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不要逼我穿裙子 >

第276部分

不要逼我穿裙子-第276部分

小说: 不要逼我穿裙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刑,毕竟当初柳味跟沈探打赌的事情可是闹的满城皆知,且影响深远的,为此甚至将大宋的刑法都重新改变了一番。

    他不知道柳味是想让他用刑,还是不让。

    只是他不回答似乎也是不行,所以他只能战战兢兢地说道:“大人,犯人不听话,可可用刑。”

    柳味嘴角露出一丝浅笑,罗知看到这一丝浅笑后终于放下了心中大石。

    而这时的柳味则开口道:“既然可用刑,那就用刑吧。”

    柳味说的淡然,但郭俊听了则心头一沉,他没有想到一句话不合,柳味就要用刑,这跟他了解的柳味有出入啊。

    “大人,无故对在下用刑,只怕有点说不过去吧。”

    “谁说是无故,你搓弄百姓闹事,就等于是谋反大罪,本官只是对你用刑,已经很看得起你了。”

    说完,也不等郭俊再多说,立马就命人拿来刑具给郭俊用刑,郭俊见此,知道再嘴硬就要挨打了,于是连忙改口,道:“大人饶命,小的承认,的确是小的指使他们来闹事的。”

    柳味颔首:“好,那你来告诉本官,为何要指使他们来闹事?”

    “因为我讨厌杨继业,如果不是他的投降,我北汉怎么可能被灭,北汉灭,你柳大人的柳家酒楼必定开到太原城来,到那个时候,我的三香酒家只怕就开不下去了,我不过是想发泄一下罢了。”

    这个理由倒也说得通,柳味摸了摸鼻子,冷冷一笑:“这么说来,你三香酒家之前在太原城的生意很好了,不然怎么可能肯出几百贯钱来找人闹事?”

    郭俊一时无语,他的三香酒家生意的确不算赖,但生意再好,也不过是个小酒楼罢了,几百贯钱几乎是他一年的收入了,他这样做的确很难令人信服。

    郭俊无语,柳味反而没有继续逼问,而是望向杨继业府上的几名家丁,问道:“是谁最先看不惯嚷嚷着要跟这些百姓打的?”

    柳味突然将矛头指向杨府家丁,无论是罗知还是杨继业,皆是一惊,而且还很是不解。

    杨继业上前一步,道:“柳大人这是?”

    “不管怎么说,贵府打死了人,这事不能善了。”

    柳味一句话出口,杨继业已是点点头,这事虽说是那些百姓的不对,但自己府上的家丁也太过莽撞了,怎么能打死人?

    而且他也觉得事情有点奇怪,自己府上的家丁一向都很受规矩,没有自己的命令,很少说这般冲动的跟百姓发生冲突,他发现柳味的问话和举动并非随意,他的每句话和每个举动似乎都是有深意的。

    那几个杨府家丁相互望了一眼,最后将目光投向一个身材魁梧的家丁,那家丁此时有些惊慌,但被这么多人看着,他也只好站了出来:“是是我先提出教训那些百姓的,我家老爷的名声一向很好,何时受过这样的侮辱,我看不过去,所以就就把弟兄们拉上把他给打了。”

    “那你下手倒是挺狠啊,说吧,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一愣,道:“周谷。”

    柳味听完这句话后,眉头突然一沉,道:“说吧,你跟郭俊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何要串通闹出这么一出事来。”

    听到这话,在场所有人皆是一惊,什么,这事是郭俊和周谷商量好的?

    可可这怎么可能?

    杨继业不相信,罗知也不相信,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那三香酒家的郭俊怎么可能跟杨家的家丁串通好嘛,他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就在大家不解不信的时候,他们又突然意识到,如果事情真如柳味说的这样,那这两人绝不会无缘无故弄出这么一件事情来,他们肯定有阴谋,大阴谋。

    想到这点,他们的后背突然就有点发凉起来。

第461章 不得安宁() 
府衙的气氛有点怪异。

    郭俊和周谷两人相互望了一眼之后,嘴角突然流出血来,柳味心头一惊,大叫不好,可为时已晚。

    两人双双倒地不起,等柳味跑过去的时候,他们已经死了。

    他们两个是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而当柳味意识到这点的时候,越发觉得事情比自己想象中的严重,之前他觉得这两人可能是看不惯杨继业投降,想要整一下杨继业,顺便把太原城的局势给闹的不得安宁一点,可两人什么都不肯说而且死的突然,那就有点奇怪了。

    到底是怎样的事情,值得他们死也不说?

    风从府衙门口吹了进来,带着一股子郁热,柳味凝着双眉,许久后命人将这两具尸体给抬了出去。

    罗知和杨继业两人望着柳味,问道:“柳大人,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柳味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这太原城中有那么一股子势力,这股势力很不安分,他们想做一番大事,惊天动地的大事,也许郭俊和周谷两人合谋弄的这件事情,只是开始。

    柳味望向罗知,他没有跟罗知说这是怎么回事,他只是浅浅道:“罗大人在太原城,只怕是任重道远,这里刁民多,你行事不妨强硬一点,但是记住,强硬只对恶人,普通百姓该善待还是要善待的,只有如此,方能将这太原城建设好。”

    说完这些,柳味便离开了,杨继业犹豫一下,连忙跟了上去。

    两人离开府衙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杨继业望着柳味,道:“柳大人,此事只怕不简单,若就此罢手,怕有些不妥吧?”

    柳味想了想,笑道:“无妨,想来不是什么大事,杨大人不必担心。”

    杨继业见柳味不肯多言,也就只好作罢,只是发生了这等事情,他也不好再请柳味去府上,柳味也没有提,在路口跟杨继业分手之后,便径直去了驿馆。

    而柳味在回到驿馆之后,已是名诸葛匹飞鸽传书给秋霜,要她派人调查一下太原城的情况,看看这太原城中,是不是藏有一秘密组织。

    而就在这个时候,身在皇宫的赵光义已是知道了百姓在杨继业门前闹事,且有一人被打死的事情。

    不过他知道这事后并没有特别紧张,亦或者说特别的在意。

    对他来说,杨继业被人闹事,这是好事,因为只有杨继业被人逼着,杨继业才会明白现在的他已经没有了退路,他只能投靠大宋,只有在大宋的保护下,他才有活下去的价值和意义,不然现在的他就算是后悔,只会被那些北汉旧民认为是叛徒。

    赵光义在知道这些之后便没有再派人关注此事,因为这件事情只要不闹大,不影响他大宋官员在太原城的统治和管理,那他就不必太上心,至于杨继业是好是坏,那不关他的事情。

    虽然他很欣赏杨继业的忠君精神,但对他来说,杨继业到底是北汉旧臣,信任不得,而且他如果想要忠臣,大宋境内多的是,何必非得在意杨继业这么一个人?

    至于他为何要收服杨继业,则很复杂,当时的情况,他只有劝降杨继业,杨继业手下的两位兵马才不会跟自己拼命,如此一来,他大宋可兵不血刃的全盘接收北汉。

    再有就是杨继业投降大宋,更有利于让北汉百姓臣服。

    相对来说,杨继业在北汉的声望是很高的,就算是北汉后主刘继元有时都不一定有他高,收服了杨继业,北汉百姓见此,也就没有了主心骨,没有了主心骨,他们也就不想着谋反了。

    其实所有的百姓都是这个样子的,他们往往习惯于随波逐流,或者说,除了面对生死,他们一般情况下都没有什么原则。

    ………

    夜色深,太原城外。

    太原城外有几个小村子,里面的百姓都很安分,只要给他们土地,让他们能够吃饱饭,他们一般情况下都不会闹事。

    可在今天晚上,一向老实本分的刘阿才却悄悄来到邻村的张阿九家。

    轻轻敲了几下门后,张阿九家的门开了,两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相互望了一眼后,一句话没有说,直接便去了内屋。

    内屋点着油灯,但还是有点昏暗,不知何时开始下去的雨让这个夜看起来多了一丝幽冥。

    刘阿才向里望了一眼,道:“嫂子她”

    张阿九摆摆手:“我让她回娘家了,我们的事情太严重,万一失手有可能牵连到家人,所以我就让她带着孩子回娘家了。”

    说到这里,张阿九又问道:“如今这个时候都没有消息,郭俊和周谷两人只怕是失手了,只是不知他们两人情况怎么样,如果他们还在朝堂手里,我们得赶快撤离才行。”

    这两人都是赵匡胤天子堂的人,天子堂的人分布很广,不管是大宋境内还是北汉、辽人境内,都有赵匡胤的人,但是这些人平时并不负责收集情报,他们只是按照赵匡胤的吩咐安安分分的待在他们所在的地方,等待赵匡胤的命令。

    可惜,他们这些远在异乡的人等到赵匡胤驾崩,都没能等到赵匡胤的命令,而正因为此,他们在得知赵匡胤是被赵光义下毒害死之后,他们才会想着刺杀赵光义。

    而他们的办法很简单,有一批人在当初刺杀失败后已是纷纷迁徙到京城开封,而剩下的一部分人则静观其变,而在他们静观其变后,却也突然生出一个办法来,那便是激怒杨继业。

    他们知道,杨继业是个忠臣,他很忠于北汉,如果派人去羞辱杨继业,让杨继业长生悔恨之意,那他兴许就会为了北汉而找机会刺杀赵光义,他们这些天子堂的人不好刺杀,但杨继业是有机会接近赵光义的,他想刺杀,可能会很简单。

    刘阿才看了一眼张阿九,道:“我今天一直都在城里等消息,郭俊和周谷两人被发现了,是被那个柳味发现的,而那杨继业竟然没有表露出一丝悔恨神色,他已经成为了赵光义的狗了。”

    张阿九一惊,道:“那他们两人现在怎么样?”

第462章 长城外() 
“那他们两人现在怎么样?”

    张阿九的心突然一下子就被吊了起来,虽然同为天子堂的人,他们曾发过誓不出卖组织,可人心难测,再加上有一个审讯高手柳味,因此在得知郭俊和周谷两人被抓住后,他还是很担心的,担心他们两人受不了酷刑而将所有的头透露出来。

    虽然他们天子堂之前是受命先帝赵匡胤的,可现在大宋的天子是赵光义,他们要杀赵光义,赵光义会放了他们?

    到时灭九族都是有可能的。

    不过刘阿才倒显得镇定,他先摆摆手让张阿九不要担心,而后说道:“他们两人在府衙当堂自杀了,并没有说出一点有关我们的事情。”

    听到这话,张阿九才终于放心,而后说道:“郭俊和周谷两人倒是视死如归,只是他们两人虽然死了,可他们越是如此,柳味那个人只怕对他们的死越是怀疑吧。”

    刘阿才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如果郭俊和周谷只是找人在杨继业门前闹事,倒也不必视死如归的,可如今他们两人突然义无反顾的自杀了,那就很不一样了,一个是酒楼老板,一个是杨府家丁,两个人串通了一件事情,而且自杀的这么快,像柳味这样的聪明人不起疑心才怪。

    只不过刘阿才一愣之后,随即说道:“柳味并没有派人继续追查下去,想来应该没事,我现在担心的是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张阿九点点头:“是啊,如今计划失败,想要杨继业刺杀赵光义已是不能,而我们又很难暴露出来,暴露出来只不过是无畏的牺牲罢了。”

    夜色深,内屋的气氛有些凝重,两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相互望了一眼,最后还是刘阿才道:“静观其变吧,兴许我们迁徙到开封城的兄弟能有些收获也不一定,而我们则再次寻找机会即可。”

    风吹打着窗棂,外面的雨下的更大了些,张阿九沉思片刻后,也只能点点头,现在的他们除了这样,还能怎么样?

    ………

    时间易逝。

    转眼三天时间已过,赵光义拟定的攻击辽国的时间终于来了。

    这天早上,大军整顿之后,随即在赵光义的命令下向辽国方向赶去,太原城的百姓虽然有不少还沉浸在北汉被灭的阴影中,但更多人却表现出了一股说不出的兴奋。

    不管是北汉人还是宋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辽人,辽人是狼,可没少欺负他们北汉,做生意被欺负,就是待在家还要时常被他们给偷袭。

    如今宋军要去攻打辽人,他们虽是之前的老北汉人,可他们还是表现出了极大的支持。

    宋军前几天还被这些北汉的百姓害怕忌惮,可当他们发现宋军入城之后对他们秋毫无犯,他们就有点慢慢适应了,甚至因为赵光义颁布了一些安抚百姓的政策,导致北汉人对宋军还生出一丝好感来。

    而如今随着宋军对辽人的袭击,让他们已经由之前的好感变成真正的欢喜来。

    宋军就是在北汉百姓的欢呼声中向辽国所在之地奔去的。

    宋军士气高昂,出发两天后又跟石守信的大军会合,如此一来,宋军差不多有十二万兵马。

    十二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辽地袭去,其气势如虹,让见者心寒。

    因而,在前几天的时间里,他们势如破竹,很快攻破了辽人的几座城池,只不过在攻破辽人的几座城池之后,他们才发现他们攻破的城池基本上已经是空城了,原来这些城里的很多人早在他们攻来之前,就已经退回关外了。

    很明显,辽人早料到他们大宋会对他们辽人发动进攻,而因为知道双发实力有差距,辽人选择避其锋芒,转而退守长城。

    当赵光义发现这点之后,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辽人放弃这些城池,对他们大宋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就算得到了这些城池,他也不敢迁徙百姓来此,因为等他们大军离开之后,若这里有百姓来往,肯定会被辽人偷袭的,这里不安全,派百姓来不过是让他们送死,或者说给辽人补给罢了。

    他赵光义想要的不是和几座城,他真正想要的是长城,是那巍峨长城。

    不过对赵光义这样很会打仗的皇帝来说,如此轻易的得到几座城也并非一点用处没有,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