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时空航班 >

第59部分

超时空航班-第59部分

小说: 超时空航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月31日。

    时间已经很晚,总理的房间却还亮着灯。

    自从进入藏区,军事压力倒是大减,薛岳没有敢追过来。原因么?一来川西地区……哦,不对,现在应该说是西康地区是典型的山地,仅凭十万中央军加上当地刘文辉的两三万残兵败将(这里说的残兵败将不是指被红军打败,而是指刘文辉刚刚跟刘湘争霸失败),去跟六万红军在西康这么大的地域里拼山地战……胆子发麻啊。

    其次,西康地区地广人稀,地瘠民贫,生产落后,根本无力支持大量军队。红军前面过去还稍微好点儿,他们是把地主打倒,然后没收粮食;自己这十万大军后头跟过去,就只能从普通农民手里抢粮食了……既没有效率还招民怨。

    至于说自带后勤补给……拉倒吧,以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话是白说的?大家只要想一想日后的康藏公路修的有多艰难,就知道这是个有多馊的主意了。

    综上,六万红军在这一区域,基本是无敌的存在。当然,这地方不可能养得起六万红军,所以红军依然在逶迤北上。

    不过队伍拉得比较开,大致上,分为前卫(一军团),中军(中央纵队,三军团),后卫(九军团),左右护卫(五军团,八军团已经整编掉了)。这样做的好处有二:第一,可以在较大的地域内收集物资;第二,可以把衣物集中起来,用在翻越雪山的部队上(具体来说,就是先把全军“多余”的衣物都集中起来,交给一军团用来过山;一军团过山以后,再派少量部队把衣物又送回来,这样一批批地把部队送过山去)。

    今天总理(不止是总理,决策层基本都在)之所以工作到这么晚,就是已经翻越夹金山的一军团派了一个营,携带衣物——更重要的是翻山的经验——又翻回过来。

    ————

    “……翻越雪山确实有一定危险,不过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邪乎,我们一军团这一次翻越雪山,伤亡总计37人——不过,我们没有遇到坏天气,据老乡说,如果是遇到风雪天,伤亡有可能会急剧增加,所以还是要请上级不能轻视这个问题……”

    “……高原反应并没有什么了不起,除了极个别的战士出现了不适症状外,对于部队的影响不大——据老乡们说,这在头一次来雪山的汉人中间,倒是很少见。”

    “……翻越雪山的时候不能停下来休息,可以在见到雪的时候充分休息一下,然后一鼓作气翻越雪山,在山上一旦停下来,除非有同志们帮助,否则就很难爬起来了。说是一鼓作气,也不能走得太快了,在山上总觉得憋得慌,气喘得厉害。”

    ……

    听完战士的汇报,计议了一下——其实没什么可计议的,翻越雪山可能遇到的困难,大家都已经提前知道了,而且做了很充分的准备——就散会了,众人各回各屋,准备明天过山。

    “小傅还没有来?”设计师向总理问道。

    “还没来。这时候还没有来的话,估计是不会来了”总理笑道:“我们的说法大约是把他吓住了。”

    “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吧,他也有可能是去了陈老总那边,”设计师吁了一口气,“我觉得,我们恐怕要等到下一次他过来的日子,才能肯定他有没有被我们吓住。”

    总理点头:“说得也是,我有些心急了。”

    正说到这里,就听到魏承恭的声音响起:“总理,你们的会开完了?”

    ————

    “小傅你怎么……”

    看到魏承恭那张脸,总理和设计师虽然有些吃惊,倒也没有吃惊到说不出话来的地步。稍微缓了缓,把心情稳定下来,总理就问了:“你怎么过来了?不怕出问题吗?”

    “没事……好吧,准确地说是事情不大。我在我们那边租了个仓库,下足了消毒杀菌的功夫。这次买的东西,搁里面先喷消毒液,再上紫外线(民用紫外线消毒器,这东西不难买到,也不贵)。不瞒您说,光消毒液就花掉了两千多块……”

    “这个钱就算我们身上——话说转身来(四川话,就是“话说回来”的意思),我们的账户上资金还充足不?”习惯了魏承恭有时候无厘头的说话方式,设计师偶尔也会学着幽默一把。

    “嗯,没事,账户上还有两百多万(指流动资金,红军给的东西以古玩器具为主,数量以吨来算,真要是全部变现,别说两百多万,两百亿估计都打不住——不过魏承恭当然不敢这么干,到现在,也就卖了十来件而已)。不过话说回来,随着我的能力升级,物流量加大,以后账面上需要准备的资金恐怕要增加。”

    “这不是资金的事,”总理苦笑,“好吧,你有心了,这次都带了什么东西过来?”

    “东西有点儿多,您两位过来看看吧。”

    说着话,三个人打着手电来到了一个空地,堆得满满当当的。

    “高原药物五百公斤……”

    “呃,这个我们暂时还不缺,”设计师道:“说实话,这东西用量并不大。”

    “便携式氧气罐一万个(每个大约100克,一万个也就一吨左右)……”

    “氧气罐?”总理拿起一个看了一下,上面的说明太小了,夜里看不清楚,不过光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用来做什么的了,“有心了。”掂了掂,疑惑道,“很轻啊,这装的不是液氧?这能用多久?”

    “装液氧?那这罐子就直接炸了,这里面是压缩氧气,至于说能用多久……看怎么个用法,”魏承恭解释道,“这说明书上说,能用100秒左右。一万个罐子,平均每个班可以有一个,医疗班和收容队可以多带一些,我们争取不让一个战士因为缺氧而被留在雪山上。”魏承恭信心满满地说道。

    正说着话呢,就看到主席,总司令等人又回来了——设计师用对讲机叫来的。

    “怎么回事,小傅又带什么好东西过来了?”主席笑眯眯地,“恩来,这下你信了吧,我早就说过了,你们那个办法不管用。”

    总理苦笑,“是啊,办法总比困难多。”

    魏承恭莫名其妙:“你们……有什么事情瞒着我吗?”

    “现在也没必要瞒你了。”总理道,“好吧,先不说这个,先来看看你带来的这些用来爬雪山的东西——这些立刻就用得上。”

    拿起氧气罐,稍微打量了一下,就搞懂了这东西怎么用,于是试着吸了一口。

    “嗯,不错,”总理把氧气罐又收了起来,“不过只能用100多秒钟的话……不够翻山用的。”

    魏承恭听得一头黑线:“总理您该不会想要一路吸着这东西翻山吧?”

    “难道不是吗?”

    “这个是用于急救的。高原症状大多数跟缺氧有关,战士们喘不上气的时候,拿出这个吸上一口,就能大大地缓解症状。”

    “拿出这个吸上一口?这听着怎么像王家烈的兵啊,”设计师听得笑起来,“我有些明白了,这东西就跟医院输氧一样,是用于急救的,对吧?”

    “诶,没错儿。”魏承恭一拍大腿,“按照一次呼吸5秒钟算,这么一罐够用20次了。原本的历史上,红军没有这些东西,一样翻过了雪山,所以我想,一万罐应该足够我们红军用到陕北了——兴许还有得剩。”

    “嗯,比没有好得多,”总司令深吸了一口,心旷神怡,“味道还香完了,胸口舒服得多——只是这个香味是苹果,闻得多了,肚皮有点饿。”

    大家一起笑起来。进入西康以后,部队的粮食供应就不是很充足,而且藏区的人习惯吃的糌粑,也让不少江西老表们觉得不习惯。

    “这么高级的东西,一定很贵吧,一万罐,这得花多少钱啊。”陈云感叹道。

    “玩登山的,这就是个消耗品,消耗品能贵得到哪儿去?”魏承恭笑道,“几块钱一瓶的东西,你们给的大洋挑出两个合适的来,一车车往家拉。”

    “我只是觉得,这么漂亮的罐子,吸上几口氧气,然后就没用了,有点可惜。”陈云拿着瓶子仔细打量。

    “给大家改成水壶用,也不错。”设计师一边儿出主意。

    陈云打量了一下,点点头。

    “除了这个,还有啥子好东西?”总司令把氧气罐放了下来,又来到了魏承恭面前,“那边那一大堆,是啥子东西?”

    场地上黑乎乎的,堆满了一个个足有一人高,两人合抱粗细的大包(就是制衣厂出成品的那种大包)。

    “衣服!”魏承恭又领着一帮大兔子来到这些大包前面,拆开一个大包,拿出里面压得死紧的衣服,“保暖内衣,这里总共有大约三万件——等我下一次再带一批过来,就能给红军一人置办一件了。”

    “这个好,”总司令帮衬着,从大包里掏了十来件衣服出来,分发给众多同志,然后自己也展开了一件,仔细看了一会儿后,赞叹:“这衣服料子我从来没看到过,拿在手头舒服完了,又耙和又热和。”

九 这盛世,如您所愿() 
除了这些衣服,剩下所有的运输吨位魏承恭全部带了自热米饭发热包,不多,一吨不到点儿,不过足够用了——是发热包,不是自热米饭,这种发热包每包只有50克左右,而且一包能加热不止一个人吃的饭食。

    “好东西啊,有了这个,在雪山上也能吃到热食了。”

    实验了一下这东西的作用,总司令拍拍魏承恭的肩头,笑得很开心,“难为你啊,衣食住行都为我们想到了。有了小魏你,我们的后勤工作好做了很多——这次带来的东西怎么这么多?”

    “我的能力升级了,现在可以携带11。3吨的东西来回,”魏承恭笑得很开心,“一次两万斤左右的东西,总算可以给同志们带一点儿东西改善生活了。”

    “改善生活我们自己想办法,你还是多带一点作战物资用处更大一点。”

    “可是我不知道你们要什么啊,”魏承恭两手一摊,“多久了?你们一直都不给我购物清单。”

    “嗬,原来是在这儿等着我们哪,”总理笑起来,“不会给你的,这是违反纪律的事情。”

    魏承恭头一偏,不说话了。

    ————

    因为这批物资,中央纵队的行期推迟了一天。

    分发衣服这个用不了多久,不过氧气罐使用培训,这个需要一点时间——这东西如果使用不当,会有很大浪费,能够用20次的气罐没准儿只能用个五六次,那就亏大发了。

    所以还是要培训一下——不过数万红军,平均每六到八个人分配一支氧气罐,那么接受培训的人数就有好几千,要给这么多人提供培训,势必要用掉一部分气罐。

    虽然如此,还是值得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培训的方式也很有趣:首先,上午九点(民国采用分时区制,把全国划分为昆仑(gmt5:30)、新藏(gmt6)、陇蜀(gmt7)、中原标准(gmt8)和长白(gmt8:30)五个时区,目前红军所处是在陇蜀时区——不过红军为了“和未来接轨”,统一采用“北京时间”),吃过早饭后,魏承恭就给医院的几十个人搞了一次培训。

    等到培训完毕,红军各部派来的人也到了【中央纵队一万多人,不可能猬集一处,实际上各部驻扎的地方离着好几十里。总司令晚上连夜发出了命令(部队头一天接到命令,4月1日这天翻越雪山,而想要翻越雪山,必须要一早出发,这样才能在中午几个小时的时间里翻过山去),取消了“次日翻越雪山”的命令,同时要求各支连队的指导员带两个人(指导员过来接受培训,带人过来搬衣服)于次日早上11点赶到中央驻地——劳动数百红军连夜奔波,魏承恭这小子也不怕折寿,不过……说起来很有面子有没有?】。于是魏承恭连同刚刚教出来的弟子们一起,开始给刚到的同志们培训。

    培训的手段也很有趣:首先,接受培训的人跑了个冲锋,又跑了个冲锋,再跑了个冲锋,接着跑冲锋……等到大家都跑得有些喘不上气儿的时候(到底是在高原上,平常能跑十来个冲锋的红军战士也只能跑三四个冲锋),负责培训的同志这才拿着气罐儿给大家挨个吸上一口(越听越像王家烈的白面儿了^…^)。

    “这个好,一下子就喘匀实了!”

    “就是闻多了有点饿。”(这位战士把氧气罐当香水了,碰巧这一罐是橘子味的)

    ……

    “所以这个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同志们都知道了吧?翻越雪山的时候,这种喘不上气的感觉会更加严重,甚至会让人眼前发黑,脑袋发懵,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危及生命——这一次一军团翻越雪山,37个牺牲的同志之中,就有一部分,是因为这种高原反应,被夺走了生命。”

    “所以这一次翻越雪山,上级发给我们这个,就是让大家在喘不上气的时候用的。”

    “不过,这种叫氧气罐的东西,里面的气不多,按照刚才那样给大家用的用法,只能用一二十次。所以,必须省着用,而且也不能浪费。”

    “所以,如何使用这种氧气罐,必须教给大家。”

    ……

    等到培训完毕,时间就已经接近中午了。等到吃完中饭,受训的人带着东西回到原来的部队,这就已经下午三四点了。他们回到原部队再办一次培训(来接受培训的各个连队的指导员,而氧气罐是要配备到班一级的,所以各个班的班长还得被指导员再培训一次),天就黑了。

    这一天本来是要翻山的,计划临时取消,部队就闲下来了。而魏承恭完成培训之后,也同样没什么事情,于是……

    就知道了所谓“生化危机”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闹了半天,你们一起唬我啊。”听完总理的解释,魏承恭埋怨了一句。

    “这个……”总理也有些不好意思,“实在是……”

    “总理您不用说了,我也不是那不知好歹的人,我知道你们这是为我的安全着想。”魏承恭急忙拦着总理——这要是让总理给自己道歉,还不折寿折到没寿啊。

    “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