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之勋戚崛起 >

第75部分

大明之勋戚崛起-第75部分

小说: 大明之勋戚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看到马云手中汪大通头颅的叛军越来越多,喊着“汪家主死了!”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不少临时被汪大通抓来的“炮灰”偷偷丢下手中的兵器悄悄的逃了。而汪府的家丁则在人群中找到汪家二公子汪迩,围在汪浩然身边,另有一部分一口气跑回贺县城,向在贺县城头上观战的汪家大公子求援。只有汪家的死士挥着手中得钢刀向马云杀去,想要为自己的家主报仇。

    随着围攻官兵军阵中的汪家死士跟家仆离去,张延龄顿时感到攻击圆阵的压力一轻,由于象山军的首领带着精锐前去追击马云给自己二哥侯小苟(汪大通)报仇,使的失去指挥的象山军对官军圆阵的攻击也降低了一个档次。

    马云虽然有一些憨,但是并不傻,跟侯小苟对拼了一把后,发现自己在力量上根本不是对方那个老头的对手,便扔下汪大通的头颅扭头就跑,引的侯小苟带着数十亲信一直追击他。

    就在场面一片混乱的时候,贺县北边的官道上突然传来阵阵鼓声,和整齐的喊叫声:“桂林右千户所奉令前来剿匪,降者不杀。”

    随着声音的传来,无数点着火把的官兵从北边的官道中杀了出来,领头的是一个白马银枪的小将,但凡所到没有一合之将,正在围攻张延龄圆阵的象山军瞬间被白袍小将杀了个对穿。

    穿阵而过的白袍小将大吼一声:“桂林右干户所在此把,谁敢一战!”

    白袍小将一说完,也没等人说话,又杀回象山军中,很快便又穿阵而出,一连几次将象山军杀的七零八落,纷纷四散逃去。

    当追击马云的侯小苟发现自己的象山军被新来的官军杀的七零八落的时候,已然无法重新聚起自己的手下,只好招呼尚未逃走的手下,跟着自己往贺县县城里撤去。

第一百五十五章 没有标题的一章() 
    

    随着侯小苟带着象山军退入贺县县城之内,厮杀了一个多时辰的官兵终于取得了夜战的最终胜利。

    张延龄看到叛军全数退入贺县县城,才暗自松了一口气,刚才的形势实在是太过于危急,要是援军在晚来半个时辰,等待张延龄的一定是全军覆没。

    张延龄看到战事以毕,便安排人手救援伤兵,清理战场。然后走到白袍银枪的小将面前抱拳拜谢道:

    “多谢这位小将军及时来援,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

    张延龄刚才在军阵中看得清楚,两千多人的象山军,几乎全是被这位白袍小将给冲散的,白袍小将挥着长枪将象山军来来回回杀了好几个对穿,这才击溃了象山军。

    白袍小将看到张延龄抱拳拜谢,忙慌乱的揺着手跳下马背:“张千户大人,使不得,使不得啊!我是平乐府的捕头赵子龙,不是什么小将军。”

    “哦?”张延龄听到赵子龙的话,抬头仔细向对方看去,果然是有过几面之缘的平乐府捕头赵子龙,于是不解的问道:“赵捕头,你怎么和桂林右千户所的官兵一起来了,可是洪老大人请来的援军?”

    “没有桂林右千户所,这些全都是我平乐府的得城卫军,洪老大人得知千户大人在贺县外立营,特令我带着两百平乐府的城卫军押运粮草跟帐蓬过来,没想到正好碰到千户大人夜战破敌……”

    赵子龙的话让张延龄老脸一红,什么夜战破敌?其实今夜官军陷入重围,差一点全军覆没,张延龄有很大的责任。

    在贺县城北门外扎营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张延龄为了图方便,将官军大营扎的甚是简陋而且狭小。这就导致贺县叛军出击之后,张延龄不得不派出手下出营迎敌,不然小小的大营之内根本展不开数百人的战斗队形;

    而且明明张延龄觉得贺县深夜出击必有蹊跷,但是在没有弄明白敌方所有情报情况下,却大意的指挥全军出营最终导致全军被围。

    而张延龄最为错误的地方是:张延龄以为是在大明境内作战,便没有派出警戒哨暗哨,这导致张延龄所部没能及时发现暗藏在大营以北的叛军主力,这才导致张延龄差点全军覆没的真正原因。

    张延龄现在回想起刚才的凶险顿时出了一身的冷汗!不由的更加对连夜赶来的赵子龙表示深深的感谢:“赵捕头,这一次真的是,多亏你们能及时赶到啊!”

    赵子龙听到张延龄一遍又一遍的感谢个不停,面带惭愧的说道:“其实,其实我带着城卫军早些时候就到了,可是直到最后才冲出来,希望千户大人不要责怪子龙救援太迟才好?”

    “嗯?”

    听到赵子龙的话,张延龄不明白他的意思,疑惑的看向赵子龙。

    刚刚在战扬上威风八面的赵子龙满脸通红的说起了先前的事情。

    ……

    原来,连夜赶路得赵子龙早在子时之前就已到达了贺县以北不远的地方。

    当时赵子龙奉平乐府知府洪启功的命令,领着两百城卫军压着粮草帐篷走到离贺县不到七里地的时候,突然前方负责探路的探子回来报告。

    “报告赵捕头,前方的山林中发现有贼人藏藏匿其中!”

    “哦,怎么回事儿?”

    赵子龙一开始以为是贼人发现自己押送粮草到来,暗藏在山林两侧想要袭击自己。可是等听完探子的汇报,发现探子说所有藏匿的贼人全都面朝南面,也就是面朝贺县方向,才感到蹊跷。

    听完探子的汇报后,赵子龙想了想,以为山林中暗藏的是张延龄带着的千户所士卒,特意暗藏一部分人手潜伏在山林中当奇兵使用,但是探子很快就否定了赵子龙的猜测,说山林中的贼人不是穿着官军的衣衫,而是有点像象山上的山贼。

    光听探子的汇报,赵子龙一时间也弄不清楚前方山林中到底藏匿的是些什么人?于是赵子龙便命令押送粮草帐篷的城卫军全部就地休息,而且害怕暴露自身的赵子龙让手下将火把全部熄灭,给马匹全部带上嚼子。

    当赵子龙跟着探子,暗潜至离贺县不足两里的山林中时,发现山林中果然暗藏着黑压压的一片贼人,而且令行禁止,显然还是一支很有纪律的贼人!而在贼人注视的前方,则是被篝火火把照的恍如白昼的张延龄大营。

    发现这是一伙很有纪律的贼人,并且暗藏在官军大营之后,这让赵子龙感到事情紧迫,便准备暗潜至张延龄大营,将山林中暗藏有贼人的事情报告给张延龄,可是赵子龙绕了许久也没有发现可以绕行至张延龄大营的道路。所有的道路上几乎全都有贼兵暗藏,要么就是发现前方无路可走!

    就在赵子龙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时候,贺县的北门吱吱扭扭的打了开来,一队队一群群的叛军走了出来……

    赵子龙见即使提醒领军的张延龄也为时已晚,便只好另想办法。于是赵子龙赶忙跑回自己负责押送粮草跟帐蓬的队伍,把前边的情况跟所有的城卫军说了一遍。

    平乐府的城卫军在听到前边的山林中暗藏着大约两千多,有一定战斗力的贼兵后,并没有退缩,反而纷纷表示要前去帮助千户所士卒前去击贼。

    于是,赵子龙跟众城卫军决定,伪装成奉命剿贼的桂林右千户所的官兵。因为在方圆百里之内,桂林右千户所的战斗力是最出名的,也是最容易让人相信出现在贺县的官军力量。

    既然确定了计策,赵子龙便脱下衙役的皂衣,找了一身适合自己穿戴的制式铠甲套到身上,扮做领兵的将军,众士卒也伪装成桂林右千户所官兵的样子。本来城卫军跟千户所官军服饰也差别不大,况且是在漆黑的夜晚,想要冒充也很是容易。

    后边的事情,张延龄也就很清楚了,关键时刻,赵子龙带着两百经过伪装的平乐府城卫军突然杀到贺县之下,杀向缺乏有效指挥的象山军,有了赵子龙这个强力杀戮机得冲杀,几个回合就把军心动荡的象山军杀了个人仰马翻心惊胆寒,最后跟着他们的首领侯三苟退入贺县城中,救出了包围在叛军中的张延龄所部。

    张延龄听完赵子龙的叙述后,一点也没责怪赵子龙的意思也没有,赵子龙没能提前通知他有埋伏的事情,那是事出有因,而且赵子龙也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力气努力过了。根本不能责怪赵子龙。

    更何况最终是赵子龙带着仅仅两百人的城卫军冲击了足有两干人的象山军,才最终救出被象山军包围的张延龄所。不管怎么说都是赵子龙带人拯救了整个张延龄所部,于是张延龄拉着赵子龙的手再次感谢再三。

    随着大战的结束,官兵战损的数据也终于统计了出来,经过不到一个时辰的夜间大战。官兵一共伤亡一百零二人,其中:刀盾手八十六人,长矛兵十一人,弓弩手九人赵子龙带来的城卫军五人。这些损失大多都是汪家死士,跟最后突然而至的象山军所造成的。

    不过,跟战场上横七竖八躺着的数百叛军尸体比起来,官军的那一点伤亡就实在是不算什么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 贺县之内() 
    

    张延龄看完战后统计后,便安排人手将手中最新的贺县战报,通报给远在五十里之外得平乐府知府洪启功。

    一方面是要给这次作战有功的将士请功,另一方面也是为这次战殁的属下请求抚恤,最后还要让洪老大人在给他支援一些人马。

    在张延龄看来贺县县城之内的那些叛军不足为虑,但是在战斗最后出现的侯三苟所带着的象山军,却给张延龄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虽然象山军原本只是一伙山贼,但是这些年来,经过侯三苟系统整训过三年的象山军已经完全有了正规军队的轮廓,不是那些“闻胜而追,闻败而溃”的普通叛贼所能比拟的。

    在张延龄心里,这些已经有军队轮廓的象山军,才是此次平叛的最大对手。

    ……

    贺县城内,带着象山军退入县城的侯三苟,正抱着汪大通的脑袋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一时间让整个贺县的叛匪心里全都产生一丝失败的阴影。

    从正午时分在县衙大堂砍杀知县古三通开始到现在,汪家造反的大业还不到一天时间,但是作为造反首领的汪大通却以是身死人亡,连尸首都被掰成两半,仅仅抢回来一个头颅。

    一直在城头观战的汪浩仁,擦着眼泪从城墙上一路小跑了下来,一头跪在三叔侯三苟的身前,趴着大哭起来:“爹啊!爹一一,你死的好惨呐!”

    本来正坐在地上哭的伤心欲绝的侯三苟,突然听到身旁传来一个比自己哭的还惨的声音,不由的看了过去:“你谁啊?”

    “三叔,我是浩仁啊!”

    “浩仁啊,二哥他死了,呜呜……”

    汪浩仁本来见三叔侯三苟已经跟自己搭话了,正准备说出自己想要说的事情,没想到三叔他不按套路出牌,尽然再次抱着父亲的脑袋大哭起来。导致汪浩仁本来想说的话,一时说不出来。

    二少爷汪迩汪浩然被一众家丁簇拥的逃回县城之后,便一口气跑回了汪府。

    刚才在贺县北门外的大混战,实在是把汪迩吓的不清。作为汪大通的次子,侯小苟的侄子,汪迩汪浩然在象山军冲出山林的时候,并没有真的跟官军交手,而是一直都在汪家家丁跟侯三苟派的象山军的保护之下。

    但是,汪大通被马云生生的拧断脖子的那一幕,却正好被汪浩然看在眼里。一向被自己看做是靠山,无所不能无所不惧的父亲,在自己眼前就那么被人给拧下了头颅!

    亲眼目睹父亲身死的汪浩然几乎被吓傻了,胆也被吓破了,汪浩然没有像他三叔侯三苟一样冲上去给自己的父亲报仇,反而在家仆的簇拥下率先跑进了城门,然后头也不回的跑回自己家中。

    现在,只有在汪府里能让他觉得安全一些。

    汪府的老幼妇孺本来并不知道汪大通已然身死的事情,但是随着汪浩然一同归来的汪府家仆,很快就把家主已然身死的事情传的阖府全知。一时间整个汪府乱了起来。

    汪浩然返回自己的房间,将自己平日里积攒的银两黄金全都用一个布包包了起来,汪浩然已然断定自家造反的事情铁定是成功不了的,他先行逃出去,只有逃出去,才能活下来,也只有逃出去,才能给汪家留一天血脉!二十多岁的汪浩然现在只想活者。

    ……

    随着大量的溃兵逃回贺县,很快整个贺县上下全都知道,造反的汪府老爷汪大通身死的事情。一些本来就反对汪大通造反的人悄悄开始串联,准备在必要的时候,帮助官府铲除造反的汪家。

    抱着自己二哥头颅哭了的半天的侯三苟侯三爷终于停止了哭泣,抱着汪大通的头颅站起来向汪府走去,他要给二哥先设个灵棚,让二哥先进去躺会儿,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一一找贺县城外的官军报仇!

    “三叔!”

    一直跟在侯三苟身旁的汪浩仁看到三叔终于不在哭泣,忙开口说道:“三叔,现在父亲大人死了,我看造反大业还是三叔领头吧?”

    侯三苟冷眼看看自己的大侄子汪浩仁,冷冷得说道:“我没空管理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凡事你自己看着办吧!”

    汪浩仁嘟囔的说道:“那贺县上下的事情……”

    “我说了,你自己看着办就行,我还有事!”侯三苟说完抱着二哥的头颅大踏步的走了。

    汪浩仁想要表达的事情,侯小苟也明白:他是想要整个贺县的大权。侯三苟虽然明白贺县的造反大业必须有人来主持,只是没想到自己这个大侄子,这么快就找了过来。再想想总是跟自己别着来的二侄子汪浩然,侯三苟突然觉得,其实造反要是失败的话也挺好,最起码一家人可以永远在一起。

    看到三叔翻着白眼远去,汪浩仁并没有感到一丝的不满。本来,在父亲死后,他还怕拥有象山军这一大杀器的三叔跟他抢夺造反大业得领导权,可是没想到,三叔他老人对造反大业的领导权根本就不感兴趣。

    平日里就作为父亲左膀右臂的汪浩仁,平时就参与了许多父亲的事情,所以在三叔的口头许诺之下,乱哄哄的贺县,很快就在汪浩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