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时空航班 >

第147部分

超时空航班-第147部分

小说: 超时空航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七 27() 
“那么,小傅同志,你觉得,中国的马列主义革命是否有接受马列国际领导的必要?”

    问出这个话的时候,张国焘的心情有些复杂,甚至说是紧张也不为过。

    一开始,他只是打算要为(可能“独走”的)四方面军延揽人才,魏承恭展现出来的后勤保障能力,绝对值得延揽。

    不过,跟中央相比,自己这个军委副主席、政治局委员的号召力上毫无疑问处于弱势,想要扭转这种弱势,目前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借助马列国际的“正统”影响力——天幸中央那边似乎正努力摆脱马列国际的领导,让自己可以借助两者之间的矛盾。

    这里要指明,张国焘并非自视为马列国际的正统代表,以他的性格,是很难接受久居人下的。张国焘,马列党中央,还有马列国际,是互相独立的三个派系。眼下的情况,无非是自己一派跟中央一派的斗争中,自己一派居于弱势,所以需要另外一派的支援而已。

    面对中央和马列国际的二选一,普通的“没有主见”的红军战士几乎是必然会陷入迷茫——想来这个小傅也不例外,自己要做的,就是引导这些迷茫中的战士走到马列国际一边——张国焘认为,自己的成功率是非常大的。

    但是跟这个小傅同志一番“深谈”之后,张国焘发现,这个目标貌似没那么简单:这个傅同志不同于普通的战士,并不是上面说什么他就信什么,他对于中国革命有自己的见解,这也就意味着不会迷茫,更不用说迷茫之后的被指引了。

    想要说服他,除非是给出非常有力的证据,证明必须有马列国际的领导,中国革命才能成功。否则再是怎么说明这样才是政治正确,都不足以动摇他的信心。

    但是这近乎不可能——嗯,准确地说,应该是张国焘已经尝试过了,却被这个傅同志用无可辩驳的证据和思路证明,马列国际的领导其实并不是必须的。

    小傅的这篇议论文写得真心不错:

    一,任何一个组织都会犯错误,无论是党中央,还是马列国际。如果不承认这一点的话,那么就请解释一下,中国马列党中央为什么在27年要批驳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之后又要反对立三路线的左倾机会主义。要知道每一次的路线转移其实都是在承认之前的策略错误。

    好吧,这是中国马列党的错误,不是马列国际犯的错误,但是中国马列党犯的错误,你马列国际甩得了锅么?老话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说法,你马列国际作为中国马列党的老师,中国马列党犯的错误马列国际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在中国党组织听了你的指示才犯错误的时候。

    二,以上说的都是理论论据,那么来看看事实论据吧。中国革命能有今天这样的局面,靠的是军事斗争,将来想要获得成功,也只能靠军事斗争。而在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中,马列国际从来没有起过正面作用——或者说得准确一点,其起到的都是反作用。

    马列国际给的援助对于早期的党组织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这个魏承恭不否认。但是也仅限于“党组织建设”,根本没有用于“军事建设”——党中央在上海把那些钱全花掉了,然后却坚持不下去,最后不得不退到根据地。

    而当马列国际插手中国革命军事斗争的时候,其造成的灾难后果……还是不要黑了吧。

    ————

    总之,听完这些“有理”“有据”的话,张国焘发现,自己对于依靠马列国际对抗中央的信心,居然有了一丝动摇——如果这就是中央那边的普遍认识,如果中央的理论准备已经到了这种程度,那么自己用马列国际名义招人的计划,怕是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难怪陈政委被他们说服了。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眼前这小子,对于马列国际似乎没什么好印象……不仅是马列国际,他甚至对苏联都没有什么好印象,只从他讲解苏联的工业建设的缺陷就可以看出来了,他一直在盯着苏联的缺点。

    质疑马列国际,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挑刺,按说这些行为够得上反革命了吧?只是——让张国焘难以理解的是——从谈话中可以感受到,这个说话近乎于反动的家伙,对于马列主义革命,对于中国革命,却有着异乎寻常的信心。简直就好像……他已经亲眼见到革命成功了一样。

    ————

    不过,无论这家伙再是怎么质疑,怎么不信任,都始终没有说过中国马列党中央应该独立于马列国际的话——大约是他也知道,这个时候的中国马列党,如果宣布独立,宣布脱离马列国际,将受到不可承受的损失吧。

    以他的见识,能看到这一点并不奇怪。

    所以张国焘抱着万一的希望,直截了当地发问,让魏承恭再也无法逃避。

    没错,就是逃避。大约是知道这些话有些犯忌,所以这个小同志在提到苏联和马列国际的时候,一直在尽力避免太过激烈的言语——当然,凭他稚拙的语言技巧,这种掩饰进行得其实并不成功,在自己这样的老狐狸看来,他话里的意思表现得相当直接。

    不客气地说,如果要玩文字狱的话,那么张国焘可以在魏承恭刚才那番话里挑出十处以上的“政治错误”。

    只不过张副主席懒得计较而已。平心而论,他从来不认为反对苏联,反对马列国际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自己可以用这个罪名致某人死命,当然也可以放某人一马,甚至也可以完全不追究,全看对方是否听从自己的命令,支持自己的看法——就好像当初徐总指挥跟自己不对付,自己借他夫人警告了他一下,于是他就专心于军事了。

    现在,有必要计较了。只是魏承恭先前的表态很模糊,虽然可以作为政治错误,却不足以致人死命,所以,张国焘决定不再让他逃避了,必须要明确表明态度。

    “如果,如果中央和马列国际因为路线问题决裂,你会站在哪一边?”

十七 28() 
(p。s:自从写这个故事以来,不得不想一些“政治问题”,所以偶尔会有一些感悟。这是昨天的感悟:

    感悟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统治阶级不断向被统治阶级妥协让步的过程。

    感悟二:中国为什么不招人待见?因为你干得好了,就显得人家“民主”选举出来的领袖无能了,再加上你又贴了个“社会主义”的标签,不怼你怼谁?

    感悟三:大家对“战争促进社会和技术发展”这个说法有什么看法,地效有点不同想法了,具体明天再说。

    或许很肤浅,但毕竟是愚者一得,所以还是写了出来。

    分享一点搞笑新闻:

    一,美国的船又撞了。网友神回复:

    1,我们是谁?美国海军!

    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撞船!

    我们为什么撞船?船长没学点灯泡!

    2,美军在练习战列线战术,抢t字横头呢,

    二,中印对峙,两边扔石头。有网友神回复:根据爱因斯坦的说法,我们正在打第四次世界大战呢。

    ————

    张国焘把魏承恭逼到了无法回避的墙角,那么魏承恭的反应是什么呢?

    “我拒绝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没有实际意义。”魏承恭义正词严地回答。

    张国焘:“……”

    然后知道这样大约是逃不过去,魏承恭又补充道:“如果真要是中央和马列国际决裂,那么哪边的路线正确我站在哪边。”

    张国焘:“……”

    还真不能说这家伙耍滑头,因为张国焘无法否认这话正确——站在正确的一边不对,难不成还要站在错误的一边?

    只是,这样一来问题又回到一开始的样子了:马列国际的路线,正确吗?如何证明?显然,这样争论下去不会有结果的。

    所以张国焘决定不再纠缠马列国际路线是否不会出错的问题了——坦白说,这段时间在高层中推销自己的想法却处处碰壁,甚至连昌浩同志都不支持自己,这个事实让他的决心也有些动摇,觉得也许中央的意见才是正确的。

    之所以还在盘算率军南下,其实是一种侥幸兼赌气的心理在作祟:就算北上是正确的,但是南下也未必就是错误。只要自己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那就证明自己也没错。

    好吧,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借此脱离中央的管束,担惊受怕的日子,自己受够了。

    “小傅同志,我也不怕跟你说——恐怕你也看出来了,对于红军的下一步走向,目前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中央主张的北上,一种是我,还有斯大林同志主张的南下。这种分歧很有可能会引发中央和马列国际的决裂。实际上,眼下两边已经是貌合神离了。”

    “我承认,中央想要北上确实有其道理,但是南下也未必就是错误。相比贫瘠的陕西,还是富庶的四川更能支撑革命,对不对?”

    ————

    到了这里,魏承恭才算是真正被张国焘问住了。

    他当然知道南下是死路一条。问题在于,自己知道的那些证据,不能说出来;而没有证据,仅仅是论证,这就没有多少说服力了——固然可以认为进军川中会面临巨大的军事压力,然而进军陕西又何尝不会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到头来无非还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不出结果来。

    (稍微多说两句:确实,现在的红军比历史上强大得多,但是南下依然是昏招,无非就是把百丈关推迟一段时间换一个地方而已。就算人品大爆发,打垮了刘湘,也还是要面对接踵而至的中央军以及其它各路川军,一波连着一波的猛攻,直到把两边的其中一边折腾得彻底没力气为止,然后日本入侵,国家再也无力抗衡。最后,说到底这些都只是推测论证,就像上面说的,这样的东西说服力不够。)

    思虑了一下,魏承恭这才有些艰难地道:“张副主席你说的……有道理。”

    “被迫”承认张国焘的想法也可能正确之后,接下来的话将不得不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然后自己就面临选择了。自己刚刚才说过,哪一边正确自己就站在哪一边。眼下中央的思路是正确的,四方面军的思路也“可能”是正确的,自己当然应该一视同仁。

    等一等哦,一视同仁……魏承恭的眼睛亮了起来。

    ————

    同一时间张国焘的眼睛也亮了起来——交谈了这么久,总算是从这小子嘴里听到一句完全肯定的话了。

    不过这不是主要的原因,他眼睛亮起来的主要原因是忽然发现:自己跟中央——准确地说,是老毛——都错了。

    这里的错不是指下一步进军方向的错误,而是指争夺红军领导权上的错误。

    之前无论是自己还是老毛,争论的时候策略是一样的,就是努力证明自己一边是正确的,而对方是错误的。

    然后,要求同志们选边站队:要么站在自己一边,要么站在对方一边,就是所谓“非此即彼”。理由么?都是一样的:用小傅同志的话来说,站在正确的一边。

    要命的是,这种选边站边并不是说站到某一边就完了。站到某一边之后,就必须要跟另一边一刀两断,彻底划清界限。

    对方代表错误,作为一个马列党员,当然要跟错误做坚决的斗争。

    可以想见,在未来自己带领四方面军“独走”之后,自己和老毛之间这种争夺会扩展到全军,但是这种争夺中,在高层的做法在中低层恐怕行不通。

    张国焘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中低层的红军将士们限于文化和见识,其实并不具备分辨路线正确与否的能力。他们干革命,更多的其实是基于感情因素:信任老上级,相信上级说的都是对的。

    总之,对于广大红军战士们来说,这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而是“我愿意跟谁干”的问题。

    (从历史上的情况来看,这个论断并无错误:所以徐帅他们领军跟中央一同行动,但是中央最后却未能把这部分军队带到陕北,被主席带到陕北的,基本是江苏出发的老班底;而张国焘分裂红军,另立中央的行动之所以那么顺利,也是因为四方面军的各级领导相信他,支持他)

    显然,想要让像魏承恭这样出身中央红军的底层战士否定一直以来跟随的老毛,转而跟随自己,这个难度非常高。

    现在,自己在坚持自身意见正确的同时,承认对方的意见也是正确的。这就给了基层战士第二个选择,即“亦此亦彼”。

    ————

    (以上是22号码好的,本来想等23号发,结果遇到鸽子了,停水一天,停电两天,宽带现在还没有接通,用手机当猫在上传——流量哗哗的。)

一 国府反应() 
(说明一下,这是下卷。

    地效的历史和军事知识储备其实不足以支撑这样一个故事,不得不恶补相关知识。为了在恶补阶段不冷场,我先写一点1938年以后的部分——就是第一章《新闻发布会》后紧跟着发生的事)

    “乒!乓!哗啦啦啦……”

    在以往,伪冤长办公室里传出这种瓷器碎裂声,或许会让戴笠心惊胆战,不过现在,他非常平静。

    点起一支烟,狠狠地嘬了一口,之后,戴笠背靠着墙壁,抬起头来,看着天花板,等到尼古丁在肺里转了一圈之后,这才把这些有害烟雾顺着鼻子慢慢呼出。

    “仓啷啷!哗啦。”

    这样的杂声已经影响不到戴笠的思维了。伴随着尼古丁的刺激,戴笠的大脑又开始思考起来——当然同时也迷茫起来。

    该怎么办?

    戴笠满脑子都是这个问题:该怎么办?

    国府该怎么办?军统该怎么办?自己,又该怎么办?

    然而没有答案。

    答案决定于那一边,决定于一直被(自己这些人)决定的那些人。

    ————

    就在前天,为了防止中国被破坏,为了保护东亚的和平,一贯以来的反派角色,中国马列党,发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新闻发布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