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之勋戚崛起 >

第77部分

大明之勋戚崛起-第77部分

小说: 大明之勋戚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马云说的怎么看怎么像吹牛,但是在知府衙门看过张延龄所写战报的杨一凡跟牛旺旺,全都知道马云说的完全是真的。只不过,当初他们在知府衙门看到这份战报的时候,还以为张延龄是为了夸大功劳,才故意夸大叛军的实力,没想到竟然是真的有战斗力那么强得叛军。

    不提杨一凡跟牛旺旺两人在得知贺县城内有一支,人数足有两千的强大叛军作为他们对手后的心惊。

    再说在二哥侯小苟的灵掤内守了整整一上午的侯三苟,终于走出了灵棚,前去贺县县衙找到仍在对贺县北门外官军大营头疼汪浩仁。

    “浩仁,我准备今夜丑时,前去突袭官军大营,你给准备一下。”

    “啊?”汪浩仁听到三叔的话后,先是一愣然后问道:“三叔,为什么要在夜里出兵呢?”

    “我不想让那群杀害你父亲的官兵,看到明天的太阳!”

    侯三苟的回答还真是有点出乎汪浩仁的预料,但是汪浩仁还是不太同意:“三叔,还是明天再说吧,昨夜一战大家都还没有休息好,让象山军的弟兄们多休息一夜吧。”

    “不行!”侯三苟拒绝道:“我说不让官军见到明天的太阳,就不让他们见到明天的太阳!”

    “三叔,明天吧?我……”

    “不行!”侯三苟打断汪浩仁的话说道:“我说是今天夜里就是今天夜里,我就是前来通知你一下,你把我需要箭枝以及火油提前给我准备一下。好了,就这么说定了。我先去睡会儿觉,子时我带人找你取东西。”

    侯三苟说完以后就直接扭头走了,连给汪浩仁解释一下的时间也没有,比如:贺县城内根本就没有火油,并且库存的箭枝也不多了……

    看着远去的三叔,汪浩仁突然觉得,自己这个贺县的造反掌权者,当的是那么的名不符实。

    然后一个疯狂的念头,越来越涌上汪浩仁的心头:要是象山军是我的就好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贺县的疲军计() 
    

    酉时,正当张延龄大营开始埋锅造饭的时候,贺县的城头上突然传过来一阵擂鼓的声响。本来正在准备晚饭的张延龄所部听到鼓声后,立马放下手头的锅碗,在各自百户的指挥下列队迎敌。

    城头鼓声响起的时候张延龄正在营帐内休息,从昨夜大战到现在张延龄才睡了不到四个时辰,突然听到帐外鼓声阵阵,忙一骨碌爬起来,然后披盔带甲后才走出营房。

    张延龄走出自己的大帐之后,发现军营之内,自己的部下已经各司其职,做好了迎敌准备,但是贺县方向除了鼓声阵阵,却没有一个敌人出现,张延龄看到这个情况,不解的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听到张延龄的问话,跟张延龄一同经历过夜战的弓弩队百户成千军凑到张延龄身前回禀道:“千户大人,我等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城头突然鼓起,却不见城门打开。”

    “唔,”

    听到成千军的回答后,张延龄低头暗自推测:城头上的贼军会不会是故意鼓嘈,然后却从其他城门处潜军出来,暗藏他处,然后像昨夜一样故计从施?

    想到这里,张延龄命令探营派出人手,前去其他三座城门处探查情况,看是不是有贼军从其他城门处出城。

    一柱香之后,派出的探子纷纷回禀,并无发现有任何一座城门开启,更没有贼军乘乱而出。

    得到探营的汇报后,张延龄在抬头看看仍旧在擂鼓不息的城头,不由的感到眼前这一幕似乎在哪里见到过?张延龄戳着手指仔细的回想着,自己究竟是在哪里见到过类似的情景,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一直领着长矛手防备敌袭的牟琬走了过来:“延龄兄,贺县的贼人恐怕是在使疲军之策,看到我军想要生火造饭,便故意擂鼓干扰我部!”

    牟琬的话提醒了回忆中的张延龄,难怪感觉这个场景如此熟悉,原来是自己在前世的时候,看得那些乱七八糟的历史剧里就有跟现在类似的情景,不过张延龄记得剧情里:守城的是正义的一方,围城的是邪恶的一方。

    难道?自己现在代表的是邪恶的一方不成?张延龄似乎听到几百年后的影视剧中是这样介绍的:大明弘治九年贺县汪家聚众反抗朝廷暴政,被刽子手平乐府御制千户所张延龄所杀害……

    想到这里,张延龄猛的摇摇头,自己刚才在想什么呢?自己现在可是代表着大明朝廷,绝对是正义的一方!更何况,跟贺县中的叛军力量比起来,自己还是属于弱势的一方。

    张延龄想到这里再次晃晃脑袋,把脑海中那些乱七八糟的思绪全丟到一旁,然后指示道:“全军解出戒备,埋锅造饭!”

    “是!”

    听到张延龄的命令后,原本排着整齐队列的官军瞬间解散,再次开始埋锅造饭。但是由于这么一段时间的耽搁,原本生起的灶火已经全都熄灭,而且日头也开始偏西,等晚餐做好,恐怕天都要黑了。

    在城头负责干扰官军作息的汪浩然看到城外训练有素的官兵,对大明官军的强大战斗力有了进一步得了解,内心深处择机逃跑的念头也更深了一些,不过眼前被大哥分给的任务还需要先行做完。

    汪浩然看到城外的官军不在理会城头的擂鼓声,便让擂鼓擂的双臂都已红肿的鼓手们停了下来。

    汪浩然冷哼一声,看着官军大营内袅袅升起的炊烟,打开大哥写给他的疲军计划,上面疲军的法子还有七八种之多!

    日落西山之后,天色再暗淡了下来。官军的大营中,再次点燃一堆堆的篝火。

    刚刚做好饭食的士卒们正抱着碗筷将要开始吃饭,突然听到城门处传来吱吱扭扭的声响。有了昨夜被贺县叛军夜袭的经验,听到声响士的卒们全都明白这是城门开启的声音,八成是贺县的叛军又要出城夜战了。

    “咻咻咻一一”

    随着大营内竹哨声,此起彼伏的响起,刚吃了几口热饭的官军再次飞快的整好队列,刀枪出刃,向着已然城门洞开得贺县北门戒备迎敌。

    一柱香之后。

    “少爷,这贺县的叛军不会是耍咱们吧?这城门都开了有一会儿了,连个叛军的影子也没有看到。”

    亲随马云自从昨夜大战之后,不知不觉中再次恢复了原本对张延龄的称呼。不过,这一次马云说的完全是一语中的,恐怕城中的叛军就是在耍他们,根本就没有准备出城作战。

    “千户大人,要不我带手下,出营看看?”

    今天白日里刚刚到达官军大营,没有参加过昨夜夜战的牛旺旺见到贺县的城门大开却一直没有贼军出城,不由的主动请缨。

    “不准!”

    深知叛军中象山军的厉害,张延龄怎么可能会同意牛旺旺请缨出营。

    张延龄早已打定了注意,就是天塌下来他也不会让部下出营浪战,同样的错误张延龄怎么能范两次!

    又过了一柱香的时间,张延龄见到城门口仍旧没有贼军出现。便留下一队弓箭手和一队刀盾手原地戒备,其他士卒再次卸甲前去吃饭。

    张延龄也回到自己的大帐内吃饭,可惜的是,刚刚还热乎的饭食,经过这么一会儿耽搁已经变得冰凉,吃到胃里也是冷冰冰的。贺县城内提出一个疲军之计的家伙,实在是该死!

    城头的胡浩然看到官兵再次前去吃饭,便令暗藏在城门附近得汪家家丁冲了出去,可惜还没等冲到官军大营的门口,就被严阵以待的一队弓箭手给射了回来,只外城门口跟大营之间,留下十多具汪府家丁的尸体。

    经过这么一次失败的突袭,贺县城内的叛军好长时间都没有在弄出什么干扰官军大营的事情来。但是那座打开的城门却一直没有关上,给大营内的官军全都造成不小的压力。

    吃过晚饭的千户所官兵分出两个小队,接替一开始警戒的弓箭手跟刀盾手,然后让先前警戒的士卒前去吃饭……

    夜,越来越深,但是不管是贺县城头的火把还是张延龄大营内的篝火却都是越来越亮!

    城内的叛军已经大半个时辰没有在骚挠城外的张延龄所部了,但是张延龄内心却是越来越着急。因为贺县的北城城门依然还在洞开,城头的贺县守军也一点也没有把它关上的意思,似乎在城门黑洞洞的哪一边,有什么令人恐怖的猛兽在时刻准备着偷袭……

    张延龄的大帐内拥拥挤挤的站了九个手下,分别是张延龄手下的六个百户,以及捕头赵子龙和昨夜跟他一同前来的平乐府城卫军的一个百户,另一个则是府衙差役盘小七。

    张延龄先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才开口说道:“想必大家也全都看出来了,贺县城内叛军的使用的是疲军之计,目的是想要让我军疲惫不堪,然后一举击败我官军大营。”

    “大人,我不懂什么是疲军之计,我觉得吧,要是让老牛我向着城门处冲一次,说不定一口气就能把贺县城给拿下来了。”

    没有参加过昨夜大战的牛旺旺一直都不相信,一群由山贼组成的象山军,战斗力能根官军所媲美!

    “不行!”

    张延龄再次拒绝了牛旺旺的提议,然后说道:“据我推测,从现在开始到天亮之前,贺县的叛军一定会再次夜袭我军大营,所以需诸位同心协力,守住大营。只要我们今夜守住官军大营,那么等明日各县的援军一到,胜利必然属于我们。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

    “好!下面我来讲一下,一旦叛军发起夜袭,大家各自的应对之法……”

第一百六十章 丑时将近() 
    

    就在张延龄给各部分派任务的时候,贺县北城门上的擂鼓声再次响起。

    不过这一次,由于已经有两个百人队在前方警戒,所以早已得到消息的其他各部并没有起身迎敌,仍旧在各自的营帐中休息。

    城头观察情况的王浩燃看到,鼓声响起之后官军大营中竟然静悄悄的,除了两队警戒的士卒,没有任何人出营,不由的心下恼怒。

    在此之前,汪浩然由于在派出家丁冲击官军大营,导致数名家丁身死,被自己大哥叫去臭骂了一顿。汪浩然长这么大,根本就没有人训斥过他,这次因为几个小小的家丁却遭到大哥一通训斥,这让汪浩然很是不痛快。

    因为汪浩然会派家丁去冲击官军大营,完全是按照大哥给的“锦囊妙计”行事的,谁知道官军大营内竟然留有弓箭手,这才让“低贱”的家丁死了几个。可是大哥最后因为这次失误训斥自己,这让汪浩然很是想不通!

    汪浩然又让鼓手继续敲了一会儿鼓,但是见官军大营一直没有反应,便才作罢;然后汪浩然又让城头上的号手吹起了号声,可是过了好久,官军大营仍旧是没有动静,气的王浩燃把大哥写给自己的锦囊妙计全都用了一遍,可是官军就像是缩回壳中的乌龟一样,一点反应也没有,把汪浩然气的差一点吐出血来。

    ……

    官军大营中的士卒们早已得到上官得通知,不管贺县那边弄出什么响动来,只要营地里没有响起竹哨声,就在大帐篷内乖乖睡觉就好了,天塌不下来!

    一开始还有士卒对贺县弄出从来的声音感到忧心,但是时间久了,也就无所谓了,就当城头又是鼓啊号啊的,在给自己放催眠曲了……

    虽然不管汪浩然在城头弄出多少声音,城下的官军大营里都是没有什么动静,但是汪浩然还是指挥着鼓手号手等人鼓捣到子时,才完全停了下来。因为大哥交给他的任务就是在城头鼓嘈至一一午夜子时。

    城头的声响突然停了下来,让已经习惯了城头上总有嘈嘈声的大明官军突然全都醒了过来,互相奇怪的问道:“怎么声音突然停了?”

    “不知道!”

    “睡不着了啊!”

    “我也是……”

    ……

    就在汪浩然指挥的鼓声号声停下来之后,一直在汪府,给二哥侯小苟守灵的的侯三苟猛的睁开了眼睛,对着灵堂内二哥的棺材说道:“二哥,你等着,三弟现在前去城外大营,取官军头目的头颅来祭奠二哥!”

    说完侯三苟便离开汪府,带着一队精锐的象山军士卒前往贺县的府库,去拿取自己安排大侄子汪浩仁给自己准备的火油跟箭枝。

    等侯三苟到达县衙府库的时候,看到汪浩仁正带着人手等在府库的门口。

    汪浩仁白日里听到自己三叔的要求之后,便派人翻看了县衙的府库,发现府库里的箭枝还不足一千,而且大多数年久失修,不是被蠹虫给蛀坏就是箭矢以发锈,还不如自家准备的箭枝精良,于是汪浩仁让手下前去汪府地库里搬了两干箭枝送去县衙府库,充做给三叔夜战使用的箭枝。

    至于三叔侯三苟向自己讨要的火油,汪浩仁翻遍了贺县上下也没能发现一罐火油,最后只好准备了一些松油跟牛油豖油之类的东西。

    当侯三苟带着他的手下走进府库得时候,看到才两千出头的箭枝顿时表示不满:“浩仁,三叔让你准备的箭枝呢?怎么才这么点儿?”

    “三叔,不是侄儿不努力,实在是整个贺县之内就没有多少箭枝,父亲大人突然举义,本来应该准备齐全的武器装备根本就来不及运至贺县城内。”

    “哼!”

    听到大侄子解释的还算在理,略微了解内情的侯三苟也便没有计较太深,好在自己手下的弓箭手每人还携带有一壶箭枝,有了这两千技,足够他们射到拉不开弓的时候了。

    “火油呢?”

    箭枝虽然不多,但好歹还有一些,但是侯三苟发现在整个县衙的府库里看了一圈,根本就没有看到火油的存在!

    看到三叔瞪着铃铛大的虎目看向自己,汪浩仁心里发虚的说道:“三叔,贺县县衙内根本就没有火油,我给您准备了一些松油,牛油豖油之类的替代品,也不知道能不能用的上。”

    “哼!”

    听完汪浩仁的话,侯三苟心里虽然有一万个不满意,但是也知道大侄子说的也的确是事实,有火也发不出来。

    最后侯三苟只好,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