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不要逼我穿裙子 >

第242部分

不要逼我穿裙子-第242部分

小说: 不要逼我穿裙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认为中毒的人是得了急病。

    晋王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既然赵匡胤父子不仁,那就别怪他晋王不义了。

    而晋王吩咐完那名侍卫后,又叫来了一个探子,他让探子火速回京,让苏另看布置好京城的一切,如果不出意料,这场北伐要以夭折了。

    而在晋王吩咐这些的时候,魏王也没有闲着。

    他曾经想过要给赵匡胤下毒,只是他没有那种让人看不出是毒的毒,所以他准备挟天子以令天下,这些天来他不停的收买赵匡胤身边的侍卫,不停的让自己手中兵权更多一些。

    他魏王就是喜欢用这种直接的办法,暴力的办法。

    如果通过实力能够让自己掌握皇权,那搞那么多阴谋诡计做什么?

    他微微就是要用实力征服所有人,他要制服赵匡胤,而后令赵匡胤交出所有兵权,甚至威胁他把皇位传给自己。

    只是让魏王没有料到的是,就在他做着这些小动作的时候,赵匡胤已是隐隐察觉到了不对。

    魏王到处收买自己的人,赵匡胤不是傻子,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察觉?而当赵匡胤明白魏王的所作所为后,他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四弟啊四弟,你怎么就这么傻,难道为兄待你很差吗?为兄只是不想让你当皇帝罢了,可你现在的地位很低吗?”

    赵匡胤自言自语了几句,而后眼神微微一凝,对自己的心腹吩咐道:“六品以上的将领,谁投靠了魏王,立马给朕杀了。”

    对于赵匡胤的吩咐,侍卫并没有任何迟疑,点点头便走了出去。

    赵匡胤暂时还不想跟魏王撕破脸面,所以,他要警告一些魏王,让他安分一点,当然,他也有警告那些将领的意思,他们身为大宋的将领,只能忠于他赵匡胤一人,而谁若有二心,下场只有死。

    ……

    秋已渐末。

    魏王突然感到一阵说不出的心悸,他所有收买的人全部被赵匡胤给杀了,以至于现在谁都不敢跟他走的太近,而且很多人甚至偷偷向赵匡胤打小报告,魏王知道,那是那些人出卖了自己。

    魏王很担心突然有一天赵匡胤会拿这些事情来治他的罪。

    不过几天过去了,赵匡胤并没有找他魏王的意思,只是慢慢的孤立了他,让他在这军中难有任何的作为。

    这个时候,魏王才发现自己跟赵匡胤比差的太远,而自己当初想要挟天子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

    所以,魏王突然安分了下来。

    不安分就得死,魏王还不想死。

    这个时候,北汉都城。

    北汉皇帝听闻赵匡胤御驾亲征的消息后就很吃惊害怕,所以他把国中的所有兵力都交给了刘继业,要刘继业无论如何要抵挡住大宋的进攻。

    除此之外,北汉皇帝还去求辽人,北汉皇帝虽然没有什么才智,但他却懂的平衡之术,更能揣摩人心,大宋不想辽人吞并他们背后,辽人肯定也不想大宋吞并他们北汉,所以他去求辽人,辽人一定会出手帮忙的。

    而事情也的确如此。

    辽人得知宋人要攻打北汉之后,虽然有点吃惊,但还是连忙派人来牵制大宋兵力了。

    不管怎么样,在辽人耶律贤看来,北汉是绝对不能落入大宋手里的。

    秋末的风已经带着一股子萧瑟之意,当羌笛声响起的时候,引得众人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愁绪。

    赵匡胤的队伍把北汉给围了,刘继业站在城楼之上望着下面黑压压的一片宋兵,眉头微微一凝:“我北汉从来不曾与你们宋人交恶,你们为何要来攻打我北汉?”

    赵匡胤是几年的皇帝生涯已是让他养成了一种说不出的威严之气,他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刘继业,并没有回答刘继业的问题,只是说道:“听闻刘将军以前姓杨,要杨业,可是如此?”

    刘继业微微凝眉,道:“是又如何?我北汉皇帝器重本将,赐与国姓,那是我刘继业莫大的荣幸。”

    赵匡胤笑了笑:“非也,姓氏岂可随便乱改?依朕看来,你们北汉皇帝给你改姓是想羞辱你。”

    “满嘴胡言,你若有本事就打来,说那么多废话作什么?”刘继业站在城楼之上,脸上略有气愤之色,赵匡胤却耸耸肩:“朕还是很爱才的,整个北汉朕看上的也就刘将军一人而已,如果刘将军肯投降我大宋,朕可保你荣华富贵。”

    刘继业冷哼一声:“大丈夫生于世间,岂能因为贪图荣华富贵而卖国求荣?想要我投降于你,门都没有。”

    双方这样说完,赵匡胤嘴角露出一丝浅笑,对旁边的晋王道:“这刘继业是条汉子,也是个忠臣,若是可以,朕倒真想让他替我大宋卖力。”

    晋王颔首,他跟赵匡胤有一样的感觉,在这个世上,奸佞小人不缺,忠臣义士也是不缺的,但往往是,忠臣难求,奸佞小人却是不求自来。

    难求的东西,自然令人更想得到,一个想要当皇帝的人,又怎么可能不喜欢多拉拢一些忠臣呢?

    但他们都很清楚,像刘继业这样的忠臣,想要收服却不容易。

第383章 病倒() 
战事一触即发。

    赵匡胤既然御驾亲征,便是打着灭掉北汉的心思来的,因此就算他对北汉的某一个忠臣很欣赏,但仗还是照样要打的。

    在秋风凄寒的时节,一场大战打的迅猛无情。

    大宋这边因为有赵匡胤督战,所以士兵各个奋勇杀敌,其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而北汉这边,刘继业是北汉有名的名将,虽然北汉实力较弱,不敢与宋军出城一战,但刘继业守城却是很有一套,因此双方激战多天,赵匡胤仍旧没能攻下北汉城池。

    而辽人这边,却已是慢慢绕到了宋军一侧,准备与北汉夹击宋人。

    赵匡胤在打仗上可是一名老手,因此当他意识到辽人的行动之后,立马派了一股士兵去牵制辽人,只要牵制住了辽人,他们攻下北汉城池之后,便可势如破竹的直捣北汉都城。

    只是就在这个时候,赵匡胤突然病倒了。

    病来的毫无预兆,令人措不及防。

    晋王、魏王以及众多大臣聚集在营帐之中,赵匡胤脸色很差,而且浑身无力,他的神情带着萧瑟,他望了一圈众人,而后叹息一声道:“朕想灭北汉,可不料却突然病倒,看来是天不欲灭北汉啊,既然如此,就此班师回朝吧。”

    晋王和魏王等人相视一眼后,什么都没有说,立马吩咐班师回朝。

    宋军大队人马突然撤离,这让刘继业很是奇怪,一名北汉将士见此,道:“大帅,宋人撤退,我们是否追上去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刘继业观察了一下宋人撤离的队伍,摇摇头:“他们撤的有条不紊,我们追上去不会有便宜占的,既然宋军已经撤离,我们的危机也就解除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防止辽人咬我们一口。”

    “大帅觉得辽人会再次偷袭我们北汉?”

    “辽人可是养不熟的狼,他们上次能突然偷袭我北汉,现在也一样可以,更何况马上就要入冬了,他们辽人需要食物。”

    那名将士听完刘继业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连忙按照刘继业的吩咐,密切注意辽人动向,并且在辽人沿途设下重兵把守。

    辽军大营。

    辽人对于大宋军队的突然撤离也是很奇怪的,按照目前形势来看,只要大宋再坚持几天,攻下刘继业防守的城池后,北汉必定落入他们的手中,可在这个时候,他们怎么突然离开了?

    辽国皇帝耶律贤派人去打探过,只是宋军对于赵匡胤生病的消息守的很严,谁敢泄密就杀谁,不仅这边不说,就连京城那边都没有说。

    因此,辽国皇帝耶律贤派出去的人什么消息都没有得到。

    耶律贤在得知探子的消息后微微凝了凝眉,随后便对李隐道:“宋人就这么走了,我们若就此回去,会不会太亏了?”

    李隐是个聪明人,他一听耶律贤的话后立马就明白了耶律贤话中的意思,既然之前已经做过对不起北汉的事情了,那再做一次又何妨?

    李隐对自己的这个主子的脾性算是摸透了,因此他没有表示反对,只是心领神会般的点了点头。

    ……

    宋军队伍一路向京城赶去,途中的速度并不快,因为赵匡胤生病了。

    赵匡胤每天坐在宽大的马车之中,身子骨一天比一天差。

    他想到了无心和尚说的那些话,他有一劫,过得去大宋便有灿烂明天,过不去大宋便是个未知数,如今他相信了无心和尚的话。

    他的确有一劫,可是这一劫他只怕是难过了。

    随行的御医已经给赵匡胤看把过脉了,御医看不出赵匡胤得的是什么病。

    赵匡胤从来不曾想过自己会离死亡这么近,近的仿佛触手可及,只是他并没有感到不安,以前身体健康的时候,他总是担心死亡的来临,可当自己真的要面对死亡的时候,他反而不那么惊慌了,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而当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他才发现往日如同过往云烟,令人想却又不想。

    现在的他已不想去建立不世之功业了,现在的他只是有点担心大宋的未来,自己儿子武王赵德昭真的能将这个大宋建设好吗?

    队伍继续走着,晋王每天都跟京城保持着联系,他需要让京城的苏另看做好一切准备,也许等他们回到京城之后,也就是时候动手了。

    晋王对于赵匡胤的病情还是很了解的,他知道赵匡胤还能支撑多久,而只要回到京城,他便可以静等机会了。

    魏王亦是如此。

    虽然他在军中的计划失败了,但他在京城还有一批禁军的支持,有了这批禁军的支持,他完全可以冲入皇宫,争夺帝位。

    他没有想到赵匡胤会突然病倒,在他看来,赵匡胤的身子骨一向很好,就算再活十几年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的,可他就是突然病倒了。

    魏王觉得这是天在助他,助他完成登帝大业。

    京城。

    势如破竹的宋军突然班师回朝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城,北汉未灭,宋军却突然要回来了,这令很多人都有了猜测。

    他们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特别是武王赵德昭,他这个监国竟然连一点消息都打听不到。

    不过虽然打听不到一点消息,但武王赵德昭还是很快发现了异样,他觉得事情不简单。

    手下,晋王和魏王都没有死,这已经让他很不安了,如今北汉未灭大军却班师回朝,这更是奇怪,自己的父皇北伐的时候可是气势勃勃的很,势要灭了北汉的,怎么可能突然就回来了?

    武王赵德昭觉得自己的父皇可能被晋王亦或者魏王给挟持了,这并非不可能的事情,自己能够派人刺杀晋王和魏王,那他们就不能挟天子吗?

    武王赵德昭的心突然紧了一下,如果真是这样,那自己该怎么办?要不要去救自己的父皇,如果不去救自己又应该怎么办,要不直接在京城登基?

    武王赵德昭想了很多,但他却觉得没有一个是可行的,为此他只得连忙将沈义伦以及柳味等人叫来商讨该怎么办。

第384章 冷冬() 
对于大军班师回朝这件事情,柳味比京城的任何人都清楚是怎么回事。

    赵匡胤病了。

    只是对于这件事情,柳味显得很无奈,在此之前他就料到可能会这样,只是他还在心里暗想,也许最后一刻亲情能够战胜他们对权力的渴望。

    可是,没有。

    在权力面前,亲情,友情什么的都是个屁,从来不会有什么人把这些东西放在眼里的。

    只有权力,才是他们奋不顾身去追求的东西。

    柳味有些失望,而因为他的坚信,导致了如今的情况,如果他暗示一下赵匡胤,他是不是就不会生病了?

    当然,柳味很清楚,赵匡胤并不是生病,他是被人下了毒。

    而就在柳味这样想的时候,武王赵德昭将他和沈义伦以及一些大臣宣到了皇宫。

    大家来到皇宫后,武王赵德昭道:“父皇此行北伐是势要灭了北汉的,可如今北汉未灭却突然班师回朝,本王觉得很可疑,因此想听一听诸位大臣对此事的意见。”

    沈义伦身为宰相,自然是要最先开口的,他沉默片刻,道:“王爷考虑的极是,臣也觉得可疑,只是军中并未传来消息,这让老臣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薛居正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但并未多言。

    武王赵德昭凝着双眉,道:“本王怀疑父皇怕是遭遇了不测,不然他不会班师回朝的。”

    武王赵德昭说出这么一句话后,柳味心头微微一震,他觉得武王赵德昭的感应还是很准的,也许是父子连心吧,在权力面前的确很少有人去估计亲情,但血脉的相连真的是说断就断的吗?

    时已初冬时节,皇宫虽然点着炉子,可众人还是觉得有点冷。

    沈义伦沉思片刻,道:“不如派人去迎接一下圣上,随便也打探一下消息。”

    沈义伦身为宰相,自然是有些本事的,他是认同武王赵德昭的观点的,晋王和魏王皆有狼子野心,他们两人在外面做出任何事情,他沈义伦都是不会觉得惊讶的。

    而就在沈义伦说出这些之后,武王赵德昭将目光投向了柳味,虽然他很讨厌柳味,讨厌柳味对自己的轻视和不投靠,可在这个时候,他还是很想听听柳味的观点,至少在他看来,柳味的话是可信的。

    柳味有点犹豫,不知道该怎么说,他能说赵匡胤生病了吗,中毒了吗?

    他不能说,因为他无法解释自己所知道的这些事情。

    而且他也不能说。

    现如今的京城百姓虽然对于赵匡胤班师回朝感到奇怪,但他们还没有感到惊慌,京城还没有乱,可如果让他们得知赵匡胤生病了,中毒了,那么这个京城还能保持稳定吗?

    那些知道了这个消息的人会不会有一些人心怀不轨?

    犹豫了一下后,柳味露出了一丝浅笑:“臣倒觉得我们大可不必这么紧张,也许是圣上觉得攻下北汉牺牲太大觉得得不偿失,所以才班师回朝的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