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之勋戚崛起 >

第44部分

大明之勋戚崛起-第44部分

小说: 大明之勋戚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几座在皇帝朱祐樘眼里无用的山头,却是壮,瑶之民用来捕猎的场所。原本是由壮,瑶之民得几个小土司分掌,后来经过成化十六,十九年的壮,瑶之乱后,正式收归官府管理,而后又由朱祐樘赏赐给朱约麒。

    而在弘治八年年底,深感自己钱财不够用的靖江王朱约麒,突然想起自己受封的那几个小山头好像还从没有征过税,于是大手一挥——征税。

    于是大明靖江王的意志,很快就在自己所封的山头里展开。

    原本,快快乐乐狩猎山林的壮,瑶猎户发现,自己祖祖辈辈打猎的山林,竟然有人阻住去路不让进山,如果一定要进山,那么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猎物,需要拿出一半来作为税收。

    于是,从来都没有交税习惯的壮,瑶之民怒了,就是当年在土司治下的时候,他们也从没有听说过,自己凭本事狩猎到的猎物还需要交税。

    于是愤怒的壮,瑶两族人找到当年土司的后人罗川,希望“小土司”带领大家反抗大明暴政。

    罗川的家族是当年改土归流的土司后裔,当初属于跟大明合作的派系。在十多年前的壮,瑶之乱时,罗川的父亲很理智的站在了大明的这一边,所以在平乱之后,罗川的家族虽然做不成土司,但还是得到了平乐府的补偿,负责管理壮,瑶两族的相关事宜。

    弘治七年,罗川的父亲去世,职务传给了罗川,因而才有壮,瑶猎户找罗川出头的事情。

    罗川虽然年岁不大,而且性情爆裂,但并不是个楞头青。罗川虽然不知道收打猎税的其实是远在百里之外的靖江王朱约麒,但是,罗川知道先找平乐府的官府沟通一下,总是错不了。

    于是,罗川召集了几个在壮,瑶民众里身份较高的乡老,准备前去平乐府找官府沟通一下。没想到的是,等第二天他们前去平乐府找知府洪启功大人的时候。数百的壮,瑶两族人,在罗川等人进去府衙之后,突然就包围了平乐府的府衙,然后在府衙外喧闹不止。

    而罗川在跟知府大人交流后,得知收税的几个山头是归靖江王所有,跟朝廷无关。

    但是已经被族民绑架上“战车”的罗川,已经无法后退一步,不然罗家就会在族人的耻笑下逐步衰退,最终变得跟普通的壮民一样。

    罗川从知府衙门出来后,又派人去跟远在桂林的靖江王府沟通。可是本来就觉得缺钱的靖江王,怎么可能放弃到手的利益。于是,没有办法的罗川便赖在了平乐府府衙里,跟老好人洪启功知府在府衙内耗了起来。

    而壮,瑶两族包围知府衙门的事情被有心人传成了叛乱,并且把在前一天夜里,因遇袭而死去的平乐府千户所军官的悬案也扣在了,仅仅算是“聚众上访”的壮,瑶两族头上,并派出八百里加急直报京师。

    罗川在府衙里一直跟知府洪启功耗到了弘治八年的腊月除夕,才回了自己的府邸。却没想到,自己一回到府邸,就被族人裹挟着在弘治九年的第一天,包围了平乐府的府城。

    罗川在平乐府的城外,心惊胆战的度过了整整一上午,直到杨得胜率卫所兵丁前来缉拿的时候,罗川的胆寒到达了顶点。

    经历过成化十六,十九年壮,瑶之乱的罗川,对大明卫所官兵的彪悍有着深深的恐惧。但令罗川没想到的是,卫所官兵还没等跟自己的族人接触,就莫名奇妙的退走了。

    平乐府千户所莫名的败退,令罗川的内心开始膨胀,内心里冒出:大明也不过如此的念头。

    在族人的鼓吹之下,罗川越来越膨胀,对总是出现在城头劝自己等人散去的知府洪启功也是越来越无理。要不是内心深处仍然保留着对大明的敬畏感,罗川甚至都准备要攻击府城。

第九十五章 兵临平乐府() 
张延龄通过杨得胜了解到壮,瑶之乱的前因后果,然后回到千户所自己的房间之内,仔细思索起来。

    表面上看,壮,瑶之乱,是由于靖江王朱约麒乱收税所引起的,但张延龄觉得在这幕后,一定有一只黑手在操纵着一切。

    究竟是谁在幕后操纵一切呢?!

    初来乍到的张延龄,一时间也没有调查的方向。但是千户所军官的遇袭,绝对不是简单的独立事件,肯定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而且,张延龄的直觉告诉他,壮、瑶两族山民,第二日突然围困知府衙门跟军官遇袭也一定有着某种联系。

    思考了好一会儿,也没有准确的思路,张延龄揉揉发疼的太阳穴,决定暂时不在去想军官遇袭,跟壮,瑶两族包围府衙之间的联系。现在摆在张延龄面前的首要任务是,解除壮、瑶两族对平乐府城的围堵。

    正当张延龄有心发兵平乐府的时候,亲随马云,哦不,是新扎百户马云,走进来抱拳道:“千户大人,是不是该吃晚饭了?弟兄们可是全都等着呢!”

    自从张延龄任命亲随马云为百户之后,马云对张延龄的称呼终于不在是“恶心”得“张千户公子”了,而是一板一眼的跟其他同僚一样叫张延龄为“千户大人”。

    经过马云的提醒,张延龄感到自己肚子也早已饿的咕咕直叫。抬头望向窗外,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窗外已经变得繁星点点。

    张延龄估摸着时候大概不早了,然后起身抬腿走出自己的房间。

    “千户大人,千户……”

    看到张延龄走了出来,原本就离张延龄房间不远的各位百户纷纷跟千户大人打着招呼。

    “千户大人,为了迎接大人及各位同僚从京师远到而来,咱们千户所今夜准备了丰盛的夜宵,希望大人赏光。”

    说话的是一个叫丁大鹏的中年百户,虽然个头不高,但是一身凶悍的气息。曾参加过成化年间对壮、瑶叛乱的平定,算得上是平乐府千户所的老人儿了,在张延龄到来之前,几乎代理着整个千户所的事物。

    张延龄看看夜色已晚,已不是出兵的时机,又看到丁大鹏等人期盼的神色,便点头应了下来。

    宴厅内,所有千户所的军官全都齐聚一堂,上至千户大人张延龄,下到统管仅仅五六人的伍长,满满的坐了十来桌。众人集体举怀欢迎张延龄等人的到来。张延龄也毫不含糊,谢过众人后,一仰脖子率先干了一碗,没错,的却是先干了一碗。

    见到新任千户大人如此豪爽,众军官也不客气起来,大家你一碗我一碗的全都是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张延龄酒意上头,拍着胸脯站起来大声道:“诸位兄弟们,我张延龄感谢大家的款待!我,在此郑重向大家保证,平乐府千户所在我的带领下,肯定会成为大明首屈一指的千户所,但凡剑指,所向披靡!”

    “好!”

    “千户大人说的对,所向披靡!”

    “为所向披靡,干杯!”

    ……

    宴会的气氛在张延龄的“霸气”带动下,很快就进入高潮,一群千户所的汉子大吃海喝起来,气氛热烈的就像是过大年似的……

    ……

    翌日清晨,习惯了摸黑起床的杨一凡及三千营骑兵,早早的就起来开始梳洗打扮,整装待发。

    “大人,”杨一凡走到同样早早起来的张延龄身旁,抱拳道:“千户大人,三干营百人队已经集合完毕。”

    张延龄目露精光道:“很好,我们出发。”

    ……

    当张延龄一行骑着马匹摸黑走出千户所的时候,万马奔腾的响声惊醒了仍在熟睡中的平乐府卫所士卒。被马蹄声惊醒得卫所官兵,一个个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忙手忙脚乱的穿衣起床。

    留守千户所的马云,告知慌张起床的卫所官兵们,千户大人仅仅是带着骑兵队出营去训练而已,得知“真像”的卫所官兵,看看仍旧昏暗的夜空,又一个个打着哈欠再次睡去。但,也有人没有去睡觉,而是悄悄的走出了卫所……

    出了营地的骑兵队冲着平安府府城的方向驰去,那里就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

    仅仅用了片刻时间,骑兵们就到达离府城不远的山坳处。被张延龄从被窝里抓出来,负责带路的百户杨得胜指着前边的拐角处说道:“千户大人,拐过前边这个弯后,就是平乐府的府城了。”

    听到杨得胜的话,张延龄大力挥挥手中的马鞭低吼道:“走!”然后一提马缰,率先走出山坳。

    ……

    平乐府境内多山林山丘,但是作为府城的平安府城,却建在一处平整的小平原之上,城门外横七竖八的躺着百十来号身着壮、瑶服饰的汉子。

    白少耳作为罗川的家奴本来睡着正香,突然听到有大队马匹行动的声响,睁开睡眼一看,发现从东边的山坳里,源源不断的走出一队队的骑兵。

    白少耳瞬间清醒了过来,连滚带爬的跑到主家罗川身边,用力的晃着仍旧熟睡的罗川,不停的大喊着:“小土司,小土司,大,大明的官,官兵来啦!”

    “叫什么叫?”

    罗川睡着正香,听到白少耳的喊叫声,翻身坐起来,瞪着眼睛看着白少耳,心里暗道要这个家奴给不出一个合理的说法,回去就把他卖给贵州来的人牙子。

    白少耳指着罗川身后结结巴巴的说道:“小土司,是,是明军。”

    听到家奴的话,罗川猛得回过头去,只见在太阳升起的地方,一个身穿银甲得武士端坐在马上,在银甲武士身后的山坳里,正涌出源源不断的大明骑士……

    “快起来,全都快起来,大明的官兵来了,快起来!——”

    弄清楚情况的罗川跳起来,冲着还在睡觉的壮,瑶山民们大声喊着。

    听到“小土司”的呼喊,壮,瑶山民纷纷从睡眠里清醒过来,然后握着随身的武器聚在一起,目瞪口呆的看着从山坳里不断走出的大明骑兵。

    大明骑兵们走出山坳后,紧密的排成一排,手擎着马刀,兵刃向前,在晨曦的照耀下,闪耀着逼人的寒光,给聚在一起的壮、瑶山民一种天兵下凡般的威压。

第九十六章 我心善() 
张延龄摆的骑墙,是张延龄从后世影视剧里学来的阵型。虽然不知道影视剧中为什么这么演,但是看起来杀气爆棚,当年《亮剑》热播的时候,张延龄可是被全员冲锋直至牺牲的骑兵连骗了不少眼泪。

    废话说的有点多了,书归前传。

    骑兵连,呸!是骑兵墙。

    骑兵墙在张延龄的指挥下,排着整齐队型缓缓向前推进,给罗川以及身后的壮、瑶山民带来无边的压力……

    “咣当!”

    一个壮族的汉子受不了骑兵墙所带来的压力,手一松,手里的砍柴刀掉到了地上,人也一头跪倒在地,把脸深深的埋在地上,颤动的身子,显示出他无尽的恐慌。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站在罗川身后的壮、瑶山民在逐渐逼近的骑墙面前,一个个的全都丢掉武器,抱头趴在了地上,就连这些天意气风发的“小土司”罗川也不例外。

    看到整齐的大明骑兵墙,大明军卒的强悍阴影再次在罗川的内心里清晰起来。

    “来人,把他们全都绑起来!”

    张延龄看到作乱的壮、瑶的山民全都投降,便指挥手下,把他们全都绑了起来。

    骑兵墙,是张延龄再来的路上想出来的,才刚刚演练了大半个月,虽然看起来霸气绝伦,但是究竟有多大的杀伤力张延龄不清楚,本想着用眼前的壮、瑶乱民试试骑兵墙的威力,没想到,这群乱民就这么轻松的投降了。

    张延龄看着眼前的乱民,又看了看不远处的平乐府府城,心里不禁替平乐府城内的大小官员感到悲哀,堂堂大明州府之城就被这么几个不成气候的山民给围了半个月之久。

    平乐府城头上守卫的兵丁看到城下的壮、瑶山民全都被官军给绑了起来,全都兴奋的趴在城头看了过来。这段时间,城下这群乱民可是把他们气的够呛,奈何知府老大人,不知何原因一直不肯让他们出击,不然以府城的军力,早把他们给剿灭了。

    现在他们看到,围了府城十多天的乱民被官军捉走,全都在城头鼓嘈起来。

    “大明万胜!”

    “大明威武!”

    “威武!万胜!”

    ……

    张延龄听到城头的呼号声,微微的笑了笑,然后指挥手下押着“乱民”向小河镇的千户所走去。

    张延龄走后没多久,一个身穿缎蓝色官府的老头儿爬上城头,却是平乐府的知府洪启功。洪启功看着己空无一人的城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晴,忙拉住一个城头的兵丁问道:

    “人呢?罗川和壮、瑶两族的人呢?”

    兵丁抱拳道:“回禀大人,乱民已经被官兵抓走了!”

    洪知府再问道:“抓走了?哪里来的官兵?”

    “洪大人,乱民是被小河镇方向来的官兵抓走的,估计是千户所的官兵。”

    “平乐府千户所?”听到兵丁的回答,洪启功有点不敢至信的皱起眉头。

    “是的,大人!”

    得到兵丁肯定回答的洪启功,捶着墙头一个劲的喃喃着:“哎,糊涂啊,糊涂!!!”

    ……

    当张延龄等人压着罗川及壮、瑶作乱山民回到小河镇千户所的时候,整个千户所里的官兵全都看傻了。

    看着千户大人把俘虏们每十人捆成一串,关入俘虏营地后,千户所的官兵才回过神来,纷纷小声的议论起来:“千户大人这是从哪里抓的壮民跟瑶民?”

    “不会是就近抓的无辜山民吧?”

    “看起来不像,走在最前面的好像是壮民的“小土司”。”

    “真的假的?”

    “真的!我家内人十三姨的姐夫家二大爷……”

    ……

    就在众兵丁议论纷纷的时候,张延龄卸下银甲,笑眯眯的走出自己的房间。

    今天清晨的行动很是顺利,不但一举擒拿了围困平乐府城多日的叛乱者,还引出不少有心人安插在千户所内的探子。

    清晨出营的时候,张延龄特意没有带牟琬出营,就是为了让牟琬发挥锦衣卫出身的家传特长。牟琬也没有让张延龄失望,短短的一个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