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时空航班 >

第62部分

超时空航班-第62部分

小说: 超时空航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个法子并不是很好用,毕竟几位老同志还没有到耳聋眼花的程度……”

    刚说到这里,魏承恭发言:“没事,到时候给几位老同志买一些助听器就可以了,装上用完的电池,遇到警察的时候就假装凑巧不好用,就更像了。”

    李尅农点点头,转向大家:“都明白了吧?这个法子老同志用会比较好——剩下的年轻男同志们就有些麻烦了,以上这两个法子都不太适合你们。事实上,对于各位同志来说,没有很好很合适的办法,这时候就要靠各人的临机应变了——不过,大家在那边有职业掩护,可以把遇到的问题往领导们身上推,由陈云同志和小魏同志去跟警方办交涉。”

    “总之,一定不要让人感受到你们的威胁。大家要记住,他们是80年后的警察,跟我们这边的警察不是一回事,他们是我们的后辈,是人民群众的一员,而不是我们的敌人,对于他们的工作,不要抱着抵触情绪,要好好配合——哦,对了,比较机灵的同志可以试着油嘴滑舌一番,天南海北给他胡扯一通。”

    ————

    除了这些问题之外,其它需要注意的事情也不少。比如,公司内部的职务安排。

    可以想见,魏承恭这个公司基本不会从外部吸纳新员工。公司所有的职务必须在先遣队内部安排,这种事情最好也事先预备好,免得临时慌乱。

    如此,到了4月6日。这一天晚上,同志们整装待发。

    九军团的大部队已经于两日前翻山而去,不过为了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凯丰和设计师同志也留了下来。

    临走之前,个人都有相熟的人说几句话,毕竟,这一去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回来。

    陈云擂了设计师一拳:“中央这边的工作,你们就要多费心了。说起来,你们在这边受苦,我们却去那边享福,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啊。”

    “老陈,你这个想法可不对,”设计师笑笑,嘱托道:“可别忘了,中央的委托。你们是去那边学习的,不是去享福的。”

    “天天都有肉吃,又不用操心常凯申的军队围剿,不用担心天上有飞机扔炸弹,这还不是享福,什么是享福?”陈云说着话,苦笑着摇摇头:“我都怕,下次跟你们再见面的时候,你们就得打倒我这个腐败分子了。”

    那一边,李尅农也拉着魏承恭说长道短。

    “小魏,不用我说你也知道,这些同志是我们红军的宝贝,你要注意他们的安全。”

    “没事儿,我们那边改革开放,像广州这样的城市,外来农民工,外国留学生,世界各地的客商……三教九流那叫一个乱,警察们管不过来。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里多出来这么几十个人,不起眼的。”魏承恭不说满不在乎,起码也是不太在意,“说实话我真正害怕的,还是他们的行为引起有关部门注意,最后会影响到我。”

    说完,魏承恭走到了圈子(在草地上划出来的,要穿越的人们和红军给的财物都在圈子里)边上:“同志们,准备好了吗?”

    得到肯定回答后,魏承恭原地转身,面对着设计师,凯丰同志,罗炳辉同志,微笑招招手:“各位,一周后再见!”

    ————

    眼前一黑,紧跟着又是一亮,然后红军的同志们就发现,自己已经从康藏边的草地上,来到了一座建筑物里。

    还没有来得及就着天花板上挂着的几根光管细细打量这个地方,就看到本来是背着身的魏承恭转过身来,微笑,摆开双手,做出一个“拥抱天空”的姿势。

    “同志们,欢迎来到21世纪!”

    (明天的预告:前方高能,不过不是大家希望的那种,到时候还希望大家不要被地效恶心到^…^)

九 这盛世,如您所愿4() 
看样子,这里是一个小型仓库,天花板高6米,挂着几根“大型”荧光灯(荧光灯这东西是1938年才出现的。不过这些人在根据地的时候基本都见识过了。当然,跟魏承恭拿过去的那种手持的荧光灯相比,这几根明显是“大型”的),过道两边两边堆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最显眼的是钢管(那东西一次订几百公斤人家根本就懒得发货,魏承恭迫不得已,用两倍的单价,进了三吨),有废纸箱,有一些大布包,还有一些看不懂的东西(之前工厂搬走时候留下的废品)。

    透过窗户,能看到外面是黑夜,还能看到这个“黑夜”不那么黑,没有星星,反而是蒙着一层暗红色的光晕。

    “各位前辈,我们还是先休息一晚,明天再着手安顿,然后我再带大家游览我们这个时代。现在,请大家跟我来。”

    说罢,魏承恭带领大家走出仓库,这时候,大家才发现,天幕上那层薄薄的光晕,是来源于远处或者不那么远处的,地面上的巨量人造光源。

    “那边是……”不止一个同志问道。

    “广州市区。作为这个时代全中国最为发达的三个城市之一,早已没有‘黑夜’的概念了——除非遇到某些不可控原因造成停电。”

    “连天都照红了,这得多少电灯啊。”有个战士感叹道。

    “估计要超过那边全国一年的用电量吧。”魏承恭想了一下,给出了一个自认为比较“保守”的估计。

    但事实上,这个估计其实太过低估2017,或者说太过高看1935了。广州市2015年用电量779。3亿千瓦时,1936年全中国(不含台湾)装机容量136。59万千万,假设这些机器全年无故障无间歇运行,那么发电量也只有119。65亿千万时。但事实上,即使到了1949年,全国的装机容量增加到173万千万,发电量也只有43亿千瓦时。如果按照这个比例,则1936时的发电量应该只有33。95亿千瓦时左右,换言之,1936年全国发的电,也就是够2015的广州用半个月左右。

    说话间听到围墙外由远及近传来发动机的声音,也看到了撕裂黑暗夜空的大灯,有同志忍不住伸长了脖子想要去看看。不过被带队的班排长制止了——为此起了一点小小的骚动。

    魏承恭不得不道:“同志们,别忘了之前告诉你们的,无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请淡定。”

    很快,一队人就随着到魏承恭拐上了仓库侧边的楼梯,上到了二楼。进入了一个小房间——就是一般工厂提供的那种十平左右的单间,总算还隔出来一个洗手间。

    要说60多人一下子挤到这么一个小房间里,显然是挤不下的,所以跟进去的只有七八个人。

    “抱歉,房间有点儿小,不过时间仓促,想要更好的只能等以后再找了。”魏承恭先是道歉,正想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基本的房间分配,看徐老张了嘴,于是又住了口。

    “这已经很好了……”

    魏承恭啼笑皆非,赶紧制止徐老:“前辈,我们还是不要客气了——这房子上面还有一层,每层有这样的房间12间,总共24间,我的打算是把上面一层让给女同志们,男同志住下面一层,大家先挤一挤,等过几天我们在外面再租一些房子。”

    不等徐老说什么,魏承恭又道:“总算这些房间还有独立卫浴,所以大家先洗澡,洗完澡以后,我们一起出去宵夜。我已经在每个房间里都放了桶,毛巾,洗洁剂,还有一些衣服……”

    给大家讲清楚自来水,洗发水,香皂之类的东西该怎么用,魏承恭又带着女同志和老同志们又爬上了三层。

    “为什么我们也要跟上来?”四个老同志不解。

    “因为只有这里才有热水器啊。”魏承恭回答得理所当然,“我一开始就计划要带女同志们过来的,这个天气里用冷水洗澡男同志们还没问题,对女同志们来说就有些够呛了,对几位老前辈来说当然也够呛——放心,就是这一两天而已,明天我就让他们送新的热水器过来。”

    ————

    24间房,65个人(加上魏承恭,他也有一个星期没有洗澡了^…^),所以要洗三轮。

    魏承恭是第一轮洗澡的,陈云要求他第一轮洗。

    男同志洗澡很快——事实上女同志们洗澡也不慢,她们还没有养成这时代的女生那样,洗一个澡要半个小时的“坏习惯”——所以几分钟后,魏承恭便洗好了,换了一身t恤休闲裤(高弹性,男女穿都可以的那种。魏承恭虽然没有料到有这么多人过来,不过衣服这东西肯定不能一人一身一直穿,所以魏承恭买了很多,不用说60几个人,再多来一倍也没问题)之后,来到了楼梯口。

    然后他看到,陈云也已经洗完了澡,在等着他了。

    “有什么事吗?”

    “现在出去吃饭,是不是有些晚了?”陈云问道。

    “没事,那帮开烧烤的,半夜两三点都在营业,而且,我们要去的是一个大排档,我一个星期之前就跟他们订好座了。”

    说到这里,魏承恭想起来什么,眨巴了两下眼睛,跑回了自己的房间(他在这里有一个单间),片刻后,拿着一张卡片过来,递给了陈云。

    “你们来了,这个可以移交了。”

    陈云看看手里的卡片。见识过魏承恭携带的各种物品的他认出来,这是一片塑料,印制得颇为精美,上面有一串很显眼的数字6227003090760590241。

    “这是……”

    “你们红军的2017账户,取款密码是******,现在正式还给你们。”

    ————

    “这个……”陈云稍微愣了一下,苦笑:“你一下子交给我这么重要的东西,就不怕我弄丢了?我连个住的地方都还没有呢,这东西要藏在哪里?”

    “没事,既然是作为我们公司的总经理,当然要住好一点的房子。”魏承恭笑笑,指指后面一间房间,“这是总经理的房间。”

    现在所有的房间都在使用中——判断的标准就是门都开着,还没有轮上洗澡的同志,以及已经洗完澡换上了一身新衣服的同志们,都没有呆在房间内,他们都在房间外走廊上——这个走廊同事也是阳台——扶着栏杆凭栏远眺。看向远处灯火辉煌的广州。

    相信楼上的情况也是一样。

    但是魏承恭指的这一件房间,是一直关着的。

    “这怎么行,不是你住在这里吗?”

    “没事,”魏承恭毫不在意,“我并不是住这里,毕竟这里是半个多月前才租下来的,当时我原来租的房子还没有到期——我一口气付了半年的租金。后来搬过来住了几天,无非是看场子罢了。”

    陈云愣了一下,“一个人住这里?你还真是胆大——如果需要你自己在这里看场子,那么你不在的这一个星期又是谁在看场子呢。”

    “没事,反正仓库里也没什么可偷的,再说我给了隔壁老王2000元,请他帮我看看——好吧,不说了,要不要进去看看,你的房间?”魏承恭给出邀请。

    “那就看看吧。”

    门没有上锁,一推就进去了,看来确实只是个临时的住所:一张床,连卧具都很简陋;一张三抽屉书桌,因为一个星期没有人过来,已经有了一层灰,上面各种裸露的接线(网线,喇叭接线等等,宅男这种生物,是不可能脱离网络的);桌子前面有一把很新,很不搭调,同时也很不革命的大皮座椅;墙壁顶端装有空调,算是这间房间里看来最现代化的东西,而墙壁的一角又放着一个很传统的老式脸盆架子,上面放了几个塑料盆子,顶上搭着毛巾。

    初一看,这间房间给人的感觉很别扭。好的真好,差得真差,特别是,如果知道这是一间总经理的卧室,估计任何人都要笑掉大牙——就连魏承恭自己,看着都觉得古怪。

    不过,陈云并不清楚这个年代的总经理该有什么样的工作生活环境,没有对比,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了。

    “这是房间钥匙!”魏承恭拉开抽屉,拿出一串钥匙,扔给了陈云,“不介意的话,我们先一起住几天,我看看还缺什么——我知道,你就算发现有什么缺的,估计也不会跟我说。”

    说着话,又拿了一大串钥匙出来,这是各个房间的钥匙。其实红军战士们用不着。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同志们,本来就是光明正大到事无不可对人言,他们和她们的自我意识,早已被压制到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

    洗完澡,一行人在魏承恭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去到了不远处一家大排档。结果发现,人去得有些多,魏承恭一共订了四桌,现在一口气来了六十五个人,至少也需要六桌才行。

    老板当然是不介意来的人多,魏承恭也不介意。不过,陈云介意。原因在于……来不及了。

    本来么,在这样偏僻的地方你指望能有多大的饭馆子?这样的大排档里能有几个像样的厨师?要他们临时赶两桌出来,等的时间太长了,等做好以后再吃完,这一晚上就别睡了。

    说实话,对于现在的同志们来说,睡觉也许比一顿美餐有诱惑力得多。要不是肚子空的感觉很难受,没准儿大家在洗完澡以后就直接在床上躺下了。

    “把小魏点的菜单给我看看。”陈云接过老板递过来的菜单,随便看了一下,

    “四凉八热,一桌12个菜?”陈云吃惊道。

    “这很多吗?”老板诧异地问道。

    陈云一怔,之前一直听魏承恭“吹”这个社会的富足,他虽然羡慕(是羡慕整个社会,不是羡慕魏承恭),未尝没有一丝怀疑——也许这是小魏吹牛呢,也许这只代表着一部分人的生产水平呢……

    直到这简单的一问一答之后,陈云才意识到,也许,这个社会的富足,比小魏说的、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厉害。

    看看这个小小的大排档,再看看远处灯火的广州市区,很显然,这是一家上不了档次的小饭馆,而这样的小饭馆能够接触到的,估计也都是中低档的小工厂(实际上这样接待能力不超过一百人的饭馆哪里能接触中等级别的企业?^…^)但即使是这样的小饭馆,居然也对一桌12个菜的饮食水平不感到奇怪。

    这说明什么,不言而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