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东幼虎 >

第44部分

江东幼虎-第44部分

小说: 江东幼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原来如此。”孙策点了点头,觉得好笑,原来只是随口一猜而已。事情一说破就一点不出奇了,孙策一抖马缰,便挥鞭向陈府赶去。

    陈登此时正是二十左右,读书上进的时候,家中事虽然亦有涉猎,但还未真正的参与其中。真正的历史上,要等六年后其伯父陈瑀出任吴郡太守时,才举孝廉,出任东阳县长。

    这个午后,陈登正在府中读着一些往来书信,整理文牍。

    孙策入城之事,陈登昨日便已知晓。向他们这等盘踞一郡的大族,郡中官吏都是私人,更何况小小的淮浦县尉了。

    昨日孙策遣人通报之后,那县尉就丝毫不敢耽搁,直接报于陈登知晓。不过陈登对同为年轻人的孙策并不感冒。孙家起于贫贱,又是武勋家庭,跟他这种文臣世家属于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何况目前整个陈家都在为袁术的百般拉拢而烦心,孙策这个袁术的“手下”,此时来的就更不是时候了。

    陈登正头疼,却见一个老家人在书房外探头探脑向内张望。

    笑了笑,陈登觉得自己还是御下太宽,否则家人哪有这么不懂规矩的。招招手,把那老家人唤过来,正色问道:“可是有什么事?

    老仆知道陈登此时心气不太好,也不瞒他,回道:“怀义校尉孙策前来拜会少爷,此时正在偏厅等候。”

    “哦,还有官身了?可有名帖?”陈登有些好奇。

    “没有,来人只通了姓名,并未送上名帖。”

    老仆如实禀报,将孙策一行的情状与陈登细细说了。

    “果然是武夫,此时不便见他,就说我在午睡,让他不要等了。”

    陈登这种说法,就是明显的拒客,若是正常拜会,如此行事是很伤体面的。可孙家与陈家本就没什么来往,如今更是瓜田李下,能把这据说脾气不佳的孙策激走,也顺了陈登的意,省了许多麻烦。

第100章 文武殊途() 
陈登此人少有才学,名传州中,又是大族子弟,其实与周瑜很是类似。唯一的区别就是周瑜此人生在大家支脉,并没有养成什么恃才傲物的骄矜之气,才能与孙策打成一片,亲如兄弟。

    陈登却是一脉嫡子,如今的陈家后辈第一人,先前又并未有什么来往,自然无法平等的看待孙策“这等人”。

    “元龙高卧”的典故虽然说明了陈登此人还有些气节,可反面观之,也不难看出陈登的高傲与不近人情。

    听到陈家老仆转述陈登的话,孙策也不着恼,直接掏出一张书写好的信笺递给那老仆命其转交,随后便坐下来安静地等着。

    陈登府上的偏厅虽不能说空空荡荡,却也不似大家做派,摆设极简不说,隔音也不甚佳,只是整洁明亮,显然经常清扫。若不是知道这里是一郡望族的故宅,还以为只是普通乡野民居。

    对这一点,孙策倒是有些好感,名士什么的孙策不懂,不过这副做派倒是好过酸枣营中,成日饮宴不思上进的各方诸侯。

    此时的孙策与吴景隔着一张桌案,同坐在一张长榻上。那老仆见孙策不走,也不好赶人,端了茶汤进来,放在两人面前的桌案之上。

    孙策看了那老仆一眼,却发现还是刚刚那人。对这陈家好感又多了些。方才进来的时候,孙策也的确发现陈府的宅院不小,符合大家世族的门楣。但府中明显不是那么铺张,以致人手不足,为了减少打理浪费的人力,房中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的装饰。

    也不知是这个时代,所谓的世族气派、豪奢之风还未养成,还是陈家独有的家教便是如此。孙策对此时的世族风起了解不多,只看吴景似乎对此习以为常,便知道还是前者的可能性居多。

    喝着那味道古怪的茶汤,吴景却是有些疑惑。

    “伯符,你既然有准备名帖,为何不在刚才通禀时就一并送上去,现在还要再费手脚,岂不是无端的得罪了人。”

    孙策见到自家舅父终究是没忍住一肚子的疑惑,微笑的解释道:

    “递名帖求见可就试探不出陈家对我孙氏的态度了,而且我给那老仆的也不是名帖,只是一份图样和几句话罢了。”

    吴景听的更是一头雾水,见孙策不说,也不好再继续追问了。

    一碗茶汤还未喝完,脚步声便从内院传来,正是刚刚前去通禀那老仆。

    见那老仆一脸疑惑的去而复返,孙策脸上浮现出会意的微笑。

    陈府内院,内堂会客室中,孙策与陈登同坐在一张榻上,据案而坐。

    但凡生活俭朴的富足人家,都是极度自信之人,把自己遵守的信条和原则视同性命。这种人,说好听的叫自信,执着,说难听点,就是所谓的自大、偏执。

    面前的陈登就是这样一个人,哪怕见了孙策的手书,得知了新式耕犁的效率与舒县今年的收成,态度却仍旧没什么变化,似乎面对的仍旧是一个有点儿小聪明的暴发户。

    不同于此时大多数人偏黑的面相,陈登长得不黑,反而是皮肤白皙的那种人,而且看上去少了点血色,可能是因为身体不太好,显得有些单薄。

    孙策自己也不白,那是这些时日奔波在外晒得,反正以后都白不回来了,所以孙策对这等小白脸儿也没什么好感。

    同样的少年俊才,同样的小白脸儿,与自己最熟知的周瑜相比,陈家的这位嫡子乍看起来并不讨人喜欢,反而显得有些阴沉,没有少年人明朗锐气,倒是有些心思颇重的样子。

    看着那张不苟言笑的脸,孙策此时也有点儿无奈了,暗道文武之别就这么大?

    按说自己怎么也是“箭指国贼”的少年英雄,不说让你小子纳头便拜吧,怎么也得有点好脸色吧?何况见面礼又是这种有利民生的国之重器,怎么也得稍微给点儿面子吧?

    其实陈登见到这新式耕犁的时候也是十分激动的,陈氏虽大,却也是是非不少。这种能够提高郡中良田数量的新犁可是大功一件,不说让自己这同辈第一人更上层楼,靠这站稳脚跟也是寻常。

    可是见到一副武人打扮的孙策登堂入室,又对自己不甚殷切,心里也有一股傲娇劲头儿升了上来。

    孙策的名声如今广布天下,洛阳城西一战,名声更是如日中天,隐隐有少年武人之中头一号的架势。自己父亲与诸位长辈每曾提起也赞誉有加,这让陈登心里也有那么一丝不服。

    “武人就是武人,要名望只需战场上虚张声势恫吓一番便够了,哪有文章问答与朝堂那般艰难!”

    这就是陈登此时心中的想法,带着文人天生的骄傲。

    至于孙策拿出的新式耕犁,自然而然的被陈登认为是孙策恰巧得来的他人之物了。

    场面尴尬,两人几句寒暄都是冷冰冰的,这样的气氛,化解起来难度不小,让孙策说起话来感觉很累,越发的“想念”周瑜起来。

    继续与陈登说着一些没意义的废话,孙策不住的在堂中四下打量,一眼瞥到了摆放在坐榻一角的一块方形木板,上面方格纵横交错,仔细看去正是一副棋盘。这棋盘就放在坐榻之侧,显然是经常用到,才会放在随手就能拿到的地方。

    孙策心中瞬间有了主意,却是直接把目光落在了那棋盘之上。陈登也发觉了孙策的视线有异,循着孙策目光看去,却发现是自己常用的那副棋盘。

    “陈兄可是也喜爱这手谈之法?不如与小弟布上一局如何?”

    陈登闻言,满脸诧异的看向孙策,显然没想到这个“粗鄙武夫”也懂得围棋之道,顿时也来了兴趣。

    “哦?伯符精通此道?那便与贤弟手谈一局,还望不吝赐教。”

    围棋孙策倒是会下,可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都是半吊子的水平。现在看到陈登提起围棋双眼放光的样子,孙策就有点头疼起来
157758 。
15775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