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东幼虎 >

第39部分

江东幼虎-第39部分

小说: 江东幼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有利于自己浑水摸鱼。

    周瑜那边越是理不清思路,孙策越是想笑。看来自己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做法,用来针对这种凡事都要算计到骨子里的读书人还是很有用的。任这些人智谋通天,也想不到这只是自己与皇帝、或者说皇帝背后的王允做的一笔交易罢了

第88章 父母兄弟() 
孙策想着想着,不自觉的就笑出了声,立刻被周瑜看出了端倪。

    周瑜此时也才十六,虽然老成,却还是有些少年心性,对孙策一番严加逼问之后,连唬带猜的逼迫着孙策将事情的始末都和盘托出。

    出乎孙策预料的是,周瑜并未对孙策的恣意行事表示反对,相反的,还为孙策此次北上细细的筹划了一番。两人彻夜深谈,将这次幽州之行所能遭遇的情况都想了个遍,逐一地整理出应对之法。

    第二日一早,周瑜辞别返家。孙策这边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说不定什么时候又冒出来新的事端,还是早躲为妙。

    而孙策小睡了片刻,就被孙坚的亲兵叫醒,说是今天晚上在府中设家宴,叫孙策返家一趟。

    孙策自从随孙坚从北地回返,还没回府中住过,这两日一直都宿在军营之中。这么做一是为了就近梳理新收兵员,二则是为了整顿伤兵营,就近监督他的“卫生条例”试点工作。

    研究疫病防治和伤兵护理是这段时间以来孙策最主要的“工作”,毕竟前世的记忆是不可能单纯套用到现在的,无论从技术手段还是人力资源都相差甚远,因此孙策只能结合着记忆试图自己摸索出一套规范。

    而这些规范连同后世可行的一些练兵操典,都在昨日正式成书并交与了周瑜进行增补。

    相信孙策这次北地一行过后,再次回返时就可以初步见到成效了。

    处理这些事情花费了孙策太多精力,是该回府好好和家人相聚几天。否则若是再提出“奉诏北上”的事情,自己那不太好说话的老娘怕是要发飙了。

    接到老爹召唤,孙策自然不敢怠慢,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东西,就策马返回位于舒县县城里的家中。

    孙坚此时借住的正是周瑜在舒县的一处院落,位于周瑜家宅的对面,两家比邻而居,可谓通家之好。

    院子不小,绿树掩映间,隐隐约约能看见前后数进的大屋。居中还有不小的院落,被孙坚改造成了练武场,供几个儿子日常习武所用。

    孙策催马来到正门前,翻身下马直接将马交给门房,直接步入大宅之中。

    此时刚过午时,正厅还没人,只有两三个仆婢往来奔走,显然正在为今晚的家宴忙碌着。

    孙家起于微末,如今生活虽不简朴,但也没有富家做派,家中除了这三五个仆婢与照顾幼儿的奶妈,便再也没有旁人,因此整个大宅此时都显得有些安静。

    举步进入内院,孙策就听到有朗朗的读书声传来,显然是诸位弟妹正在母亲的看护下开蒙读书。

    孙策心头一暖,面现微笑。家的感觉正应如此,若如历史上那般一朝成就帝业,便半分亲情也无,这样的日子活的又有何意味?

    如此哪怕青史留名,也只是历史书上一个供人凭吊的符号罢了,永远无法得到后人的敬意。

    想到这,孙策也不出声,只是放轻脚步,向着大屋的窗口处走去。

    此时只是初秋,天气仍旧存着一丝暑热,因此大屋的门窗都是半开着,偶有微风拂过窗棂微微晃动间发出轻响,与屋内童子的读书声交相辉映。

    孙策探头看去,只见母亲怀抱一个小小的襁褓,正在查看一个八九岁童子的功课,而屋中此时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小童,同样伏在案上,含含糊糊地念着什么。

    那个大的就是孙策的二弟孙权,另外两个则是孙策的三弟孙翊和稍大的那个庶生妹妹。倒不是孙策对庶生子有什么偏见,而是此时民风如此,嫡女尚且只有乳名,还不为人所知,更别提庶女了。

    悄悄看向正被母亲指点功课的二弟,孙策心中颇为感慨。

    孙权此时还是童子样子,与自己之前见到的刘协相差仿佛,虽稚气未脱却已经有了些上位者的姿态,显是孙家近些年越发兴盛,养出了独属于自己的气势。

    若是自己没有千年后的一世经历,怕是这个家又会被二弟孙权折腾的不成样子吧

    孙策其实还是很看好自己这个弟弟的。为人沉稳,性情坚韧,又识大体懂取舍。除了在不喜军阵一道这点上,让父亲和自己都有些头疼以外,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很优秀的子弟。

    可是这小子对待家人的手段着实有些无情,只看孙家另外两兄弟的命运、而幼妹更是直接成了政治工具,就可见一斑。

    不过现在孙策重来这乱世走上一遭,若是连压制这小子的手腕都没有,还谈什么与累世巨富的世家豪族、割地争霸的一方豪雄竞争。

    放下这个让人头痛的二弟,孙策又看向一头伏案读书的小童,那孩子正是三弟孙翊,比孙权小上两岁,却生的比孙权还要健壮不少。外貌也酷似父亲,生的有些英武端庄之态。

    可是这小子一边读着书,却不时地猛一低头,然后又抬起头来望一眼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母亲,显然是午后慵懒,正在犯困。

    不过这也符合这小子的性子,只爱习武,不爱读书,与当年的自己何其相似。这也是为什么,张昭等人曾力荐以孙翊承江东基业,称其有父兄之风。

    不过以这小子的性格,怕是只会换个死法,从被人刺杀改为死于“为父兄复仇”的阵上吧!

    相比较起来,孙权的手段就好的多,虽然用了五年才平定江夏显得慢了些,但胜在稳妥、不冒进。应该也是吸取了父兄的教训,才变得有些反复,显得进取心不足。

    不过要说这江东之地刺客还真是泛滥,世家大族蓄养门客死士成风,这对未来对江东的统治可是很大的隐患。想到这儿,孙策决定空出手来的时候,是应该想个办法好生整治一番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要不能先拔掉这些人的爪牙,自己大刀阔斧的做事时,难免会束手束脚,三天两头的来个刺客,搞个暗杀,这种歪风邪气可要不得!

    而就在孙策陷入沉思的这一会儿,屋子里的吴氏却恰巧抬头向窗口望来,正好对上了孙策望进屋中的眼神

第89章 家与离别() 
孙策的母亲吴夫人看上去有三十左右岁,眉清目秀,面容端庄,是个十分古典美的美人。看着母亲年过三十仍旧不俗的容貌,孙策就有点儿理解自己老爹为何会做出上门抢亲这种事儿了。

    不过好在自己酷似父亲孙坚,同时也吸取了一些吴夫人的优点,否则若是长得如同母亲这般“漂亮”,军阵之上怕是只能学着兰陵王高长恭一般,带着面具上阵杀敌了。

    不过这位吴夫人虽然漂亮,却不是什么花瓶,端看现在这副治家有方的做派,就能得知吴夫人在家中的地位了。

    恐怕普天之下能治住孙坚这江东猛虎与孙策这幼虎的,也就只有这堪称为当世女中豪杰的吴夫人了。

    孙策看见吴夫人的时候,吴夫人也看到了孙策。上下打量了孙策一眼,吴夫人向孙策笑着点点头道:“伯符,既然回来了,为何站在窗外,还不进来。”

    孙策闻言,连忙紧走几步,进了内室之中,向母亲吴氏见礼。

    孙策见完礼后,孙权与那妹妹也起身向孙策行礼问好。而孙翊看见孙策时,原本困得不行的小眼睛却突然亮了起来,快走两步跑到孙策面前,抬着小脸儿看着孙策。

    “大兄,听说你被皇帝下诏封了那什么‘校尉’,可是真的?”

    孙策笑着摸了摸孙翊的脑袋,笑道:“是真的,芝麻绿豆的小官儿罢了,那皇帝小子太抠门儿了。”

    孙翊听的一脸向往,一旁的吴夫人却一巴掌拍在孙策的脑袋上。

    “伯符!你都十六了,说话怎么还能如此没有遮拦,若是让弟妹们学去成什么样子!翊儿,去请家法来!”

    孙策一听,好不容易回趟家,又要挨打,顿时蔫了。只是心里不住地纳闷,自己为什么要说个“又”字呢

    孙翊有点迟疑,小眼神看向吴夫人道:“母亲,大兄”

    吴夫人瞪了一眼孙翊,那小子再不敢吭声,又回头对孙权道:“权儿,你去!”

    孙权一听,哪还敢怠慢,屁颠屁颠的跑去“请家法”了,那颇为兴奋的小背影儿,看的一旁孙策咬牙切齿

    在孙权这“小叛徒”的帮衬下,孙策如愿以偿的挨了一顿板子,作为口无遮拦的教训。可转身就把这件事儿丢在了脑后,又围着吴夫人聊起了家中近况,言语间虽有所收殓,大体却还是平时那副惫懒样子。

    吴夫人现在对这个大儿子也没什么办法。自从前次虽自家夫君出去闯了一阵回来,孙策身上那股童稚倒是褪了个干净,做事也越发有板有眼有些顶门立户成年男子的做派。

    可只要是回到家里,在自己和弟妹面前的时候,这大儿子就打回了原形。吴夫人心里想着,许是儿子不愿表现的太过生疏,让自己不适应吧。不过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时常拿着大儿子做个反面教材,来教育这些小的

    其实孙策的前身还是对自己这个母亲有三分畏惧的,不过现在有了千年后的记忆,孙策实在不习惯在家中板着一副面孔做人。好在母亲理解,弟妹也亲近,孙策偶尔被罚也自得其乐。

    一场家宴中规中矩,对于见识后后世复杂宴席的孙策来说,此时的饮食就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已。其难吃程度堪比后世的减肥营养餐,也不知道这时候的人怎么还有心思变着花样的饮宴,让孙策心里暗暗腹诽土鳖多作怪。

    尤其是这时代的酒水,在孙策看来简直就是在喝酒糟。后世的时候,孙策游走全球的时候什么样的秘地都去过,也见识过不少稀有精酿,绝世珍品的酒水。可孙策这人因为职业因素却是滴酒不沾,也就只是拿在手中过过眼瘾就算了。

    现在,这一习惯也被孙策带了过来。前世的习惯加上今生酿酒技术糟糕的客观原因,也让孙策今世到现在都未饮过酒。

    不过孙策也没有心思去改善饮食什么的,正事都忙不过来,口腹之欲还是先省省吧。

    次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孙策就起床来到院中锻炼武技。

    大半年的时间下来,孙策早已习惯了这个没有夜生活的世界。早起睡不着,精力充沛无处发泄的时候,孙策就习惯性的将前世锻炼身法和手脚的功夫拿出来练练,这样对自己的武技进展也很有帮助。

    不过昨日听母亲与父亲提到要为自己寻一门亲事,孙策就感到一个头两个大。倒不是他还有什么后世的自由恋爱观念,可是就这么娶一个完全没见过面的女人回家也是一件不太容易接受的事儿。

    何况自己现在虽然看上去人高马大,终归过了年才十七岁而已,这和自己心里的适婚年龄实在是差距有些大了。

    好在马上又要出远门,这一趟出去怎么也要半年才能回来,姑且能拖一时是一时吧。

    孙策脑子里胡思乱想,手底下就有些失了准头。原本围绕着院子中家人快步旋转腾挪的身形也有些散乱。却正在这时,身后一声童稚的声音传来,打断了孙策的思路。

    “大兄,你这是什么功夫,怎么只是来回转圈,却没见动手呢?”

    孙策听到声音,便知道来人是谁,随即转身看向来人。

    只见自己身后,三弟孙翊捧着一把小号的木刀看着自己,眼睛里全是崇拜的小星星,显然也是早起之后过来锻炼,却不巧撞见了自己。

    “小翊,战阵之上可不只是一味的逞凶拼杀,多数时候要讲究‘先护己再伤敌’,否则即便再武勇,面对千军万马的时候又能杀得几人。”

    孙翊仰头看着孙策,一脸的迷糊,似是听的半懂不懂。

    孙策也懒得再多做解释,毕竟自己这个三弟年纪还小,如果不能理解,多说只会有害无益,有些东西还是需要他自己去慢慢体会才是。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你大兄说的没错,两军交锋之时切忌一个‘急’字,翊儿要好生记下。”

第90章 论江东() 
听到这声音传来,孙策和孙翊连忙回身施礼,口称“父亲”。

    原来是孙坚已经洗沐完毕,来到了院子中。正巧见到两个儿子在一起说话,旁听了几句,有感而发,这才出言提点。

    孙坚说的自然是正理,孙策却在心里狠狠的吐槽。

    “老爹你也知道这道理,那大半夜的自己一个人骑马追击袭营敌军的又是谁?”

    当然,这种话是不能说出口的,否则等着自己的就不是老娘的家法,而是孙坚的军法了。

    赶紧把脑子里稀奇古怪的念头赶走,孙策将自己受了诏书,不日要北上幽州的事情大概的与孙坚讲了。

    孙策不再考虑,心想正好可以就着这个良机,将自己北上之事与孙坚详细说上一说。便引着孙坚向书房行去。

    于是父子二人放下在院子中舞着木刀的孙翊不理,径自回了书房继续刚刚的话题。

    父子二人进到书房,孙坚直接找了一处软榻坐下。

    孙策则拿出自己先前炒好的一小包茶叶,给老爹和自己泡了两碗。茶不是什么好茶,只是山中野茶罢了,这个时代也没有后续那么多花样,孙策自然也没有那么多讲究。

    一切处置妥当,孙策找了孙坚对面的位置坐了,端起茶碗喝了一口,一边小口品着,一边留意孙坚的表情。

    孙坚初见那茶碗时,有些错愕和好奇,似乎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待得离的近了闻到茶香,才知道原来是一碗茶。

    摸摸茶碗还有些烫手,孙坚转头看向孙策。

    “伯符这次有何事找为父?”

    孙策一听孙坚直入正题,连忙放下茶碗,将北上之事与孙坚细说。当然内容有所保留,只说奉皇命前去宣诏和诏书细节,并未把自己那些胆大妄为的计划和盘托出。

    孙坚可不是周瑜,周瑜还年轻,在孙策的拼命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