最符合当今情况的战法。(好吧,是作者那个脑残自己想出来这么奇葩的作战计划的!你们要骂就骂作者)

    张延龄将一切都安排好后只等天亮。很快,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所有的明军骑兵全都抽出自己的兵器,等待着清晨那第一缕的阳光……

    “咚咚咚!”

    张延龄所在本部的三门青铜小炮连续被点燃,然后接到攻击命令赵子龙、杨一凡、蔡八斤三部人马全都冲着巴鲁部落杀了过去。

    清晨天亮的时候是草原上最美的一景,但是随着三声炮响,无数的明军冲进了仍在安静之中的巴鲁部落,许多刚刚睡醒的牧民跟勇士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儿就丢了性命。一个年青的鞑袒勇士还准备拿起弓箭弯刀上马杀敌,但是还没等他坐上马背,就被突然到来的明军一刀砍翻在地;更多年幼或年长的妇孺则趴在地上企求长生天保佑战争赶紧结束……

    一直带着火器大队蹲守在巴鲁部落南边的张延龄,看着零零散散从巴鲁部落里逃出来的鞑袒人,简直欲哭无泪,南边无战事正是张延龄直接指挥的火器大军如今的情形。所有的巴鲁部落的鞑袒人似乎全都被赵子龙丶杨一凡丶蔡八斤给解决了。

    一直到战争结束,张延龄带着的最为强大的中军,除了开战前的三声炮响在没有发出过任何一枝箭羽或一粒铅弹。

    战争结束后,赵子龙、杨一凡、蔡八斤前来汇报全歼巴鲁部落的战果的时候,张延龄的脸色变的铁青,本来计划的好好的战法怎么就不对了呢?张延龄不明白在东西北三个方向都有敌人袭击的时候,鞑袒人为什么不向南突围或者逃生?

    最后还是同为鞑袒人的铁木尔告诉张延龄,在蒙古人的战争中投降并不是可耻的。此次袭击巴鲁部落的时候,作为部落首领的巴鲁并不在部落之中,因而缺少了将领组织的巴鲁部落的勇士们几乎没怎么抵抗就投降了人数众多的明军。至于那些一开始就趴在地上祈求着长生天的老人跟妇孺也全被俘虏了。这就是整个巴鲁部落没有人向南逃跑和突围的原因。

    张延龄所部完全占领巴鲁部落之后,立即吃饭休息,以补充连夜行军带来的疲惫感。按照张延龄原本的计划,占领巴鲁部落之后,需要立即拆除所有的巴鲁部落的大帐,然后牵走所有的牛羊,在绑走所有的俘虏作为战利品带回兴武堡。同时留下大部人马用来迷惑和阻击可能存在的追兵。

    战后之战才是重重之重啊!

第二百四十七章 夜宿草原() 
    作为一军的主将,但凡出战必当争锋在前撤退在后,方为上将军!

    在围剿巴鲁部落的时候,张延龄几乎是打了一场静坐战。感到有失主将形象的张延龄主动带了三千骑兵领军殿后,算是一圆上将军的风采。

    张延龄的亲自带着三千大军断后,其余的兴武堡跟柳杨堡两堡士卒们押着巴鲁部落的俘虏,带着缴获的牛羊物资撤先行向兴武堡撤离。

    在后撤的路上张延龄不断的向四周五十里内撒出了近百的侦骑,这些侦骑,一来负责回撤之路的安全;二来防止其他鞑袒人前来救援巴鲁部落;三来防止其他明军军堡发现兴武堡的大动作。

    毕竟张延龄所部偷袭巴鲁部落并没有上报宁夏镇,同样也没有上司的命令,完全属于兴武堡的擅自出兵,并且还有挑起边衅的可能性,因而张延龄并不想让其他人得知自己悄悄出兵的事情。

    更况且,张延龄一出手就全歼了一个鞑袒人部落,缴获牛羊无数,闷声发大财才是正理,最多等回到兴武堡之后跟许游击报备一下自己偷袭了一个游荡的牧民的临时驻地。在取少许战利品分润给许游击一些。

    毕竟当初张延龄出任兴武堡的时候,许游击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却暗中默许了他偷袭鞑袒人的行为。只是令许游击没有想到的是,张延龄第一次出击就敢袭击一支拥有三千人的鞑袒部落。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巴鲁部落的鞑袒人真的一个人也没有逃脱,还是巴鲁部落离的其它部落实在是太远了。直到兴武堡撤军的前锋都在草原中行出一百里路,撒出去五十余里的侦骑还是没有发现,有任何的鞑袒人的骑兵追来。

    由于没有鞑袒人追击,张延龄主动殿后的上将军形象不禁打了不少的折扣。

    张延龄看着手中汇总回来的情报,不由的暗叹:怎么会没有鞑袒人追击呢?这简直不科学!

    不过,虽然张延龄对没有敌人前来追击感到奇怪,但是兴武堡跟柳杨堡的明军们却对此次的收获全都大感兴奋!多少年来,明军的兵锋从来没有这么深入过草原,更不要说此次出击收获如此之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