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时空航班 >

第168部分

超时空航班-第168部分

小说: 超时空航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八 7() 
“李润泽,男,生于民国元年,复兴社浙赣分社社员,浙江金华人。他家里是开纺织厂的,欧战时发家,本来小有资财,欧战结束后受到日货的排挤,经营每况愈下,最后家里的纺织厂被日本人并购。因此其人对日本人非常不满,常扬言说是想要手刃日本人我孙子(注1)太郎,这个我孙子太郎正是并购他家纺织厂的日本商人。”

    “肖环山,字剑臣,光绪二十九(1903)年生于湖北宜昌沙洋县,家有资财,少时就学于省立沙洋中学。民国十六(1927)年投入何健军中,积功升至营长;民国十八年,在中原大战中先是被白崇禧俘获,后来被我军感化,弃暗投明。于诸次剿匪中,颇有建树,积功升至团长。民国二十二年,因涉嫌泄露军事机密,官职全免,入于敢死队中,后又于剿匪作战中积功累升至营长。在一个月前,于长汀县城中神秘失踪。”

    “失踪?”陈布雷纳闷了。

    “一起失踪的还有我军数名工作人员,以及曾任匪中央政治部主任的顾作霖等十余名政治犯。”

    陈布雷心里“咯噔”一下,这事怎么听,好像都是这个肖营长把赤匪大头目给放跑了啊……

    一说到顾作霖失踪,蒋介石又气不打一处来:好不容易才抓住这么条大鱼,居然不声不响地失踪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们失踪的事,详细跟我说一下。”

    他决定,自己亲自了解一下——之前他都只问结论,不问过程。

    “这事说起来真的很难令人置信。”戴笠斟酌着道,“据狱卒报告,那天早上,肖营长和他的副官进入监狱,就再也没有出来。时至中午,狱卒送饭进去,这才发现,所有的人都神秘不见了。监狱长一开始以为是越狱,一面通报城防司令全城戒严,一面在监狱里详细调查,可是最后结果却是,监狱里没有任何密道暗道,唯一的出口就是监狱大门,如果二十多将近三十个人从大门离开,不可能不引起守兵的注意。”

    “哼!那帮饭桶,能看出来什么?”蒋介石不满意地评价了一句,然后又问道,“后来呢?你就这么信了?”

    “学生也不信这种天方夜谭一样的事,于是亲自带队去那个监狱里仔细检查了一番,发现监狱长所说属实。学生通过那些政治犯所戴的脚镣在地面上拖行的痕迹发现,那些人在消失前,都集中到了问询室。而且那种拖行痕迹到了问询室以后就没有再离开,也就是说那些人实际上是在问询室里突然消失的,不仅如此,据监狱长所说,问询室里面的某件询问工具,也不见了。”

    “哼!”蒋介石又哼了一下,不过却不说什么了。他所能想到的赤匪逃脱的最可能的法子,是地道。可是地道这个东西,是绝对不会出现在问询室中的——犯人去到询问室,肯定是手足受制,坐老虎凳灌辣椒水,那能誊出手脚来挖地道?

    “此外,这个问询室显得很有条理,没有什么损伤的痕迹,这说明当时集中在房间里的双方,没有冲突过。经询问监狱长和卫兵,可知当时问询室里我们的工作人员足有六人,这些人虽然没有配枪,但是各个都身强体壮,如果加上肖营长和他的副官,那么就足有八人,无论怎么想,这么多人也不可能被二十来个身体病弱,还带着手铐脚镣的犯人制服,按照两个卫兵所说,他们也没有听到监狱里有打斗的声音,前前后后都只有一些隐隐约约的说话声,似乎是肖营长正在劝降赤匪。所以,也可以排除赤匪逃脱的可能——如果他们真的试图逃跑,我方人员不会不加以阻止。”

    “最后,按照狱卒所言,从肖营长他们进监狱,到发现他们失踪,中间所经过的时间不过两个小时,而城防司令在接到监狱长的报告后,就立刻关闭城门,全城戒严。然后全城大索。”

    “不用说,还是没有找到人,是吧?”蒋介石挖苦道。

    “是,无论是全城大索,还是派兵出城追查,都没有能找到那些人的半点蛛丝马迹。这很不可思议:如果说失踪的人只有一个两个,那还好说,可是现在失踪的人足有将近三十,这么大的目标既不可能在城里藏得下,也不可能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去到城外——他们那些人里面,绝大多数都病弱得连走路都费力,不少人身上还滴血——哦,学生在问询室里找到了不少血迹,看样子伤得不轻。显然,这样的一队人要通过城门离开,很难不引人注意的。”

    蒋介石:“……”

    “据此,学生觉得,可能真的是有什么我们还不了解的原因,造成这些人失踪。而肖营长他们,可能真的只是适逢其会。”

    蒋介石:“……”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可疑的话……”戴笠说到这里,忽然迟疑起来。

    “有什么话就直说。”蒋介石不满意了。

    “在确认肖环山营长很可能真的是神秘失踪后,学生曾经询问过他的部下,想知道他有什么异常。然后就知道了,肖营长在从连城开往长汀的路上,曾经路遇一个德国华侨。”

    “德国华侨?”蒋介石愣了一下,“他跟这个案子,有什么关系吗?”

    “有!”戴笠很干脆地回答,“肖环山营长失踪的时候,所带的那个副官,正是这个华侨。”

    蒋介石:“……”

    虽然模模糊糊地觉得这事儿有点儿蹊跷,但是任凭他把脑洞开到无穷大,也想不通该怎么才能把“路遇德国华侨”跟“三十个人神秘失踪”联系起来。

    不得已,还是问问手下人的意见吧,“这个德国华侨,是什么来历?”

    戴笠无奈地摇头,“这个就不知道了,消息实在太少。学生曾经想过向德国方面索要所有德国华侨的资料,挨个排查,但是这很难。如果那个华侨是在世界大战前就已经入籍德国,那更是几乎不可能查得到。”

    ————

    (注:日本确有这个姓氏——日本人姓氏之多,世界第一,记录在册的姓氏有十二万以上,想要背日本的《百家姓》,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十八 8() 
(突然开了个脑洞:用0*9*4或者0*9*3不载dao弹,载运一批海军陆战队于1941年时从秦皇岛下水,一路潜入吴港,能不能把刚下水不久的大和“偷”回来?如果能办到的话,应该能气得日本人吐血吧。如果能用94式舰炮炮击东京湾……

    书友中如果有海军方面的大能,请帮我参谋一下。网上实在查不到更多的信息,大和舰员编制约2200人,当然,只是要开动的话用不了这么多人——这个地效还是知道的。)

    ————

    听起来这个肖营长应该没有通匪——陈布雷如是想到,同时稍稍放下了心。他是真心不希望这个很有几分才气,又总以国家为念的年轻人因为通匪,就这么被委员长杀掉,如果他还能再次出现的话。

    跟随委员长多年,老陈早已号准了蒋介石的脉:只要不通匪,贪污也好,受贿也好,舞弊也好,弄权也好,什么都好商量。

    而如果是有通匪的嫌疑——注意,只是有嫌疑——那么……杀无赦。

    陈布雷有时候真的难以理解:蒋委员长到底是跟赤匪有什么样的仇恨,赤匪到底是刨了他八辈祖坟,还是把他孩子扔粪坑里了,还是把他女儿卖窑子里了?以至于他因为这种切齿痛恨而产生的种种行为,到了无法理喻的地步。如果说是为了维持统治的需要——比如蒙古人想要shaguang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那么把人杀了也就是了。可是委员长他就不只是杀人,他愣是能一边满口宣传“文明开化”,一边在二十世纪恢复车裂,腰斩等刑罚。仿佛不如此就不能解心头之恨。

    (非要说的话,蒋介石对马列党人的种种行为,似乎只有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行为可以比拟,区别只在于他本人不像希特勒那样真正且完全地掌控了国家,他的手下也没有盖世太保那么强的执行能力)

    ————

    蒋介石无奈地叹息了一声。作为一个du裁者,一个上位者,“凡事尽在掌握中”是必然的追求,然而这一次的事件却让他清晰地知道了,这世上有些事,是自己手中的权力无能为力的。

    这种感觉当然非常不好,但是谁也没法子,就算生气,到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叹气了事。

    “既然如此,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蒋介向戴笠道。说完又转向陈布雷:“布雷先生,你刚才说其文可修,那么,就请先生你来修订这些文章,编辑成册,怎么样?”

    “修订?”陈布雷有些懵了,这是闹哪一出?就像这些随笔中所言,日本人在中国特务遍地,公开这样从战略层面到战术层面都具有指导意义的文字,这是要提醒日本人以后侵略的时候注意吗?

    “对,修订。请你和畅卿先生(杨永泰)牵头,加上辞修——嗯,还是跟寿山一起好了,他最近会比较闲——你们三个人一起,办一个对日作战研究室,把这些零碎的文字编辑成册,全军全国印行。”蒋介石一边说着自己的构想,一边又把目光放在了那份随笔集上,“当然,要注意区别内容——我觉得这些随便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不怕被日本人知道的,比如外交方面的问题,这方面的问题日本想改也改不了,就算被他们知道了也不怕;有可能受到日本人干扰的,比如空军买飞机的问题,像这些内容就限于空军的高层知道就可以了,不要让日本人知道后展开针对性的行动;不能让日本人知道的,比如训练将来展开特种作战的小部队,这样的东西就限于几个部队主官知道就可以了……具体哪些内容该让那些人知道,就由寿山和畅卿先生协助你判断好了。”

    “哦……”陈布雷这才回过味来——同时也大致猜到了蒋介石的用意。

    “最近,有些人太闹腾了,”看到陈布雷一副恍然的样子,蒋介石干脆证实了他的猜测,不动声色地解释道,“那就弄点东西给他们看看吧,让他们知道赤匪只是把抗日的口号喊得响亮,政府可是实实在在在研究如何对日作战。”

    陈布雷心道:果然……

    “高见。”陈布雷还没有说什么,杨永泰开口了,“只是,委座,‘对日作战研究室’这个名字,是不是太招摇了,学生恐怕被日本人知道了,会多生波澜。”

    “那么畅卿你的意思是……”蒋介石问道。

    “不如更名叫‘未来战争形态研究组’,这样就能掩人耳目。另外,学生愚见,觉得还可以请百里先生,耿光先生加入这个小组,这两位都是我国兵学泰斗,战略大家,让他们负责研究对日作战,正是得其所哉,他们一定会很乐意的。”

    蒋介石不语,从座位上站起身,来回走了两步,点点头——这两个人不算是他的派系,但即使是他,也无法否认这两个人在国内军界的地位。

    “另外,学生觉得,这个小组的组长还是由痿鼋长担任最好。”

    在场众人——特别是陈布雷——心中都大骂无耻:这个研究组是要出成果的,成果是要发表的,发表是要署名的……就算用研究组的名义来发表,蒋介石作为小组长,也必定是署名第一。

    陈布雷骂归骂——之所以要骂,是因为他做为一个文人,对于“剽窃”一事,是深恶痛绝的——却也不由得叹服,这家伙还真是会找机会拍马屁。以他所知,蒋介石就偏偏吃这一套——痿鼋长最喜欢在人前卖弄他的战略眼光,眼下这可不只是卖弄而已,而是着书立说,怎么能不让他心痒难耐?

    果然,蒋介石沉思了一下,就立刻拍板:“可以!”

    如果不是我慧眼识英才,这些笔记也只能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营长手中蒙尘而已。能够让这份笔记得见天日,这份功劳,我当之无愧——蒋介石如是想到。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众人告辞离去,而杨永泰又被留了下来:“畅卿,陪我走走。”

十八 想好标题了:心腹之患() 
(p。s:一,有朋友问群号,地效是回复了的,但是被zhulang删除了。后来地效就换了一首藏头打油诗,结果还是被删除了。

    虽然被删除不高兴,但是这首打油诗地效觉得倒是不错,可以拿来自况了,给大家看看吧。想要群号的……不多说了

    一路行来且自夸,

    六根清净总宅家。

    三部长篇发zhulang,

    零碎散文看天涯。

    六经之外说超赛,

    九天之上写哪吒。

    二千日更没做到,

    九百月酬自难达。

    四方朋友多支持,

    地效总会完成它。

    二,昨天是九一八,本来应该发一篇的,不过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吧,没能写完。

    为表歉意,给大家看点小东西——也可以算是剧透了。

    一九三八年,那是一个夏天,

    有一架飞机,在日本的海里面扔下几个弹。

    神话般地“清洗”了座座城,

    奇迹般地升起了蘑菇云山。

    “东风”呀吹遍了东方岛国,

    “巨浪”呀滋润了日本两岸。

    啊,小日本,啊,小日本,

    你妈的居然也会有今天,

    你迈开了一副百年的新画卷,

    走向死气沉沉的“核”冬天。)

    ————

    “畅卿啊,你要帮我想个办法啊。”

    等到人都走了,蒋介石带头,和杨永泰一起走出了有些压抑的房间,缓步走在别墅优雅的后花园里。

    蒋介石缓步于前,杨永泰亦步亦趋,等到心情稍微舒畅了,蒋介石这才长长地叹息了一声,“你让我网开一面,用赤匪为前锋,趁机西进的策略,现在是可以告一段落了。可是,赤匪这心腹大患,依然还是心腹大患啊——他们甚至比原来更难对付了。你也看到了,眼下他们拥兵十五万,猬集一处,离北边儿又那么近……”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真要是让他们得到了北边的支持,只凭中央的力量,就很难收拾他们了。”

    杨永泰显然是下过功夫了——这个人情商堪忧,但是智商无疑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