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时空航班 >

第13部分

超时空航班-第13部分

小说: 超时空航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效注:文中魏承恭的记忆力,基本等同于现实中地效的记忆力,这些歌,地效能唱的,也就能唱成这个样子。)

    “好,好啊,有这几首歌给你保驾,对你的安全我不怎么担心了——而且这些歌很革命,很有意义,完全应该在全根据地,全国唱响开来。”叹了一口气:“都是好歌啊,可惜,不能更多地听一听。”

    魏承恭也叹了口气,把自己的手机拿了出来,“可惜没电了,要不然倒是能让总理你听个够,我这里面可是存了两百多首歌呢。”

    “这个不是手电吗?”李尅农看着手机,纳闷了:“还能当留声机?”

    “你太小看它了,”魏承恭装逼属性发作,“这东西可不只是那么简单,它能当录音机,电话机,计算器,照相机,摄影机,电影机,游戏机……好吧,我一时半会儿也说不过来。反正,还不止我刚才说的那些。”

    “乖乖!”李尅农神情非常夸张,“得亏没摔坏,要是一下子弄坏了这么多机器,还不得赔光裤子……你该不会是想要讹我们吧?”

    “这个机器……”总理是见过世面的,但是听闻这么个小东西功能如此强大——特别,还有照相机,摄影机,录音机的功能,这简直就是特工必备——顿时也来了兴趣,“小魏你昨天说,这东西只是没电了对吧?也就是说接上电马上就能用,对吧?”

    魏承恭倒是愣了一下:“根据地有电吗?有电你们还点油灯?”

    “有电,我们有发电机和蓄电池,要不然电台就没法工作了。”李尅农道,“你这机器虽然功能强大,但毕竟只有这么点儿,应该用不了多少电吧?”

    “有电……”魏承恭眼里慢慢闪出惊喜的光。一拍大腿:“好啊,有个好东西,我的手机里有的,能马上帮上忙的东西。”

    高兴了一下,不过马上又沉默下来,“手机确实用不了多少电,但是也正因为用不了多少才麻烦,没有充电器,发电机给的电压恐怕会直接烧了这玩意儿。”拆掉后盖儿,把电池抠出来看了一下:“工作电压3。7伏,充电电压4。2伏,这个你们恐怕给不了。”叹了口气:“你们要晚上半个月,才能用上‘没良心炮’了。”

    “能给我看看吗?”听闻这什么手机关系到一种炮,李尅农和总理立刻急切起来,真要是有了炮,这对于前方以阵地战为主体的战争,可是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两人立刻就围了过来。

    “电池供电?这上面还标明了正负极,那就是说,用的是直流电了?3。7伏特,这个……”总理早年学的理工科知识还没有完全还给老师,看着电池两眼放光,“也许,我们有办法把这东西立刻用起来。”

    ————

    总理的事情是很多的,虽然他有心今天把别的工作都暂时押后,花上一天的功夫,专门从这个小魏嘴里掏消息——桌子上的纸和笔,就是拿来作记录的——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各路来报告消息的人络绎不绝,不停地打断他们的谈话。而当着这些来联络的同志,三个人说起话来,也不敢完全放开。

    “这样吧,小魏同志(已经被总理称为同志了^_^),这几天就让尅农陪着你,在根据地各处大大方方地到处走走,尽快坐实你‘进步音乐家’这个身份,只要坐实了这个,又不涉及党内斗争,你的安全,基本就没问题了。”在又送走了一个前来报告的战士之后,总理很抱歉地向魏承恭道:“这个……手机的问题,既然暂时用不上,不妨放在我这里。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困难,那么估计今天晚上就能使用了——不如,你先教我一下,该如何启动吧。到时候我也好实验。”

    ————

    (p。s:本来都说了今天不更新,本来是为了能腾出一天时间,好好计划如何开始长征,结果还是接到这么多催更的回复,看来不更是不行了。

    不过赶鸭子上架,量可能不够,大家见谅。自从开这本书以来,地效另一本书欠账成了常态,而且这种情况还有继续加重的迹象,很麻烦啊。地效写这个只是兴趣,写那一本可是生活啊。)

    今天去找总理汇报联络工作的同志们发现,总理好像有些不务正业。桌子上摆了一些废旧的机器零件,还有一些胶水纸张什么的,而总理居然在专心致志的做手工。

    与此同时,据说是刚刚从根据地外进入根据地的,一个很年轻的音乐家作的一首《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开始在根据地传唱开来——中间缺失的部分补充了几句。

    当魏承恭晚上回到总理办公室的时候,他发现,总理居然真的已经把手机开起来了。

    “天哪,总理你真是天才。”看到正在津津有味地操作着手机的总理,魏承恭着实有些发愣。

    十个土豆,插上铜片和铁片,接上导线,串联成一个水果电池组;三个这样的电池组并联起来,就能提供比较稳定和长效的电能供给手机。

    “这个手机还真是个好东西,尅农,你来看,”总理显然已经摸索出了一些手机的使用方法,居然还真就把音乐开了起来。

    播放的歌曲是《静之夜》,动画片《高达seed》的插曲。李尅农一听是日语歌曲,立刻就砖头看向魏承恭。魏承恭脸上略有些不好意思,急忙分辨:“李同志,总理,我……”

    “没关系,这首歌很温柔,很平和,如果在前线播放,估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唤起日军士兵们的思乡之情——音乐总是不分国界的。”总理笑着安抚李尅农,“小魏同志这个机器里的歌曲很多。有日语的,有一些英语的(tellmewhy,阿卡布罗集市,不过只是童话——这首歌实际还是日漫歌曲,不过是英文的),还有两首俄语的(kseniyasitnik的《太阳之上》,《简单的歌》总理会俄文),还有一首好像是德语的(zoverliefd真的恋爱了,德语歌曲——以上这些歌曲,地效的手机里都有,特意写在这里,也是推荐一下。特别是那两手俄文歌曲,不愧是全欧洲少儿歌曲大赛的冠军作品,天籁之音啊)。不过最多的还是国语的,看来小魏只是喜欢音乐,在这方面没有政治偏向。”

    魏承恭点点头:“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这里面存了很多相声,还有戏曲,后来删了。”

    听歌不是什么急迫的事,重要的是要找到那个什么“没良心炮”的资料,于是总理和李尅农两个人像看西洋镜儿一样,看着魏承恭从手机里调出《混在抗战》,开头几章,里面就有介绍秦卫问戴笠要五万大洋实验没良心炮的内容。(推荐大家看一下,神作,至少比地效强得不是一点半点)

    “汽油桶?这个,应该能找到代替品……有75毫米山炮的威力,嗯,很不错……射程……150米?这个太近了点儿吧。”李尅农皱眉道:“看起来倒的确是适合我们红军的武器,简单实用,损失了也不是很心痛,不适合阵地战,但却很适合游击战运动战中用来伏击。只是拿一些桶和炸药就能实验,花费也不大,明天就可以去找老吴(吴汉杰,不是吴运铎,红军官田兵工厂第一任厂长——不过这时候是不是他在负责兵工厂我查不到)试试。”

    总理摇摇头,有些失望地叹了口气:“恐怕,这样的东西不入人家的法眼啊。打阵地防御战,这东西也不怎么用得上——算了,到底是一种很实用的武器,先把相关技术储备起来很不错。”

    看向魏承恭:“这就是你们那个时代的小说?难怪你对穿越一点都不意外了——小魏同志,你这个机器,是特工用具吗?”

    “特工用具?”魏承恭纳闷,“怎么说?”

    “窃取情报的神物啊——如果它真的能实现你说的那些拍照,摄像,录音等等功能的话,而且,还能储存这么大量的资料。”

    “我并没有骗您。”魏承恭上前,把手机的上述功能展示了一下——动作非常小心,因为手机的供电方式并不正规,稍不小心就有可能出问题。

    “虽然功能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非常的难以想象,但是这东西在我们那边,却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基本上能做到人手一只。有些赶潮流的年轻人甚至年年都要换一两个。”

    天色已经黑下来,把手机小心地竖起,用手机的led灯光代替油灯,三个人继续谈话。

    “凭借这些,基本上已经可以肯定你未来人的身份,”总理道,“不过还要请你理解,没有最后的确认之前,我们还是不敢贸然把你引荐给中央其它人,而且,引荐你的方式也需要做出仔细的计划,确保万无一失。”

    “总理您说了算。”魏承恭大大咧咧,“是总理的话,就等于是万无一失了吧。”

    像他这样二十三四岁的年纪,正是容易把什么认识都绝对化的年纪:一旦成了自赶五,就会把中共吹上天去;而一旦受了五分的影响,也同样很容易把中共踩到脚下。现在的情况很明显,他是一个自赶五。

    “你这么说我感到压力很大啊。”总理苦笑了一下:“如果我真有那么大的能力,也不会让红军走到今天的地步了。”

二 初到根据地5() 
“总理,能不能安排我跟主席见见面?”总理和尅农同时摇头。

    作为一个自赶五,在见到总理之后,想要去见一下主席,合个影,吃个饭,签个名什么的,就是完全能理解的要求了。

    “这个恐怕不行。”

    “为什么?据我所知,现在主席虽然失去了红军的指挥权,但依然是中共的领导人之一,他应该可以接触外人吧?”魏承恭不解。

    “小魏,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那个人的头像之所以能印在钞票上,就是因为在某个时候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对吧?”总理苦笑。

    “嗯!长征到贵州遵义的时候,召开了遵义会议,在那次会议上,确定了主席的军事指挥权。这之后,红军不说顺风顺水,起码是从一个胜利走向一个胜利,最后建立了人民共和国。”

    “换言之,想办法把红军的指挥权交回给他,这才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总理沉声道:“用一个新的领导组织取代旧的领导组织,这可不是简单的事,特别是在旧的领导组织不愿意消失的情况下。说得不客气点,这就是一次政变;而要搞政变,前期保密是非常重要的。你一个人出现在根据地已经够扎眼了。现在坐实了你‘进步音乐家’的身份问题还不大;可要是专门去跟那个人见面,这就容易出问题了。”

    魏承恭似懂不懂的。总理也只能无奈地摇摇头——这孩子,以后还是不能让他牵涉到政治斗争中来啊。

    ————

    我们不可能把日子一天一天地交代清楚,那样要从34年写到39年40年,估计本文都能跟《柯南》比赛马拉松了。(我写了这么几天,文中的时间才从4月1日到了4月2日^_^)

    所以让我们把时间快进,这就到了4月7日,魏承恭离去的日子。

    总理,邓发,李尅农一起来送行。除了这三个人之外,另外还有三个人,一看就不简单,魏承恭猜测,可能是中央某些领导人。

    “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总理说着话,拉过魏承恭:“这是魏承恭,小魏同志,这几天在根据地传唱的几首歌,就是出自他之手(半点不假,出他之手并不等于他是作词作曲^_^)。”

    在根据地这几天,魏承恭基本都在总理身边打转,一来是给总理当咨询,二来也是为了保护。万一这家伙大嘴巴说错什么,总理能给他打圆场。

    不过他毕竟不是党员,甚至也不是红军战士,仅仅是一个“进步青年”,按照党的规章制度,他没有参加党内军内各种会议的资格,所以总理也不能一直带着他——总理是很忙的,各种会议时常是一个接着一个,更别说他还是军事三人领导小组的成员,时常还要去各支部队检查工作。

    不过无论什么时候,李尅农和邓发两人中,总有一人在魏承恭身边。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他,另一方面当然也含有监视之意——能够劳动这两个人(某种意义上还要加上总理)亲自执行这样的任务,魏承恭倒是足以自豪了。

    但这也导致,魏承恭没有见过几个领导人——谁也不喜欢跟从事秘密工作的人处得太近;再说,战事这么紧张,大家都忙得跟那啥一样,谁有闲心去专门看一个“进步音乐青年”啊?

    虽然如此,因为几首优秀的进步歌曲,再加上敢于在苏区风雨飘摇之际潜入苏区的勇气(李尅农他们对外的说法),中央苏区的这些领导人倒是都知道有这么个人。一听说就是眼前这人,几个人在有些疑惑的同时(就为了这么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在眼下时局瞬息万变的时候把自己叫来,恩来这是闹哪出?),倒也显出热情。

    “来,小魏,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中央书记处书记洛甫(张闻天)。”

    “洛书记好!”魏承恭伸出手去。

    洛甫(张闻天)笑:“小魏同志,我可不姓洛,你叫我洛甫就好。”

    “这是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部长瞿秋白。”

    “瞿……同志,你好!”魏承恭想了好一会儿,这才给出了一个自以为合适的称呼。

    “小魏同志你的几首新歌,可是给根据地带来了不少新气象,特别是《我们是马列主义接班人》,孩子们很喜欢啊。”瞿秋白也伸出了手,“还请多给根据地的孩子们,多写几首好歌。”

    “这位是苏维埃共和国副主席,中央政治局书记处项英同志(注:好像跟洛甫的职务重叠了,不知道怎么回事)。”

    “项……”魏承恭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僵硬起来。

    要说中共领导人之中在后世形象不好的人,项英绝对位列三甲(原因就不用多说了)。一听说是这位,魏承恭心里顿时就打了个突:总理怎么把这位叫过来了。

    注意到魏承恭的神情,总理有些纳闷,急忙问道:“小魏同志,有什么不对吗?”

    “啊,呃,只是一下子觉得这个名字有些不同寻常。”魏承恭也很灵的,马上就遮掩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