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开唐烟云 >

第48部分

开唐烟云-第48部分

小说: 开唐烟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宗眼角抽动,但却瞬间就压制住了那弥散开来的悲伤情绪,大手一挥:“抬走。”

    而后他转向陈玄礼,沉声道:“陈玄礼听令。”

    “臣在。”

    “令监门卫关闭长安诸门,调千牛卫协助防守,令金吾卫净街,关闭各坊坊门,调左右龙武军接管皇城防务,你亲率左右羽林军平叛。记住,速度要快,切不可给叛党反应的时间。”

    “陛下放心,臣来之前已令监门卫以缉贼之名关闭城门,金吾卫也已清荡街道,关闭各坊,羽林军如今披甲持戈待命,只等陛下令下。”

    玄宗顿时眉头一挑:“哦?”

    陈玄礼道:“是幼安的主意。”

    玄宗闻言顿时深深地看了谢轩一眼,而后又看向高力士道:“高力士。”

    “臣在。”

    “调龙飞军过来,防务兴庆宫。”

    “是。”

    二人走后,玄宗看向谢轩道:“柳浮云还说了什么?”

    谢轩闻言,顿时跪倒在地:“臣死罪。”

    “汝犯何罪?”

    谢轩叩首道:“柳浮云并未招供,方才臣所说的乃是诈言。”

    玄宗顿时诧异道:“既为诈言,那两个畜生如何会上当?”

    谢轩道:“虽为诈言,却也是事实。”

    玄宗更疑惑了:“何意?”

    谢轩道:“隐元会之事是子璇告知,而逆党名单则是裴航冒死送到寒舍,凭此二样,结合整个事情的脉络,想要分析出这些事情,并非难事。”

    玄宗点头道:“是这样,裴航为何不将逆党名单交于官府,而要送给你?”

    谢轩道:“事涉三位宗王,一位公主,京师官员、权贵更是多达百人,裴航怎敢送去官府,又怎敢相信官府之人?他唯一可以相信的便只有我这个新平公主欲杀之后快的人。”

    玄宗点头道:“有些道理,来人,将谢轩、王逸之看押起来,待乱党平定,送往大理寺看守。”

    谢轩顿时诧异道:“陛下方才不是说恕我无罪吗?”

    玄宗淡淡道:“朕是说过让你畅所欲言,不究汝僭越之罪,可没有说过饶恕尔等欺君,你自己不是也说了是死罪吗?”

    谢轩顿时无语,这可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谢轩看向王逸之,只见王逸之也是一脸蛋疼的表情,也只能在心底轻叹一声,任由兵士将自己带走。

    两人被押出之后,玄宗又开口道:“送子璇去偏殿休息。”

    众人走后,偌大的大殿中顿时便只剩下了玄宗和杨玉环。

    杨玉环开口道:“谢幼安揭露乱党,有功与社稷,本身又有相才,陛下何以要抓他?”

    玄宗笑道:“你真不知道?”

    杨玉环躬身道:“恕臣妾愚钝。”

    玄宗抓过杨玉环的柔夷,笑道:“朕是在敲打于他。”

    “敲打?”

    “是啊,子寿年老体衰,活不了几年了,朝堂之上难有可继为相者。谢轩此子文才出众,人品敦厚,当日夜袭,此子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定计求援,此乃帅才;上元经筵,一本《心问》让其名扬天下,俨然间已有了天下文人领袖的威势,此乃资历;今日之事,此子见微知著,举一反三,步步为营,谋划深远,此乃智计,唯一或缺的便是权术的运用。爱妃你方才所言甚是,此子确有宰相之才。不过此子竟敢在朕面前耍些自以为是的手段,朕需要的是一个对大唐鞠躬尽瘁,忠心不二的宰相,是以才要好好敲打一番。”

    杨玉环疑惑道:“朝中宰辅不是还有李林甫和我兄长吗?陛下何言难有继者?”

    玄宗摇头道:“林甫年纪也不小了,而且他嫉贤妒能,结党营私,朝中如今人才匮乏,他为祸甚重,不可倚之,子寿归天之时,便是他卸任之日,至于你那兄长,呵呵,不提也罢。”

    杨玉环听到玄宗如此评价自己的兄长,心头顿时一凝:“陛下既然心如明镜,那为何??”

    玄宗淡淡一笑,却并没有回答,又开口道:“爱妃可知朕为何有废太子之心?”

    杨玉环闻听此言,心脏顿时剧烈地跳动起来,就像新平公主方才说的,为人父母者,皆为子女谋,更何况还有母凭子贵这一说,她思忖良久才开口道:“陛下对臣妾宠爱有加,圣眷优渥,臣妾万死难报万一。”

    玄宗笑道:“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历朝历代,为帝者欲立钟爱的子嗣为储君,是常有之事。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太子的发妻张氏,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啊,若是真的让太子继位,只怕当年韦后之事又会重演!”

    杨玉环闻言,心脏跳动地更加剧烈了,难道今日皇帝是要承诺废掉太子,立自己的儿子为嗣吗?

    这时就听到玄宗又道:“朕说了,此子缺乏的是对权术的运用,而权术是可以培养的,此事过后,我会令其到中书省任职。朕知道你那个不成器的侄子因为王子璇的缘故,与谢轩多有嫌隙,你最好告诉你的兄长,不要动别的心思。”

    “臣妾知道了。”

    玄宗见杨玉环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盯着杨玉环的眼睛开口道:“圣历年间,则天大圣皇后欲立侄为嗣,宰相狄仁杰谏曰,太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谢轩乃是朕留给未来皇帝的肱股之臣,汝兄若是动了谢轩,便是动了未来皇帝的根基,懂了吗?”

    玄宗的话,玩了一个不算高明的文字游戏,他只说了未来的皇帝,而并没有明确承诺让杨玉环的幼子继承大统。实际上,对于废除太子,他依然有很多的顾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他虽然不喜太子,但是相对于不确定性太多的玉环幼子,他更看好太子的两个儿子,特别是建宁王李倓。

    但是杨玉环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她已经被巨大的喜悦占据了心神。此刻,她满脑子只有两件事,其一,皇帝要传位给他的儿子,其二,谢轩是她儿子的肱股之臣,谁也不能动他。

    直至半晌之后,她才清醒过来:“幼安会不会领会不到陛下的良苦用心而心生怨尤?”

    玄宗淡淡道:“果真如此的话,就是朕高看他了,便让这欺君之罪坐实吧!”

    此时,在偏殿之中,王逸之很没形象地倚墙坐在青石砖上:“md,这真是伴君如伴虎,一言不合,咱们就成了阶下囚了。”

    谢轩笑道:“放心吧,他对我们没有杀心,顶多就是关一段时间,敲打敲打罢了。”

    “为什么?”

    “咱们今天听了太多不该听的话,若是真的要处理我们,直接杀了就是,还送什么大理寺?”

    王逸之也是绝顶聪明之人,立时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又恢复了那副懒洋洋的模样:“其他我都明白,你是怎么分析出裴仿是那人的儿子的?”

    谢轩笑了:“分析个屁,我只是在诈她而已,实际上裴仿是谁的儿子都不重要,关键是玄宗的态度,他若认为是,不是也是,他若认定不是,是也不是,唐代可没有亲子鉴定,这个屎盆子扣得一点后顾之忧都没有。”

    王逸之轻叹道:“你看我说的对吧,你这个人天生就是一个政客,满肚子坏水!”然后他的目光飘向大殿之外,“也不知道外面现在怎么样了?”

    外面当然已经乱套了,事实上,当监门卫关闭城门,金吾卫清荡街道之时,并没有什么人觉察到不妥,但是当左右龙武卫接管皇城守卫时,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不对劲了,甚至有不少人联想到了玄宗驾崩。

    长安城的一处府宅之中,帷幔后有一道模糊的身影,依稀间可以看出是一个男子:“左右龙武卫接管了城防?”他的声音干枯喑哑,显然不是真音。

    “是!”

    “呵呵呵呵,果然不出我所料,不愧是我看重的对手,你现在知道我何以那么重视他了?”

    “是,宗主深谋远虑,属下佩服。”

    “我交给你的名单,人都除掉了?”

    “是。”

    “好,这样一来,借咱们这位皇帝的手,我的痕迹应该都被抹去了。那个孽种呢?”

    “带过来了。”

    “杀了!”

    “宗主!?”

    “不必多言,照我的话做。太子那边的棋子联系了吗?”

    “已经知会过了,乱起,便会启动。”

    “呵呵呵呵,好,用这些废物换一个太子,值了!”

    “宗主说的是!”

    “解禁之后,金风细雨楼的事情要加快进度了,这一次我们虽未伤及筋骨,但损失亦不可谓不重。长歌门既然加入了对方的阵营,在消息层面上我们就被动了。待寿王一倒,找到合适的机会,安排李林甫与我见一面。”

    “宗主是要?”

    “呵呵,不要多问,那个孽种,你亲自动手,去吧!”

    “是!”

第70章 设计太子() 
羽林军是在垂拱元年脱离南衙诸卫的检校制度,在正式成为行政独立的北衙禁军之时,兵士定额只有六千人。历经中宗、睿宗、玄宗三朝,北衙禁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羽林军的兵力突破两万,其麾下的万骑营,分离出来,独立为龙武禁军,常备兵力也在一万五千人以上。

    但是,相对于长安百坊来说,这两万羽林军如果分散开来就有些不够看了。

    是以,陈玄礼首先突袭的便是王府和公主府。

    在谢轩提供的谋反名单上,除去寿王李瑁和新平公主之外,还有永王李璘和盛王李琦。这四人府中虽有府兵,但是和大唐最精锐的羽林军相比,简直就如婴儿之于成人。李瑁和新平公主两人被召入皇宫,群龙无首自不用说,便是永王李璘和盛王李琦两人俱在府中,见大军前来,也投降得异常干脆。

    谋逆大罪虽然多半是死,但是尚有一线生机,而负隅顽抗,却是必死无疑。金吾卫清荡街道,长安各门业已关闭,有重兵守卫,即使是能够杀将出府,也难逃被擒的命运。这两位王爷账算得很清楚,他们二人皆不是主谋,趁势投降,招供保命,才是最好的选择。

    陈玄礼原本已准备血战一场,却没有想到平叛会这么地顺利,但是很快他就没那么乐观了。

    谢轩的名单上,除去玄宗的四位子女外,仍有两百余人,几乎遍布了长安各坊,其中有不少人,在羽林军攻打王府之时,就开始逃窜。玄宗时的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这种大,不仅是体现在面积上,还有人口,足足有近百万。

    要知道,即使是谢轩和王逸之穿越的年代,中国大多数的县级行政单位,还没有达到这样的人口规模。在面积如此大的长安城,百万人口中想要找到这些逃窜的谋逆之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绝非是一两日可以办到的。

    而此时的东宫,李亨坐在主座之上眉头紧皱,面沉如水,右手指节已被他攥得发白,可见他内心有多么纠结。

    在李亨的下首,一个大约四十多岁的文官,拱手道:“太子殿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以如今的形势来看,监门闭户,金吾清街,陛下最亲近的龙武禁军接管皇城防御,羽林卫镇守京师外围,以防哗变,龙飞军全员开拔,戍卫兴庆宫,自陛下登基以来,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出现过,必定是天子出现了问题。如今杨妃专宠,国忠弄权,陛下身边,皆是杨氏爪牙,若是矫诏立幼,一切就来不及了,还请太子早做决断。”

    说话这人正是隐元会安插在太子身边的暗子之一,乃是太子中舍人宇文泽。在不久之前,宇文泽接到了上封的通知,一旦形势有变,便蛊惑太子发兵兴庆宫,意图陷太子于万劫不复之境。

    李亨闻言,心神摇曳,实际上,皇城突然出现这种剧变,至少有一半的人,都是怀疑玄宗到了弥留之际。对于皇位,李亨渴望了太久,也隐忍了太久,自杨玉环诞子之后,更是终日活在提心吊胆之中。

    欲望让他恨不得立刻发兵兴庆宫,但是理智和对玄宗的惧怕,让他怎么也下不了这个决心,这就是他纠结的原因。

    就在李亨听了宇文泽之话,几乎把持不住的时候,一旁的宦官李辅国突然开口了:“太子不可,如今一切尚未有定论,绝不可轻举妄动,倘若陛下真的驭龙宾天倒也罢了,若不是,则太子死无葬身之地也。”

    宇文泽冷哼道:“此言大谬,倘若陛下真的宾天,我等枯坐于此,待一切尘埃落定,岂非是将江山拱手让与他人?届时,我等或可活,不失大夫之位,但太子却是必死无疑。”

    李辅国怒喝道:“宇文泽,你到底是何居心?如今形势不明,你却一再催促太子行险,汝莫非是暗中投靠了杨国忠不成?”

    宇文泽冷哼道:“我对太子忠心,日月可鉴,又岂是你一个阉宦可知的?”

    李辅国顿时怒了:“你。。。”

    李亨怒拍桌案:“够了,都给我闭嘴。介甫,你怎么看?”

    “伯通和辅国说得都有道理,不过依臣之见,还是暂时不要轻举妄动为好。”

    说话这人姓王,名石,官居太子中庶子,算得上是李亨真正的心腹。

    “何也?”

    “龙武禁军的统帅是陈玄礼,龙飞军则由高力士代领,此二人皆是陛下心腹肱骨,绝不会和杨国忠沆瀣一气,是以,如今皇宫的防务等若还是掌控在陛下的手里。以目前的形势来看,陛下应该是真的出现了问题,但是有此二人在,即使陛下真的已驭龙宾天,杨氏兄妹矫诏的可能性也不大,关键还是看陛下的态度。若是陛下传位太子,相信不久就会有禁军传召太子前往兴庆宫,若是陛下传位杨氏子,以目前的实力对比,便是尽起东宫之兵,也无异于以卵击石,还需要从长计议。”

    宇文泽顿时急了:“介甫此言虽是老成持重之言,但是一旦陛下真的传位杨氏子,只怕杨国忠第一个要清算的就是太子,还谈什么从长计议?”

    王石却摇头道:“不会,即使杨氏子真的登基为帝,京师的戍卫力量,还是掌握在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