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东幼虎 >

第6部分

江东幼虎-第6部分

小说: 江东幼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协色厉内荏,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再也拿捏不住架势,气虚之下,话也说不出来了。

    “说这话你自己信吗?”孙策反问,很是无语,不是自己非要打人,可自己打的这俩货貌似智商都不在线啊!

第12章 鹿鼎记的节奏吗?() 
见刘协小脸上满是怒色,还准备出言反驳的样子,孙策“咣当”一声,把腰间佩刀拍在了两人中间的地砖上。金石交击发出的脆响在空荡荡的大殿中传开,把夜色衬托的格外恕

    刘协像是看见什么怪物一般盯着孙策,整个人都惊了。

    即便入京那天,在人生最为志得意满的时候,董贼也没在自己面前动过刀子。

    如今这个不知名的“小贼”居然就那么堂而皇之的做了,看表情还理所当然一般,大汉天子、皇室传人的傲气瞬间烟消云散,整个脑中只是充斥着震惊、惶惑、不解。

    转瞬间强撑的气势再也消失不见,软弱瞬间再次占据了全身。

    “看吧,这就是刀子的作用。我有、你没有的时候,就只能我说、你听。”

    孙策见对方不再拿腔作调之后,也就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心里就起了帮一帮这小皇帝的想法。

    刘协也是少年聪慧,听出对方话里有话,忙追问道:“那我”

    话刚出口,一阵疾快的脚步声传来,刘协一惊,猛地跳起,对孙策连连摆手的同时绕过屏风,转到自己卧榻坐了。

    孙策也不慌张,将身形隐在屏风之后,通过缝隙可以清晰的窥视到前殿的情况。

    只见刘协坐在榻上,努力将气喘匀,又突然想起什么,拿起床头一侧的一盏油灯,将灯油泼在地上,油灯则放在了一边。

    处理好一切,小皇帝才重又坐定。刚坐稳,大殿的正门就被推开,一个极雄伟的壮汉屏退了身后随从,然后就那么施施然的走了进来。

    走到近前,孙策才把来人看清。来人身形虽壮硕,但仔细看去年已过五旬,身体有些发福,仍旧能看出年轻时该是一等一的壮硕,而现在是三国年间,此等年龄已经可以称为老者。

    “这就是董卓吧?传说中董卓夜宿宫闱看来应该是真的,不过祸乱后宫什么的,这把年纪除非想过把瘾就死,否则应该够呛了吧?”

    孙策又在无良的吐槽,这边董卓却已经大步走到了刘协的榻前。

    “陛下,有卫士回报,说殿中有异响传来,可是有事?”说完还在大殿中扫视了一圈,又道:“服侍的内侍呢?”

    孙策心道:“董卓果然不知礼数还言语无忌,几乎与所有朝臣交恶,看来未必无因啊。”

    那边刘协却是已经整理好了情绪,声音平静的回道:“朕起身时不小心碰翻了油灯,内侍们在这我睡不安稳,被我驱走了。”

    董卓有些狐疑的看了看地上散着的灯油,神情才略有些释然,却又不走。

    “叛贼如今正从东面兵围洛阳,今日有人上书建议迁都长安,我与重臣商量过了,过几天就开始准备。皇帝你也要尽早准备,有什么喜欢的物事都吩咐人收好,到时自会有人来处理。那些不愿意随皇帝迁都的就留在洛阳当他们的大臣吧。”

    刘协一愣,道“洛阳乃先帝留与朕的国都,众臣也是先帝留给朕的忠臣,何以就能弃之不顾?迁都的事还是从长计议吧”

    “皇帝还年幼,朝廷的事你不懂,只要安心学着就好,等皇上年长亲政以后,这些事再考虑不迟。”董卓却不是征求意见来的,直接出言打断。

    刘协的话突然被打断,孙策可以清楚的看到,小皇帝原本放在膝盖上的手紧紧的抓着袍服下摆,虽然并没表现出来,但心中肯定不甚平静。

    “夜深了,皇帝早些休息,莫再让卫士操心。”

    董卓打断了刘协的话,又似有些不耐。丢下一句,也不再停留,转身直接迈步出了大殿。

    孙策在一边听着一边不住吐槽:“这画面真他娘的眼熟,妥妥的鹿鼎记的节奏啊!”

    等董卓和护卫的脚步声走远到再也听不真切,刘协才松了口气,再次转到屏风之后,还是那个地方,轻轻的坐下。

    孙策突然起了促狭之心,也在地上就近坐了,却没再继续刚刚的话题,而是将自己改编精简后的鹿鼎记中除鳌拜的一段故事,细细地给小皇帝讲了。

    小皇帝听得双眼放光,对故事中那个敢于设下圈套,恶斗除掉权臣的皇帝和小太监崇拜非常,摩拳擦掌的,似乎立刻就想收拾掉董卓一般。

    孙策却不想把小皇帝的思路带偏掉,讲这个故事只是穿越者的恶趣味,外加顺便给自己的话题起个头罢了。

    “不是吧?你觉得找着好办法了?”

    刘协一愣,看向孙策,满脸不解,似乎在说“这不就是在暗示我怎么做吗?要不哪来的这种故事?”

    小皇帝也是读过史书的,这故事里的人明显都是“杜撰”出来的,要不是有所指,谁会没事儿编一个这么类似的故事出来。

    “我问你三个问题,你不需要回答我,听着就好。”

    孙策看着刘协,缓缓道:

    “第一,那康熙可是能上朝听政的,如今朝廷内外消息,军政要务,有什么是你能看到,能听到的吗?”

    “第二,康熙家祖是马上皇帝,自小习武,有底子,有传统,有玩伴或者说能用的扈从,这些你有吗?”

    “第三,康熙有母族外戚,有忠心的前朝臣子,有能并肩战斗互相信任的伙伴,这些你都有吗?”

    “这就是为什么董卓废了刘辩,反而立你做皇帝。不是刘辩‘望之不似人君’什么乱七八糟的原因,就是因为你弱。”

    孙策总结,刘协小脸儿煞白。

    “不过好在你还不是无可救药,知耻才能后勇。你起码不像你那个哥哥,只会舞弄文墨,牢骚诗做的再好还能比得上李煜?你不错,还有和权臣拼命的心思和斗志。”

    孙策满嘴跑火车,得意忘形之下不该说的都说了,好在刘协心思正乱着,没有听出什么不对。

    看着这个继位不久,还没被现实打压下志气的童子,孙策一副老怀大慰的样子,如果被旁人看到一定会一阵恶寒。

    思考了半晌,刘协小脸儿上终于有了一点儿红晕,仰头对孙策道:“我还有父皇留下的臣子”

    小皇帝还想做一下最后的挣扎

第13章 当头棒喝() 
孙策摆手道:“忘了他们吧,你道董卓是谁引来洛阳的?袁绍和那些野心家又是谁引来洛阳的?救国无方,祸乱天下的能力你那些臣子倒是无出其右。董仲舒一言误大汉三百余年,那些‘忠臣’诗书学问都是一流,可早就不是什么治国平天下的人才了。”

    “那是什么,饱读诗书总没有错吧?”刘协反驳。

    “你问我是什么?是百姓膏血养出的世家毒瘤,是这大汉400年国祚以盛世而亡的元凶!”

    刘协的脑中如一道惊雷劈过,整个人瞬间站起。

    “你这逆贼知道什么,我大汉富有四海,人口巨亿,怎么会亡,怎么可能亡,你你休要危言耸听”

    亡国之君的名头,刘协他不敢背,也不能背!

    “我知道什么?我知道这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我知道这日月星辰回转、山川湖海运行、草木鱼虫生发之理,我知道这天下谁人有能,谁是庸才,我还知道大汉国祚所剩者几年!”

    “我知道这些有用吧?可都挡不住百年后胡人乱我中土,百姓生灵涂炭。知道这些根本就没用!”

    刘协听得整个人都呆了,对面的小贼所说的他一点都不知道,可那人还是说没用,这是什么道理?

    “因为你的这个大汉,是那些高门大阀,世家豪族的大汉,原因就这么简单。”

    孙策语气平静的总结,似乎刚刚那个疾言厉色教训君王的人不是自己一般。

    “我也只是和你发发牢骚,事在人为,有些事儿要做了才知道结果。既然来这里,总不能再看着中原沦陷一次,。”

    孙策一番话将自己绕了进去,原来穿越到现在,自己那个所谓“保命”的小目标是那么的渺小,自己心里原来一直憋着的一口气症结在这!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短期目标不变,长远目标却多了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那阴影笼罩在这煌煌大汉之上,需要自己这个“外来者”去铲除。

    刘协见孙策久久不语,站了起来正正袍服,拱手躬身大礼,然后看向孙策。

    “该如何做,请先生教我。”

    孙策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看着刘协,显然这小子短短的时间已经理清了思路,辩论什么的完全没有意义,先捞些实惠的才是正理。

    看着面前这个有些鸡贼的小子,孙策想到了自己那个精明内敛的弟弟,很是头疼。

    “我教不了你,一会儿就回家了。”

    刘协满脸愕然。

    “好吧,我教不了你,但是有人可以。我说几个人,你记着,能收为己用最好,不能也要结个善缘,之后总有用处。”

    刘协小脸垮了,道:“我哪有本事将什么人收为己用,先生您这才说了几句就要走了,别人说不定都不理我。”

    “啪!”孙策又给了刘协脑门一巴掌,暗道:“打皇帝原来也会上瘾的,手感真好。”

    “你那些小心思都收起来,你是皇帝,还不够你得瑟的?皇帝两个字就是最大的资本,不信你明天上朝给董卓一个耳光,看他能不能把你怎么样?当然,我就是说说,你可别真犯二,不然董卓完蛋了,你也得不着好。”

    “可是先生你”

    “滚蛋,老子例外,再说还打你。”孙策恼了,又把自己绕进去了。

    “老实听着,第一个,最主要的,荀彧荀文若,政治,战略都是顶尖,而且忠心可以保证。只是不知道现在浪到哪去了,估计在袁绍手下,不过呆不久,你们总有相见的日子。”

    “是颍川荀家,‘荀氏八龙’我倒是听过,可先生你不是说世家”刘协不解。

    “老实听着,别打岔。”孙策怒了,这个不好解释,直接强力跳过。

    见刘协讷讷的听着,小脸皱着似乎在努力的记忆。

    “第二个,东阿人氏,程昱程仲德,此人胆大心细,口才又好,是极好的外交人才,不过很有想法,有点难弄,你看着办吧。”

    “第三个,济北相鲍信部下,于禁于文则,治军严谨,擅统兵,这个应该可以直接征辟,不过人家看不看得上你就不好说了。”

    “第四个,杨奉骑都尉,徐晃徐公明,这个也是统兵将领,武艺也不差。”

    “第五个,马腾部将,庞德庞令明,这个只能等自己送上门。”

    “第六个,呃这个要是搞乱了事儿就大了,算了,告诉你吧。张邈部将典韦,不难搞,要是能作为护卫统领,你的小命估计能活得久一点。”

    孙策一口气说了六个人名,五个都是曹操的得力臂助。

    “这墙角挖的,赞一个!小皇帝能搞定一两个,曹操就有的头疼了。搞不定眉来眼去也好,以曹操的尿性,够他纠结一阵子的。”

    孙策很满意,一旁的刘协听的满眼都是小星星,忙问:“先生连这些闲才擅长什么都知道,那先生你擅长什么?”

    孙策又把腰刀拿了起来,这次没敢拍,就那么放在地上道:“我擅长拔刀子砍人!要不要试试?”

    “先生是要帮我砍了董贼?”刘协瞬间兴奋了。

    “啪!”又是一巴掌,三连击,还是那个配方,还是那个味道。

    “都说了现在这种情况,董卓要是死了,你只会更惨!袁绍那伙儿人来了是认刘辩还是认你,你自己心里没点儿数吗?”

    孙策连忙刹住,差点嘴一滑又把不该说的说了。

    “先生要杀刘辩?”刘协闻言表情没有惊慌,甚至还有点惊喜,看来两个皇子之间,远远不是不和谐那么简单。

    “杀个屁,老子不仅擅长‘拔刀子’,还擅长‘递刀子’。你就等消息吧,我先走了。”

    孙策起身要走,刘协却突然拉住了孙策的衣袖,神色挣扎了一瞬间,然后道:“先生稍待。”

    说完,就开始解前襟上的盘扣。

    孙策瀑布汗,心说:“你小子不会搞什么以身相许吧?这么点就喜欢这个调调儿?或者刘协是女扮男装的,我靠,这个历史有点不着调啊?老子可是喜欢妹子,有大胸的那种!”

    孙策想的欲仙欲死的时候,刘协却从胸前取出一个小小的玉坠,递到孙策的面前

第14章 三盗洛阳城,孙伯符功成身退() 
“二百年前国玺蒙尘,先孝元皇太后掷玺于地,崩落一角。先祖光武帝命匠人雕琢成此坠,又令心腹之人组建‘影云台’,旨在收集天下舆情,保证言路畅通。”

    说罢还泛起了一丝苦笑,继续说道:

    “后来子孙不肖,影云台变成了监控各地亲王和刘姓宗族的密谍组织,收集舆情反成了次要。”

    看着孙策惊讶的表情,刘协今夜第一次发自真心的笑了。看着刘协有些得意的笑容,孙策终于感觉到了自己面前的还是一个孩子。

    “这坠子只会传给皇帝选定的那个皇子,而且一定不会传给太子,或者说下一任皇帝。一方面用以制衡天子,另一方面保证新皇登基不会对兄弟大肆杀戮,因为新皇帝也不知道坠子传给了谁,或者说知道了也不敢妄动,否则就会瞬间耳目尽失。”

    “就是这坠子保了我大汉亲王传承有序,本来我想交给皇姐,可皇姐一介女流,自保尚且困难,还不知能否觅得良配”

    说罢,刘协还瞄了一眼孙策,见孙策就要瞪眼,忙把下面的话咽了回去。

    “先生刚刚问我,能听到什么,能看到什么?其实本应该能听也能看的。只是先帝骤逝,内宦遭劫,情报传递一时受阻,群龙无首,如今影云台已无人梳理。多蒙先生不弃,如今这‘坠子’就交给先生了。”

    “据说所有的影云台探子身上都有记号,就是与这坠子纹路相同的纹身。先生‘温润君子’,日常自当佩玉,还请将此坠一并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