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之勋戚崛起 >

第97部分

大明之勋戚崛起-第97部分

小说: 大明之勋戚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及一月,张延龄一行就来到京师城外,张延龄看着城门头上大大的牌匾,不由的大喊道:“我胡汉三,又回来喽!”

    张延龄在京师城门口的大声呼号,惊动了守城的五城兵马司,于是五城兵马司的的官兵拿着兵器围了上来:“何人在城门口喧哗?”

    看到指着自己的长予,张延龄不由的委屈的低声道:“兄弟们,是自己人呐!”

    (第二卷完)

第一百九十八章 回京师()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大明之勋戚崛起最新章节!

    令张延龄没想到的是,自己在京师门外的一声大吼,竟然引起了负责看守城门的五城兵马司的的误会。张延龄看到守城的兵丁拔出刀枪走了过来,赶忙从自己怀中摸出兵部给勘发的文书,然后递给城门口负责守卫的小校。

    城门口值班的小校接过张延龄递过来的兵部文书,随意的看了看后问道:“你是叫张延龄?”

    “是!”张延龄点点头道。

    小校听到张延龄的回答后,向身后的兵卒一挥手道:“给我抓起来!”

    张延龄没想到五城兵马司的那个小校在确定了他的身份之后,尽然指挥着守城的兵丁,把他们一行的人全都给围了起来。

    “你们要干什么!”

    张延龄看到五城兵马司的兵卒把自己一行人全都围了起来,不由的恼怒的说道:“谁给你们的胆子抓我,我大哥可是你们五城兵马司的的都督同知。”

    “都督同知,好大的官啊!”

    五城兵马司的的小校盯着张延龄的面庞冷笑的说道:“我听说,近日在京师左近有瘟疫流行,现在我严重怀疑你们当中有人携带有瘟疫,”小校说完,冲自己的手下再次一摆手喊道:“全都给我带走!如果有人胆敢反抗,就地处决!”

    听到小校强硬的话,又看到这个小校连都督同知的面子都不给,张延龄顿时就明白了过来:这个小校其实就是在故意找茬,只是不知道,究竟是谁在幕后给自己难堪,毕竟知道自己今日归来的人可是不多啊。

    看到五城兵马司的兵卒再次围了上来,张延龄等人也只好认命的让人压着离开了京师的城门口。

    张延龄的大哥张鹤龄虽然是五城兵马司的都督同知,但是俗话说得好,县官不如现管,无奈之下,张延龄一行也只好被五城兵马司押走,实在是不让这群故意找茬的五城兵马司的兵丁押走也不行,张延龄所部总不能跟五城兵马司的人在京师的城门口动刀枪吧!

    张延龄还没走进京师大门,就被五城兵马司的兵丁给“抓走”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在五城兵马司内任都督同知的张鹤龄耳朵里,张鹤龄忙丢下手头的事情,将张延龄以及杨一凡一伙从五城兵马司的看押所里给提了出来。

    “二弟,你怎么突然回京师了?”

    张延龄回京的事情张鹤龄并不知情,当初兵部下发文书的时候是由兵部尚书刘大夏亲自下发的,而且是在暗中悄悄下发,混在每日的来往文书中,根本就没有引起他人的注意,因而张鹤龄根本就一点也没有听到有关张延龄的调动的风声,现在突然看到二弟张延龄回到京师,因而大感奇怪。

    张延龄听到大哥的问话,便把兵部下发的提调文书递了过去。

    “擢升为宁夏镇参将?”

    张鹤龄看过二弟递给自己的兵部文书,不由的眉头微皱道:“二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总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给你升职吧?”

    当初,张延龄平定壮、瑶两族叛乱,抓获“小土司”罗川的捷报,张鹤龄是知道的。当时为了讨论如何封赏平叛有功的张延龄,还在朝堂上引起过一场不小的朝争,所以张鹤龄知道,张延龄在平定平乐府壮瑶叛乱的功绩里,根本就没有擢升为参将这么一回事情。

    可是,刚刚二弟张延龄给自己看得的兵部文书中明确的写着,二弟是因为平叛有功,才擢升为宁夏镇参将,总不能是一功两赏吧?因为张鹤龄并不清楚张延龄平定了贺县汪家的叛乱,因而才有如此一问。

    张延龄接过大哥递归的兵部的文书,然后在手中晃了晃说道:“就是这么回事儿,我猜是京师中有人故意作怪,才把我支到宁夏镇的,大哥,也不知道还可以改任其他地方的参将吗?”

    听到二弟的问话,张鹤龄摇了摇头表示,已然无法改任他处了。提调张延龄的兵部文书早已下发了近两个月,这个时候才想要做更改,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因为需要打点的上上下下官员实在是太多了,而且都不一定肯定能改任。况且,要是真的能够随意更改的话,把朝廷的威严放在各处?

    张延龄跟大哥随意聊了一会儿后,看到自己的属下,已然全都从五城兵马司的看押处走了出来,便向大哥道别道:“大哥,我还需要带着本部人马前去兵部交还勘核文书,等忙完了,明日在前去您府上拜访。”

    张鹤龄也知道自己二弟刚刚回京,一定有许多公务需要处理,便摆摆手说道:“好,去吧。”

    张延龄带着手下从兵部勘核完出来的时候,已然日沉西坠。

    于是,张延龄解散了马队,让三千营出身的手下先各回各家,等张延龄前去宁夏镇上任的时候,在行聚集。

    至于此次北返京师时,特意从平乐府御制千户所挑选的马队新成员,张延龄则准备带他们先去自己在京师的新府邸住一晚,其他的事情等明日再说。反正张延龄在京师内有的是房子,不愁解决几十个人的住宿问题。

    随着张延龄在兵部勘核完提调文书,被贬广西的的张延龄回京的事情,很快便传遍了整个京师朝野。

    ……

    张延龄带着无处安身的手下来到自己府邸门口的时候,天色已然完全黑了下来。张延龄借着府门口的长明灯,看着牌匾上写着的大大的张府,不由的感慨万千。

    当初,自己府邸的牌匾上了是上书着“建昌伯府”!如今却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张府,真是造化弄人。

    张延龄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回身看到紧跟在自己身后的亲随马云,于是指挥道:“前去叫门!”

    听到张延龄招呼自己,马云忙快走几步,来到府门口“咚咚咚”的大力的敲击起来。

    很快,门内传来熟悉的声音,“天黑了,门外的客人要是没有要事,请明日再来吧。”

    马云听到是门房老丁的声音,不由的兴奋的喊道:“老丁啊!是我啊,马云,你快开门,少爷回来啦!”

    听到是马云的声音,老丁忙把房门打了开来,看到府门外真的是张延龄等人,老丁忙走出来作揖,同时兴奋的喊道:“呀!真的是少爷!少爷你回来啦!少爷你可是真的回来啦!”说着,老丁的眼里还不禁飙出一串眼泪来,惹得张延龄也是眼眶泪汪汪的鼻子直发酸。

    张延龄的回归,让整个张府热闹了起来,一只只上好的干白蜡被点燃,照的整个张府亮堂堂的。

    由于身体不适,已经睡下的老管家刘琼从床上爬起来,领着众家仆笑呵呵的迎接着张延龄的归来。在张延龄被贬的这些日子里,老管家刘琼可是殚精竭虑的努力维持着张延龄手中的产业,使的张延龄在京的产业不仅没有被京师众多的勋贵官僚给吞了去,反而还更加扩张了几分;

    早已熄火的后厨,也在厨娘石榴姐的指挥下迅速的生起火来,厨子们赶忙给张延龄以及张延龄带回来的亲兵们做起了夜宵;张府后院的客房也纷纷被清理干净,崭新的被褥铺在了张延龄”发明”的热炕之上;而作为张延龄的贴身丫鬟得瑶儿,也早已将洗澡水热好,等着张延龄前去沐浴更衣……

第一百九十九章 可怜天下慈母心()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大明之勋戚崛起最新章节!

    不提由于张延龄的回归,让张府上下激活了久违的活力。

    张延龄的大哥张鹤龄在回到寿宁侯府后,立马前去母亲张金氏的房间,将老二张延龄归京的消息告诉了母亲,扰的张金氏张老夫人一夜都没能睡好。

    第二日一早,张延龄就带着管家刘琼给准备的礼物,前去寿宁侯府给母亲张金氏请安。

    在拜见了大哥张鹤龄之后,张延龄便将自己带来的礼物交给大嫂王氏,然后跟着大哥一同向身居后宅的母亲张金氏请安。

    “母亲大人,不孝孩儿延龄给您叩头了!”

    张延龄一见到母亲张金氏,就立马跪下想着母亲金氏磕了一个响头。在张延龄心中这个世界里,对自己最好的就是母亲金氏,虽然也有入乡随俗的原因在内,但是在张延龄内心深处,一点也不拒绝给一直对自己疼爱有加的张金氏磕头。

    张金氏看到幼子给自己叩头,忙走上前去将张延龄扶了起来,然后上下打量着张延龄被晒黑的脸庞,不禁哭泣涟涟。这还是因为张延龄身上穿的严实,不然要是让张金氏看到张延龄满身的伤痕,还不知道会如何的嚎啕大哭。

    “我儿延龄,你可真是吃苦了,看你瘦的脸都黑了……”

    也不知道老夫人究竟是什么逻辑,瘦的还能脸黑了,不过不管老夫人说的是什么,张延龄都能从老夫人的话语里,感受到张金氏那浓浓得母爱。

    张金氏抱着张延龄的胳膊说了半响,然后一转口开始数落起女儿张巧娘跟女婿朱祐樘两人来:“延龄你黑的差一点让为娘也认不出来啦。全都怪你二姐,那个小没良心的,老身养了她十多年,还把她嫁给了当今万岁,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可是她连自己亲弟弟被贬到广西那个蛮荒的地方也不管管,还有你那个狠心的二姐夫朱祐樘……”

    张延龄听到母亲又数落起皇后二姐跟皇帝二姐夫来,不由的深感头疼,也就是当今万岁宽厚仁爱,才不跟自己母亲计较。要是在洪武时期,搞不好老张家早已被诛全族了。不过,话说回来,自己母亲可真的是没把皇帝姐夫当外人啊!

    张金氏可以数落二姐跟二姐夫,可是张延龄可不敢一直让母亲当着自己的面,在家里数落大明两位地位最高的两人,于是故意转移话题道:“母亲,我在平乐府任千户的时候,看上一位官家的小姐。”

    “什么?”

    本来还在为幼子“吃苦”而深感痛心的张金氏,听到儿子说看上一位姑娘,立马停止了哭泣,抹着眼泪问道:“我儿延龄,你刚刚说什么?母亲耳朵有一些背,没有听清你刚刚说了什么?你在说一遍。”

    张延龄也不知道母亲大人是真的耳背,还是仅仅不敢相信自己所说的话,故意说没有听清。不过,不管是哪一种原因,张延龄都不介意再次重复一遍:“母亲,孩儿刚才说,孩儿在平乐府当千户的时候看上一位官家小姐。”

    “官家的小姐?”

    这一次张金氏可是听清了张延龄的话,忙再次问道:“她家中可是当官的?是武官家的小姐,还是文官家的小姐?”

    张延龄答道:“是一位文官家小姐。”

    听到张延龄说是一位文官家的小姐,老夫人又忙问道:“那位小姐家中的家严是个几品官呐?”

    “从三品。”

    “哦,从三品啊!勉强配的上咱们张家!”

    听到母亲的话,张延龄简直哭笑不得,哪里有问儿子心仪的对象,是从女方的家世开始问起的。再说了,洪启功作为从三品的文官,在整个大明文官的系统里,光从品级上来说的话,已经算得上是能够排的进前两百名的大佬了。

    其实对于母亲张金氏有关女方家世的询问,张延龄根本就用不着“哭笑不得”,婚姻的嫁娶本来就讲究的是个门当户对。更何况,张母的这番问话跟后世的丈母娘向男方的问话基本上没有什么分别,只不过是男女方转了个个而已,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问过了女方得家世,张母终于想起应该先问些儿子张延龄所看上的姑娘本人的情况,于是张金氏开口问道:“延龄我儿,你看上的那位姑娘是叫什么名字啊?”

    张延龄听到母亲终于不再问女方的家世,赶忙答道:“孩儿心仪的那位姑娘,姓洪名娇娇。”

    “洪娇娇,”张金氏确认了一下后说道:名字还不错,配的上我儿。”

    “嗯哪一一”

    张延龄也不知道母亲从哪里看出来,这个名字配的上自己,不过,既然母亲说配的上自己,张延龄也只好随意的接应了一声。

    “那位姑娘长的模样如何啊?”

    听到母亲的问话张延龄忙答道:“长的还算温柔可人,娇娇她喜欢穿一身缎蓝色的流苏长裙,随风摆动的时候煞是好看,而且娇娇姑娘笑起来的时候,嘴角上会有一对酒窝……”

    张延龄说着说着便陷入到了对洪娇娇的回忆当中,眼神中不由的散发出一丝男子思念女子时得特有的柔情。

    张老夫人看到儿子眼神中散发出的柔情,不由的有一些吃醋,不由的打断张延龄对娇娇姑娘的回忆问道:“那位洪娇娇姑娘有多大了?”

    “哦,”张延龄回忆的正深,突然听到母亲问话不由的一顿,然后才答道:“二八年华,跟孩儿正好合适。而且娇娇她特别贤惠,琴棋书画无所不会,做的刺绣也甚是漂亮,还做的一手好饭菜,母亲你要是见到一定会很喜欢的。”

    张金氏听张延龄说完不置可否,而后再次开口问道:“她屁股大吗?”

    “啊?!”

    张延龄听到母亲的问话就是一愣。

    “我是问你,娇娇姑娘她屁股大吗?”

    张延龄这一次听清了母亲的问话,不由的腼腆的说道:“这个,这个孩儿不知。”

    “这个你可以不知呢?我跟你说,屁股大的女人容易生儿子,老身……”

    ……

    听到母亲一直询问自己有关洪娇娇的事情,弄的张延龄一个头两个大,都有点后悔跟母亲说起洪娇娇的事情了。可是看母亲张金氏那兴头,大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真的是让张延龄烦不胜烦。

    张延龄被母亲张金氏抓住盘问了近两个时辰,一直到老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