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东幼虎 >

第4部分

江东幼虎-第4部分

小说: 江东幼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傕、郭汜这种影响天下大势之人,孙策自然不会直接干掉,至少在羽翼未丰之前不会。

    是以两刀连斩用的都是刀背,可就算这样,以“小霸王”融会贯通后的巨力,李傕即使号称名将,也受创不轻,一时半会儿是爬不起来了。

    孙策的注意力却被地上那刀吸引住了,削铁如泥是假的,可此刀锋利也绝非凡品。都说李傕得了三把好刀,甚是喜爱,这应该就是其中一把,战利品孙策一向来者不惧,直接顺手拔了。

    返回头来对付普通军卒,孙策就不会手下留情了。见对方长兵器不多,孙策双刀一转,却是将两把刀倒持着,使出前世近身短打的技巧,抢进人群之中,贴身挂、刺,每一出手必中要害之处,俱是一击致命。

    孙策年少,力道已足,练气却只是入门,所以群战时才用此手段,省时省力,避免陷入消耗战。若是练气有成,气息圆满,即便是大开大合的砍杀过去,以孙策的资质也是毫无压力。

    就是这么一个小心思之下使出的技巧,却被一边激战中的张辽看在了眼里。让张辽这武疯子在之后惹出了不小的乱子,此是后事,表过不提。

    孙策记忆中,三国战将修炼有“力”、“技”、“气”三道,只有熟练与否,战力高低却没有衡量标准,因人而异,只有打过才能分胜负。

    之前与祖茂交手,身体融会贯通,力道自由掌握以后,孙策与力之一道算是已然入门,长成以后做到“力能举鼎”的程度不是难事。

    如今“第一次”动手杀人,后世刺杀技巧、盗门步法与如今孙家嫡传刀法融合,孙策与“技”之一道也领悟非常。

    越战越勇间,脚步不停,双刀连施,再回神儿时眼前已经没了敌人,竟是从四、五十人中的阵中杀了个对穿,伏尸十余具。地上伏尸无一伤者,俱已毙命无疑。

    对了,当然要除开那个仍旧躺在地上吐血、回气的李傕。

    又有领悟,实力再进的孙策反身杀回,这次用的是正手刀,使的却是反手刀法,好不容易得来的领悟,自然要再熟练一番。

    就在刚刚孙策动手之后不久,张郃的手下们就回过神儿来,再次结阵冲向西凉军,双方战在一处。有了孙策的冲前,再次交手,以寡敌众,双方居然拼了个势均力敌。

    等孙策再杀回时,双方已经各伤了数人,仍旧酣战厮杀不退。

    郭汜骑在马上,行动不便,孙策杀穿阵势之时,在惊异之下也无力阻拦。

    如今战至终盘,两方士卒战作一处,早已失了阵势,原本水泄不通的街道已经宽松了不少,郭汜恶向胆边生,策马而上阻拦孙策,却是故技重施,想要借助马力给孙策来一下狠的。

    一人、一马就这么直直的对上,相向奔行,数丈距离转瞬即逝。

第8章 袁家死士() 
以原本孙策的性子,眼见着对方的马速提不起来,一定会来个“力停惊马”之类的桥段,说不定会被后世引为美谈。

    可现在的孙策虽然狂浪依旧,却因为千年后的记忆而有了更多思考。还是会手痒,但砍人的时候还是有所选择的。

    只见那大黑马故技重施,仍旧一个急停,定在孙策面前。孙策脑中计算着距离,前世高超步法使出,却是提前少许就猛地停步后撤。

    如此奔行间突然变向,尤其还是反向的变向,换了常人早已力道相冲,气都喘不匀,可以孙策现在融合完全的身体,使出来却毫不费力。

    一个轻巧的变向,将对面的大黑马晃了个空。孙策百忙之中还有闲心瞟了一眼,暗道:“没骟过还这么听话,这马果然灵性十足。”

    大黑马却不知道自己的隐私之处被孙策看了去,在郭汜的驱策之下就要再来一下。

    孙策却是不会再给对方机会了,右手刀搭在马臀之上,一使力便腾身而起,左手刀换刀背,一刀正中郭汜后心。

    郭汜本以为一击必中,没想到对面的小子异常的滑溜,居然把自己闪了个空,成了后背对敌。被一刀劈中,郭汜与李傕落了个同样的下场,口喷鲜血落下马背。

    一边的孙策却取而代之,双腿一盘就稳稳的落在了马背之上。

    砍人夺马一气呵成,孙策十分满意,可惜的是这马现在留不得,也只能暂借一下,后面再徐徐图之。

    正思忖间,身后再次人马喧哗起来,正是郭汜手下士卒到了。

    郭汜这厮仗着马好,当先策马前来,部下都被甩在了身后,如今众士卒追赶上来,原本的均势瞬间被破,危机再现。

    另一头的张郃,此时已被双剑齐用的张辽攻的左支右绌,只能仗着手中槊杆的长度应战。

    张辽双剑加在一起有近百斤,虽是剑型用起来却比钢刀更加难以招架,连绵施展,兼备剑的迅捷和刀的厚重,由此可见,张辽的力道比之如今尚未长成的孙策还犹有过之。

    苦苦支撑的张郃耳闻脚步声声密集,由远及近,心知对方援兵赶来,百忙之中回头望去,却见孙策已夺了郭汜马匹。

    惊喜之下,瞬间已想出了对策,隔空对着孙策大喊:“带阿真走,我们断后!”

    孙策听在耳中,自然知道对方不是在请求自己,而是赤裸裸的交易,说白了就是“带阿真走=我们断后”。

    如果不带,即便自己有马,在张郃手下和他本人的妨碍之下,大家只能同归于尽。

    孙策向来不受威胁,可对方话说的很艺术,自己也没理由翻脸,只能先找个出气筒。

    轻夹马腹,策马而过,孙策俯身一捞,就将一旁准备出言反对的少女夹在了胳膊底下。

    张郃见孙策带上少女,却没有回身再战张辽,而是反向往追兵杀去。

    不过几息,黑马驮着二人接近张辽所在,孙策见张郃回身,很是不解,暗道:“这路数不对啊,难道是让我自己闯过去?还是和张辽说好了,让他放水?”

    张辽自然不会放水什么的,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小子自投罗网,双剑一挥就要上前拦截。原本跟在张郃身后一直未动,几乎被无视的二人却突然动了。

    张辽下意识举剑便刺,却不料二人根本不闪不避,更是扔掉了手中长杆。二人就那么被巨剑刺中胸腹,却是准准的躲过要害,双手猛地抓住张辽小臂。

    “袁家死士”,练的只有两招:伤而不死、纠缠目标。护卫时以命换命,刺杀时同样以命换命,只不过一个换的是主家之命,另一个换的却是敌人之命。

    而两人观战多时,深知想要禁锢张辽单手,几乎都不可能,更别提刺杀了,刚刚之所以不出手,原因就在此处。如今为了护主脱困,也只能行险一搏。

    出乎意料的是,张辽手臂被二人抓住时竟是毫不挣扎,眼里闪着幽幽的光,冷酷无情之感竟然有了些许消散。

    眼见二人舍身护主,孙策也是敬佩有加,心下更不迟疑,紧了紧胳膊下夹着的野丫头,策马疾驰而去。

    那丫头初时还死命的挣扎,不愿独自离去。见孙策手臂在自己挣扎下竟是纹丝不动,知道对方力量惊人,恼怒之下竟是一口咬在孙策肩膀之上,入肉却是极深,丝丝血迹滴落而下。

    孙策瞬间被这野丫头打败了,几十人中杀进杀出连一丝伤痕都没留下,如今脱困在外,却被一口咬出了血,虽然不疼,心中却很是无语。

    奔行了不久,来到一处荒僻所在,见前方有一口井,口甚宽,显然是口大井。四下无人,孙策连忙停马。

    探头看看,井不甚深,水线却很高,孙策就下了马来。

    那野丫头还咬着肩膀不放,眼睛愤怒的瞟着孙策,似乎要把“仇人”的长相记住一般。

    而此时两人距离甚近,几乎呼吸相闻,那女子恼怒间一时不觉有异,孙策的小脸儿却有点不由自主的红了。

    孙策心里暗骂自己猥琐。“正太”的身体里装着“大叔”的心,现在果然出问题了。

    见对方死活不撒口,孙策鬼使神差地一巴掌拍在少女的额头上,原本雪白粉嫩的额头瞬间通红一片。那少女被打,却仍不撒口,只是仇视的眼神中笼罩了丝丝雾气,看上去倒有点楚楚可怜。

    孙策怕伤了对方,又不好用力,突然灵机一动,又一巴掌拍在那少女的翘臀之上。

    前世单身狗,今生未成年,孙策灵机一动的办法简直糟糕至极,可效果却出奇的好,那少女二次被打,终于松口。

    “你你你这登徒子!”

    虽然性子里多是野性,但毕竟出身大家名门。此时的少女气急,却不会骂人,憋了几次,也只是骂出了一句不算骂人的骂人话。

    孙策见少女松口,哪还废话,撒手就把那野丫头扔进了井里。少女纤细,孙策又有意控制了力道,没有什么磕碰,那少女就直接落进了井中水里。

    井底的少女脸上就像写着一个大大的“懵”字,完全搞不清楚状况,不知道为什么刚刚还天光大亮,如今突然就黑了,还是掉进了水里。

    井上的孙策探头看看,见那野丫头并没有事,就取了一边系着绳索汲水用的木桶,随手丢了下去。

    “哎呦”一声从井下传来,孙策还以为砸中人了,连忙探头看去。

    却见那野丫头躲在了一旁,松了一口气,暗道:“罪过,罪过,挺好看个小女子,怎地如此暴力。第一次见面就见血,不是好兆头,还是先走为妙。”

第9章 水镜山庄,天下英才() 
井中的少女眼见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就那么挟带着风声从上面掉了下来,连忙一躲,溅起的水花却打湿了全身,好在穿的都是在外行走的粗布衣,也没有走光风险。

    被淋了一头一脸的少女拼命的想着骂人话的时候,上面的孙策却先开口了。

    “天黑之后再出来。哦,对了,钗子还你。”

    说罢,孙策将一个物事直直的扔进了水桶里,然后飞身上马而去。他还得引着追兵再绕几圈,可没时间多耽搁。

    另一边,西凉军分兵两处,一路追击逃走的孙策,另一路留下围攻张郃与其手下。

    而张辽就那么站着,感觉着面前二人的生命逐渐的流失。没有了张辽的西凉军战力骤降,张郃及余部再次结阵冲杀,竟是冲出了重围,从街尾方向杀了出去。

    被打伤吐血的李傕、郭汜二人狼狈的爬起来,第一件事儿就是找张辽问罪。

    “文远,你为何不拦住那二人!”李傕怒问。

    “对,老子的马都被拐走了!找不回来就找你家吕将军来赔!”郭汜帮腔。

    听到对方提到吕布,张辽有些散乱的眼神重又凝了起来,斜睨了郭汜一眼道:“有胆便去。”

    说罢,将面前兀自站立不动的两人尸身放下,两人早已死透,尸身却仍旧僵硬。

    “啪啪”两声,张辽掰断了二人的手指,两人死后仍紧抓不放,不如此无法挣脱。手抚二人眼皮,将仍旧怒睁着的双眼合上后,张辽提剑转身便走。

    “你”郭汜再要喝骂,却被李傕伸手拦住。

    张辽闻声,脚步未停,只是道:“从我手里跑掉的,我自会去解决。今天打得尽兴了,剩下的事与我无关,告辞!”

    话罢,不理身后怒视的李傕、郭汜,双剑归鞘,就那么施施然的走了。

    就在孙策带着追兵在洛阳城里兜兜转转,井中少女看着手中变形扭曲的钗子欲哭无泪的时候,一群打扮各异之人却到了酸枣大营外。

    当先一人面相已过不惑之年,首先开口叹道:“大汉持国近400年,文治武功俱强,却不想今日遭此厄难。有武功者不思报国,有文名者讷讷不敢言,前路何在,诸位可有高论?”

    先发言者乃颍川司马徽,司马德操。其人清高拔俗,学识广博,对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术数皆有研究,名士庞德公称其为“水镜先生”。

    对这“水镜”二字何意,旁人问起时,庞德公却不愿解。

    司马徽居处号为水镜山庄,交游广阔,广纳文士,来往多为饱学多智之人,虽无开坛授课之实,却有无数青年俊杰奉其为师长,是天下闻名的大名士。

    众人中有司马徽的好友,交往密切的名士,也有跟随其后学习的小辈。此次受邀,共同游学至此,在司马徽的提议之下顺路一观联军情状。

    此时众人闻得司马徽发问,却都看向其身后的另一个中年文士。众人中以二人为长,另外此人曾在董卓帐下奔走,自然要听听他的想法。

    此人名为贾诩,贾文和,武威人,面相只比这水镜先生稍小几岁。

    贾诩见众人目光望来,苦笑摇头道:“士族欲乱大汉,董公和袁绍只是他们的掌中棋子而已。否则袁本初一介庶子,何德何能统领群伦,贵为诸侯盟主?天下大乱于我无关,只是无奈董公不听我言,被眼前之利蒙了双眼”

    贾诩说罢,见诸人中几个出自士族的,都眉头微皱,只得表情凝重的继续道:“关东联盟性若豺犬,久和必散,且相互吞噬撕咬就在眼前,不足为虑。只是那吕布乃‘虓虎’之性,绝不会甘于人下,久处必然遭其反噬”

    司马徽闻言,打断道:“文和还是想要回去吗?董仲颖座下能人无数,想必吕奉先也难有作为。你毕竟留书出走,如今再回返,怕是更加不被接纳,文和若是实在放心不下,可修书一封,这小子不日将会返家,可交于他带去,成效更好。”

    说话之时还拍拍身边一个少年的肩膀,那少年一直在司马徽身边侍立着,望去像个书童一般,低眉顺目,毫不起眼。

    贾诩思索片刻,轻轻点头,将此事放过不提。随即展颜,看向身后诸人中年岁较长的几个,说道:“你们四个大的,说说看吧,不要拘谨,此处并无外人。”

    一个相貌堂堂,颌下微须的青年道:“大汉自有其气数,立国二百年,即有‘王莽之乱’,如此才有其后的‘光武中兴’。‘云台二十八将’皆为应时而生的人中龙凤,忠君为国,平定乱世。如今大汉之情状,与二百年前何其相似,为人臣者当挺身而出,拨乱反正,方为忠君之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