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宁州江山 >

第314部分

宁州江山-第314部分

小说: 宁州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这些野蛮人谈情谊无异于与虎谋皮,那是要上当吃亏弄不好送命的,傅太后是因为无奈才委曲求全,她可从来没信任过她的情郎。

    毕芃用她和宁世澍的性命换了一条超生之路,他无疑是个明智的人。

    岳宪忠也是大赢家,放匈奴人离境,就断了李默出兵北上的借口,他就可以保住塞上霸主的地位了。

    帝后同时殒命,举国哀悼。

    不过哀伤归哀伤,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兵马大元帅李默、宁州勋贵,朝中大臣共议扶立临川郡王宁买昌为帝。

    十一月二十六日,宁买昌在未央宫紫宸殿登基。

    封杨怡为皇后。

    拜李默为太师,升任天下兵马大元帅。

    赦免陈应人之罪,追封陈瑞安宋王,赠太师。

    陈应人不肯留在京城,自请镇守汉中,允其所请。

    宰相班子大体沿用前朝,李默只推荐了唐百川。

    唐百川的资历勉强可以做宰相,但在政事堂,他排名最低,也不怎么管事。

    当然政事堂现在其实也没什么事好做,不过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府判事厅的办事机构罢了。

    其他机构仍然大体也是原班人马,只是卫府令换成了萧震川。

    “韩王不肯待在长安,要回宁州去。人已经走了,这是他门客今早送来的辞表。”

    李默叹息了一声,傅西山一直不肯进城,给他写了三封信一封都不回,最后居然招呼不打一个就走了。

    当然走了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李默设计谋害了他的姑母,等于废了整个傅家,再见面,已经是仇人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人家决心已定,拦是拦不住的。让他去吧。宁州那么大的地方,岳宪忠一个人镇守不过来,也的确需要有个人去充实一下。”

    在如何处置逃亡帝后的问题上,岳宪忠和李默的利益是一致的,他也不想大夏从此分裂。

    所以他愿意配合李默做了傅家太后和宁家皇帝,当然借机敲诈一下毕芃也未尝不可,反正都是不义之财。他从匈奴人那捞了一大笔好处,吃了东家吃西家,两头得利,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是得给他找点麻烦了。

    让傅西山回宁州去,打造宁州、丰州、塞北三足鼎立之势,对李默其实也是有利的,因为一山难容二虎,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但三国演义就有得玩了。

    他现在要做的事还很多,朝堂要刷新,关中要整顿,河南要经营,他精力有限实在无暇应付北境的乱局。

    “陛下最近都在忙些什么呢?”

    “陛下造了一艘画舫,每日载着乐坊司的歌伎舞女,在太液池上玩的不亦乐乎。”

    “哦,不是说太液池上经常闹鬼吗?”

    “不打紧,陛下每次出游都带着全班伏魔捉鬼的家伙,道士、和尚、西域通灵师好几十人,又有数百卫士贴身护卫,万无一失的。”

    “陛下真是个心宽之人,不过还是要提醒他大朝会还是不能缺,五天一次,不麻烦吧。”

    “话虽如此,陛下还是觉得很麻烦,他说若是改成一个月一次就好啦。”

    “混账话,一个月上一次朝,那不成了昏君啦。”

    “昏君不好吗?”

    “昏君……,当然也不错。”

    李默摇摇头叹息了一声:“我们的这位皇帝啊。”

    (本章完)

第592章 我要造反() 
    傅太后的丧事办完之后,苏晋就来向李默告辞了,他已经申请去为宁仁功守灵。

    苏晋早就向李默献了投名状,而且这些年一直在为李默效力,李默这次能这么顺利地稳定长安局势,固然是四海会出了大力,但苏晋的功劳也不容抹杀。

    怎奈苏晋牵扯到了一些敏感的事,所以眼下还是要回避一下。

    李默道:“你们当日是怎么处置她的?”

    苏晋知道李默问的是宁蔷,李默和宁蔷的夫妻关系源于利益的结合,消解于利益的瓦解,至始至终跟感情无关,只是她毕竟是他名义上的妻子,所以过问一句也不多余。

    苏晋道:“当日太后下诏,让公主消停消停。微臣不敢让公主受委屈,就派人在她的茶水里下了毒,此毒无色无味,毒性却极猛,片刻之间就可以取人的性命。所以公主死前没有受任何的委屈。”

    李默道:“她生前要灭程江山的三族,你们帮她完成心愿了吗?”

    苏晋道:“程江山死后,我们灭了他的五族。”

    李默道:“你做的很好,去吧,两年之后我自会召你归来。”

    苏晋告退。

    李道远进来,问李默:“你放他走了?这个人可不大好驾驭啊。”

    李默道:“赏功罚罪,他有功无罪,我得讲规矩不是。”

    李道远道:“讲规矩,这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人要有信义,说吧,召我来有何事。”李默道:“我叫你来是要你去一趟河西,看看唐安贞现在都在搞什么名堂。”

    李道远道:“搞什么名堂,这不明摆着的吗,趁你们内讧,人家要做河西王呢。”

    李默道:“扯淡,河西如此贫瘠,没有关内的支持片刻也支撑不下去,你此去主要是探探底,别的什么都不要说。”

    李道远道:“我理会得。”

    克日就与新任凤翔大都督郭槐一起出京西去。

    李默又唤来李仲生,叫他去成都一趟,宣达圣旨,召广汉王宁买盛进京。

    李仲生道:“广汉王反心已露,朝廷绝不可姑息。”

    李默道:“但他毕竟是宁氏子孙,纵然一时糊涂,我也应该给他一条活路,倒不可一棍子打死。”

    送走李仲生后,裴如卿对李默说:“宁买盛必反,李仲生此去会有危险。”

    李默道:“你放心吧,他应付的来。”

    裴如卿冷笑道:“他反了也好,他不反,咱们就永远受制于人,穷的都快揭不开锅了。”裴如卿其实明白李默的用心,李仲生去成都就是帮着宁买盛下最后决心的,他不反,朝里的财神爷就扳不倒,财神爷不倒就会卡着他们的脖子。

    所以,他们其实是盼着宁买盛造反的。

    广汉王宁买盛仗着有个当“财神爷”的爹,在成都作威作福,早前宁琦病死,宁世澍册立为储君,让他十分不满,一度要逼成都大都督张贺起兵造反。

    而今宁世澍败亡,傅太后也死了,他本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哪知道居然被宁买昌抢了先,这让他十分不满,因为除了年龄,无论哪个方面他都自认比宁买昌强,而且强的不是一两点。

    现在李默叫他回京,他如何肯,但李默却盯死了他,圣旨调令一道接着一道,最后连李仲生都来了。

    宁买盛感受到了危机,他的门客劝他早定大计。

    宁买昌把牙一咬,设宴请成都大都督张贺过府饮酒,席间摔杯为号捆了张贺,派亲兵包围驿馆准备捕拿李仲生。

    谁曾料想李仲生早有准备,见宁买昌起兵就从设计好的小道跑路了。

    宁买盛造反了。

    檄文里说朝廷出了奸臣,害死了傅太后和宁澍,他要起兵“清君侧”。

    李默闻讯乐开了花。

    立即进宫告知宁买昌,宁买昌正在主持新一届的花魁娘子选拔赛,闻言大怒,立即下诏褫夺宁买盛一切官爵,着天下兵马大元帅李默出兵征讨。

    李默叫来胡志庸和窦融,命二人立即组织南征。

    二人早有准备,三日内五万兵马已经齐备,分走子午道、褒斜道南下,与此同时凤翔大都督郭槐也出兵陈仓。

    关中出兵进击蜀地,关中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陈应人惊怒交加,外带后悔。本来是想避开李默,跑到汉中去躲清闲,这下可倒好,宁买盛那蠢货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非要去造反,这一反可把他给坑苦了。

    现在他若出兵入蜀,后方空虚,李默来了肯定赖着不走,地盘丢了,自己就是个屁!

    即便冒险入蜀平定了宁买盛之乱,那也呆不长久,蜀地那么大,不是你一家独大,早晚还不是被李默所擒。

    那么不出兵呢,说不过去啊,毕竟关中大都督之设本来就有牵制蜀地的用意,蜀地出了叛乱,你有什么理由不出兵?

    到时候李默扣你一顶通贼的帽子就能收拾了你。

    说来说去,都是特么的宁买盛蠢,真是坑死人不偿命的货!

    恰在他摇摆不定的时候,宁买盛的使者到了汉中,骑马游街很是得瑟了一把。

    陈应人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故此把心一横跟着宁买盛一起反了。

    李默闻讯,即以郭槐为汉中行营都统,督率各路兵马先破陈应人,再入蜀。

    当初陈应人被匈奴人裹胁成了大夏的叛徒,麾下旧部就散了一半,到宁买昌称帝赦免其过后,麾下旧部又散了一半,到汉中后虽拼凑起了五万兵马,却都是乌合之众。

    与郭槐接战后连战连败,又被胡志庸袭破了汉中城。

    陈应人狼狈逃奔蜀地,被窦融旧部于仙河谷设伏擒获。

    郭槐欲见陈应人一面,谋士劝道:“卫王,宁州勋贵也,资历不下主公,人脉深厚,难免不为主公所忌惮。将军何不就此除此大患,也是奇功一件。”

    郭槐大喜,当下授意麾下刺死陈应人,送其遗体回长安。

    李默闻讯大喜,暗赞郭槐会办事,像陈应人这样的老家伙,当然是死一个少一个,越少越好。不过面子上的功夫还是要做一做的,李默写信给郭槐,痛斥他治军不严,用人失察,导致卫王陈应人殒命,说陈应人造反实属被部下裹胁,绝不可能是心甘情愿,责备郭槐为人糊涂,办事马虎。

    郭槐也很配合地上书请罪,自请辞去本兼各职,回京等候议罪。

    事情闹到了皇帝宁买昌那,宁买昌正准备下场去打马球,听了这话便道:“陈应人是真造反,他的反书我都看了。依朕看他是死有余辜,郭将军何罪,太师未免太苛刻了。听朕的话就别回来了,休息两天继续南下平定蜀地是正经。”

    (本章完)

第593章 初定江山() 
    皇帝金口玉言,一锤定音,这桩官司就此了账。

    汉中即平,各路大军云集汉中,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入蜀平叛,恰在此时一条消息从成都传来:

    有人把宁买盛的人头斩了下来。

    维州刺史韩江上募兵三千讨贼,一鼓作气攻陷成都,生擒宁买盛,斩于菜市口。

    这个结果倒是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之外。

    前大夏军神韩江山因平江南失利被弃之于荒野多年,如今终于找到机会东山再起了。

    陈应人、宁买盛之乱不过三个月就平定了。李默不仅收复了汉中、蜀地,还据此废了大夏的“财神爷”。

    楚王宁是恭因受宁买盛的牵连被迫辞官归府,若非李默为之求情,只怕项上人头难保。

    而今虽然被逼退,又被降了一等爵位,但到底保住了身家性命,说起来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宁买盛、陈应人造反迅速被平定,把凉州的唐安贞吓的够呛,河西王的梦是做不成了,当下上表朝廷自称年老体衰,希望能归朝养老,得到允准后就跟着李道远进京请罪来了。

    李默安抚道:“你何罪之有,这些年你为朝廷镇守西北,开疆拓土,安抚百姓,功劳甚大,而今你年纪也大了,就留在长安享享清福吧。”

    唐安贞以为自己从此就要坐冷板凳了,没想到李默量才使用,让他做了工部尚书,而且还是个实权尚书。

    初定长安时,因为各项条件不甚成熟,财政大权一直由宁是恭把持,实践证明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宁是恭明里暗里还在顽抗。

    所以逼反宁买盛的目的不仅仅是收复蜀地,也不仅仅是假道伐虢搞掉陈应人。李默真正的矛头是要弄掉坐在他身边的“财神爷”宁是恭。

    现在终于功德圆满,如愿以偿了。

    从“财神爷”手里夺回了财政大权后,李默就有足够的精力重塑六部。

    他把吏部交给了徐文胜,鉴于徐文胜资历有限,只担任了侍郎一职,但尚书常年请假在家休养,所以部里的一切都是徐文胜一个人说了算。

    户部交给了缪锦林(尚书)、陈河阳(侍郎,兼盐铁、转运使)。

    礼部交给了詹孝川,同时让孙伯龙(孙大牙)为侍郎。

    兵部交给了梅华庵(侍郎)。

    工部是唐安贞。

    刑部给了张伯驹。

    加上已经控制的卫府(萧震川、戴让)和京兆府(薛士农)。

    长安已经完全处于李默的掌控之中。

    地方上河西大都督由李默的亲信李道成出任,凤翔大都督由郭槐出任,汉中大都督由胡志庸出任,成都大都督由赵山大出任,河东、云州、潞州、河中四地则由周湛主持。

    长安城内,除了西京兵马使石杜卜关系稍远以外,其他各要害都由李默的亲信把持。宁州权贵落幕,现在是河东人当家。

    重建之后的六大禁军,真正有实力的有两支,神武军和神机军,分别由林哥儿、李双喜担任主将。

    皇帝在他的游乐场(未央宫)里玩的不亦乐乎,宁买昌是个聪明人,既然逃脱不了做傀儡的命运,那就好好地做个傀儡,心无旁骛,使劲折腾。

    宁家江山已经改姓了李,这一点只要眼不瞎都能看得出来。

    忍辱负重,待机而动,夺回宁家江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那么好的一手牌都被打的稀烂,现在想翻盘,谈何容易呢。

    弄不好不但身死,还要族灭啊。

    还是安安分分的做个傀儡皇帝吧,至少在这未央宫里他还是天,还是太阳,得过且过,混一日算一日吧。

    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他的贵妃石芙蓉就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这个女人给他生了个儿子,母凭子贵,被封为贵妃。皇后杨怡膝下无所出,又不得丈夫喜爱,整日价苦着一张脸,如今吃斋念佛,屁事不管,活生生的把自己活成了个清心寡欲的老怨妇。

    皇帝已经很久很久没见她的面了,陌生的连她长什么样子都记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