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强国梦 >

第210部分

明末强国梦-第210部分

小说: 明末强国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庄,城墙的影子都没有,进入这些村庄几乎都是一样的,房子倒是修的不错,可是里面什么都没有,连个人影都见不到。抢谁去?抢什么?房屋再好搬不走,粗笨家具有何用?气的这些手下的兵丁们到处乱砸,还是一无所获。

    西峡县有个县城,但是那里没有花皮。打县城?理由呢?昨天看到友军砸了一个工场,获得不少铁料,那铁料好啊!一看就是好铁,打造兵器、卖出去都行,这也是收获呀?总比没有强。

    听说水库有铁料的物件,他带着兵就去了。结果打了一仗,不起眼的河南兵只有二十个人,各个的死战不退,大坝上场地狭小,几百人往上冲也使不上劲,最厉害的就是他们的轰天雷(手榴弹),落地就爆炸,一死就是一片。要不是仗着人多仗胆,这个仗就打败了。总算收了几百斤铁,那里想得到又闯了祸,监军周大人都过问了,谁想到这河南的兵没完没了,今天又找上门来。真是晦气呀!

    不管怎么说,人家打上门来了,总得应战。陕西的兵在西北战场上与乱民也是交手多年,胜仗也没少打,士气还是很高的,汤化还没有把河南的官军放在眼里,因此他披挂上马,集合队伍,雷动战鼓,就带队出了军营。

    古代的两军对阵,指挥官指挥军队就靠旗帜、军乐队、传令兵、或者事先约定的其他办法,所有的办法汇集起来就是这几条。所以部队出战一定是旗帜飞扬,号角战鼓齐鸣。

    河南的军队是国防军训练出来的,受到信息传达工具的限制战场上传达命令也是离不开这些东西,但是形式大大的变化了。

    首先是没有战鼓,战鼓的优点是声音大,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但是要想声音大,鼓的体积就要大,古代的很多战鼓是用马车拉着上战场的,很不方便。此外也没有“呜呜”作响的牛角号,代替的是铜军号和下级军官的口哨。军号的声音传播的很远,并且携带方便,河南的将领参观山东国防军演练时看上了军号,指名要这个东西。军号也不是了不得的保密技术,于是朱大典就把国防军用的军号,口哨都支援了河南,并且教授用法。由于部队武器装备、组织编制的不同所以号谱也就不同。

    有了军号,不但不需要军鼓了,军旗也可以大量的消减,因此河南部队的旗帜少了很多。这一次出战,都指挥使钱继功坚持要打出他的帅旗,说是一可以激励士气,二表示指挥中心的位置,国防军的顾问教官听了直摇头,反正对方手里火炮数量有限,即便有也是射程近,没有准头,所以没有再劝他了。结果河南军的中军位置就增加了好几面大旗。

    河南军的旗子少,但是河南军阵的侧后部位旗帜很多,那是骑兵队伍,国防军没有骑兵,教官自然就不会训练骑兵了,所以这个马队就是按明军的办法训练的,自然就要保留旗帜。

    军阵的队列都是按照大明军队的组织:千人队、百人队、大旗、小旗,分别集结整队,安排在便于出击的位置,并没有列出一个横排或者方阵什么的。这是国防军的列阵方式,在冷兵器为主的情况下也很难说它就有什么优点,缺点就是气势上差了一点。冷兵器作战讲究耀武扬威,热兵器作战讲究躲藏和深藏不露,例如大口径的火炮一定是藏在后面,绝对不会放到前沿阵地上去炫耀,这就是差异。

    这样一支军队,在西北官军的眼里就出了奇!他们心中有疑问,这是官军队伍吗?

    西北的官军有七万之众,营地就是一大片,蔓延十几里。国防军是有目标的,找的就是汤化的军营。汤化出来了,旁边临近的兵营也出来了。当然他们也会向中军周延儒那里禀报。因此西北官军的队伍远近不等的就出来四个队列,当先的就是汤化的队伍。

    汤化这边胜旗招展鼓角相闻,对面旗帜稀少,吹着抑扬顿挫的军号。这个奇怪的阵势让西北军一方的官兵心里不安,完全搞不懂了,有点发愣。

    从战场上看,河南军大约五千人,汤化军大约四千人,但是汤化的侧后还有别的队伍,总数应该在万人以上。

    “万胜!万胜!”

    “杀!杀!”

    河南军那边有了口号声,一队士兵开始出击了。他们踏着步子前进,不是跑步,是慢步走。出击队伍严整,这种队形并不是国防军的冲击队形。国防军的队形分散,那是由于国防军火力强,并且有火炮、机枪掩护。但是如果失去了掩护分散的队形战斗力就下降了,特别是对上骑兵,分散的队形就要吃亏。

    队伍速度不快,盾牌当先,一直向前走。

    进攻队列的侧后就是骑兵,骑兵的作用是掩护步兵队列,免受对方骑兵的冲击,因为步兵战阵对上骑兵还是有先天的不足。

    这种密集队形对付西北军是有效的,如果对上火器为主的部队就要吃亏,因为暴露的密集队形正好是枪炮的靶子。所以河南军还学习国防军也训练了分散的队形,当遇到敌方火炮攻击时,就要使用分散的队形了。

    敌方没有火炮。火炮很笨重,匆忙出击,即便是有火炮现在也到不了阵前。在双方距离不到一里的时候,汤化果然出动马队冲击了,西北不缺少马匹,一般的部队,包括乱民的部队都有马队,在冷兵器作战中骑兵就是王牌,重甲骑兵就是装甲部队。

    汤化的部队也很有章法,前列的方阵变化中让出了一个缺口,后面的马队就从这个缺口中冲了出来。

    钱继功为了这一战是下了本钱的,他现有的300支新式火铳全部安排在冲击的队伍中,整个出击队伍是1000人,就是说每三个士兵中就有一个火铳手,其余的就是长枪手和盾牌短刀手,士兵手里再配上手榴弹。这种搭配攻防兼备。

    朱家生产的新式火铳有效射程200米,合60丈,合130步。最熟练的士兵可以每分钟打五发子弹,不包括清理枪膛的时间,因为在一次战斗中间最多也就是打出十发子弹,一般不需要清理枪膛,战斗间歇时才清理。

    弓箭的射程一般是50米,合33步,合15丈,好的弓箭手一分钟可以射出10支箭,但是从体力上看射击10支箭已经是体力的极限,一般是实现不了的。

    因此在中远程打击中河南军占据优势。如果对方不出动骑兵,火铳用最佳射程100米的距离打击敌军,敌方毫无还手之力。

    从火铳开始射击计算,马匹奔跑200米,就是十几妙到二十秒之间的时间,一般的火铳手都可以打两枪,个别快手可以打三枪,至于吓破了胆,慌了神的另当别论。只要沉住气,300支火铳再加上手榴弹,敌方的300人的马队能冲过来的不多。

    ………第274章完………

第275章:周延儒落荒而逃() 
崇祯六年四月十一日早晨,河南南阳位于农牧场西侧水库附近,河南卫所军五千人攻击西北军的兵营。双方展开了激战,河南军1000人出击进攻,西北军出动马队拦截,激战即将打响。

    西北军的出击马队有300人,目标距离不足1里,所以一出阵就加速冲锋,马刀和长枪都举了起来,由于经常接触蒙古人,所以也是仿照蒙古人骑兵冲锋的三角队形,和尖声呼喊“嗷!嗷!”三百匹马匹将地面敲击的像鼓一样“咚咚”的响。骑兵的威力也在于它的气势,如果不是训练有素的军队,就会因为畏敌而溃散。

    看到对手的马队出击了,钱继功下令自己的侧翼马队也同样出击。于是在军号令旗的指令下,河南军的马队也启动了。

    经过严格队列训练的部队就会有良好的军纪,士兵心里害怕也不会乱跑,而是要维持队形,这种镇静又会影响到身边的战友,于是队伍就愈加镇静有力。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经过严格队列训练的兵丁,都保持着队形,按照指挥官的命令动作。为了迎战西北军的马队冲击,河南军的进攻队形停止了前进,盾牌在前,半蹲的姿势准备瞬间的撞击。火铳手单腿跪地,用跪射姿势在瞄准,等待射击命令。火铳也已经上了刺刀,随时准备近战。手榴弹和轰天雷都摆放在地上了,火绳已经点燃,火绳是燃放轰天雷的。长枪手和盾牌手都是可以投手榴弹的,河南军手榴弹数量不足,于是士兵的腰间除了两枚手榴弹之外还有一个自制的轰天雷,用绳子甩出去的轰天雷要比手榴弹投的远。所以第一批出手的就是轰天雷。

    敌方的马队一进入200米,指挥射击的军号就吹响了,一线指挥官的喊声一片:“开火!”

    “砰!砰!”

    300支火铳同时射击,随着枪声,硝烟就笼罩了战场。

    冲锋中的西北军骑兵万料不到会有这样的突然打击,不少马匹受伤倒地,在密集的骑兵队伍中,突然倒下的人和马就成了前进的障碍,于是会倒下更多的战马,马队损失惨重。一时间人仰马翻,惨烈无比。

    处于高速冲击的马队,不会因为倒下部分战马而停止,后面的马匹还会拼命冲锋。

    “手榴弹准备!轰天雷点火!”

    命令在口哨声中不断的下达。

    漫天飞舞的数百枚轰天雷、手榴弹扑向了敌方的马队。

    在轰天雷和手榴弹的爆炸声中,但是大量的马匹纷纷倒下,在硝烟的笼罩下,虽然看不太清楚,但是西北军的马队已经很混乱了。

    西北军的马队终于闯入了河南军的队列,能够冲到河南军面前的还要面临盾牌、长枪,以及上了刺刀的火铳。面对面的交锋是非常残酷的,即便是长枪已经刺入了马匹的身体,马匹带着刺到身上的长枪,高速的撞击过来,那也是一片的血肉模糊。马匹嘶鸣,伤员喊叫,拼杀的呼喊,使战场显得更加的惨烈。

    这种一刀一枪的拼杀,就是所谓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胜负的双方损失都非常大。

    河南的马队有500人,他们启动的晚,进入战场就慢了半拍,只能截住敌方马队的尾巴,展开马上的拼杀对决。这支500人的骑兵就是从侧面进入战场的一支生力军,以多击少,无论气势上,兵力上都处于优势。

    国防军也有很多战马,部队的士兵都骑马,有的还是一人双马,但是国防军骑马并不是骑兵,而是龙骑兵,因此也不研究骑兵的战法。但是国防军很了解关宁铁骑,关宁铁骑使用的三眼铳是很好的兵器,效果优于马刀。河南的骑兵是自己训练的,国防军的顾问教官并不参与,但是他们提出了一个建议,建议河南的骑兵也装备三眼铳。一年多以前,在山东消灭祖宽的时候曾经缴获一批关宁军的三眼铳,现在还有几百只。于是就支援河南100个三眼铳,让他们试用。因此,这500人的骑兵中就有100支三眼铳。这个东西既能当狼牙棒使用,必要时还可以开火,所以在骑兵的短兵相接时还有“砰砰”的火铳声音。

    另外,每个骑兵的马鞍上还挂了两颗手榴弹,必要时也可以投掷。

    西北军的300名骑兵就这样被淹没在河南军的战阵中。作为胜利的一方,河南军伤亡也不小。闯进步兵阵中的骑兵至少100多人,在短兵相接的战斗中骑兵还是有优势的,虽然没有清点,估计河南军的伤亡也会是100以上。

    看到前方得胜,钱继功不失时机的命令全体冲锋,十几只军号的声音激昂嘹亮,震撼山岳。这就是乘胜掩杀。

    冲锋并不是拔腿就跑,一两千米的距离,跑到地方就剩下喘气的力气了,还怎么杀敌?所以战士们大声的呼喊着“杀!”,实际上就是齐步走的速度。经过队列训练的队伍,不约而同的踏着整齐的步伐前进,踏步声震撼大地,气势夺人。

    等到火铳声音停了,爆炸声也没有了,春风中硝烟慢慢的散去,西北军傻眼了,三百人的马队除了没冲到地方就跑回去的,其余全部消失在战场上了。河南军还在踏着步,不紧不慢的前进,踏步声、喊杀声震撼天地。

    得胜的河南骑兵队伍,掉转马头就去掠阵。掠阵就是在敌方的阵前快速的跑过,用放箭的方式惊扰对方。河南的骑兵不但可以放箭,还可以投手榴弹。

    汤化损失300名骑兵,对于4000人的队伍来说还不足十分之一,没有伤筋动骨,完全可以一战。何况他们的身后还有几个西北军的军营已经动员起来,如果奋力向前就是一场短兵相接的混战,谁胜谁败还很难说。当然也要看指挥官的临场指挥,谁更沉着冷静,谁的胜算就大。

    但是只是一个冲锋,300人的马队就化为乌有,敌方严整的大队压过来,这一切都让他们的军心士气丧失殆尽,汤化的大队人马已经开始骚动,这就是溃散前的征兆!

    汤化还在那里发愣,他的部下赶紧唤醒他,说道:“汤将军,军心动摇,后果难料,赶紧整队迎战!”

    战场上瞬息万变,能临阵不乱,当机立断才是好将领。可惜汤化耽搁这一瞬间,他的部队已经开始溃散了,部队里呼兄喊弟,旗帜开始杂乱,再加上河南骑兵放出的箭矢,投掷的手榴弹,就更加混乱了。发命令是要靠旗帜的,那一队向前,那一队向左或者向右,放箭还是长枪结阵,光凭鼓声没有旗帜配合是不行的,旗子乱了,阵就乱了。

    溃散的局面就顺理成章的出现了,汤化营的溃散立刻冲击着他们身后的几个营,那几个营尚未整队完毕,就被冲得一塌糊涂。

    河南的部队乘势掩杀,汤化的兵向潮水一样向后溃散奔逃,其他三个营地的西北军士兵也加入了溃散逃跑的队伍,毫无目的的四散奔逃。正所谓兵败如山倒,溃散的士兵谁也挡不住。这一通掩杀,河南军收获颇丰,几个营地都被河南军占领。

    钱继功正杀的起劲,他的副将建议他,适可而止,冲击破坏了汤化及周边的几个营地就算了,及早收兵,对方毕竟还有五万大军反过手来也是不得了。洪承畴的两万洪兵南下追击花皮去了,这边的西北军还剩五万人。

    这个提醒很及时,钱继功也清醒了,连忙命令收兵。他们占领了四个营寨,清理一下收获也不小。

    但是另一个将领建议:横扫农牧场总部,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