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时空航班 >

第153部分

超时空航班-第153部分

小说: 超时空航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输、接受并播放的电视原理样机。杨简初将“电视”确定为television在中文中的对应名称。1939年,孙明经正式把“电视”列为金陵大学课的第十三部,从此“电视”正式成为中国大学课程。

    当然现在的数码电视可能接收不了那时候的模拟信号,不过,应该不难转化,地效这方面了解不多,就不露丑了)

    “……”

    ————

    因为观众只有八个人(国府方面六人,加上这边作陪的董老和刘将军),所以没有在观众席上放凳子,而是准备了一些折叠椅,跟着又摆上了两条桌子,铺上桌布,摆上了茶水糕点。这种“特等席”倒不是专门为常凯申准备的,之前播映的时候一直都在用,主要是提供给来客中身份比较高的人,比如宋庆龄,冯玉祥,鲁迅,于右任等等。

    客人入座,影片开始,《军演一线》…《决战朱日和》

    这个片子一开始是介绍红军的(济南军区某装甲部队),不用说,各种坦克,各种重炮,各种装甲车,各种飞机,各种直升机(之前tg从来没有展示过这种装备),全副武装的士兵,钢铁洪流,尘烟滚滚……这就已经足够震撼了。白崇禧,陈诚,何应钦甚至有种感觉:带着这支部队,完全可以横行天下。

    然而,红军这么强悍的出场居然只是为了衬托蓝军的存在。随着对蓝军的解说进行,国府的几个大佬——包括宋美龄这样没有领过兵的人——都感受到一阵无力。

    有这样强的部队在手,还有什么打不倒的敌人?日本人?别操蛋了,多少日本人都不够他们打。淞沪会战的时候,国府伤亡总数的60%以上,是因为日军部队精准的射击技术;但是屏幕上这支部队就连行进的时候,也是乘坐全封闭装甲车的,如果他们就这样发动攻坚,日本人的最大优势将荡然无存。

    紧跟着就进入两军侦察战,不过,那几个一闪而逝的侦察兵所携带的工具,白崇禧却是看不懂。

    他本来想要发问的,不过这个片子一路看过来,已经有太多看不懂的东西了,也不差这一个。还是留到最后再一起问号了。

    之后片子就到了红军侦察小组伪装成指挥部人员想要进入蓝军防区的部分。这一节倒是没有什么,白崇禧只是对两支军队流畅的命令传递,及时准确的信息交流表示赞赏。

    再之后,就到了无人侦察机传送视频,以及信息传送被干扰的画面。也是到了这个时候,白崇禧才明白,刘将军之前所说的,所谓战场侦察不靠对讲机,是什么意思。

    无人机,那是什么?

    接下来是红军派侦察兵乘夜徒步前进侦察等内容,白崇禧不由得松了口气,这种侦察方式还不是完全被淘汰。然而他同时也知道,这对于国军来说是然并卵。国府军对这支军队根本没有反侦察能力。

    接下来是电子战阶段。电子干扰在这个年代是个还没有出现的概念,听闻红军的无线通讯因为蓝军的干扰而无法使用,白崇禧敏锐地注意到了这种战法的意义——越是大兵团作战,这种电子战就越是具有威力,像眼下的南京保卫战这种大范围大规模战斗,哪怕是松井石根,其能够指挥的部队,也仅限于身边五公里(不用无线电就能指挥的距离)。

    接下来就进入了演习的最后阶段:作战阶段。装甲突击,空降敌后之类的作战虽然也很精彩、不过总算还在一干人的理解范围之内。

    半个小时的片子看完,国府一干大佬面面相觑,相顾无言。好一会儿,白崇禧站了起来,看着刘将军:“这位将军,把演习的这两个营给我指挥(参加演习的部队,红军一个营,蓝军一个营),我有信心打赢乃至全歼眼下在南京的所有日寇!”

二 试探接触5() 
常凯申看了白崇禧一眼,什么都没说,但其实心下很震撼。

    之前接到太原战役的战报,那些土八路用一个营抵挡了日军一个旅团(相当于中国军队的师)的进攻,也就是用约500人(就算它是一个加强营好了)抵挡8000人,兵力比1:16。这已经足够震撼了。

    好吧,这是战报,而且是土八路的战报,也许有夸大的成分,当不得真,再说,这是防御战,可能有地形、战术等等优势(说白了就是不想承认tg的战斗力,跟现在的gzjy的想法类似)的影响。

    可是现在,这个白健生居然更进一步,想要用两个营1000人抵挡甚至全歼10万以上的日军。

    日本人什么时候这么脆了?

    白崇禧是谁?这可是号称国府第一良将,就连日本人都称之为“战神”的人物,他对于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有着比谁都清醒的认识。在有了这种认识以后,居然还敢放此豪言,这……常凯申实在说不清心里是个什么滋味。

    “将军打算怎么做呢?”刘将军有心考较一下这个传说中的人物。

    “这里有沙盘吗?”一说到指挥作战,白崇禧立刻意气风发。

    “小杨,电脑里面有没有南京地区的电子沙盘?”刘将军向负责操作的小杨问道。

    “有当然有,我们带了全国的电子地形图,”小杨有些为难,“不过,我们只带了一套外接设备过来,已经留在延安了。”

    电子沙盘,又是一个没有接触过的概念,国府一行人都有些无语,常凯申心里之前那种“叫花子和龙王比宝”的感觉越来越重。

    一想到将来真的兵戎相见,毛太祖是在用这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跟自己斗,就觉得浑身无力。

    “那就先用这个凑合一下吧。”刘将军有些无奈。

    于是片刻后,南京地区的45度视角3d沙盘投影到了幕布上,与这个时代的南京略有不同之处在于,在长江上多了几条横线。

    “小杨,这时候的长江还没有那几座长江大桥。”刘将军提醒道。

    小杨二话没说,把鼠标移动到几条横线上,点选爆破,于是几座长江大桥消失不见。

    “白将军,我们上去吧。”刘将军来到白崇禧面前,一摆手,发出邀请。

    白崇禧愣了一下,也不多话推辞,站起身大踏步来到台上,花了几秒钟熟悉了一下电子地图,然后开始用手在地图上指点起来(这里肯定没有教鞭,刘将军他们也没有准备激光笔)。

    “孟潇(唐生智,字孟潇,时任南京卫戍司令)在南京外围设置了两条防线,外围防线是从北边的乌龙山,栖霞山……”

    他指到乌龙山位置的时候,乌龙上这个片区亮了起来,现出红光。白崇禧又愣了一下,刘将军解释道:“抱歉,我们那边习惯用红色来标识我军。”

    其实白崇禧不是在发愣这个问题,他只是对这个电子地图的功能表示惊奇,眼下这个“不完全版本”的功能已经如此全面,完全版的又该是什么样子?

    “……从北边的乌龙山、栖霞山,沿东边的青龙山、淳化镇、到南边的牛首山,大胜关……”

    随着他的指示,以上部分都亮了起来,显出耀目的红色——看得下面的常凯申心里一阵不舒服。

    “第二条防线,则是由幕府山、紫金山、麒麟门、雨花台等组成。据孟潇兄上报的作战计划,他是想要层层阻击,直到在南京城中展开巷战,直到最后一兵一卒。”

    停顿了一下,白崇禧道:“其实巷战什么的,可以说只是孟潇兄的一厢情愿。南京城地势太低,其外围紫金山,幕府山等地一旦失守,日军就可以在这些制高点上架设重火力,整个南京城都将处在日军的火力覆盖范围之内,其后果当然就不用多说了。”

    刘将军点头,又问道:“那么,如果把先前演习中的那两个营交给将军,将军你打算怎么来守卫南京呢?”

    “孟潇兄的设想不可取,不过摆的架势还是可以的。如果是我来指挥,我会在外围布置一定量兵力,与日军接触后,坚实抵抗,以待日军后续部队到来。等日军对我外围防线完成环形包围之后,把栖霞山,淳化镇等地的守军,撤到青龙山,牛首山等处阵地,充实该地守军……”

    随着他的解说,栖霞山,牛首山的红色暗了下来。

    “……同时对整个战场实施电子干扰,让日军不能使用无线电联络……能做到吗?”

    最后一句话是冲刘将军说的。刘将军点点头,道:“能做到,这不难。”

    “不会影响我军的无线电联络吧?”

    刘将军又点了点头:“不会,根据战史记载,我们判断,日军的电子战能力很原始,我们完全能够做到无线电单向透明——实际上,在我们看来,这个时代所有军队的电子战能力都非常原始,或者说,完全没有。”

    观众席上国府一帮人一起在心中吐槽:“这不废话么?”

    白崇禧点点头,接着又道,“我们放弃的这些阵地对面的日军,在发动攻击后,会立刻发现我军已撤退,他们可以轻松地占领阵地——这个时候就有趣了。他们完成了上级交代的命令,但是下一步该如何行动,他们却得不到指示?是应该谨守阵地,等待后续部队到来;还是该乘胜追击?是应该配合侧边的友邻部队,还是向纵深挺近?总之,他们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来自上级的指示。”

    刘将军点点头。

    “我们把这种情况下的日军反应分成三种来看。一,向南京城挺进;二,原地驻守,等待上级命令;三,配合友邻部队,对我第一防线的其他阵地发动攻击。”

    刘将军点点头,道:“以我们对日军的了解,第一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比较大。”

    “嗯,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这些日本人,一向就有下克上的传统,而且也瞧不起我们的很。”白崇禧冷笑道,“我们就先来讨论这种情况——由于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之间无险可守,这两路日军势必长驱直入,直到撞到我们的第二道防线为止……”

    伴随着他的解说和指点,电子地图上从栖霞山到紫金山、从淳化镇到麒麟门两路,都亮了起来,不过颜色是白色,白色代表日军。

    “这个时候,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二 试探接触6() 
“从刚才看到的内容来看,你们具有通过无线电来侦察敌方司令部的能力,对吧?”

    雷达的历史就不用多说了吧(^…^),一句话,在这个时代,还是非常尖端的技术。

    刘将军的反应还是非常平淡:“这不难。”

    白崇禧点点头,又道:“用无线电侦测首先侦察地方指挥部位置,用你们那种可以空投的战车,把整个部队直接空投到对方的司令部,摧毁敌方的指挥系统。”

    刘将军沉吟道:“恐怕现在的中国没有能够起降那种大飞机的机场——”

    “将军,您忘了,”一直负责操作机器的小杨插嘴:“我们正在延安修建的超大型机场,虽然还没有塔台,不过已经有了三千米长的高标准跑道,完全可以起降运20这样的大型飞机。”

    刘将军拍拍脑袋:“还真是忘了。”向白崇禧道:“请继续。”

    “……把部队空投到地方司令部所在,摧毁敌方指挥系统,以你们表现出来的火力,这并不难。如果成功,则这十多万日军将在长时间内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

    “此时,敌我双方将陷入犬牙交错的乱战局面。不过,我们分布于战场各处的军队仍然有统一指挥,可以集中数个据点的力量一股股地围歼各处日军;而日军因为各部缺乏联络,无法配合,只能被动地各自为战,就算日军战斗力强于我军,我们也能一一将他们消灭。”

    “为什么要摧毁日军的司令部,你不是已经用电子干扰瘫痪了敌人的指挥系统吗?”常凯申问道,“而且,如果空投的部队没有能消灭敌方指挥部——就像刚才的演习中,那支赤(“匪”字好险没有出口^…^)……红军部队——你打算怎么办?”

    “没有无线通讯,还有有线电话,还能派传令兵;在发现无线电无法联络的时候,他们肯定会采用这样的手段。”白崇禧镇定地回答道,“只有彻底摧毁指挥中心,才能彻底陷敌于混乱。至于说没能发现日军的指挥部,那就立刻多向分散,以连为单位乘车向最近距离内可能的位置搜索进攻——你们一个小时能够行进多远?”

    最后一句话当然还是向刘将军问的。

    “我记得zbd03式空降战车的行进速度好像是……”刘将军摸着头。

    “越野速度45公里每小时,公路速度约65公里每小时,水上行进速度8公里每小时左右——不过这个要视水情而定。”不远的小杨张口报出一串数据。

    (地效注:跟百度公布的03式空降战车的准确数据略有出入,不过应该在可接受范围内,主要是在该词条下没有越野速度这项最重要的数据)

    “水上速度……”白崇禧又愣了一下,“那种战车可以涉水……好吧,无所谓了,今天我看过的新鲜东西已经够多了,这点‘小事’不算什么。”

    他想到这里,忍不住瞟了一眼台下的常凯申。马列党的力量有了巨大的增长,这个反共的心比谁都坚决的家伙应该是最头痛的吧。

    然而他还要反共,从他刚才不小心失口说了一半的话来看,这家伙绝对是还想要反共到底——某种意义上,倒是不能不佩服他的执着,或者说顽固。

    (如果评论全球最坚决反共斗士,老常大约是属于最坚决最顽固的几个人之一,能跟希特勒,麦卡锡并列前三——难怪中国马列党会叫他顽固派^…^)

    “两个营,六个连,时速40公里,一个小时,已经足够搜索所有可能的片区了,如果这样还没有能找到日军的指挥部,那只能说天意如此。”说道这里,白崇禧摇摇头,“这种可能性很小,甚至于根本没有。松井石根不是那种对于战局有强大预感能力的优秀指挥官,这个人的指挥能力充其量算是中规中矩,能上位完全是因为他的政治狂热,无线电设备的一点毛病,应该还引不起他的警觉……”

    说到这里,白崇禧又瞟了一眼台下的常凯申:这家伙能上位,又是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