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空航班-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刚刚应该把那小子带在身边的。
不过现在后悔也迟了:想也知道陈赓那滑头肯定会立刻带着那小子逃开,而接下来的几天,自己会被洛甫绊住(向马列国际汇报这个是正式的工作,而且工作量还不小,绝对不是随便应付一下就行的),等到自己完成工作,中央也早就知道该知道的一切了。
还是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吧。
抛开懊恼的张国焘不谈,陈大将带着魏承恭很快来到了总理面前,汇报这半天的经历。
“你做得很好,足以称得上机智勇敢,”听完魏承恭回忆的,尽可能详尽的谈话(当然不可能全部回忆起来)内容,总理赞许道,“好了,你去休息吧——当然,想要去指挥部继续你的工作也可以。”
“那个……总理,”一向很跳脱的魏承恭忽然嗫喏起来,“我能不能跟欧阳同志在外面呆几天?”
几个人愣了一下,总理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年轻人,“怎么?害怕了?”
“害怕……倒是说不上,”魏承恭回想了一下跟张国焘谈话的经历,“我觉得他不会对我用极端手段——不知道这个看法对不对。之所以不想再跟他搅在一起,只是因为觉得太累,一句话都要反复琢磨好几遍,还要琢磨这以后的影响什么的,太伤脑筋了。”
“不会对你用极端手段,这个判断倒是没有什么错,”总理先是肯定了魏承恭的看法——这样可以让这小子安心,“他盯着的是全军的领导权,这方面你说不上话,你存在与否,意见如何无关紧要——但是在另一个方面,没有了你却是整个红军的巨大损失,他既然着眼于全军的控制权,就不会做这种不理智的事。”
“……”
“至于你想躲他几天,这个其实也没什么必要。接下来的几天,我们的张副主席会很忙,没工夫再来理会你了。”
“嗯?”魏承恭微微愣了一下。
“陈赓跟他说的工作,可不只是转移他的注意力而已——当然,如果你实在想要离他远一点也无所谓,这个决定权在你。”
想想以后大约很难再有这种“战地采访”的机会了,为了张国焘这家伙放弃这难得的机会……魏承恭决定,还是留在指挥部吧。
“对了,总理,我听陈将军说,张国焘接下来可能会采用这个新的说辞来争取支持,这会造成影响,”说到这里,魏承恭踌躇了一下,这才又道:“红军不会南下吧?”
“当然不会,”总理诧异,“你怎么会这么想的?”
“我只是担心……”
总理笑了笑,拍拍魏承恭肩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无论如何,能够决定红军走向的,只有政治局、还有军委的同志;这些同志都是明白人,任他张副主席再怎么舌灿莲花,也不会看不清形势。所以这一套说辞在决策层中必定全然无用。至于说在决策层之外……”
说到这里,总理沉思了一下,自言自语:“决策层之外……”
“如果他把这套说辞用在决策层之外,就说明他决心已定了。”陈大将在一边接口。
两人都是聪明人——所以说起话来难免有些半头半截。不过魏承恭也不笨,稍微愣了一下,便明白了两人的意思:张副主席这是打定主意要分裂红军了。
“我们的工作得抓紧了。”总理向陈大将道,“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张国焘把四方面军拉到错误路线上去……”
————
总理他们做出怎么样的对策,这个当然不是魏承恭能参与的——甚至不是他能知道的,所以,他自觉退出了房间。
然后,心头感觉怪怪的。
“我这算不算是卷入了高层的斗争呢?”扪心自问,魏承恭心里稍微有些异样的感觉。
一直以来,从各种影视小说中得来的印象,高层的政治斗争都是扑朔迷离而又冷酷无情,每次看到这样的桥段,扪心自问,他自觉自己没有那么多心眼儿去跟故事中那些人斗法——所以,虽然出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其选择了救国作为自己的使命,并选择了以援红作为救国的手段,他却很自觉不参与中国马列党的内部斗争。
哪怕自己的好奇心再是怎么强烈(对于某些党内秘辛),哪怕自己再是怎么想要对中共的人事任命发表一些意见(比如用粟裕顶替林彪之类),他都努力克制着没有说出来。
老话说得好: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这一点上两边的做法倒是都差不多:中央对他的态度是“三不”:不强迫、不干涉、不催促。而他的回报也同样是“三不”:不多嘴多舌,不盛气凌人,不自以为是。
基本上,这是两边能够相处愉快的根本原因。
然而现在,看来是卷入马列党内部斗争了,虽然他还有些不敢确定(之所以不敢确定,主要是因为这个斗争看起来好像不那么残酷。)
不过虽然不那么残酷,但是只凭现在看到的,就已经让他有些受不了了。步步小心,步步惊心,时时算计,时时被算计……魏承恭觉得,自己果然还是珍爱生命,远离政治比较好。
而且老是看这些勾心斗角的事,也很让人郁闷——即使正在斗争的是红军老前辈。
————
还是去关注一下军事斗争吧,看看这方面的好消息,能让人心情愉快。
红军果然还是没有让人失望,各条战线上不说是捷报频传,却也颇能振奋人心。
红军的分派很有特色。
南线,彭老总的部队集中了全军几乎所有的马匹——包括一部分从藏民羌民手中交易来的马匹——组建了一只小规模骑兵。之所以这么干,考量有二:第一,在青藏高原这么一个放得开的地方,骑兵的战术价值不言而喻,配合能小范围快速传递信息的对讲机,他们几乎总能在最合适的时机出现在战场上最合适的地方,遂行破袭、掩杀、追击、威慑等任务,配合步兵灵活展开的阵地战和运动战,让敌人苦不堪言。
第二则是因为彭老总的部队势必是最后一支撤离松潘的部队,极有可能被迫遁入草地——有一队马匹等于是有了一批额外的军粮。
如果说南线的彭总是加强了机动力,那么东线的林总就是加强了攻击力。林总的部队集中了全军的炮兵,砸开了松潘城的外围防御——好吧,炮弹不多,所以炮兵的作用其实没那么大;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其实是红军参照未来四野攻坚战术专门训练出来的一批攻坚部队。
限于物资供应,这批部队的战斗力远远没有未来的四野那么强大,不过胡宗南的部队也是初来乍到,根本来不及构筑多么坚固的工事,再加上红军的炮兵再差也是炮兵,在某些关键地点上能起到四两千斤的作用。所以松潘的外围防御很快就悲剧了。
然后战斗节奏就进入了红军战史中很罕见的巷战。
整个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几乎没有打过真正意义上的巷战。红军不守城(即使在五次反围剿的时候也很少守城);攻坚城攻不下,攻空城对手一般一下子就垮了。所以战斗很难进入巷战,有限的一些城市内战斗说是巷战不如说是追击战。
实际上,这种情况也跟对手有关系。国军当时也很少打巷战,不只是面对红军,面对其它各路军阀以及各路军阀之间也很少打巷战,城市争夺战基本集中于城墙,当城墙或城门被攻破的时候,防守的一方就会很快失去斗志。少有的一些能够在城墙失守后还能守住城市的将领——比如傅作义——就显得卓卓不凡,皎皎不群。
像这一次的松潘争夺也是如此。从截获的电报来看,在外围阵地失守后,胡宗南判断松潘已不可守,就准备放弃了。
无奈校长想要一举尽全功,给他下了死命令,这才不得不硬着头皮撑了下来。
拉锯了两天,后方的补给突然剧减,仅仅能保证最嫡系部队的需求,不仅如此,还有了自己的侧翼出现大量红军的消息,就连后方都出现了少量袭扰部队。
胡宗南本人的嫡系倒还镇得住(在补给不足的情况下,会优先保证——当然所谓“优先”,也就是别人吃三分饱的时候他们能吃四分饱),不过配属的部队就没那么听话了。为了加强胡宗南的实力,常凯申命令小六子拨了两个师给胡指挥,结果那帮东北兵饿急了,又知道了“后路不稳”,于是就开始胡来了。
到魏承恭回去2017的时候为止,胡宗南经历了手下的两次哗变,一次与本地人的对抗(东北军跑到喇嘛寺去“征粮”,会发生什么不用多说了)之后,之后他果断给自己的校长拍发了绝命电——而且一发就是三封,不过用意当然是变相要求撤退,兼且甩锅: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就是补给不济,后路不通,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您老人家要是没有别的办法,那我也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
十八()
(抱歉,卡文了,想要描写一下常凯申的心路历程,让他骂几句娘希匹,让大家舒服一下,却感觉线索很乱,不知道该怎么整合到一起。几次推倒重来都不让人满意。现在先把一些片段发上来。大家看看,给点儿意见。)
————
这两天常凯申的心情很不好。
因为电报——不只是胡宗南的电报。
当然,胡宗南的电报是主要原因。那家伙,说什么“职部缺粮,虽罗掘俱穷,而日食不过四两;职部缺弹,虽一再节用,而所余不敷一战。”而说到赤匪,则是“勇悍非常。虽被弹如雨,不能吓阻其前进;拼刺绝佳,虽以寡击众,亦可压服我官兵。”末了,还不忘拉上一帮人搞法不责众,“向者以为匪中央所部,能辗转万里而至于斯,皆因各地方实力派保全实力,消极避战;今日方知非是诸部无能,实因赤匪太强悍也。”
对于这篇“胡”说的电文,常凯申表示,我有一句nxp——哦,不对,现在自己在四川(瞎)指挥,还是入乡随俗吧——mmp,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你丫的弹药都“不敷一战”了,还怎么让人家“被弹如雨”?而且还“不能吓阻”……你当赤匪一个个都是罗通转世,能盘肠大战的吗?
说国军“日食四两”(注:按600克每斤,每斤16两计,只有约150克)……好吧,这一块儿就算咱这个运输大队长难得的失职了——可要说就因为这个原因就导致你的部队就无法作战,当我不知道我的部队缺粮的时候是什么德行啊?除非当地的老百姓都死绝了,否则绝对饿不死你。
再说,就算部队真这么缺粮,我就不信那些赤匪就能吃得饱。别人能打你为什么不能打,拿这个当理由……还是那个话:我有一句nxp,哦,不对,是mmp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还有赤匪勇悍……你丫的跟张国焘打了那么多年交道,到今天才知道赤匪勇悍吗?那些红脑壳不怕死,敢打敢冲,这个我承认;可是那又怎么样?只要战略正确,战术得当,他们还不是被我常某人打成了丧家之犬?要不是杨永泰那个“驱虎吞狼”的计策,我早就把他们打成了路边的死狗。
同样的战略战术(严防死守),在我这里就非常好用,怎么到了你那里就行不通了?
最让常凯申生气的是,这家伙居然还扯上了南方的那些军阀……你的意思是,你犯的错误跟他们一样,他们既然没有受到处罚,所以也不能处罚你,是吧?好吧,这点我认了,谁让你是我的学生呢——问题是,你这么说,是自视为可以跟李宗仁白崇禧,王家烈龙云刘湘那些人并列么?
一想到自己的这个首席弟子居然也敢跟自己这么说话,常凯申就忍不住想要骂nxp……哦,不对,是mmp,有一种要派陈诚或者汤恩伯去把胡宗南替下来的冲动。
十八 2()
(卡文中——如果这种情况再持续两天,地效就转而先更新下卷。)
————
不过想也知道,那两个家伙不可能过来接这个烂摊子。蒋介石太清楚手下这些人的秉性了,让他们一起来吃肉简单得很,让他们一起吃苦——不互相扯皮,互相推诿,互相拖后腿,自己就该烧香谢神了。
说起来,自己是不是该提拔一些年轻人,来刺激平衡一下这些已经暮气沉沉的老家伙?
想到暮气沉沉,蒋介石忍不住叹了口气。虽然知道历史上每一个王朝走到最后,官场都会腐败不堪,都会弊病丛生,可是……自己的王朝,明明才刚刚开始啊,应该还处在上升期才对吧。像北伐那样以寡敌众,还能势如破竹一进千里的战争,在中国的历史上,不都是只有在开国的时候才会出现么?
还有以虞洽卿为首的江浙财团,累计支援了自己七千万银元之巨,这难道不是自己的集团正处于上升期的证明么?就像刘备起兵有张世平苏双送钱送马送兵器,曹操起兵有卫弘破家资助一样。要知道在这一点上,自己比国父做得还要成功,国父他还要周游海外,向华侨向日本募捐,自己可是坐在家里,人家就自己送钱来了。
好吧,这些都是老黄历了。在当今这个世界上,像中国这样的弱国想要保持独立,就必须搞好和列强之间的关系。而面对列强,现在的中国有谁比自己的手腕更高明?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自己明智地避其锋锐;面对傻不愣登的苏联,自己巧妙地利用日本人的威胁狐假虎威骗取援助;面对大洋彼岸国势方兴的美国,自己果断地展开了“中美合作”;面对江河日下的英法,自己大度地照顾他们的脸面;面对正走在复兴道路上的德国,自己虚心地摆出了学习求教的态度……还有谁,能把对外关系处理得这么好?
还有在党内压制汪精卫,胡汉民;在国内巧借赤匪之力,有条不紊地遂行统一;即使是面对有不利的局面——比如中原大战的时候,面对冯、阎、桂三大势力的联手进攻;比如在贵阳的时候,身边无军,而赤匪气势汹汹而来——也能有莫名其妙的好运气,帮助自己度过难关——比如小六子东北易帜,比如孙渡突然不听龙云的话了。(龙云让孙渡做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