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州江山-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维给害了,需知这弯的也是可以被掰直的。
你没本事掰直只能证明你的功力不够,而越王殿下数十年精修,功参造化,岂是一般。
想到这,李默一脸恍然大悟地说:“原来,那个传说是真的。懂了,放心吧姑姑。瞧你,以后都是一家人了,还害什么臊呢。”
“滚!”
陈婉儿弹脚踢来,李默虽勉强躲开,却闪了腰,一时不免心里嘀咕:虎妻进门,家宅从此不宁了,可怜的小老头,你这是闯下塌天大祸了。
宁胜德听说李默来了,很高兴,就在书房迎候,他昨天才去兴庆坊看过女儿,女婿即将回京,女儿一脸的兴奋,满眼的期待,这说明他们夫妻感情很好。
他的小外孙也健康活泼,一家人都很好。因为老头昨天已经看过小外孙了,所以特意嘱咐宁樱在家照顾他的孙儿,没有叫她来。
说起太皇太后万寿盛典的事,宁胜德有些不安地说:“太奢靡了,现今国家这么困难,这样铺张浪费,德行有亏。”
这个话题起的有些沉重,所以二人很快略过不提。
宁胜德很关心李默跟许贤友的过节,李默就从头到尾地说了一遍,宁胜德道:“许贤友鬼迷心窍被人当枪使了,陛下削夺你的爵位也是给你一个教训,你也有些莽撞了,打了绛州后为何还要占河中府呢?河中是关中的门户,屏障长安,你这一闹,满朝震惊,授人以柄。本来你跟许贤友争执,舆论是同情你的,这么一闹,舆情急转直下,说你有不臣之心。好在你能悬崖勒马,后来主动把河中府还给了王世安,否则必然酿出大祸。”
李默道:“当日陈兵汾州城下,正要一鼓作气打到太原去,谁想这厮背后使绊子,我一下子就气炸了,不管不顾的打了过去。夺了绛州后,心想反正梁子已经结下,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给他来个干脆,听说他去了河中府,就追了过去。”
宁德胜叹息一声,他能理解李默当时的心情,许贤友受人蛊惑背后插刀,是要置他于死地,已经是你死我活了,由不得他不把事情做绝。
于是便道:“前日我进宫觐见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听说你的爵位被削夺了,很不高兴,说你有功于宁家,被外人欺负了,难道连发发脾气都不行?她老人家说要在万寿庆典上替你讨回公道。”
宁德胜叹道:“天皇太后年纪越大,心地越是慈悲,她老人家得知京中为她大操大办,十分不安,几次下诏说太过了,又布设城中僧众,起法坛,为天下流民祈福。”
李默道:“太皇太后心佑苍生,实乃万民之福。其实爵位什么的我倒并不在乎,我担心的是眼下……”
宁胜德给他使了个眼色,站起身走到窗口向外望了望,确认无人后,这才走回来说:“万寿庆典前,会册立太子,而且芮贵妃又怀孕了。”
李默闻言心忽然揪了起来。
(本章完)
第383章 国富()
离开越王府后,李默就向宫城走去,宁胜德让他主动去找宁是勤服个软儿,等到万寿节太皇太后再帮他说说话,就把丢了的爵位讨回来了。
进宫容易,想见宁是勤却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默等到天黑,仍不见有接见自己的意思,就向汪寿侗的徒弟刘苏打听皇帝的行踪。刘苏道:“近来贵妃娘娘有喜,不思走动,每日这个时候陛下都会陪着贵妃娘娘在后园散心。大都督,要不您明日请早吧。”
李默道:“好吧。”
拱拱手便走了。
刘苏摇了摇头,一时也颇为同情。
路过政事堂时,李默瞅了一眼,政事堂还是以前的老样子,多日未曾修缮,似乎还破旧了一些,不熟悉的人谁能想到这个破旧的小院子里竟然会窝着六位名动天下的宰相,而且这座不起眼的小院曾经一度还是执掌天下政务的中枢。
名位再高的官员在皇帝眼里也是家奴,权势再重的中枢机构在皇家眼里也只配窝在这样一所小院子里。
这就是皇权,巍巍不可侵犯的皇权。
而他也只能匍匐在巍巍皇权之下,战战兢兢,苟延残喘。
“借光,借光,劳驾借光。”
一名绿袍小官从李默身边小跑过去,他应该是出去送公文的,可能是紧急公文,所以丝毫耽搁不得,但宫里禁止骑马,所以他只能小跑,从这里到宫门有三里地呢,跑下来可不轻松。
外人眼里风光无限的政事堂官员原来是这样的苦逼。
“小伙腿脚不赖,走路一阵风似的。”
“那可不,这一两年还好些,早些年跑的更欢。”
引路的小宦官为自己的多嘴感到后悔,这两年宫里风声越来越紧,多少人因为多嘴多舌挨了责罚甚至丢了性命。一年前政事堂的唐安贞因为多嘴被贬,两天前王怀恩的徒弟因为多嘴说错了一句话被芮贵妃赏打了五十板子,一口气没上来就挂了。
血淋淋的教训就摆在眼面前,这么快自己就又忘了,真是不应该。
小宦官自己抽了自己一个嘴巴子,把嘴闭的紧紧的。
李默明白他的苦恼,笑了笑,一时忽然感到有些疲累,就挺直腰杆,做了个扩胸运动,冲着政事堂方向咧嘴嘿嘿一笑,迈着方步出宫去了。
晚上李默把在宁德胜府上遇见陈婉儿的事跟宁樱说了,宁樱说他造谣。
李默道:“造谣我也不会拿她造谣,我活腻了差不多。”
宁樱这才笑道:“这事你知道便是,我也劝他们早日完婚,但爹说眼下时局动荡,不合适。”
就问李默下午进宫做什么,李默道:“想觐见皇帝,结果没见着,灰溜溜的回来了。”
宁樱道:“陛下他……”她顿了一下,忧心忡忡地说;“外面有传言说,太皇太后万寿大典前会册立太子,然后就要贬齐王出京,甚至还有传言说陛下要对齐王不利。”
李默道:“这些捕风捉影的传闻不信也罢,倒是我听人说皇后娘娘出事了?”
听了这话,宁樱揪然不乐,神情紧张,欲言又止几次,方道:“传闻未必是假,有人告发娘娘在后宫行巫蛊之事。陛下要让京兆府查察,被六老爷劝阻了,如今娘娘被禁足在紫兰宫,多日不得出来了。婶子说陛下是念及万寿节将至,暂时搁置下来,节后只怕……是凶多吉少。唉,怎么突然就走到了这一步呢。”
李默默认无语,良久方问:“你最近还到大长公主那去吗,她老人家还好吗。”
宁樱笑道:“你对她人家倒是挺关心。”
李默道:“她老人家可是我们的大媒人呢,当初若非她老人家不嫌弃我卑微,一力主张,我又哪来的福气娶你为妻?”
宁樱道:“休要拿这话来哄我,你当日若不是麻烦缠身,肯甘心娶一个瘸子过日子。”
觉察到这话可能说重了,宁樱忙改口道:“当然也不全在你,自那日在后院见到你,我其实,就……”虽是老夫老妻,说到一见钟情这种事,宁樱还是开不了口,羞的面红耳赤。李默握住她的手,说道:“我也一样,一眼看到你就忘不掉,这或者就是缘分吧。”
宁樱把手抽出来,在他的手背上亲昵地拍了一下,说:“缘分,那我们的定情之物呢。那张弓。我赠给你的那张弓可是我们宁家的祖传之物,太祖皇帝留给我们这一房的唯一念想,父亲视若珍宝。你倒好,竟然把它给弄丢了。”
李默汗颜道:“这个真不赖我,当日清水河谷决战,吐蕃人铺天盖地涌上来,他们的军甲真是厚,箭矢根本伤不了,整队整队的人冲过来,我能怎么办,只好跟他们拼命,等我拼完命,才发现护兵战死了,那张弓也失踪了。”
宁樱道:“我不是埋怨你,丢了就丢了,再好的东西也不及你人金贵。昨日她们还说起清水河谷之战,说一日一夜杀了五十万人,多少人的刀都砍崩口了。我数了数我们那屋子有四十多个人,黑压压的好大一片,那五十万人得是什么景象,漫山遍野,铺天盖地。忽然就没了,真是好可怕。”
李默道:“太夸张了,没杀那么多人,清水河谷我们前前后后杀了有三十万,不是一日一夜杀的。河西吐蕃固然屠戮殆尽,汉民也没了,搞的河西到现在也缓不过劲来。战后那尸体真是漫山遍野都是,把河流都堵塞了。那时节已经开春,为了防止夏季瘟疫,地方全力以赴填埋尸体,人手不够,连刺史都得挥锹干活。”
说到这,李默忽然奇怪地问:“你们聚会还议论打仗的事,可真是稀奇。”
宁樱道:“现今到处都在打仗,家家都有人在前线,能不议论吗。”
李默拧了眉头问;“她们都怎么说,是赞成还是反对。”
宁樱道:“傻子才赞成,打仗是要死人的,谁想打仗?前日镇西将军陈水淼的儿子陈福山在蔡州战死了,陈家嫂子哭的好不伤心,晚上还寻了短见,幸好被人及时救下。唉,有太平日子谁不想过,谁想着天天打仗呢。”
李默不说话了,只是说:“得空还是去看看大长公主。”
宁樱道:“我知道了。”
(本章完)
第384章 李大隐士()
二日清早,宁樱催促他早点进宫,李默穿戴整齐,骑马向未央宫去,景福门遥遥在望,李默的心情却越来越沉重。
忽然,他勒住了马。
小七也勒住马,问:“哥,怎么啦,不舒服?”
李默道:“咱们早上是不是忘了吃饭,我怎么觉得有点饿了呢。”
小七道:“你早上吃过饭了,小嫂子亲自下厨做的饭。”
李默道:“也是,不过我肯定没吃饱,走,咱们找个地方喝酒去。”
说完拨转马头,朝热闹的东市走去。
穆坤问小七怎么办,小七道:“那还能怎么办,一起陪酒去呗。”
李默没有进宫,也没有去见宁是敬,万寿节前这几日,也没去拜会其他什么人,整日带着小七、穆坤走街过坊,吃喝玩乐,倒也逍遥自在。
万寿节的前一天,宁是勤昭告天下,正式册立贵妃芮氏所生皇子宁买臻为皇太子,改名宁瀍。
随即大赦天下。
万寿节上李默见到了宁是勤,坐席相距十八丈,皇帝的右侧坐着强颜欢笑的曹皇后,曹皇后的右侧是千娇百媚、满面红光的芮贵妃。
李默也看到了宁是敬,他坐在诸位亲王中间,满脸是笑,而且面色红润。
……
万寿节在繁华如景中落下帷幕,宁是勤以李默开疆拓地有功,恢复他卫国公的爵位,以骠骑大将军身份判兵部尚书事。
兵部尚书是正二品官,六部尚书,位高权重,能判兵部尚书事当然是重用,当然那是过去,时下稍懂时局的人都知道六部尚书已经沦为摆设。
宁是勤留下李默就是要削夺他的权柄。
这是李默预料之中的事,既然回来了就别指望那么快走。
所以他不急着走,兵部尚书既然是个闲差,那他就在卫国公府待着,带着孩子们垦荒种菜,养几只鸡鸭,在镜湖里种藕放鱼,优哉游哉地过着小日子。
李默回京后,朝廷设河中大都督,以王世安充任,辖河中府、绛州、慈州,河中府自不必多言,那是王世安经营多年的大本营,绛州和慈州则是李默的地盘,王大都督是个讲究的人,不会轻易踩过界的。
朝廷还任命邱清明弟弟邱复明为潞州大都督府,以取代李默执掌潞州军政,但邱大都督更警醒,称病不就,躲在长安偷闲,偶尔还约李默一起去春风里走走,很是惬意。
李默人在长安,却关注着潞州的一举一动,让他欣慰的是,自己的苦心终于没有白费,潞州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即便他不在,别人也休想染指。
于是他便将自己打扮成一个大隐隐于朝的隐士,并将隐士之风发挥到极致,每日穿着粗布衣裳与千秋学社的学子们躬耕种菜,偶尔还蓑衣斗笠,于细雨蒙蒙中垂钓于镜湖之上,遇到月明之夜,李默则邀上马山等文人雅士在秋月亭上饮酒酬唱,好好风雅一番,又或者呼朋唤友,鲜衣怒马郊猎于城外。
回京之后的卫国公李默更像是一位隐士,两耳不闻窗外事。
但隐士也有伤心的时候,有件事让他心里堵得慌。
曹皇后驾崩了。
其实曹皇后早在万寿节前就出事了,宫里有人揭发她行巫蛊之术,宁是勤下诏彻查,结果就在她的寝宫里查出了东西来,因此定了她巫蛊惑众之罪,要革除她的皇后之位。后来考虑到太皇太后万寿节和册立太子在即,实在不宜废黜皇后,这才将事按下。
万寿节结束,太子也册立了,处置曹皇后的事就被列入议事议程。
曹皇后是宁是勤的原配,夫妻二十多年,又是开国的皇后,也不是一句话就能废黜的,大臣们为此争论不休,吵的面红耳赤,而且舆论上也同情曹皇后,越来越多的人把曹皇后的失宠归咎于芮氏,甚至揣测曹皇后是被芮氏陷害的。
偏偏在这个时候曹皇后突然就自己死了,传闻说她是畏罪自尽,也有人说是宁是勤赐了她一条白绫,赏了她一个体面。
但流传最广的却是贵妃芮氏下毒把她毒死的。
种种疑难,无从考证。
但不管怎么说皇后的体面是保全了,她死的时候是皇后,死后也是以皇后的礼仪下葬的,她虽未能保住身前的尊荣,却保全了死后的名声。
在舆论的压力下宁是勤只好下诏不再追究皇后行巫蛊之事,杀了几个太监宫女了账。
李默有些后悔,当初听闻曹皇后出事的时候,他不应该不闻不问,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以为倒霉的总是别人,等到灾难真的降临到自己头上时,才哭喊嚎叫,却一切都为时已晚。
这个道理谁都懂,可事到临头真正能改变的又有几个?
贪,愚,弱,私,是人性中的四大弱点,人人兼而有之,谁也逃脱不掉。
你李默回京之后忙着做隐士,只求自保,美其名曰明哲保身,实际也是私心在作祟。
一个女人不清不楚地枉死在了宫里,李默已经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