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时空航班 >

第14部分

超时空航班-第14部分

小说: 超时空航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呃,只是一下子觉得这个名字有些不同寻常。”魏承恭也很灵的,马上就遮掩过去。“项同志好!”

    “不知道我的名字怎么个不同寻常法?”项英看着魏承恭,心里也是暗暗纳闷。

    “感觉,纯粹是感觉。”魏承恭一瞬间邢育森附体,连连赔罪。之后,拉着总理来开两步:“总理,你怎么把他叫来了?”

    “怎么,有什么不对吗?”

    “他……”魏承恭回头看了一眼,摇摇头:“倒也没什么不对。”

    项英虽然没有做好某些事,但不管怎么说,他的忠诚还是得到了证实的。

    “恩来,你们说什么悄悄话呢?”瞿秋白过来问道,“方便的话,能跟我们说一下吗?”

    “没什么不方便的。”总理赶紧道;“今天把三位请来,就是要跟三位说明,小魏同志的真实身份。同时给他送行”

    “真实身份?送行?”三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总理不语,从手边的文件袋里拿出了一份文件,旁边三个人都觉得不同寻常——总理手里的文件,肯定都是党内机密,这没有给党外人士看的道理。

    “这是我们需要的物资清单,主要是地图,手表,指南针,望远镜,蓄电池等作战物资,以及傅院长开具的各类药物和手术器材,已经按照重要性排列好了——当然,因为我们不清楚你们那边的具体情况,你可以自己决定该如何调整。你是知道的,我们红军什么都缺,你哪怕是给我们拉一顿盐来,我们也很感谢你。”

    张瞿项三人越听越是不对,听总理这意思,这孩子能够给红军弄东西过来?

    “另外,最需要的,是一些证明你们那边的情况,以及可以证明你自己身份的东西,这个至关重要,而我们对你们的技术手段不了解,这个就完全靠你自己掌握了。”

    魏承恭看看手里的清单,不住点头:“没问题。这些东西在我们那边只要有钱,要多少都没有问题,另外,我会在论坛上发帖子,请人帮我支招。”

    李尅农上千来,把一个沉甸甸的小藤箱子递了过去,“这里是500银元,是我们政保局的特别经费(接近十五公斤了,很重的),给你购物用。如果不够,还请你先垫上,回来我们给你报销。”

    魏承恭倒也没客气,接了过来。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失业穷屌丝,他虽然有一点积蓄,但想要凭这点积蓄供给一支军队物资,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他本来的打算是,第一次全部由自己垫付,取得信任后,再问红军要钱的。

    “总理,没什么要交代的了吗?”收好钱和清单,魏承恭又向两位中共的大头目问道。

    “多注意自己的安全。”总理笑笑:“等你的好消息。”

    “那么,再见了!”魏承恭轻轻摇摇手,然后,“忽”地一下不见了。

    ————

    (昨晚写了一千多字,今早起来一看,全没了。郁闷。

    另外,这几天一直在听国际歌,突然发现,英特纳雄奈尔已经实现了。如果是写成“鹰兔那熊牛二,就一定要实现”,怎么样?)

    “神仙?”

    总理摇头。

    “妖怪?”

    总理又摇头。

    “那恩来你打算怎么跟我解释,眼前所发生的,这不可思议的一幕?”理论家张闻天一副“你必须得给一个解释”的神情。

    “是啊,作为一个坚定的布尔什维克,本来不该在唯物主义世界观上有什么疑问,可是刚才的一幕,太颠覆我们一直以来形成的认知了。”秀才瞿秋白也说道。

    “虽然不可思议,但是这件事确实已经发生了。无论你是否承认,是否相信,他都实实在在的发生了,我们必须承认他是真实客观存在的,而不是说我们主管不相信,不理解,他就不存在——这才是客观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说到理论,总理也不弱,“至于说这件事本身,虽然确实有些违反现有的科学理论,但是它并不违反科学,要知道,科学本身,也是在不断进步的。”

    笑了笑,又道:“你们跟我来一下,让你们看看科学会进步到什么程度。”

    说罢总理就当先向屋里走去,两个特工头子紧随其后,三个革命家互相看了看,也跟了上去。

    三个人(李尅农穿过屋子,去外面看风去了)进入屋子里,就看到总理拿出一盘水果和一个古怪的东西。(手机,魏承恭回去的时候,只拿走了sim卡,把手机留下了;这几天总理每天晚上都会用这东西看一会儿小说。另外,水果电池这东西已经制作得比较规范,用一个木盘子盛装起来,不会动不动就掉线了)

    “这个……”

    “别看这东西小,它可是集计算器,手电,照相机,摄影机,留声机……等等机器的功能于一体。”一边说,总理一边给大家做演示。

    把种种自己搞明白了的操作演示了一遍,这花了大约五分钟时间。

    “有何感想?”

    “虽然也很不可思议,不过跟刚才的灵异现象比起来,这个倒是能让人接受得多。只是……国外的科技,已经进步到这种程度了吗?这是哪个国家的产品。”张闻天感叹道。

    “当两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同时发生的时候,它们之间几乎有必然的联系。这个东西,大约是那个孩子带来的东西吧。”瞿秋白还能有心情总结一下哲学规律。

    “然后呢,周副主席你想要用这东西,和这件事来说明什么?”实干家项英对三个秀才的争论没什么兴趣——他也相信总理不会这么无聊,在前线形势紧张的时候,把三个主要领导人叫到一起来看西洋景。

    好吧,必须承认,这个西洋景很值得一看。

    “想要说明,那个孩子,他来自未来,这小东西,就是未来的产品,听说,在他们那边,几乎做到了人手一只。”总理笑笑。把手机又小心地收了起来。从文件袋里又拿出一叠纸来,“你们都看看吧。这是这几天,我和尅农从那孩子口中探听来的,有关未来会发生的事件记录——当然,最急迫的就是,眼下我们的红军将要何去何从。”

    纸上有关这一部分的记录最多,也最详细——虽然如此,长征部分的记录也不是很多,事实上,整个记录都不是很多。毕竟魏承恭本人的历史水平,也就是个98分的初中生(地效本人的水平^_^),说不了多详细。

    以张瞿项三人的能力,这些记录不过花了几分钟就看完了。当看到八万红军到达陕北的只有三万,减员达三分之二的时候(魏承恭记拧了,他知道有三万红军到达陕北,却不知这三万红军实际是红一,红二,红四三大主力的合计兵力),怎么都不可能保持淡定了。

    “恩来,你说该怎么办?”

    “首先,我要问,你们相信我说的一切,以及那个孩子说的一切吗?”

    三人互相看了看,项英道:“总理你说那孩子来自未来,这事实就摆在眼前,由不得我们不信——不过那个孩子说的……”说着话轻轻在记录上敲了敲,“就不敢百分之百相信了。”

    总理点点头,看向另外两个人,

    “恩来你的意思是,为了避免红军的惨重损失,想要把这上面提到的遵义会议提前召开?”瞿秋白斟酌道:“把红军的领导权,从眼下的军事最高三人小组中夺取过来,交给主席?”

    “既然已经知道了眼下的错误路线会造成如此惨重的损失,甚至差点就断送了革命,我们作为马列党人,还是对党的走向负实际责任的马列党人,当然不能视若无睹。”总理回答得斩钉截铁。

    “想要抢班夺权,这个怕不是这么容易……”张闻天沉吟道:“恩来你把我们几个叫来,大约是想要由我们几个联名,提请召开政治局会议,剥夺……”

    他想说军事三人领导小组,不过看了总理一眼,又转口道:“博古同志和顾问同志的领导指挥权,对吧?”

    总理点头。

    “用政治局会议来对抗和取消军事三人小组,这倒是符合组织程序。”项英说到这里,却又转口道:“只是凭我们现在掌握的这些东西,想要扳倒博古他们,还有些单薄啊。”项英道:“而且,重要的是,马列国际那边怎么交代?”

    “项英同志你说‘我们’?这么说,你已经跟我站到一条战线上啰?”总理先是笑了一下,“证据方面不用担心,我已经交代小魏要多加留意了,那孩子很聪明,再加上他们的技术手段,肯定能找到对我们来说,非常有力的武器。再说,就凭眼前掌握的这些,未必不够用——要相信我们的同志们的觉悟。”

    项英掏出一支烟,点燃,抽了一口,又问道:“那么马列国际那边呢?”

    “那边不问,这边不提;那边问起,就实话实说。”总理道:“我相信,他们面对事实,会了解我们的想法的。”

    项英点点头,看向一边的张闻天。

    “如果……”张闻天道:“小魏同志说的都是真的,我们确实必须要做些什么。”

    总理点点头:“也就是说,如果那个孩子能带来更有力的政局,你就赞成召开政治局会议?”

    “五万以上的红军啊,怎么都不能视若无睹吧。”

    总理又点了点头,转头看向瞿秋白。

    “我的看法跟洛甫基本一致,”瞿秋白道:“我想,只要能真正证实那个孩子说的是真的,就算是博古同志和顾问同志,也会同意交出领导权的吧。”

    总理点头,伸出手去:“那么,一切就等那孩子的消息了。”

    三个人互相看了看,也都伸出了手来。

二 初到根据地6() 
(书友“cj蔡江蔡江”给本书建了一个群,群号码:521114470。欢迎大家加入,另外,地效开的另外几个坑:武侠的《巾帼群英》,玄幻的《哪吒异史》,都市的《生命拍卖师》,也都发在里面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

    4月14日,小魏同志真的回来了。

    大半夜的直接出现在总理的办公室里,一如他第一次出现在根据地的时候那么突然。

    不用说,还带着一大堆东西。

    总理还在工作。看到小魏突然出现,先是吓了一跳,但马上就高兴起来。“小魏同志,你来了,太好了,我等了半天了,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怎么可能不来?”魏承恭有些叫屈:“我回去这一个星期,看了不少资料,我发现,现在可以说是红军最危险的时候。按时间来算,广昌保卫战应该已经打了四天了吧?这么危急的时刻,我怎么能不来?”

    “是啊,参战各部,都损失惨重啊。”总理说着话,叹了口气。

    “这一战还要打十四天,红军与白军的交换比接近二比一,最后还是不可避免地丢了广昌。广昌失守,根据地就此门户大开,由此失去了在内线作战消灭敌人的条件。所以,可以说现在就是根据地的最后关头了。我们只有十来天的时间挽救危局。”一边说着,魏承恭一边从带来的东西里提出一个古怪的,一尺多高的小机器,又提出来一桶汽油。

    “你刚才说的那些话,应该是你们那个时代的人的看法吧?”总理一边说,一边把油灯靠了过来,不过闻到汽油味之后,又把灯搬远了一点,“但其实我跟你说,在白军开始进攻广昌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失去了内线作战的条件。”

    魏承恭愣了一下,不过手里的操作倒是没有受到影响,把3。5l汽油灌到发电机里,启动,于是节能灯亮了起来:“总理为什么这么说呢?广昌不是还没丢吗?”

    “广昌是门户重地,但是现在人家就堵在门口,把门彻底堵死了。一个打不开的门户有什么用?什么战术都施展不开。”提到战事,总理也没心情去看魏承恭带来的东西了,“长征看起来是不可避免了。接下来,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力减小损失了——你有带这方面的资料来吗?”

    魏承恭点点头,从带来的东西里面,拿出一台小型投影仪,一台笔记本。这些东西要运行起来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正在这个时候,张、瞿、项三个知情人和李尅农,邓发都赶了过来。

    “咦,你们都没睡啊?”总理惊奇了。

    “我们今天一天都等着呢。”张闻天道:“临睡的时候也嘱咐过警卫员了。发现有什么异常情况,特别是恩来你这边有什么异常,要立刻报告。这不,一听说恩来你这边亮起了电灯,我们就知道,小魏同志回来了。”

    说着话,张闻天来到正在各种接线的魏承恭身边,仔细地打量起这个小伙子。片刻后,他的注意力就从这小伙子身上转到了他正在操作的机器上了。

    几个秀才还忍得住,不过特工头子邓发却是忍不住去翻那堆宝贝了。

    《中国地图册》2009修订版,十本。邓发随意翻了两下,就给在场诸人一人扔了一本——大家稍一翻看,确定了地图质量非常高之后,就把这个放到了一边。

    钢壳手表一百只,看起来非常漂亮非常结实——不过时间好像不准。

    “夜视,防水,附带指南针——不过我没空一只只调整时间了,大家以后再校准吧。”看到邓发正在打量这表,完成了接线工作,正在启动机器的魏承恭还是忍不住表功——到底是年轻人啊。

    “好东西啊。”邓发点头感叹,又看向一边的望远镜。

    “尼康阅野,放大倍率10至20倍。口径50毫米,不知道够不够用?我对望远镜不是很了解。只能照着能买到的参数最好的买——话说我真没有想到,这玩意儿100台一下子就占去了近100公斤的运输吨位。”

    “够了够了,不愧是80年后的技术,民用品都这么厉害,这比6*30的蔡司还厉害。”拿着望远镜四面看了一下,夜里当然看不到什么,于是邓发扔下望远镜,看向了几台不大的机器——其中一台正在使用中,“这个又是什么宝贝?”

    “发电机,我踅摸着有蓄电池没有发电机也没用,所以就没买蓄电池,直接买了十台这种家用发电机。烧汽油的,加上3。5l汽油就能发电七八个小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