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时空航班 >

第158部分

超时空航班-第158部分

小说: 超时空航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有意在“军事委员会”上加重了语气,用意不问可知:常凯申你丫一个管军事的也能在这里谈外交,谈政治,凭什么我就不能跨界一下?

    民国政体混乱,不过大致上可以视为效仿美国的民主政体。美国的政体是个什么结构呢?“政府”最大,“政党”位于政府之下,“军队”则只是政府遂行意志的工具,与政党完全不相干。

    所以,国家的最高领袖是“政府”部门的最高领导人总统——他同时也是全国军队的最高领导人,至于这个总统是否是两大党的党首,这个并不重要。

    按照这个套路,此时中华民国政府的最高领袖应该是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而常凯申在组织分工上不应该管军事以外的事情……好吧,就算他还是国民党总裁好了(1938年3月29日到4月1日,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刚刚被推举为党总裁,结果刚刚上任就接到这么一个热山芋^…^),理论上那也只能管“军队”“国民党”这两个组织内部的事,管不到外交这种政府事务上来。(当然,只是理论上,实际情况大家懂的)

    顺便一提,类似的情况似乎被马列党继承过来了,太祖在建国后不久就卸下了国家主席的职务,但是一直没有卸下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而为新中国定下各种大政方针的人是谁,相信大家都清楚。

    另外董老的职务是什么?

    “中共”长江沿岸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驻武汉代表。

    也就是说,他的组织关系是隶属于中国马列党这个“党”组织,他既不属于八路军这支“军队”,也不是国民党员,换言之常凯申其实管不着他。

二 试探接触15() 
土八路(这几个国府大员下意识地把两个时空的马列党分开来看,1938的马列党当然还是土八路,2020的马列党则视为类似苏联的“外国人”了,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应该不需要解释了吧)这是在释放什么信号吗?比如要“依然办事”之类的?

    常凯申皱皱眉头。董老这话虽然是在说何应钦,但只要不是傻子都听得出来,这是冲着自己来的。

    这让他很不舒服:监督权力,限制权力,不准越权管理什么的,最讨厌了。自古上下尊卑有别,四民各安其位,则天下太平。我们这些上等人做什么说什么,轮得到你们这些狗屁不通的屁民来监督来限制,那还得了?乖乖地给我服役纳粮就好了。

    常凯申自认是曾国藩弟子——从他的表现来看,他倒确实是无愧于文正公的教导——不过这里要说的,是说他骨子里还是个中世纪的封建官僚,封建官僚治理国家的方式说穿了就是上面那一套等级制度,这一点在中国,在欧洲,在印度并无多少区别。在中国是孔夫子倡导的尊卑有别,上下有序及其各种发展和变种;在欧洲是贵族世袭制;在印度是种姓制。

    制度这个东西,决定着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进一步也就决定着社会各阶层的进取动力,然后更进一步,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活力——毕竟,无论什么人都向往着能从较低的社会阶层进入较高的阶层,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当你是一个首陀罗,你肯定会羡慕婆罗门刹帝利的生活,可是面对种姓制,你觉得你有“升级”的可能吗?如果没有升级的可能,你还会努力吗?人人都不努力,这个社会还有活力吗?

    所以等级制度最严格的时候,也就是社会最没有活力的时候。所以中世纪普遍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中国的情况相对要好一些,在隋唐时代就用相对先进的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也因此促成唐宋时期中国较为活跃的社会氛围。相比之下,欧洲和印度就落后了。一直等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欧洲先进的生产力找到了更为先进的制度,这才领先了中国——同时也领先了全世界。

    很显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都已经接近完成的二十世纪中叶,常凯申还想要用这套中世界的思路和理论来治理国家,结果已经不是“不合时宜”那么简单了。

    当然,常凯申还算好的,三哥就更奇葩了。种姓制本身就是比科举制、九品中正制、推举制还要落后的制度,三哥却在二十一世纪的网络时代依然不放弃这种制度,其会闹那么多的笑话也就理所当然了。

    ————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常凯申今天是过来探未来人口风的,他也早知道会被冷嘲热讽,所以全程都在用一张冷冰冰的死人脸来面对,这样可以保护自己,可以让自己内心的波动不会被人看出来——必须要说,他做得很成功。

    但是现在把话题说到权力制衡,他就有些不想听了。任何一个独裁者,对于限制自己的权力,都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哪怕是这些未来人想要限制他的权力,也·绝·对·不行;更不用说是眼下还很“弱小”的土八路(历史上,有人说常凯申会反对美国搞台独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但是我感觉他更像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力。他是害怕美国借着搞台独把他搞掉。当时美国想要换马,想要扶持李宗仁上台,在国民党内可以说是公开的秘密)。

    何况这些未来人已经明确表态,不参与国内政治斗争了,所以未来国内的权力争夺,依然是自己和土八路之间的争夺。

    所以,这个话题不需要再说下去了。

    至于未来人援助国民政府的事,这个还是要谈一谈的。不管能得到什么,都是好事,至少可以省下一部分相关方面的一部分经费。

    比如发电厂什么的——这个还可以给自己那几个兵工厂供电。

    ————

    不过这些人显然是误会自己的想法了。

    “……痿鼋长,不只是电力,你知道美国人为了研究核武器,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吗?”

    这次说话的不是刘将军,而是小杨,估计他的专业与军事史相关,所以对相关数据非常了解。

    不等常凯申说什么,小杨又续道:“曼哈顿计划,投入了十万以上这个时代最优秀的科研人员,以及25亿美元的巨额资金(常凯申表示,那点儿钱也就够我造12个半机场^…^),历时整整三年,而且这还是在美国,他们拥有目前这个星球上,最完备的配套工程和基础设施,以及最雄厚的物质基础……痿鼋长你觉得,你能拿得出这些东西吗,哪怕是其中一项?”

    “……”

    “痿鼋长,我们并不打算介入这边时空的国内斗争,我们来到这边的任务,是建设而不是破坏,是救人而不是杀人。但是,我们是一支军队。保卫中国人民,这是我们这支军队担负着的,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最崇高的任务。我们绝对不会容许,蘑菇云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飘起!”刘将军盯着常凯申,同时还看了他身边的宋美龄一眼,语气变得严厉起来:“如果有谁对中国人民使用核武器,我们就要毁灭他,无论是在这边还是那边,无论是外国侵略者还是……叛国者!”

    “……”

    ————

    话不投机,话不投机……

    常凯申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把那种被打脸带来的不快(其实该说是羞辱感^…^)压了下去,这才道:“刘将军,我们还是谈谈别的吧。”

    他不打算解释什么,那样会弱了自己的气势;不过也不打算放弃要求援助,自己跟这些人谈不下去,那就让子文庸之子超(林森)来谈好了,无论如何,援助是不能不要的。

    “那么痿鼋长想要谈什么呢?”

    常凯申一时语塞,是啊,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还是宋美龄机灵,看到丈夫当场受窘,宋美龄道:“那么,还是播放一点比较轻松的话题吧——有了贵军,民族问题应该不成问题了,那么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解决中山先生提出的民权,民生问题。”

二 试探接触16() 
二试探接触17

    虽然说未来中国在民权民生方面做得也不差——至少绝对比国府要做得好——但是要展示这方面的成就却让人有点犯难。国防上的成就展示一下装备,展示一下部队面貌(两者统一就是阅兵),很容易就能让人感受到力量——特别是核武器这种颠覆性的力量能够很直观地让人知道,未来的军队无可匹敌。

    但是民权与民生方面的事情就没那么好展示了,这涉及到太多没有实体的东西:比如耕者有其田“制度”,比如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如城市化程度,等等(光是拍一些xx大桥,xx高铁,xx新农村,外滩之类的东西不行,这种炫耀很有可能被认为是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不过出于减少这个时空的国内争斗,让国府老老实实地执行三民主义考虑(如果是按照大陆给出的三民主义的解释,那么三民主义其实并不比社会主义差什么。比如三民主义在民生方面可以概括成两点,一是“耕者有其田”,二是节制资本,防止私人操纵国计民生——这基本可以等同于马列党的土改和限制官僚资本、发展民族工业。

    当然,在原来的时空中,由于国外势力的干扰,国民政府就算想要实现这两个目标也难以做到【当然,常凯申他们对民生问题本来也不关心——他们自己就是靠着地主阶级以及外国爸爸的支持才能上位的】。可是现在,如果国民政府真的有心,未来中国完全可以保证外国势力不会介入。至于国内的反对势力……神马玩意?),未来政府还是拍摄得有民权以及民生方面的纪录片,而且是为在这个时空播放而专门拍摄的,不同于军事方面,直接拿2019阅兵式摄影记录来充数。

    于是国府大员们就看到了一部比较奇怪的,详细阐述了未来中国所采取的内政政策,这些政策的分析,以及这些政策所取得的成就,再配上一些超大型工程的配图和解说……咦,怎么搞得跟新闻联播一样?

    可想而知,这种片子对于常凯申等人而言,毫无吸引力。对于常凯申这样的独裁者来说,维持和巩固自己的权力,这才是最重要的。实现国父的三民主义,当然重要,但是这个三民主义不能跟自己的权势相抵触,否则就算是三民主义,也一样滚开。(曾经有某个缝衣针厂老板找到新八军长高树勋诉苦,说是自己的员工必须给每个特务上缴十万“孝敬”,才能避免被拉壮丁。高树勋愤而质问陈诚,你们把国父的三民主义写在书上,挂在墙上,你给我指出,全国哪一个县实施了孙先生的三民主义?陈诚无言以对;于是高树勋又找到常凯申,常凯申的反应可谓是开了某种先河:耸肩,点头,然后“呵呵”)

    未来中国政府想要在这个中国实现三民主义,可以!欢迎!但是在实现三民主义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我常某人依然是国民政府的领袖,必须保证我的权力不受侵犯。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不介意配合你们向三民主义——然而这肯定是不可能的,董必武那家伙现在已经在提醒自己,要让林森那个棺材瓤子来领导国府了。想也知道,如果没有未来人撑腰,那些土八路肯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换言之,这些未来人只关心三民主义,根本不关心我常某人的权力。

    那就不要怪我常某人不配合了。没有我首肯的三民主义,那还是三民主义么?

    ————

    不过既然已经开了口,不把片子看完,貌似是不礼貌的,而且……有心虚的嫌疑。

    于是大家耐着性子把这部新中国经济成就展看了下去(至于这些经济成就是怎么来的,经济建设过程中都走过那些弯路,什么没收地主土地,解放生产力,没收官僚资本,扶持民族工商业,取消苛捐杂税,出口退税,行业补贴之类的,全都被选择性地忽视了)。

    不得不承认,这些未来人做得很厉害,接近80万亿元的国民生产总值(按7%的年增长率计算,2020年的时候应该在这个数字上下),上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减持美元^…^),这样庞大的数字让国府几个人脑袋都有些转不过来:他妈的,这帮未来人到底是多有钱啊?有这么多钱,买下日本……不对,买下美国都够了吧?

    接下来,是工业领域那一串耀目的世界第一:煤,钢铁,石油,水泥,发电量……这些东西动不动就是多少“万万吨”。产量大用量大也就算了,尼玛的居然超过全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你们这些人也未免太疯狂了吧,光是把他们报出来的这些数字的百分之一弄过来,中国就立马可以宣布成为这个时空的“工业强国”了。至于年产七千六百万吨船舶(2011年产量,之后就逐年下滑——不过到了战时,产量可以急速增加),两千四百万辆汽车(2015年数据),上万公里的铁路(而且这些铁路上的机车能跑出300公里的时速——比这个时代的飞机还快)……一干人有些恍惚:这些未来人是有骆驼不吹马,专捡个大的来啊。

    发生了一点小插曲。

    “刘将军,这上面说你们一年只生产几百架飞机?”示意小杨暂停了片子之后,戴笠疑惑道,“你知道日本现在年产多少飞机吗?”

    “我们当然知道,而且比你们更知道。”刘将军坦然道:“即使到了1945年,日本即将战败投降之际,他们依然有月产飞机千架以上的能力,仅仅是因为缺乏原料和飞行员,这才导致实际产量不高——可是,戴局长,你要知道,我们那个时代的飞机跟这个时代的飞机有很大的不同,年产几百架已经很不容易了。比如日本,它依然算是工业强国,但是已经完全不能生产(第五代)飞机了。”

    好吧,这个算是一点小瑕疵,不过国府难道有资格笑人家么?国府一年能产生多少飞机出来?一架?半架?退一步来说,这也可以看出未来的人无意欺骗自己这些人,他们就算说自己年产几万架,几十万架也没有人知道真假,对不对?

    如果说工业方面的这些成就让人目瞪口呆的话,那么农业方面的成就,则彻底让国府这些人思考不能了。

    什么成就这么了不起?是亩产上千公斤的超级稻?还是人均粮食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