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魏-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只有北方的匈奴人因为从小与马为伴,才能如同行路喝水一般在马上边骑边射,但两军交接时也不得不下马作战,更遑论不善骑射的中原人?
两百步的距离很短,也就几个眨眼的功夫,两军便接触上了。
“杀!”
不知是谁先喊起来的,一时间原野上响起了震天的杀声,即便数十里外也能听的一清二楚。
魏军士卒训练十足,而秦国锐士却更多了几分野性。
在战场上,他们好似野兽一般,敌人就是他们眼中的食物,是他们拿来换取功勋的战利品而不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在后军督战的庞癝见到这一幕,眉头轻轻的皱了一下。
如果从高空中看去,一股黑色的浪潮正在压着红色的浪潮向前推进,而红色的浪潮越来越少,很快就淹没在黑色浪潮之中。
秦国尚黑,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魏国崇尚的却是鲜艳的红色,只怕这一点却很少有人知道。
“秦军战力之强,竟恐怖如斯!”
看着魏军士卒被秦军压着打,之前无论是取得了军功的刘季、严恩还是没有参战的张耳、魏郊等人都十分的惊讶。
之前他们就知道秦军的战力很强,可也没想到竟然强到了如此地步。
在他们看来,秦军战力之强,也只是比魏军稍微强了那么一丝,而不是强出许多。但今日一见,却真真实实的出呼了他们的意料。
严恩还好些,毕竟他在庞癝还是夷门令之前就已经是魏国的宫廷守将了,知道秦国锐士的强大几乎到了令人闻风丧胆的地步了。
但其余的刘季、张耳、魏郊等人却都是成长于魏军迅速崛起之际,他们耳边听到的、看到的都是魏国将不可一世的秦国打的元气大伤,魏国攻占了楚国泗水之地,魏国联合赵、楚两国灭了齐国,魏国夺取了楚国淮河以北的土地,魏国夺取了赵国大河以南的土地。
他们耳边所闻,眼中所见,都是魏国无往而不利的胜利。而反观秦国,这些年来一直默默无闻,仿佛曾经那个不可一世的秦国已经彻底凋落,成为了昨日黄花,却不想今日的秦国,今日的秦军竟然给他们带来了这么大的震撼。
他们也不仔细想想,魏国这些年来是取得了许许多多的大胜,也因此而获得了许许多多的利益,但这背后呢?
这背后是一个又一个英雄人物的离世。二十年间,魏国失去的不仅仅是魏圉、魏增两代君王,失去的更是魏无忌、侯嬴、朱亥、晋鄙、廉颇、孔斌、荀况等一个又一个的文臣武将。正是由于这些人的牺牲,才换取了魏国如今的辉煌成就。
第211章 各自谋划()
从开始交战到如今魏军被秦军压着打,只用了短短的一个多时辰。
庞癝不用细看就知道只怕再坚持不到一个时辰,魏军就将彻底崩溃。
故而庞癝直接下令道:“令前线大军撤退,刘季率军前去接应。”
“诺!”
不用多想,众人都知道前线的十万大军败局已定。
如果不派人前去接应的话,只怕前线的十万大军将要来个全军覆没了。
见魏军败退,王翦并未下令追击,而是命令前线大军撤退下来。
“将军,魏军白军已定,为何不下令继续追击?”
有将领提出疑问。
王翦指了指前线说道:“你没看见魏军已经派人前去接应了吗?再说将士们已经战斗了半天,只怕早已又饿又累,又哪还有多余的体力追击!”
王翦对今日的战果很是满意,因为通过检验,王翦发现秦国锐士的战力比魏军更加的优秀,且并未因为前两天的战败而后丝毫的军心不振的现象出现。
而对于这一结局,庞癝无疑是很不满意的。
十万大军出动,战斗了不到半天的功夫,竟然有五万将士血洒沙场,而秦军只伤亡了魏军的一半,也就是说秦军在这不到半天的时间里只伤亡了两万五千人。
这样的战果如何能让庞癝满意?
更令庞癝忧心的是,眼下魏军只剩余五十五万人,而秦军还有将近五十万人,如果以二比一的战力来说的话,那么魏国不是要征调百万大军才有可能战胜秦军吗?
可魏国有能力征调百万大军吗?
答案是有!
魏国国民上千万,征调百万大军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可庞癝不愿也不敢征调百万大军。
如果征调了百万大军,那天地还用不用人种?
再说就是眼下这些大军,所使用的役夫就已经将近四十万了,如果真的征调了百万大军,那么要用多少役夫?
是六十万?
还是七十万?
只怕魏国的田地都不用人耕种了,因为魏国的田地将彻底的荒芜。
而后果就是魏国不战自溃。
庞癝自然不愿看到这一景象,故而才没有征调那么多的将士。
“看来此战唯一的胜算就是那支骑兵了!”
正面战场上自己不是秦国的对手,庞癝只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到了那支自己和魏无忌秘密打造的骑兵身上。
只是这支骑兵并不能轻易出动,为了达到一战定乾坤的目的,那支骑兵只能在决战的关键时刻才能出动。
而这之前,魏国只能用普通将士的血肉之躯来阻止秦国锐士的疯狂进攻了。
“来人,秦襄陵君魏郊过来!”这样想着,庞癝便命人将副将魏郊请了过来。
“不知相邦喊末将来所为何事?”魏郊一进帐便问道。
“坐!”庞癝指了指桌案,说道:“几年前本相和信陵君秘密打造了一支骑兵,不知这事你知道吗?”
“之前从无忌叔父那里知道一些!”魏郊回道。
“那么信陵君将这支骑兵的具体情况告诉了你吗?”庞癝又问。
魏郊摇了摇头:“不曾!无忌叔父曾说,这支骑兵的情况再时机成熟的时候,相邦会亲自告诉我的!”
“眼下时机已经成熟了!”庞癝笑道:“本相想来,没有人比做这支骑兵的将领更加的合适了,故而本相令你现在就赶去这支骑兵的驻地,率领这支骑兵前来洛邑东的山脉中蛰伏下来,在决战的关键时刻再出动,争取一战而定乾坤!”
“这支骑兵驻扎在哪里?”魏郊问道。
“不远,就在温地东二十处的山谷之中。”庞癝道。
“是不远,可一万人规模的骑兵出动,还要渡过大河,肯定无法掩人耳目,到时候秦国一旦得知,肯定会警戒起来的。”魏郊担忧道。
庞癝却笑道:“这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不过本相想来,以襄陵君你的能力,应该能将此事圆满完成的。”
“好吧!”魏郊无奈的说道:“还请相邦出示手令!”
庞癝摇了摇头道:“本相并不这支骑兵的手令,你直接去就是,到时候自然有人去接应你并将军权交接给你的。”
“这······相邦不是在玩笑?”魏郊有些不信。
庞癝笑道:“你可知道这支骑兵之中,有八百人的骨干是曾经信陵君的心腹、门客!而你是信陵君指定的接班人,故而只要你一过去,他们自然就会全都听你的指挥的。”
说着庞癝不仅幽幽一叹道:“除非信陵君本人亦或其指定的结班人,否则即便是本相亲自出面,他们也不会认的。而你就是那个最合适接收这支骑兵的人选!”
“好吧!”魏郊闻言点了点头:“末将收拾一下行礼,这就出发!”
“稍等一下!”见魏郊欲起身告辞,庞癝喊住了魏郊说道:“本相现在给你下一道手令,命你现在立刻前往大梁征调一些物质过来!”
魏郊知道这是庞癝在给自己离开战场一个合适的借口,故而抱拳拜了一下:“末将得令,这就赶往大梁!”
“希望这支骑兵不要让本相失望,否则一切就都完了!”看着魏郊远去的身影,庞癝不禁感叹道。
这一夜,天空开始变得阴霾起来,乌云遮住了天空,互相的狂风也随之而起。
秦军大营中,王翦听着呼啸的北风,心中却有些兴奋,兴奋的不止是因为今天检验出了秦国锐士更胜魏军一筹,更重要的是外面起风了。
“起风了,只怕天气会越来越冷,希望再过几日本将能看到洛水结冰的场景!”
为了打造搭建浮桥所用的上万具木筏,方圆十多里内的木材已经被秦军全部都砍伐了。然即便如此,搭建的浮桥也不能供五十万大军渡河所用,故而王翦只能把希望寄托到天气上。
好在此时已经步入冬季,且天气越来越寒冷,只要再到来一场冷空气,只怕用不了几日,洛水上将会结冰,并且还会被冻上三、五尺之厚,这样一来,五十万大军渡过洛水就将会是一件轻而易举的的事情。
第212章 秦王到()
“洛水结冰了!洛水结冰了!启禀大将军,洛水结冰了!”
第二天一大早,王翦刚刚起床,就有亲卫兴冲冲的闯进大帐禀报道。
“哦?带本将去看看!”
昨夜王翦还念叨着洛水结冰之事,不想今日一大早就听到了这个消息,王翦的心情可想而知。
刚走出营帐,王翦不禁打了一个冷颤。
一夜的狂风过后,天气果然冷了许多,看来结冰之事十有八九是真的了。
在亲卫的护卫下,王翦骑马来到洛水河畔,见河水之中果然有一层薄薄的冰层。王翦从岸边捡起一块石头用力向冰上扔去,在巨大的冲击力下,石头立刻就破开冰层,随即沉入水中。
“冰层太薄了,按照这种情况,非得耗费一个月以上的功夫,冰层才能冻到三尺以上啊!”抬头看了看并不是十分阴郁的天空,王翦淡淡的说道。
虽然天气已经很冷,但此时才刚刚进入冬季没几天,再冷也冷不到哪儿去。如果是数九寒天,只怕只需个三、五日,北面的大河也得结上厚厚的冰层,更遑论洛水这样的小河了。
可现在不是数九寒天,故而王翦只能对魏军发动小规模的战斗,而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决战。
这几日,秦、魏两方每日都要小战两场,也自然有胜有负,并不影响整个战局丝毫。
闲来无事的王翦开始关心其楚国那边的情况。
前两日从楚国那边送来的战报上说楚国大军已经在项燕的率领下顺利的攻克了下蔡,新垣衍率领十万魏军后退到了钜阳固守。
可魏军怎么还不增派援军支援新垣衍呢?
驻扎在成皋关的十万魏军原本说要去增援新垣衍,怎么到了新郑城那边就按兵不动了呢?
庞癝到底在想什么?
以项燕的指挥才能,再加上二十五万楚军,新垣衍的十万魏军根本就不是对手啊!
难道以前占领的楚地不要了吗?下蔡可以丢弃,钜阳也可以丢弃,难道陈地也要丢弃给楚国?
王翦有些弄不清楚庞癝心中的想法。
正想着入神,一个亲卫急匆匆的闯了进来禀报道:“启禀大将军,赵国那边刚刚传来秘报,赵国大将李牧率领十万赵军西出井陉寨,目前正朝晋阳地区进发,看样子,赵国是想趁我大秦兵力空虚之际夺回晋阳!”
“知道了,你下去吧!”
王翦早就料定赵国不会袖手旁观,还以为赵国会在秦魏大战有了最终的结果之时才会动手,却不想赵国竟然如此的安耐不住,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
“看开燕国这步棋也到了该动一动的时候了!”
眼下秦国国内兵力空虚,整个晋阳地区也就只有五千守军,秦国又如何不做出相应的安排呢?
而这个最合适的安排就是让燕国在赵国动手之后偷袭赵国,从而使得李牧不得不回师救援。
当然,以燕国军队虚弱不堪的战斗力来说,李牧三招两式就能将其击垮,但如果燕国大军的将领换了一个人呢?
最终又会是什么效果?
“想必也够李牧折腾一段时日了吧!”
王翦不禁笑了起来,要知道为了让信得过的人成为此次燕国伐赵的大将,秦国可是花费了足足万金贿赂燕国大臣,这才换来那个信得过的人顺利成为燕国此次伐赵的大将。
而那个信得过的人就是出身秦国宗室的李信。
说起李信,那可是一员深得秦王嬴政信任的将领。嬴政对李信的信任更甚于王翦,且整个秦国,论起指挥作战能力,除了王翦之外,李信可称第一。
王翦深深的明白李信并不说李牧的对手,故而在李信出发前往燕国前王翦便嘱咐李信:“此次燕国出兵伐赵,并不在于攻下多少赵国城池,而是在于你能拖住李牧多久的时间!”
虽然王翦的官职比李信要高,但王翦的话李信听进去了几分,王翦心中并没有底。
因为李信这人太自信了。说好听点是自信,难听点就是有些目中无人,除了秦王之外不把任何人放进眼里。
即便是王翦这个秦国第一大将,李信对他也只是表面上的尊敬,心里究竟是如何想法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这边王翦还在思索着,就又有亲卫急匆匆的闯了进来:“大将军,大······大王······大王来了!”
“你说什么?”王翦诧异的问道。
“大王来了,刚刚末将接到通报,说大王突然到来,车驾已经到了军营外面!”亲卫缓了口气总算把事情说清楚了。
“还不随本将去迎接大王?”王翦站起来急匆匆的向外走去。
至于秦王为何突然到来,王翦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想,也来不及去想。
王翦来到军营大门前,见外面的车驾果然是秦国的车驾,急忙上前请罪道:“不知大王莅临,末将来迟,还请大王恕罪!”
“王将军免礼,是寡人突然想要视察一下我大秦锐士,并未通知将军,将军何罪之有?”嬴政边说着话边从车驾上走了下来,疾步上前一把搀扶起王翦。
“外面风大,大王还请进营说话吧!”王翦说着就带秦王嬴政进入了军营。
“大王千里迢迢而来,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吩咐末将?”待嬴政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