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强国梦-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天就恢复一两八钱的粮价,后天卖一两七钱五,就这样高高低低的搅乱人心。但是,价格不能偏离周围的粮价。
30艘粮船一下子开到济南码头是个失策,这很容易惊吓奸商,动摇他们的信心。以后要每次两三只船进港,其他船只停在龙口待命。造成粮食即将枯竭的假象。
眼前的事情安排就绪了,朱万化就派人招来毛承祚。在朱万化自己的临时小书房里,沏上一壶茶,开始谈正事。
朱万化首先询问了政权建设情况。
毛承祚说:“现在的辽宁省只有一个府四个县,府、县、乡三级政权都已经正常运转起来。小规模的议会也搭起了架子,每个县指定了两名议员,一共八人组成安东府议会,又选出两人进入省议会。因为只有一个府,所以省议会只有两个人。按照要求议会建立了财政公署,配上一些工作人员,也已经进入了工作状态。”
朱万化说:“规模小没关系,架子搭起来就好。
如果朝廷同意了建省的意见,就会派来官员。不管朝廷派谁来,他承认我们颁布的律法,我们就尊重他,同他一起办差。他不承认我们颁布的律法,我们就把它当个菩萨供在那里,不理他。辽宁的大权在你手里,我们谁也不怕。”
毛承祚又介绍了农业、工业、商业等方面的情况。他说,辽宁陆续接收了一些移民,还是人太少了,四个县十万人都不到。去年占领安东之后已经进入冬季,所以冬小麦种植极少。现在乡下都在农艺师的指导下建设温室,下月就要开始育苗了,主要作物就是玉米和高粱。水利方面倒是问题不大,沿着鸭绿江原来就有一些水渠,今年加以修缮扩建,鸭绿江水比较丰沛,所以今年水利浇灌应该没有问题。
工业方面主要建设两个比较大的工厂,一个是冶炼厂、一个是造船厂。造船厂今年夏季可以开工,冶炼厂估计要到年底才能开工。问题还是劳动力不足。如果允许我们用一些朝鲜劳工倒是可以解决一些人力的不足。
朱万化立即答道:“可以使用朝鲜劳工,但是要有两点规定。第一,使用方向只能是劳动力类型的,如农业、修路、开矿等。但是工业、商业、军队不能进。第二,尽量让他们融入汉族的文化之中,如:语言、服饰、饮食等。要淡化不同种族的界限,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都是中华民族。任何带有本种族色彩的宗教、团体坚决取缔。例如某某族教会,某某族社团,这种强化种族特色的东西都是不能允许的。”
朱万化知道:民族、国家这两个概念经常混杂在一起,往往在不经意中造成祸端,有时严重的危害了大中华的利益也不能觉醒。有些革命者在高喊革命口号的时候,不知不觉中就中了别人的圈套,干了分裂国家的事。孙。中。山。和同盟会就曾经以“驱除鞑虏”为根本纲领!殊不知这是日本人的阴谋!征服、吞并满蒙是秉承军国主义的日本人的梦想,中国人自己喊出分裂国家的口号,把满洲(东北地区)、内外蒙古从中国割裂出去。我们的革命者在鼓动民众反抗满清政府的民族压迫中,行了分裂国家之事,帮了日本人的忙,尚不自知。
“民族”二字有深刻的政治内涵,在西方民主的概念中民族几乎等同于国家。所以在民族、种族的问题上朱万化特别的谨慎小心。
。。。。。。
毛承祚又说:“后金那边又闹饥荒了,加上他们总想干预朝鲜的对大明贸易,一直都有对朝鲜用兵的迹象。如果不是我们占领着安东,恐怕他们早就动手了。”
朱万化说道:“后金打朝鲜的主意,就是为了粮食。朝鲜的南方富足,盛产稻米,有余粮。鞑子们饿的眼睛发绿,稍有机会他们就会动手。”
然后他又拿过一份地图查看,他指着地图说:“从地形上说,后金通往朝鲜有三条通道。最便利的就是安东,这条路被我们卡死了。第二条就是通化,目前看这条路可能性最大。第三条就是惠州,这条路在北部,太远了,进入朝鲜后都是地形险恶的大山。所以我们的策略是:加强安东周围地区的防守,不要麻痹大意,不要给对方任何机会。第二,关注通化地区,因为交通不便利,我们还不方便占领那里。但是要派出侦察小队人马,密切注视。同时动员你部下的军官、参谋研究各种战况的预案。”
最后,朱万化又嘱咐毛承祚:“辽宁与朝鲜交界,朝鲜是大明的属国,原则上说朝鲜的国土都是大明的疆土。但是,毕竟朝鲜是独立的封王国,虽然疆界不是很分明,但是有各自习惯上占据管理的地区。”
在大明朝这个年代,国家之间只有大概的势力范围,还没有明确的疆界。国土的概念是有的,但是绝对没有画一条线,这边是我的,那边是你的,这种边界的概念是以后的事情。
“我们和朝鲜的边界问题,我定一个原则,你要遵照执行。第一鸭绿江的下游,新义州、东江镇、铁山,这是朝廷定下来的辽宁省的县治所,就是我大明的疆土。第二,沿着鸭绿江上行直到天池附近的高地小平原。这一段沿江两岸都有一些人口,各自设置官吏管辖也已经多年。因此,我们就以鸭绿江为界,即便有时作战需要过江,事后也撤回来,不要刺激朝鲜。第三,到天池附近,就不以鸭绿江为界了,天池南部地势比较平缓的高地,那里人口很少,双方都没有官吏管理,我们到达那里时,全部占领,设置官府管理起来。由此向北的图们江是我大明的内河,两岸地区全部占领,直到图们江入海口,那一带只有一个叫茂山的地方有少量朝鲜人,你暂时不要驱逐他们。入海口向北的海岸线直到海参崴以北,都是我大明的疆土,你要用两三年的时间全部占领这些地区。你能完成这个任务将是名标青史的功绩。将来海参崴将建立军港成立一个北方舰队,遗憾的是,到了冬季海参崴港口要封冻,到时候我们再想办法把。”
朱万化划的这个国界有三个用意,一是要茂山铁矿,二是要图们江的出海口,三是要海参崴地区。这几个地方对于东北地区十分重要。
………第152章完………
第153章:斗智斗勇()
崇祯四年三月初一,今天是中华日报出版的日期,但是由于运输需要时间,后天报纸才能到达济南。
济南衙门关于粮食的各种告示也已经张贴了多日,也应该是检查执行的时候了。
朱大典发布的告示并不太严苛。告示中首先列出山东缺粮的状态,多数府城、县城的粮店已经无粮可卖。为保护山东百姓的生计,没有巡抚衙门的命令,所有粮食都不准流出山东。如果违反本规定偷运粮食出境的,一经查获,全部收归巡抚衙门处理。
经营粮食的店铺每十天向当地官府通报存粮数,有粮食拒绝出售的,按照律法处罚。
非经营粮食的民户,存粮超过1000石的需报官府备案。危机时官府有权按官府粮价调拨民户存粮。隐瞒不报的按非法囤积牟利处罚。
同时公布了大明律法的相关条文。
告示张贴之后,一直没有检查,现在是检查的时候了。也应该制造一些紧张气氛,震慑宵小。
其实通过跟踪侦查,大量的囤积粮食的地点官府已经掌握。粮食不是金银财宝,不是那么好藏匿的。但是,朱万化现在还不想揪出这些屯粮大户,让他们心存侥幸,继续花银子囤积粮食,最后一网打尽。
第一批检查的对象是所有的经销粮食的店铺,核查申报的存粮数是否属实,有没有囤积粮食不出售的。另外就是已经申报了家有大量存粮的民户,核实数目。
朱大典下令:检查核实要和善,有些许的差错纠正即可,尽量不要实行惩罚,态度要好,不可呵斥打人。原因是,这一批人已经是最听话的了。有毛病的人不在这一批之中。
这一批审查纯粹是做样子,下一批可就不同了,动武的可能也是存在的。
三月初二,山东各县的衙役、捕快、吏员全部出动,每个办事的衙役都带有一个小旗的卫所兵,一个小旗十个兵。衙役是办差的,兵丁是壮声势的。按名单逐户检查。命令是要和善,执行起来就不好说了。这些衙门的人平时就耀武扬威的,好不容易轮到这么个肥差,敲诈勒索在所难免,打人骂人更是家常便饭。朱大典很了解这些人,下达了命令大体上总会有所改善,只要出格不太大,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不可太叫真儿。
这个检查确实震动了奸商们,他们知道官府动真格的了。
钱大江和钱二江是兄弟俩,合伙做着粮食生意。一个在乡下采买收购粮食,一个在县城里开个小粮店。二人都是鬼机灵的主,投机取巧的事没少干,也赚了一些小钱。正因为机灵,他们早早的就看到苗头不对,关了店门,只买不卖,也积攒了几百石粮食。今天衙役来店里查粮食数量,勒令马上开门卖粮,好歹拿出一些散碎的银子混过了这一关。兄弟俩惊动不小,晚上坐在一起密谋。
老二钱二江说:“大哥,多亏你机灵,咱们囤下一些粮食。你看周围的店铺,十有八九不是都卖空了,当时他们还高兴,说生意好,现在都关了门。”
这种商业炒作,就像后世的股票市场,有钱的大佬们在耍那些小弟们。有几个能跟上脚步的?这钱家两兄弟属于机灵的,跟上了庄家。可是,庄家之后还有大庄家,福祸还是难以预料的。
老二继续说到:“我们的粮食进价低,现在出手还是赚了,开门卖吧!世事难料,谁知明日如何?”
老大叹了一口气,说:“我是真不想开门卖粮,明摆着吗,那个叫曙光的粮站眼看就顶不住了,曙光一关门,这粮价还不是直线的往上涨。要说也是邪门,曙光傻乎乎的一个劲的低价出粮,看这意思像是官府平抑粮价。他们的后台不一般那。可是那收粮的也不简单,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咱们就别掺和了。”
老二又劝道:“大哥说的对!胳膊拗不过大腿,官府咱们惹得起?明天不开门卖粮,你不怕被官府抄了!这次官府可是站在理上了,抄了家你也没的说。”
老大说:“兄弟,哥哥听你的,官府我们惹不起,反正我们赚了,明天开门卖粮,和那个曙光粮店一个价。咱们也收点曙光钱钞,它比银票好使。”
三月初二中华日报的创刊号第一期的报纸运到了济南。为了增加宣传的力度,除了邮政局设置了读报栏之外,在济南的主要街道路口也临时设置了读报栏,张贴了报纸。
报纸的纸张尺寸是对开,折叠后分四版。就是后世人民日报大小。纸张比宣纸坚韧、挺括一些,便于手持翻阅。按大明人的阅读习惯竖排版,向左翻(与后世的报纸正相反)。
头版头条是中华日报创刊祝词和办报宗旨宣言。还有本期的重点文章摘要。其余部分均被山东粮食风波的相关内容占据了。有粮食风波出现过程和现状的如实报道,有山东省巡抚衙门的各种布告,有大明律中有关粮食的摘要,还有一篇关于山东粮食风波的社论。
因为报纸发行的重点是京城和山东,因此,这一版关于粮食的内容将会影响京城的粮食市场,进而引起北方地区的粮价波动。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朱家就不怕把事情闹大。朱家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风波闹的越大,奸商的嘴脸越丑恶。越会引起民众的愤怒。朱家就牢牢的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
报纸的第二版全部是减租减息,士绅一体纳粮的内容,有法规布告,有评论文章。第三版是农业技术和诗词杂文,主要介绍玉米地瓜这些新品种,温室育苗技术,冬小麦可以缩短生长期的介绍。还有具体的操作技术,温室的图纸和建造使用要点等等。第四版是工商广告。
本来第一期的重点是减租减息和官绅一体纳粮,结果被粮食风波冲淡了。
。。。。。。
长清县位于济南西南40里的黄河边上,因为有黄河码头,距离大运河也不太远,又临近济南,所以是比较繁华的县城,城中有一家名为‘鲁兴’的大商铺,经营着布匹绸缎,其属下的店铺不少,有酒楼、有当铺、也有粮店。这家大商铺是兖州府鲁王朱寿鋐的产业。
在商铺后院里的一间雅致客厅中,两个商人模样的中年人正在品茶聊天。上手主座上坐着的是鲁兴的大掌柜,名叫沈志雄。客座上坐着的山西乔家在济南的祁县票号大掌柜,名叫张文清。
“听说前两天官府查囤粮户和粮店了,沈掌柜的这里怎么样?”端着茶杯的张文清问道。
沈志雄说:“不过走个过场,鲁王的产业谁敢查?不过也要给官府一个面子,我的粮站也开门卖粮了,不过是做做样子,粮食价钱定的高了一点,没有几个买主。”
“我是担心我们的粮库。这店铺是王府的产业不假,毕竟没有在王府里。”
沈志雄笑着说道:“张大掌柜放心好了,我们长清县里就是个小粮店,那么多粮食想存在长清也办不到,早就运到兖州了。长清的粮库里还不到一千石粮食。我倒是担心你财力不足吃不下曙光名下的粮食。真要是有那一天,你我可就赔大了。我如何向鲁王交代,王爷不得扒了我的皮?”
“曙光就是朱家的产业,不然何必下这么大的力气帮朱大典。当初我们还真没有想到朱家有这么多粮食,要不是我乔家财力雄厚,现在就栽了。乔东家还是失了一招啊!我就奇怪了,朱大典远在山东怎么招惹了乔东家,以至于乔东家不远千里的来找他的麻烦。”
朱大典在朝堂上揭了乔家的短,这种事情只有乔家的高层知道,他们这些掌柜的那里知道?
“是啊,朱家不过就是浙江金华的普通士绅家族。就算浙江的粮食都在他的手上,能有多少粮食?浙江富足,是鱼米之乡不假。除了上缴赋税,朝廷还不停地调运江南的粮食,这春天青黄不接之时,浙江能有多少余粮?不要说乔东家失算,我到现在也是想不透啊!”
“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