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不要逼我穿裙子 >

第41部分

不要逼我穿裙子-第41部分

小说: 不要逼我穿裙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洪和管青衣两人面面相觑,不明白柳味为何如此,如果只是吃灌汤包,又何必一定要他们来做,而且还拿来精盐?

    可他们虽然不解,却还是按照柳味说的去办了。

    …

    灌汤包做起来有点麻烦,柳味只在前世见别人做过,所以让管洪和管青衣做的时候也是边摸索边做的,做出第一笼后,不是很满意,因为包子里的汤太多,结果一出锅汤包便破了,汤水流的到处都是。

    不过那管青衣对美食好像颇有心得,第一笼做坏后,她立马思索改进,第二笼已是好了不少,柳味捏出一只包子来吃,先吸水,然后再一口咬下,满嘴清香,虽跟后世吃的差了些,可却是在他来到这里后吃到的最为美味的东西。

    管洪和管青衣两人学着柳味的样子也尝了一个,吃完后,两人皆是震惊,他们做了十几年的包子,可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包子,有馅,有汤,有面,三种味道相继侵袭着味觉,当真是令人口齿留香。

    就在管洪和管青衣两人沉浸在灌汤包美味中的时候,柳味浅笑道:“灌汤包作的很成功,三天之后,朝廷要在翠明楼举办美食大赛,管老丈和管姑娘报名参加吧,有此灌汤包,保管你们赢得头筹,不过这精盐却是一定要用的。”

    沉默片刻,柳味又道:“精盐是朝廷要推广之物,你们赢时可稍微提之,算是在下教你们灌汤包做法的一点报酬吧。”

    被柳味这么一说,管洪和管青衣两人这才突然意识到他们吃的包子里的盐并没有其他怪味,怪不得那么好吃,而这个时候,他们也终于明白了柳味的用意。

    明白之后,管洪突然拉着管青衣给柳味跪了下来:“柳驸马大恩,我父女两人无以为谢,来生必定做牛做马来报答柳驸马。”

    他们太清楚了,灌汤包既然这么好吃,又有柳味说在美食大赛上赢得头筹,那么以后他们要挣钱就容易得多了,有了钱,也就能给管青衣看病,柳味不是他们的恩人是什么?

    两人跪在地上,倒要柳味有些不好意思,于是连忙将他们扶了起来,道:“来生做牛做马就不必了,只需管姑娘给在下再做一笼包子让在下拿回去让郡主品尝便是。”

    管青衣脸颊微红,可心中又有一丝酸杂,像柳味这样的男人,那个女人不爱,可惜他却是如意郡主的驸马。

    管青衣点了点头,管洪则连忙说道:“柳驸马稍等,一会便好。”

    管青衣做灌汤包的时候很用心,她那甜美的容颜此时也有着说不出的美,她就像一朵盛开的莲,洁白无瑕,让人不忍亵渎。

    看着看着,柳味就有些痴了,而痴了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陈贵那张丑陋的脸,想到陈贵的姐姐是当今圣上的妃子,柳味心头又是一沉。

    宋朝的国舅好像没几个是好货,可惜包拯还没出生,不然若有包拯坐镇开封府,三口铡刀在大堂一放,那个皇亲国戚杀不得?

    这样想的时候,管青衣已是做好,柳味拎在手里谢过,道:“那陈贵你们不必担心,三天之内本驸马必要他好看。”

    ………

    回到郡主府的时候,已是午后,深秋的午后有风,风吹来凄凉之意。

    如意郡主在湖边的水榭旁抚琴,琴声悠扬,带着三分相思一份断肠,柳味走到假山后停了下来,听着听着,不由得有些痴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如意郡主的琴艺竟然这般的好,只是琴声略显悲戚,这有些不像如意郡主的风格,她的心中,可是想起了某个人?

    是本驸马吗?

    柳味正想着,琴音忽绝,一根琴弦铮的一声断了。

    弦断有人听。

    小玉扭头看到了柳味,提着一笼包子的柳味。

    如意郡主脸上带着一丝慌张,可很快又恢复镇定,那丝慌张很短促,短促到如意郡主以为只有她才知道。

    “驸马回来了,手里拎的是什么,好像还冒着热气,莫不是吃食?”如意郡主笑着向柳味走来,柳味本是微锁眉头的,可见如意郡主走来,已是浅笑道:“郡主猜的不错,却是吃食,确切的说是包子,灌汤包,郡主不妨尝个。”

    柳味打开笼子将包子奉上,如意郡主拿起一个便咬,柳味一惊,且慢还没喊出口,包子里的汤汁已是飞溅出来,弄的如意郡主满手都是。

    如意郡主略显狼狈,可灌汤包的美味却让她一时忘记了狼狈,而她为了掩饰自己刚才的惊慌,竟然也没在意,直到将一个包子吃完,这才有些遗憾的说道:“这包子当真美味,就是吃起来费事,弄的一身脏。”

    柳味在一旁无奈的耸耸肩,然后拿起一只包子做了个示范,先洗汤汁,再吃包子,好生优雅,而这时的如意郡主才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鲁莽。

    可她意识到这个后,却突然拧了一下柳味:“你个坏人,怎么吃前不告诉我吃法?”

    “郡主息怒,谁让郡主吃的那么急呢!”

    “哼,我那里有吃的急了,都怪你”

第65章 青天铡刀() 
秋风更寒,有关精盐的事情开封府已经贴出告示,只不过因为其价格比粗盐要贵很多,因此买的人很少。

    这点晋王和苏另看他们早有料到,因此也未着急。

    而就在这个时候,要在翠明楼举办美食大赛的事情也已经传开,相比较精盐的事情,京城的百姓对美食大赛更感兴趣。

    京城有很多客栈,而有名的客栈皆有名厨坐镇,这些客栈名厨对那一百贯钱可能不太在乎,可对于朝廷颁发的名誉却是心向往之的。

    谁的美食能够在这次比赛中夺得头筹,谁的美食就有可能成为贡品,美食成了贡品,就等于是打响了名声,而有了名声,钱财利禄自然也就来了。

    消息传到学府书院的时候,慕容博一开始并没有怎么在意,直到冬雨告诉他说这个美食比试是柳味提出的,慕容博才猛然一震,而后又得知柳味想通过此事来帮一对卖包子的父女后,忽而冷冷一笑:“这个柳味,真是无知,包子再好,能有多好,包子能夺得头筹?可笑,实在是可笑。”

    慕容博说完,却又内敛起来:“八宝斋陈八宝跟老夫极其相熟,而他八宝斋的大厨鲁邦厨艺了得,做得一手好菜,其中尤以罗汉肚最为出名,冬雨你拿我名帖告知陈八宝,这美食大赛他一定要帮我胜了那卖包子的父女,只要他能胜了那卖包子的父女,他八宝斋的生意,老夫日后必定会有所帮衬。”

    冬雨听完,微一颔首:“冬雨明白。”

    潘惟吉的消息是灵通的,他不仅知道美食大赛,还知道朝廷想借此来推广精盐,而对于精盐一事,他有着说不出的愤怒。

    他怎么也没料到,那精盐竟然是柳味研制的,他觉得不可思议,怎么这世间好像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倒柳味?

    而当他这样想的时候,却更加的想要打败柳味,也许以前的他只是想活的更好,如果能推翻宋朝光复后周最好,可如今的他却更想打败柳味,在他看来,世上有他一个潘惟吉就已足够,何必再多一个柳味?

    “胜男,我们的人中,可有厨艺佳的?”

    李胜男沉思片刻,道:“自然是有的,逍遥楼的大厨李孝做得一手美食逍遥鸡,平日里去逍遥楼吃逍遥鸡的客人能从街头排到街尾,不过李孝每天只做一百只,有他出马,定能马到成功。”

    潘惟吉露出一丝浅笑,道:“不错,不错,你去告诉李孝,要他买些朝廷的精盐来用,一定要做出美味来。”

    李胜男微微一惊,道:“那精盐乃柳味研制,主要当真要用?”

    潘惟吉微微颔首:“我并非迂腐之人,如果精盐的味道真的很不错,那干嘛不用?只要能取得胜利,我们又何必在乎是否有用精盐?再者,精盐的推广是朝廷支持的,如果我们使用精盐,反而更能取得朝廷好感,那李孝若是能进宫当御厨,于我们来说,更是以不可多得的好事。”

    潘惟吉言尽于此,而李胜男却突然明白了,御厨是负责皇上膳食的,给皇上提供饭菜,那么要杀死皇上,也就极其容易了吧?

    想到这里,李胜男的嘴角忽而露出一丝冷笑来。

    ………

    秋风萧瑟,层云低垂,柳味感觉有些冷,今年京城的冬天看来回来的很早。

    进得开封府的时候,沈探正在研读朝廷最新发布的律令,身为朝廷官员,不懂这些可是不行的,如果考核的时候不合格,这推官也就别想再当了。

    当沈探见柳味进来的时候,立马笑道:“柳大人今日怎有空来我这左厅的。”

    开封府有左右二厅,每厅一个推官,沈探是左厅推官,柳味是右厅推官。

    柳味浅笑:“今天来找沈大人,是有事商量的,不知有没有打扰沈大人?”

    自从两人三次比试,柳味又贡献出洗冤集录后,沈探对柳味已是崇拜至极,并且将以往的不快统统忘怀,听得柳味这样说,连忙笑道:“那里有打扰,柳大人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柳味颔首一笑:“是这样的,朝廷最近重整刑狱,本官有一想法想向王爷陈明,可又担心不够成熟,因此想先听听沈大人的意见,沈大人若是觉得可以,我们不妨同去禀明王爷。”

    沈探听得这话,道:“柳大人的想法是什么?”

    “本官想让王爷向圣上请三口青天铡刀,有先斩后奏之权。”

    “这”沈探听完不由得一惊,古往今来,先斩后奏的东西并不多,尚方宝剑是一个,打王金锏是一个,尚方宝剑多出戏文,打王金锏据说只唐朝秦叔宝有过,如今柳味突然提出要请三口青天铡刀,沈探还真是有些吃惊。

    不过沈探只是吃惊,很快又道:“不知柳大人请三口青天铡刀有何用意?”

    “开封府掌管京畿,百姓皆可前来伸冤,可沈大人试想,天下的百姓有多少是敢来伸冤的?如果他们要告的人身份不一般,他们还敢告吗?如果有三口青天铡刀情况就不一样了,青天铡刀可先斩后奏,犹如圣上亲临,有此铡刀镇守开封府,天下百姓闻言,还有什么冤情是不敢伸的呢?”

    沈探听完,已是赞许,而赞许后更觉柳味来此找他,并非是要征得他的同意,而是想将这份功劳分他一半,念及此,顿时欣喜,道:“柳大人的想法不错,我们这就去见王爷,如何?”

    王爷和苏另看两人在开封府的书房品茶,在这样的深秋时节,若是与知己好友品茶,当属一件乐事;他们两人听完柳味和沈探二人的想法后,也觉得甚是有趣,只不过请先斩后奏的东西并非一件易事,为此苏另看又道:“以王爷身份,请三口青天铡刀并无不可,只不过理由却必须充分,刚才两位大人所言倒也不错,有青天铡刀在,定能让天下百姓敢于伸冤,对大宋是有百利的,只不过为何要请三口青天铡刀呢,若要铡人,一口岂不是也可以?”

    苏另看的问题,沈探无法作答,他刚才没问这点,而柳味也没说,所以他将目光投向了柳味,柳味浅笑,道:“苏先生,既然是青天铡刀,自然要对得起青天之名,如何才能对得起青天之名?自然是要铁面无私,无论罪人是何身份,皆铡得,如此,才不愧对青天铡刀之名。三口铡刀,分别铡不同之人,龙头铡,可铡皇亲国戚、凤子龙孙;虎头铡,可铡贪官污吏、祸国奸臣;狗头铡,可铡土豪劣绅、恶霸无赖。此乃青天三铡刀是也。”

    柳味一番言论说完,神色忽而坚定,而晋王和苏另看以及沈探三人则听得热血沸腾,青天铡刀,铡天下恶人,当真快意。

    有此铡刀在,何冤伸不得?何人铡不得?

    ……

    皇宫。

    秋色已深,赵匡胤却无心悲秋,他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忽而听到晋王要为开封府请三口青天铡刀,不由得惊讶,外加兴趣,于是浅笑问道:“王弟,怎么突然想起请三口青天铡刀的?这三口青天铡刀又作何用?”

    “皇兄,大宋开国十年,法度废弛,前些日子皇兄改革律法,让天下百姓得以有冤可伸,只是对于很多百姓来说,就算有冤也不敢得罪权贵,很多百姓心中还存留着前朝那种法不责权贵的想法,如此一来,皇兄纵然是改革了法度,与没有改革又有什么区别?三口青天铡刀,就是要天下百姓知道,只要他们有冤情,无论他们要告的是谁,皆有地方让他们来伸冤,三口铡刀,分别铡不同之人,龙头铡,可铡皇亲国戚、凤子龙孙;虎头铡,可铡贪官污吏、祸国奸臣;狗头铡,可铡土豪劣绅、恶霸无赖。”

    说到这里,晋王微一停歇,道:“至于请三口青天铡刀的想法,并非臣弟所想,乃柳驸马与沈推官所为,他们两人掌管刑狱,有此提议,也是多番调查的结果,还请皇兄允。”

    赵匡胤听完晋王话后,很是震撼,仿佛内心的那种跃马狂热又突然升起,可很快,他便又微一凝眉,道:“这皇亲国戚、凤子龙孙也铡得?”

    宋朝开国,并未多开国功臣有过杀戮,赵匡胤对这些功臣也多有优待,有时他们在民间蛮横一点,赵匡胤知道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有了三口铡刀,岂不是所有人皆铡得?

    晋王似乎早料到赵匡胤会这样问,于是猛然跪在赵匡胤跟前,道:“皇兄,为大宋江山计,为天下百姓计,法度必须一视同仁,不然所设法度岂不形同虚设?若只惩罚无权无势的百姓,岂不是让天下百姓寒心?如此一来,我大宋又如何长治久安?又如何一统宇内?”

    晋王的话让赵匡胤又是一震,也让他终于下定决心:“王弟所言甚是,好,朕准你所请,三口青天铡刀明日送往开封府。”

第66章 铡刀首用() 
次日,天寒,云幕低垂。

    晋王跟苏另看等人正在府内闲谈,忽闻开封府外响起阵阵锣鼓之声,而在这锣鼓之声上掺杂着百姓的喧嚣。

    正当几人不解间,一名侍卫急匆匆跑来:“王爷,朝廷送了三口铡刀来。”

    晋王、苏另看、柳味等人听得此言,心头顿时一阵激动,晋王更是忽而豪气,道:“走,到府外迎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