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亮剑1918 >

第193部分

亮剑1918-第193部分

小说: 亮剑191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烈文也在本子上做下了记录。黄柯又问今天的报纸搜集好了吗?十四仔说已经送来了,他正在整理翻译。

    黄柯说不用了,他喝完牛奶就开始阅读当天的送来的美国各大报纸。

    不出意料,黄柯一行访美在美国国内乃至世界舆论中都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在当天出版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美国诸多主流媒体都以大篇幅的整版或者是跨版聚焦了黄柯访美,有的报纸甚至还在黄柯再白宫发表谈话之后,增刊了号外用以及时报道。

    不过这些媒体对黄柯此行以及他本人并没有过分的赞誉或者是贬低,他们而是带着一种疑问的语气在观察着黄柯和他背后的那个文明古国,当然,这些新闻的字里行间之中也透露着对中国对日战争的同情,但也仅仅是同情,文中并没有说要如何去帮助这些中国人。

    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这个来自东方的元首似乎显得有些神秘,他们暂时还分不清楚这些人是敌是友。

    主流媒体的消息看完之后,黄柯又随意的翻看起来一些其他报纸。他随手拿起了桌角上一家名为太阳报的便士小报,这家小报也报道了黄柯访美的新闻,但和其他大报的分析和一手的新闻材料不同,今天做的一个版面很有意思,他对黄柯此行各种态度的美国人群做了一个划分,后面还附上了一些原因分析。

    黄柯拿起来看着,这家报纸上没有什么深奥和生僻的词汇,黄柯读起来不费力,不需要借助词典和翻译。

    这家报纸说,对黄柯以及中国持有好感除了唐人街的华人华侨外,还有一部分曾经在中国工作过的工人和工程师,因为对于这些在大萧条中因为中美贸易协议而来过中国的这部分美国人来说,黄柯的确和他的人民在东方这片土地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同时他们也在中国渡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他们亲眼看到了中国从一个落后的手工农业国开始一步步发展,那里当时汇聚了来自德国、美国的工程师、工人,他们都亲眼见证了那里开采出来的一桶桶石油,修筑的一节节铁轨以及盖起来的一栋栋高楼毋庸置疑,这些人是对黄柯以及中国都是充满好感的,同时对中日之间的战争对日本持有谴责和反对的态度。

    但这一类人毕竟数量不多,且都是以工人和工程师为主,所以对社会舆论的引导性很小。

    报纸上接着分析者另外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对黄柯此行持有谨慎和不关心的态度上。对于大多数的美国人来说,他们对东方遥远的中国停留在愚昧落后的认知上,他们对中日之间两个东方国家的战争也漠不关心,他们更关心自己的口袋,而这一类人多是社会上的中低层,尽管他们人微言轻,但这一群体数量庞大,是社会的主要构成部分。

    当然,还有的人对黄柯的访问持有欢迎的态度,但对中日战争并没有什么意见,他们认为中日之间的战争可以更好的促进美国产品销量,这一类人以石油大亨、军火头子为主,很显然,这一类人群虽然数量较少,但影响力最大。

    当然报纸上还列举了其他的一些人群的意见,例如反对中国或者反对日本之类的,但代表性不够强,所以就没有做什么分析。

    黄柯在看完这篇文章后将报纸,他眉头紧皱了起来,这次访美主要是为了促成美国对中国的军工合作,使美国断绝对日的援助,如果美国社会如果这篇文章分析的那样,那么此行成功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

    不过尽管内心里有千百个不情愿,但黄柯还是不得不承认,这个报道的分析有一定的可信度。弱国被人欺,不光是要受到日本这样野蛮国家的侵略,还要遭到美国这般国家的质疑,没办法,谁让你是来求人家的呢?

    黄柯叹了口气,对斯大林他还可以加以威逼利诱,毕竟如果中国对日失败会直接影响到苏联的利益,但对于美国,最起码现在的美国,黄柯只有耐心说服或者是等待着有卓越见识的人预见日本将来的企图。

    很可惜,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这也是他为什么昨天要在白宫记者会前说出那样一番话,因为他明白,只有让美国人意识到日本对他们的威胁,他们才会慷慨解囊,支援中国人的对日战争。

    沉思片刻,陈烈文推门进来,他说早餐时间到了,罗斯福总统邀请黄柯去共进早餐。

    黄柯去到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已经在黑人仆人欧文迈克达非的推送下坐在餐厅的座位上。他正在品尝着面包和煎蛋,吃的津津有味。

    “早上好,委员长先生,请吧。”罗斯福微笑的和黄柯打着招呼。他知道作为一个大国的元首,他们每天工作长达15个小时以上,因此这一顿早饭对他来说说不定是这一天的第二餐了。

    早餐很简单,并没有传说中的丰盛,就是简单的面包、肉末煎蛋和牛奶之类的,饭后的甜点是一小片菠萝、两颗樱桃,再在拌得稀稀的奶油里放上一点核桃仁。

    两人都吃着,罗斯福会一边看着报纸。黄柯适当的将那份便士小报拿了出来,他笑道:“总统先生,我今天看到一份非常有意思的报道,说起来内容是我见到最为出色的一篇。”

    罗斯福听后抬起头道:“是啊?那我可真希望看一看。”

    说毕,黄柯将面前报纸递给了他,他接过来之后认真的看着。黄柯注意的观察着他的反应,只见罗斯福的表情时而紧皱眉头,时而又嘴角上扬,看来他是被这里的内容吸引了。

    看过之后,他笑了笑道:“看来这个报纸很别出心裁。”

    “嗯,别出心裁但说的也很有道理,我想这份报纸说中美国大部分人对于访美的心态。”黄柯点点头,他的表情有些严肃,看得出来他对这件事有些担忧。

    “”罗斯福看了他的表情后岔开话题道:“委员长先生,听说您的子女都在美国的大学学习,这一点我深感荣幸。如果可能的话,今晚我和妻子想邀请他们来白宫做客,尝一尝我妻子的手艺如何?对了,她做的芝士面包非常美味。”

    “嗯,我想他们会非常乐意。”黄柯笑道。

    黄柯在访美的时候,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对日作战已经进入了一个寒冬。东北战区的局势虽然有所好转,但因为抗战的持续进行,再加上日军间谍和飞机破坏,军队所需的大批武器装备和后期给养越来越捉襟见肘。

    华北方面,日军重兵攻下了重镇济南,开始向德州一线进军。刘坚部署重兵拒敌,一场场战役进行的十分惨烈。

    更为糟糕的是华东战场,因为华东一线关系到首府南京的安危,再加上又是长江黄金水道和重工业的集中地,所以历来颇受重视,但随着战役的进行,日军不断增加这一方面的军力,誓有不破南京不罢休的态势。

    张治中部署重兵在苏州一线和日军展开血战已经有数月之久,如今苏州一线已经成为一片废墟,从天空上俯瞰下去,到处都是一片肃杀之色。

第030章 坚城() 
凌晨时分,细雪落下。

    悉悉索索的细雪好比空中撒盐,为这江南点缀如同一幅水墨古画。对于长江中下游来说,这一场雪不算是这几十年来最大的,但无疑却是此中最冷的。

    寒风很冷峻,不过眼前的战局形势比这寒风更加冷峻。

    东部战区总司令李宗仁披上一件毛领的将官呢子大衣从自己在南京的住所走了出来,警卫一行拎着一些简便的行李跟在后面。

    大院门口,数量军绿色黄河牌吉普车组成的车队已经准备就绪,一队穿着呢子大衣、武装带挎着*的官兵列队在风雪中站立。

    李宗仁知道这些肯定是警卫人员。快到车门前的时候,一个披挂齐整的少校上前替李宗仁开了车门。

    李宗仁抬头看了他一眼,觉得有些面生便问道:“你是?”

    少校立正道:“报告,我是国防部警卫处李海生,奉上级之命前来护送将军您赴任。”

    李宗仁点点头,这一定是黄柯的意思,战区司令警卫工作一般都是所辖战区司令部警卫局负责。这次他接替张治中赴任,因为事情仓促,再加上东部战区司令部位于苏州,所以也就不好调集警卫护卫自己前去上任。

    无奈之下,警卫人员只好从驻扎在南京附近的部队调集人员和车辆。而派出国防部警卫处的人员来负责警卫工作,可见黄柯对他此行的关切。

    “嗯!辛苦了。”李宗仁冲李海生点点头,随即就上了车,其他人依次进车。车辆发动,车队排成长形向前开去,出了中央门之后,车队开始加快速度,加了防滑链的黄河牌吉普在雪地里跑的飞快,警卫李海生看了看周围的路标诧异起来,因为去苏州不是走这条路。

    他再看看李宗仁已经靠在车上闭目养神,心里不由得紧张起来。

    “你这是往哪开?”李海生对司机问道。

    “喔,没事。我们先去一趟江阴防线,随后再去苏州。”李宗仁睁开眼对李海生说道。

    李海生有些疑惑,但他只是负责警卫,自然没有过问的权利。

    临危受命,李宗仁十分清楚自己肩膀上的分量。正如自己上任之前黄柯对他说的一般:“你这个战线关系到南京以及半个中国的安危,担子很重,但你要扛起来。”

    接到中央特别委员会和国防部的命令后,李宗仁决定先不去苏州上任,而是先去江阴防线视察。

    张治中因为身体原因调离东部战区,李宗仁接任他的位置。这个调令对于准备在苏州血战的张治中来说未免有些惊讶,仔细想想之后他便参悟透了,上海一战自己虽然浴血苦战,但终究是丢了,如今苏州也面临着这种局面,倘若苏州一失,南京门户大开,为了保险起见这时换将也是一种明智之举,况且此战之中参与的部队以桂人居多,为鼓舞士气调李宗仁前来再合适不过了。

    不过他终究还是有些割舍不下,还未到任前,他就在电话中对李宗仁道:“德邻兄,东部一线就拜托你了,苏州是重中之重!”

    李宗仁自然回答坚定,同样他的行动也很坚定。

    苏州是原淞沪战区司令部现在的东部战区司令部所在地,位置自然非同一般。李宗仁在视察过江阴防线后,便连夜驱车前往苏州。

    此时的苏州已经完全进入了战争的状态,先前张治中将军任司令时,已经在全市开展了战备。全市所有的警察局、军校、民团进行军事化战备,所有人员配发了汉阳式步枪和子弹,连排还配发了相应的轻机枪。市民们的抗战热情更是高涨,商人名绅们纷纷慷慨解囊捐钱捐物,老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就连尼姑庵里的尼姑们都自购缝纫机为前线的将士们赶制棉衣。

    与此同时,城区内的防务准备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按照黄柯之前的要求,苏州这一仗如果外围失败,要做好进城打巷战的准备。基于这个要求,张治中将军在任时就令苏州城区加强巷战准备。

    市政府动员全市百姓参与其中,无数百姓推着小车喊着号子热火朝天的将苏州构建一栋坚城。不出一周的时间,苏州城区的街道上都堆上了沙袋,街道两边的建筑也进行了加固,还有预留的射击孔;而在一些重要的军政部门,不光是堆砌了沙包工事,还挂上了铁丝网和拒马;除此之外,在城区还预留了不少粮食和弹药储备仓库和地下工事,大量战备物资被运往苏州。

    文艺界,电影导演和明星郑君里和赵丹带领的众多明星奔赴苏州、常熟义务,他们演出着自己排演的抗战话剧放下你的鞭子毒药保卫大上海等剧目,给军民以鼓舞。

    这一切完成之后,市政府动员了市民向西转移,随着一趟趟西去的列车发动,百姓们开始从苏州城转移撤离至南京附近的安置区,城内只留下了坚守的百姓和将士。

    李宗仁在视察了江阴要塞的防务之后,便驱车直奔苏州。这是日军进攻的两个重要节点,一个扼守长江,另一个控制陆地,战略位置自然至关重要。

    李宗仁抵达苏州后,会晤了留守在此的张一麐、李根源、李烈钧等人。当天,苏州各界在中山堂举行欢迎大会,李宗仁深知时间宝贵,在发表完简短的抗战演讲后便直奔司令部召开军事会议,听取当前战情汇报。

    数个集团军的军长和司令部高级作战参谋们汇聚一堂,李宗仁先是听取着前线的战报,昨日日军第六师团会同第九师团已经从昆山出发沿着向西的路线开始进攻。负责进攻苏州的日军第十三师团已经攻占浏河镇,太仓失守,形势很严峻。

    李宗仁看了看众人的气氛,知道这个时候要打打气了,他慷慨说道:“苏州一战国防部对我们支持力度很大,空军上笕桥大队和从杭州等地派出飞机转驻苏州,同时驻扎南京的空军也调拨了不少飞机前来支援前线。这位就是空军32大队的傅国强中校。”

    说着,站在后排的傅国强立正向周围人敬礼,军官们响起了稀稀落落的掌声。

    李宗仁伸出手压了压道:“我刚刚从江阴防线过来,那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日军在长江下游屯兵数万,江阴防线那边连老式的克虏伯大炮都拉出来用了。负责镇守江阴防线的将士说‘人在城在’!我今天也在此立下军令状,人在城在!”

    外围的战事已经在激烈进行,日军每进攻一步都付出重大伤亡,但总体上还是在向前推进。

    华东派遣军司令长官松井石根会同第九师团师团长吉住良辅和一行高级参谋站在刚刚占领的昆山极目眺望,俯瞰着脚下的这片中国土地。

    他们这般有兴致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陪同刚刚抵达中国的皇族成员朝香宫鸠彦王。

    这位皇亲国戚的将军自幼好战且熟读军事,虽然外表文弱秀气,但此人内心却极其残忍。刚刚抵达中国战场后,他就在路边枪杀了几个路过的中国百姓,在他看来普通日本人的生命都如同蝼蚁,更何况是占领区的百姓?

    这一行高级将领们站在中国江南的高坡上,用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