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宁州江山 >

第115部分

宁州江山-第115部分

小说: 宁州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设河南地镇守使,主管河南地;

    设镇东镇守使,主管镇东、云台、丰水、云泽四县防务;

    设山南镇守使,主管山南防务;

    设宁西镇守使,主管银、复及以西防务。

    宁州武备学堂也并入督军府,由督军府直辖。

    政务系统的革新,手笔也很大。

    废除宁州参赞处、宁州宁安书院,架空转运使院,行政、人事、财税皆归刺史府。

    刺史府内仍设参赞处,为政务参谋机构,设度支司为财税管理机关、其具体事权分给吏、兵、仓、法、户、工六曹。

    如此一来,原来的宁家四大机构就只剩下总社一家了,宁安书院仍然存在,但已失去了选人、用人、监督人的权力,只剩下培养人才的责任。

    机构的调整带来人事的大变动,这几个月宁州的人事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宁州参赞处总管宁是安彻底出局,在宁家机构里不再担任任何职务,转任宁州司马,以保全宁家颜面。

    宁仁功仍然当他的刺史府参赞处参赞,但实权倍增,成为政务系统的领头人。

    宁是恭实判度支司,财政大权独揽。

    宁是谨以宁州长史的身份执掌人事。

    在宁州参赞处、宁州团练处和宁安书院被废的同时,卫府、内书堂的地位急剧上升,与总社和左寺坊并称为新四大机构。

    不过卫府方面也有了重大革新,宁是勤不再兼任卫府总办,废总办,设总管,由宁是敬任总管,参谋院主事李默升任佐理。

    参谋院所辖的团练处、新军训练处并入督军府,原有八大直属队,其中两队被并入巡城营,其余四队并入铁旗营,剩余两队被并入侦缉处和治安处。

    经过这么一改革,卫府由一个半军事机构演变成治安行政机构,归入政务系统,接口是州司法参军,地位不高。

    与卫府同病相怜的是左寺坊也被大幅削权,总管空悬不设,以总办代替,原有的一总管四佐理格局也被打破,变成了一总管两佐理。

    其余因涉密太多,唐安贞并没有一一道来。

    在地方治理上,权归县令,一县一督管,例由县令兼任,县令去职时,督管身份随之而解除,所以又称这样的督管为代督管。自此,在宁州县一级,督管不再是一种身份,而纯粹是一种职务。

    为了制约县令,防止其一家独大危害地方,县丞、县尉也随之扩权,县丞例兼度支使,掌理一县财税。

    县尉也大幅扩权,例兼城局使,负责一县治安。

    县里由县令独大演变成县令、县丞、县尉三足鼎立之势。

    (本章完)

第185章 错失良机() 
李默叹道:“大总领真是越来越有自信,宁州一夜之间就变了天地。”

    唐安贞道:“的确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连我都有些难以适应呢,当然这样理顺了也好,总要有个样子嘛。”

    宁州改革牵扯面太大,涉及的人事和利益太复杂,二人虽然是私下议论,却也不宜深入,点到为止,谁也不再深谈。

    李默道:“你来的正好,有件事我不方便问张显,正好问问你。听说五年前,冯布被告老还乡的佟雪奇告了一状,究竟是怎么回事?”

    唐安贞道:“我听说你一直在笼络他,怎么样,有几成把握。”

    李默道:“他有把柄在我们手里,到时候不怕他不就范。”

    唐安贞点点头,笑道:“这件事可说来话长了,那还是从化年间的事……”

    原来冯布也是才华横溢之辈,二十二岁中进士,被选入翰林院,不久就做了侍御史,然后放在外面,累官至荆州大都督,后回朝在兵部任侍郎,名相钟阜城告老回乡,他的机会就来,他第一次入阁拜相时才四十多岁,是最年轻的宰相。

    大梁的礼制,宰相在政事堂办事,午餐由光禄寺提供,晚上若仍要供餐,则改由内膳房供应,内膳房是内府机构,一般服侍用餐的都是内府太监,但偶尔为了体恤朝臣的辛苦,皇后或太后也会派遣一些妙龄宫娥侍奉,这些宫娥是可以采用的,但多数宰相都是敬而远之,一来年纪老迈,精气不足,二来身在禁宫,有胆无心。

    冯布入阁为相时才四十出头,正是龙精虎猛的时候,某日便将一个十几岁的宫娥用了。

    按惯例,这些被采用的宫女事后都会被赐给宰相为妾为婢,以见君臣和谐同乐之意。但那次也不知怎的,宣宗皇帝竟把人赐给了晋王。

    冯布心中郁结,某日宰相会餐时就啰嗦了两句,这事被佟雪奇记在心里,在他告老还乡时就揭发了出来。

    朝臣怨恨皇帝是为不忠,轻则革职,重则处死。但当今皇帝在处理这件事时却有些投鼠忌器。

    宣宗皇帝龙御归天后,哀太子执政不足月余也随之而去,当年的晋王被立为皇帝,也就是当今。当年那个被冯布采用的宫娥正是当今最得宠的淑妃。

    淑妃诞有两位公主一位皇子,深得当今宠信。

    冯布怨恨之罪若是坐实,淑妃的面子就没处搁。兴隆皇帝权衡之后,决定不再深究此事,而是寻了另一个由头将冯布赶出朝堂,左迁扬州大都督。

    可冯布做宰相时结怨太多,那些人怎么肯放过他,连番弹奏,所以就被一撸到底,赶去天涯海角做庶民了。

    李默听完这些哈哈大笑,这个冯布也真是有本事,在宫里批发绿帽子,给皇帝老儿也带了一顶。不对,这事还真不干冯布的事,冯布跟淑妃有事在先,当今夺爱在后,要说绿帽子不是他冯布送给了当今,而是送给了宣宗皇帝,当然人家也不会在乎。

    谁都知道宣宗皇帝是个最大气不过的人,他宠爱的万安皇后不仅是个寡妇,而且是嫁过两任丈夫的寡妇,接进宫里的时候屁股后面跟着一大堆子女。

    至于宫女和宰相之间的那点事,那又算得了什么。

    李默现在挺为冯布担心的,你说万一皇帝老儿瞧他别扭,找个理由把他杀了,他岂非死的很冤枉?

    还有这个冯布也是够狠的,明知自己绿了皇帝他爹,竟还敢回来,难道他的志向是染绿整个后宫?

    不过不管怎么说,有冯布在朝堂,总是对宁州有利的,这个宁州昔日最凶狠的敌人有致命的把柄在他手里,他爬的越高对宁州越有利。

    聊了这些有趣的八卦,唐安贞道:“目下有一桩突发事件要你来处置。咱们的大总管要来长安做驸马爷了。”

    李默吃了一惊,萧梁为了稳住宁州,封了宁是勤国公,加官进爵,又赐婚宁是敬,把宗室女子封为公主,给宁是敬做续弦。

    这件事在延州时已有定数,他此番南下,任务之一就是迎接公主北上,与宁是敬完婚。

    这件事已经安排的妥妥当当,只等明年开春就护送公主北上,怎么又突然变卦了呢?

    “这件事,大总领什么意见?”

    “大总领没意见,皇帝要宁家子弟进京完婚,这是对宁州的信任嘛。”

    唐安贞打着高腔,然后就绷不住笑了起来,对李默说:“大总领的心意你应该最清楚,目下一味求稳,只有稳住了局势,才有机会嘛。我忘了告诉你,新任延州刺史也是宁家人。”

    李默明白了,宁是勤南下决心是坚定的,从来没有动摇过。

    “婚礼上的事你就不要过问了,面子上的事是小事,我们图的是大事。行大事不拘小节。你以后要做的是接近驸马爷,替大总领好好关心他的生活。”

    唐安贞说到这,笑了笑:“我知道你很为难,但大总领会理解你的。”

    李默道:“你放心,我会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

    唐安贞对这个态度很满意,最后对李默说:“四海会的易红莲是个奇女子,你有机会跟她好好接触接触,或者将来能指上用。”

    未到长安和刚到长安的时候,李默一直想着在禁军或驻守京城的南衙军里发展一支力量,作为将来接应宁是勤的内应。

    但他很快发现这个难度太大,不是说禁军和南衙军如何忠诚,而是驻守京城的禁军和南衙军的兵权十分分散。一个正三品的堂堂禁军大将军连一百人都调动不了,这样的将军你拉拢他有何用。

    还不如拉拢几个有实力的帮会,到时候管用呢。

    长安很大,帮会很多,真正有实力的,一个是乞丐帮,一个是四海会。

    乞丐帮跟小说里的丐帮还是有差别的,长安城里的乞丐以坊为单位,一个坊一个,称之为坛,若干个坛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帮。

    帮众们会推举一个德高望重、有能力的人做带头大哥,也就是俗称的帮主。

    整个长安有大大小小三十几个乞丐帮,这些乞丐帮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但有一套大伙都遵守的江湖规矩。

    每年的中秋和春分,乞丐帮的各帮帮主会在一起聚会,商议决定一些事关全局的大事,为了确保聚会成功,他们会事先推举出一个盟主。由这位盟主来主持会议。

    所以乞丐帮的盟主只有协调各帮的权力,无权干涉各帮内部事务,更不能发号司令。整体来看,乞丐帮组织涣散,凝聚力不够,难堪大任。

    而与之齐名的四海会则是城中两市的苦力和城外渭河码头的苦力组成的帮会,论组织程度还不如乞丐帮,但胜在四海会的人向心力强,内部更为团结。

    四海会也是按照地域先组成一个个所,诸多的所合在一起组成派,长安城内外共有一百六十七个所,四十八个派。

    所的头头叫小大哥,派的头头叫掌旗大哥,四十八个掌旗大哥一个月聚会一起,沟通信息,调解矛盾。跟丐帮一样,他们也会在聚会前推举一人来执掌法纪,协调矛盾人,这个人被称之为“小军师”。小军师跟乞丐帮的盟主一样,只有协调各派的权力,无权干涉各帮内部事务,更不能发号司令。

    但四海会与乞丐帮不同之处在于,在本派与外面的帮会发生冲突需要动员的时候,各派掌旗大哥会推举出一位德高望重之人出任“大军师”,率领四海会的弟兄一致对外,共度难关。

    现在四海太平,大军师渺无踪影,四海会里只有一位小军师,易红莲——一个还算年轻的漂亮女人。

    想把这两个帮派拉过来并不容易,原因是权力太过分散,但也因为权力分散,所以拉部分人过来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李默派小七、孙大牙去接触两帮派中的实权人物,等时机成熟他才出面结盟。

    跟人厮混交朋友,小七最拿手了,加上出手阔绰,很久就很丐帮的几个带头大哥混熟了,他把这些人引来见李默,李默倒是很满意。

    小七道:“你今天怎么也大度起来了,不嫌我交的都是狗朋狐友了。”

    李默道:“这些人的义气本是靠不住的,你跟他们厮混,只是给了他们一个选择,他日果然天下有事,他们就有了帮我们的理由。”

    小七道:“义气靠不住,那什么能靠得住。”

    李默道:“当然是利益啦。”

    小七带:“我跟你打个赌,他们的义气比你的利益更可靠。”

    李默呵呵一笑:“仗义每是屠狗辈,到了他们这个地位,谁还敢把义气当真。”

    正说着,商小青端着瓦罐,小红端着空碗走了过来,老远就能闻到炖肉的喷香。

    商小青自幼学的一身好厨艺,做的菜很好,但不怎么合李默的胃口,好在这女子厨艺悟性很高又勤苦好学,在李默的悉心指点下,进步飞速,已经学会了好几个新菜式,一举抓住了李默的胃,现在李默还真有些离不开她了。

    这个炖肉也是按照李默指点的方法炮制的,闻着就香。

    (本章完)

第186章 拜会花魁娘子() 
小七迫不及待地揭开瓦罐的盖子,差点被热气哈着。惹得商小青咯咯直笑。

    小红心里有高下尊卑的念头,不敢笑,但又想笑,搞的很难受。

    商小青用碗盛了一点给李默尝尝味,李默赞道:“有个七八分火候了,要继续努力。“

    商小青道:“只是七八分吗,我都炖了好几锅了,他们都说香。”李默就又尝了尝,道:“越吃越有味,有八九分了。”

    小七听着嘴馋,赶紧尝了一口,呲牙道:“没盐,你忘了放盐。”

    商小青吃了一惊,赶忙尝了一口,顿时脸红了,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她的确是忘了放盐,她怎么能忘了放盐呢,她原本是想在李默面前表现一下的呀。

    “这丫头,哭什么哭,不就是忘了放盐吗,多大的事呀。“

    小红乖巧,商小青咧嘴大哭的时候,她已经跑回厨房拿来了盐罐子。

    李默亲手放了盐。

    再尝尝,味道真的好极了。

    这一回小七也说好,两个人把瓦罐里的炖肉分吃了,因为分配不均差点没打起来。

    商小青这才破涕为笑。

    小七望着她的背影,不无嫉妒地说:“还是你得女人缘,我就不明白了干嘛每个女人见到你都死皮不要脸的往上贴,我怎么就没这福气呢。”

    李默道:“这有什么稀奇的,我若不是李默,她们才懒得搭理我呢。”

    小七道:“这话说的稀奇,你要不是人,人家还要躲着你呢。”

    说到这,小七道:“我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洛阳怕是守不住了,他们把唐侍郎给杀了。”

    东都洛阳在几十万饥民的围攻下之所以能稳如泰山,是因为有两个人,武有神武军大将军宋驰伦,文有兵部左侍郎唐遵。

    唐遵德高望重,足智多谋,万仞山围城之后,他招募洛阳丁壮十万人,协助官军守城,此后各路官军皆败,唯独他招募的忠勇军越战越勇,成为拱卫洛阳的中流砥柱。

    “为什么要杀人。”

    “还不是中了反间计,一个很拙劣的反间计,然后,人就被杀了。这下好了,兴洛仓已经被叛军攻陷,长安、洛阳就算不被叛军打破,早晚也会被饿死的。”

    李默道:“我跟你打个赌吧,洛阳不会陷落的,五十万叛军撑不到下雪就要全盘崩溃。”

    小七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